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礼记》二则 大道之行也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礼记》二则 大道之行也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9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5 00:2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
21.《庄子》二则
大道之行也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句,背诵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提高阅读能力。
3.感受先贤哲人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重点:整体感知文意,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感受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看了桃花源记中的安乐生活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 《桃花源记》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美好的生活谁都想过,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并把它定义为“大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不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一下。
·导学参考·
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同时与《桃花源记》进行对比阅读,从中找到两篇文章的相同点。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选贤与( )能     修睦( )
矜( ) 男有分( )
货恶( )其弃于地也

guān

fèn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大道之行也:
(2)讲信修睦:
(3)不独亲其亲:
(4)使老有所终:
(5)皆有所养:
 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行,施行。
 信,诚信;修,培养。
 所,……的地方;养,供养。
 单独,单单,只。
 终老,终其天年。
(6)男有分:
(7)不必藏于己:
(8)是谓大同:
 职分,职守。
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占据。
3.总领全文的是哪句 总括全文,照应此句的是哪句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根据提示,把文章的写作思路补写完整。
首先,作者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然后,阐述“大同社会”的   ;最后,总结全文: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基本特征
初读课文,积累文言词句。
盗窃乱贼而不作
·学习小助手·
对照课文注释,小组合作翻译全文,注意重点文言知识的积累。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选贤与能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与”同“举”,推举,选举。
 “矜”同“鳏”,老而无妻。
2.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亲
(2)子
3.翻译并积累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大道之行也
古义:
今义:
(2)男有分,女有归
古义:
今义:
 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返回,回归。
 宽阔的路。
 女子出嫁。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古义:
今义:
(4)故外户而不闭
古义:
今义:
 “孤”指幼而无父;“独”指老而无子。
 都指独自。
 窗。
 门。
(5)是谓大同
古义:
今义:
 代词,这。
 对,与“非”相对。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使老有所终:

(2)壮有所用:
(3)幼有所长: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形容词作名词,年轻人。
·导学参考·
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要摒弃教师讲一句学生记一句的教学陋习,要大胆地把翻译课文的任务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翻译不准确之处老师再给予点拨。在所有重点词语都展示结束后,教师可用投影归纳总结。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明“大同社会”的理想的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
 (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地快乐地工作,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与文中的“大同社会”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学习小助手·
我们可以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大同社会”。
对比课文,探究相同之点。
示例: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1.请写一段话概述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示例:没有地震,没有火山,没有沙尘暴,没有战乱;没有恐怖袭击,没有疾病,没有流落街头的人;没有阶级等级,没有身份悬殊,没有尔虞我诈,人人平等,互尊互让,诚恳友善。
2.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 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示例:儒家“大同社会”的理想并没有实现。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还不是“大同社会”。因为当今中国社会还存在贫富差异、文化差异、民族差异、城乡差异等。资源没有做到完全共享时,很多人难以做到“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根据课文,完成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