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分层练习
1.(2023 春·内蒙古兴安盟·高二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关于细胞中的糖类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纤维素属于二糖 B.糖原可以在植物细胞中找到
C.蔗糖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D.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2.(2023 春·内蒙古兴安盟·高二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维生素 D 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B.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中没有
C.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
D.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3.(2023 春·云南文山·高一统考期末)糖类和脂质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糖类的组成元素都为 C、H、O,其分子简式可写成(CH2O)
B.所有的糖都需经水解后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且都能用于细胞供能
C.等质量的糖原与脂肪相比,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
D.胆固醇既可参与构成人体的细胞膜,又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4.(2023 春·四川凉山·高二校联考期末)乳糖不耐受,又称乳糖酶缺乏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
疾病。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乳糖属于二糖,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
B.乳糖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均可水解为细胞供能
C.乳糖及其它糖类物质是细胞代谢的直接能源物质
D.饮用经乳糖酶处理的牛奶能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
5.(2023 春·四川凉山·高二校联考期末)脂质在人体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脂质说法错误的是
( )
A.所有细胞都含有脂质
B.与糖类相比,脂质分子中氧含量更高,氢含量更低
C.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6.(2022 秋·四川绵阳·高一三台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几丁质广泛存在于所有动物的骨骼中
B.葡萄糖分子是构成麦芽糖和糖原的基本单位
C.各种糖类分子都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D.所有糖类都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
7.(2022 秋·四川绵阳·高一三台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所以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高
B.磷脂是细胞膜和所有病毒外壳的重要组成成分
C.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导致体内的酸碱平衡失调,应补充淡盐水
D.糖原只分布于动物的肝脏和肌肉细胞中
8.(2023 春·新疆乌鲁木齐·高一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校考期末)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一个 非还原性二糖。它是一种典型的应激代谢物,能够在高温、高寒及干燥失水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在酵母菌表 面形成独特的保护膜。在正常生存环境下,葡萄糖的代谢产物 G6P 可抑制海藻糖的合成。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
A.海藻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可生成砖红色沉淀
B.休眠状态的酵母菌中, G6P 含量会增加
C.休眠状态的酵母菌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
D.代谢旺盛的酵母菌中,海藻糖含量会增加
9.(2023·全国·高一假期作业)棉是制作衣服的主要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纤维素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可直接成为构成 RNA 的原料
B.作为植物细胞能源物质,纤维素要比淀粉的储量大的多
C.人类消化道不产分解纤维素的酶,食草动物都可以产生
D.与糖原和淀粉一样,纤维素也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
10.(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胆固醇参与动物细胞膜的构成 B.植物蜡可以减少植物细胞水分的散失
C.油脂中氧原子的相对含量高于葡萄糖 D.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11.(2023 春·河南洛阳·高三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某实验小组将花生种子置于适宜条件
下培养,定期检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的相对含量和干重,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花生种子中,脂肪的主要功能是 。
(2)检测花生种子中的脂肪时所常用的染液是 ,制片过程中常用 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
。
(3)经检测,花生种子萌发初期(AB 段)糖类含量增加,据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导致种子干重增
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O”或“H”)。
(4)种子萌发到 BC 段时, 干重反而降低, 可能是由于该阶段的幼苗 (答出 1 点)。C 点以后, 幼苗干重
增加,必须满足的外界条件是 (答出 1 点)。
12.(2023 秋·湖北宜昌·高一当阳一中校考期中) 科学家研究发现, “水熊虫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生命力 最为顽强的动物。水熊虫对不良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当环境恶化时,水熊虫会把身体蜷缩起来, 一动不 动。这时它们会自行脱掉体内 99%的水分, 身体萎缩成正常情况下的一半, 处于一种隐生(假死) 状态, 此
时会展现出惊人的抗寒性,以此来“扛 ”过各种极端环境。处于假死状态的水熊虫的代谢率几乎降到零,
甚至能耐受数小时的极低温度,直到环境改善为止。据研究,水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
产生海藻糖,近年来发现在人体 肾脏内也能合成海藻糖。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探究海藻糖是否为还原糖,应选取的试剂为 ,在海藻糖溶液中加入该试剂后没有发生
相应的颜色反应,不能说明海藻糖为非还原糖,为什么? 。
