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
19.登勃朗峰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景色的壮美、人物的奇特。
2.抓住关键句,品味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赏析优美且幽默的语言,感悟作者的情怀。
3.学习这篇游记写景叙事相结合,详略得当的写法。
◎重点:品味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赏析优美且幽默的语言,感悟作者的情怀。
众所周知,珠穆朗玛峰是中国也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在欧洲阿尔卑斯山脉也有一座最高峰——勃朗峰,它是西欧的最高峰。下面让我们跟随马克·吐温的脚步,走进勃朗峰,一睹勃朗峰雄伟奇幻的风采。
·导学参考·
课前欣赏勃朗峰的风景图片,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走进课堂,在美的氛围中开启学习之旅。若有条件,可以找到与勃朗峰相关的旅游纪录片播放给学生看。
1.走近作者。
马克·吐温,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是 国的幽默大师、 家、
家,也是著名演说家。40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写出了10多部长篇小说、几十部短篇小说及大量其他体裁的作品,其中著名的有短篇小说《 》《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和《百万英镑》等,长篇小说《镀金时代》《 》《王子与乞丐》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他的代表作,曾被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誉为“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文学”。
美
作
小说
汤姆·索亚历险记
竞选州长
背景介绍:在19世纪的欧美作家中,很少有人像马克·吐温那样热衷于旅行。在旅行中马克·吐温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本文就是马克·吐温游记作品中的精彩篇章之一,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马克·吐温不仅是一位幽默大师,也是一位极富诗意和擅长写景状物的伟大作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雇( )佣 翌( )日 穹( )顶
缭( )绕 妩媚( ) 浮躁( )
颠簸( ) 打嗝( ) 纷至沓( )来
巉( )峻
gù
diān bǒ
qióng
yì
chán
liáo
zào
wǔ mèi
gé
tà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浮躁:
(2)络绎不绝:
(3)美不胜收:
(4)轻歌曼舞:
指急躁,不沉稳。
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5)交相辉映:
(6)飘忽不定:
(7)瞬息万变:
(8)纷至沓来:
(9)霓裳羽衣:
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
四处流动,没有固定地点停留。
指仙人的衣服。
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10)名副其实:
(11)和颜悦色:
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
和蔼喜悦的神色;和蔼可亲的面色。形容人开心。
1.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看到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对此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①景物特点:
第一处景物:美不胜收。
第二处景物:威严,独踞苍穹。
第三处景物:奇形怪状。
第四处景物:轻柔,美丽。
初读课文,品味山中奇景。
②产生的联想: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泡泡所到之处,种种色彩变幻,尽被摄入其中。自然界中最美丽最精致的造物,莫过于肥皂泡泡了: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2.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的
·学习小助手·
可以结合具体的文字,分别从感官角度、观察视角、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
·导学参考·
教师适当点拨,小组讨论交流,分享个人的看法,然后师生共同评议,明确答案。
第一处,通过视觉和听觉,写出景物的美。
第二处,远观勃朗峰,“独踞苍穹”的“踞”形象地写出了其威严的特点。
第三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峰的形状比作“美女的纤指”“塔糖”,写出了山峰形状的奇特。
第四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朵朵白云”比作“游丝蛛网”和“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突出白云的纤巧、轻柔、美丽。
感官主要包括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
调动感官描写景物的好处: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景物,丰富细腻,有立体感,让人身临其境;可以让读者更深切地感觉到作者所描写的事物的特点,使写作对象更形象、更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车夫的 写出了车夫怎样的特点
·学习小助手·
文中描写车夫的段落是第7~11段,可以画出描写车夫的句子,然后确定是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如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再分析其特点。
再读课文,欣赏奇人奇事。
描写方法 描写内容 作用
语言描写 “不必为此烦恼……我是车夫之王啊。你看着吧!”“哈,看到了吗……车夫之王啊。”“只当是种乐趣吧……我就是车王” ①
神态描写 出发前“把握十足”;途中飞速行车时“神情威严”;险遭不测时“面不改色,和颜悦色” ②
通过神态描写,写出了“车夫之王”飞速行车时的全神贯注以及对自己高超的驾驶本领充满自信
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车夫之王”的驾车本领高超和自信自得、为人热情、乐于与人交往的性格特点
2.文中写“车夫之王”与写其朋友笔法不同,试具体分析。
·学习小助手·
可以从描写的详略、角度等分析,由人物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决定。
写“车夫之王”是浓墨重彩,从多角度展开描写的,突出“车夫之王”是本领高超的传奇人物;写其朋友是简笔勾勒,朋友作为“勃朗队长”,爬山次数和向导的水平更高。可见这里的奇人奇事还有许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品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1)“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子背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为什么作者认为骑骡乘车的游客“可怜可悯”
赏析句子,品析精彩语言。
因为他们是花了钱坐车的,要让钱花得值。如果他们下车来就觉得钱白花了,所以不会像“我们”那样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含蓄地写出了骑骡乘车的游客被金钱束缚,迷失了人的自然天性。
(2)“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这里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作者的感慨:那些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同时又是虚幻的、短暂的。
1.文章前半部分写登山,后半部分写乘车,作者是如何将这两部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
从文章内容来看,第7段前两句概述“我”徒步登山时间之久、速度之快,正好呼应了第1段中所写的“我”的轻快自如和骑骡乘车的游客的“可怜可悯”,将文章的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
从文章思路与脉络来看,全文其实都扣着“奇”来写:黑首道上风景“奇美”,勃朗峰“奇伟”,周围的群峰“奇险”,峰巅云朵“奇幻”,赶车的车夫是“奇人”,乘车的经历堪称“奇遇”,这两部分可以说是一脉相通、连为一体的。
2.文章最后一段能否删掉 请说明理由。
不能删掉,最后一段交代这位“车王”带领我们赶上而且超过了那长长的游客车队,抵达沙蒙尼旅馆时“我们”住进了上等的房间这一事实,突出了车夫精湛的驾车技艺,丰富了车夫的形象。
根据课文,完成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