第 八单元整合复习 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课题名称: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 期末专题复习(二)(第三、八单元整合复习)
达成目标: ①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②初步设计粗盐提纯的方案 ③知道海水淡化和海水制镁的方法。 ④了解海水制盐、海水制“碱”的基本原理,了解侯德榜对我国制碱工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⑤能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依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初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综合问题。
学习方法建议: 认真听讲,积极独立思考
课前准备
请打开初中化学04- 期末专题复习(二)(第三、八单元整合复习)的MP4文件
二、学习任务
请观看教学微课视频,并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海水淡化: 膜法中一定量的海水加压后,右侧海水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经典问答: 制碱: 1、为什么先通NH3再通CO2? 2、生成物NaHCO3 和NH4Cl谁先结晶析出(从溶解度和质量两个方面考虑)? 海水制镁: 1、海水或卤水中本来就含有氯化镁,从海水中提取MgCl2时,经历了“MgCl2→ 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请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试剂石灰乳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 3、电解氯化镁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 4、流程图中还涉及到的反应原理:
三、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海水淡化”可利用蒸馏法得到淡水 B.“海水晒盐”利用了蒸发结晶的原理 C.“海水制镁”实现了镁元素的富集提纯 D.“海水制碱”得到的“碱”是氢氧化钠 (
图1
)2、如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 ℃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恒温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 ℃时,将40 g甲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 g D.将10 ℃时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同时升温至30 ℃,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 3、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采用的相应除杂质方案中,合理的是( )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方案ANaCl固体泥沙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干燥BNaCl溶液BaCl2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CCaCl2溶液HCl加入过量CaCO3粉末,过滤DNaNO3溶液Na2SO4加入过量的 Ba(NO3)2溶液,过滤
4、海水制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其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海水制碱:化学科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食盐溶液、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制得纯碱的工艺。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 ①NaCl+NH3+CO2+H2O=== NaHCO3+NH4Cl; ②2NaHCO3=== Na2CO3+H2O+CO2↑。 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30 ℃时,NH4Cl的溶解度________NaHCO3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②30 ℃时,将10 g NaHCO3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从溶解度角度分析,____________首先结晶析出(填“碳酸氢钠”“氯化铵”之一)。
四、经典问答、课堂检测答案
海水淡化: 减少 不变 减少 增大 经典问答: 制碱: 1、NH3极易溶于水,创造碱性环境,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2、同温下NaHCO3 的溶解度比NH4Cl小,且同时间NaHCO3产生的质量多,故NaHCO3先析出 海水制镁: 1、富集提纯氯化镁 2、Ca(OH)2+MgCl2=CaCl2+Mg(OH)2↓ 复分解 3、化学能 4、2HCl+Mg(OH)2=MgCl2+2H2O CaO+H2O=Ca(OH)2 (
高温
) (
通电
) MgCl2= Mg+Cl2↑ CaCO3= CaO+CO2↑ 课堂检测: 1、D 2、D 3、ABC 4、 Mg(OH)2+2HCl= MgCl2+2H2O 分解反应 5、①大于 ② 9.1% ③碳酸氢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