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4 22:0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理解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以及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1. 培养学生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
2. 使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
3. 通过赏析彩图“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上的山间小平原”、“山东半岛丘陵”等使学生在了解高原、平原、丘陵特征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山川壮丽,或雄浑、或清秀,各具不同特色的美。
重点: 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难点: 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 提问讲解法
教学课时: 第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中国的地形特征
温故知新: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主要有哪些种?共有多少种?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 盆地五种。
承转过渡: 对于这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呢? 我要来测试一下大家。
温故知新: 看图片识地形。 首先请同学们看景观图片, 识别一下其中展示的分别是哪种地形类型。分别是平原、 丘陵、高原、盆地、山地。
1、提问: 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
2、提问:我国地形种类齐全,哪种地形所占面积最大?哪种最小呢?请看分层设色地形图。
3、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教科书 58 页“我国各类地形占陆地面积的比重”,说出各种地形所占比例是多少。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3, 这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4、 提问: 试评价中国地形特征的优缺点
优点: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但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缺点: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同时由于平原面积少,我国的耕地资源相对不足。
开发中需要主要的问题:因地制宜地开发资源和建设基础设施;加强对植被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预防和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等。
二、 中国的山脉
请同学们观察中国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出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等。
所以认识我国复杂的地形就从山脉开始。
(一) 主要山脉的分布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中:昆仑山山脉—秦岭
南: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山脉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中列:长白山山脉—武夷山山脉
东列:台湾山脉
3、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贺兰山
4、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
(二) 中国的名山
1、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
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
2、 四大佛教名山:
五台山(山西)峨眉山(四川)普陀山(浙江)九华山(安徽)
3、 黄山四绝:怪石、云海、奇松、温泉
我们说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当中镶嵌着高原、盆地、 平原和丘陵。
请同学们看书61页图,来体会山脉的“骨架” 作用。 将老师给出的这些地形区圈画在书 61页图上,分别找一找这些地形区大致位于哪些山脉之间。
(三) 主要的地形区
1、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主要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喜马拉雅山以北、 横断山脉以西
内蒙古高原:主要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祁连山以东、 长城以北
黄土高原:祁连山以东、太行山以西、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云贵高原:横断山脉以东
2、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昆仑山以北、天山以南。
准噶尔盆地: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南。
柴达木盆地:昆仑山以北、祁连山以南。
四川盆地:横断山以东、巫山以西、秦岭以南。
3、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大兴安岭以东、小兴安岭以南、长白山以西。
华北平原: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
长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以东。
4、 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三、 板书设计
四、 布置作业
1、 绘制中国轮廓图,然后填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 完成导学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