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礼记》二则 虽有佳肴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礼记》二则 虽有佳肴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5 00:2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
22.《礼记》二则
虽 有 嘉 肴
1.了解《礼记》的相关知识。
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句,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4.明确“教学相长”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重点:
1.能恰当翻译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确“教学相长”的道理。
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也许大家对《礼记》还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许多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教学相长也”告诉我们教和学相辅相成的道理。今天让我们走进《礼记》,领悟其中的思想内容。
·导学参考·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礼记》的相关资料,对其有一个初步了解。课上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将不会读、读不准的字圈出来,标记出不明白意思的词语。
1.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相关资料,请你帮忙补充完整。
  《礼记》,又名《   》,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著作的汇编。相传是西汉戴圣编纂的。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把孔子的弟子对“经”的解说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文章,二是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   的著作,作于战国晚期。
小戴礼记
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
背景介绍:《虽有嘉肴》选自《礼记·学记》。《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总共49篇。《虽有嘉肴》运用类比的手法来引出所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学( )学半
然后能自强( )也 兑( )命
yuè
qiáng
xiào
yáo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虽有嘉肴:
(2)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最好的道理。
 美味的菜肴。
 味美。
 所以。
(5)教然后知困:
(6)然后能自反也:
(7)然后能自强也:
(8)学学半:
 困惑。
 同“敩”,教导。
 自我反思。
 自我勉励。
4.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翻译。
《兑命》曰    同   
兑 说
5.翻译并积累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虽有嘉肴   古义:
今义:

(2)不知其旨也 古义:
今义:
 即使
 虽然
 意义
 味美
(3)不知其善也 古义:
今义: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古义:
今义:
(5)教学相长也 古义:
今义:
 好处,益处
 善良
 增长
 表判断
 这,这样
 促进
·导学参考·
(1)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注释翻译文章;(2)学生标出重点字词并试着理解;(3)小组展示,教师适当点拨。
 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相长。
明主旨。
2.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示例: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才能自我反省,不断提高;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1.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赏析文章。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用“嘉肴”与“至道”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2.文章引用《兑命》中的话有何作用
  
文章引用《兑命》中的话充当道理论据,进一步说明了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试结合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讨论。
示例一:学习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示例二: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读完文章,你有何体会
示例:“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着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听明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候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根据课文,完成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