(2)环境恶化、水熊虫处于隐生状态时,推测体内仅剩的 1%水分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3)海藻糖是一种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的二糖,其元素组成为 。
(4)有人认为“海藻糖可以保护细胞,使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 ”。请设计实验方案,用于探究此假设是
否成立。
①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验材料应选择具有 特点的动物细胞。(多选)
A.含有海藻糖 B.不含海藻糖 C.能够合成海藻糖 D.不能合成海藻
糖
②操作过程: (提供的试剂:某浓度的海藻糖溶液、生理盐水、蒸馏水,其他实验器材充足)
I.取适量某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进行培养(以甲组为实验组);
II.甲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 ,乙组培养液中加入 ;
III.两组均控制在相同的低温条件下冰冻数小时;
IV.观察甲、乙两组细胞生活状况,若假设成立,则实验结果应为 。
13.(2023·全国·高一假期作业) 如图为某油料作物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 可溶性糖和脂肪的变化曲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减少,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更有利于
;检测脂肪时用 (试剂)洗去浮色。
(2)种子成熟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 (选填“上升 ”或“下降 ”);该油料作物种子
在播种时应该 (深/浅)播,原因是 。
(3)研究发现,该油料植物种子萌发初期干重略有增加,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分析原因是 。
(4)在干旱地区, 水分亏缺影响肥效, 适当供应水分, 可达到“以水促肥 ”的效果。请解释原因: 。
14.(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 PET-CT 是一种使用示踪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所用示踪剂由细胞能量代 谢的主要能源物质改造而来,进入细胞后不易被代谢,可以反映细胞摄取能源物质的量。由此可知,这种
示踪剂是一种改造过的( )
A.维生素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核苷酸
15.(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植物体内果糖与 X 物质形成蔗糖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 与果糖的分子式都是 C6H12O6
B.X 是植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
C.X 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单糖
D.X 是纤维素的结构单元第 3 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分层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 春·内蒙古兴安盟·高二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关于细胞中的糖类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纤维素属于二糖 B.糖原可以在植物细胞中找到
C.蔗糖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D.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答案】D
【分析】植物特有的多糖是淀粉、纤维素;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是糖原。
【详解】A、纤维素属于多糖, A 错误;
B、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不可以在植物细胞中找到, B 错误;
C、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C 错误;
D、淀粉是由葡萄糖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多糖,故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D 正确。
故选 D。
2.(2023 春·内蒙古兴安盟·高二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维生素 D 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B.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植物细胞中没有
C.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
D.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答案】B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 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 D,与糖类相比, 脂肪分子中的氢 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
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维生素 D 属于固醇类物质, 可以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因此在补充钙的同时可以同时
补充维生素 D,A 正确;
B、脂肪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 B 错误;
C、脂质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 C 正确;
D、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D 正确。
故选 B。
3.(2023 春·云南文山·高一统考期末)糖类和脂质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糖类的组成元素都为 C、H、O,其分子简式可写成(CH2O)
B.所有的糖都需经水解后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且都能用于细胞供能
C.等质量的糖原与脂肪相比,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
D.胆固醇既可参与构成人体的细胞膜,又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答案】D
【分析】糖类一般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详解】A、多数糖类分子的组成元素都为 C、H、O,几丁质是一种动物多糖, 其中还含有 N 元素, A 错误;
B、单糖不经水解就可被人体细胞吸收,有的糖氧化分解供能,有的糖用来构成细胞结构, B 错误;
C、等质量的脂肪比糖原含有更多的氢原子,因此在氧化分解的过程中消耗更多的氧气释放更多的能量, C
错误;
D、胆固醇是脂质的一种,既可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又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 正确。
故选 D。
4.(2023 春·四川凉山·高二校联考期末)乳糖不耐受,又称乳糖酶缺乏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
疾病。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乳糖属于二糖,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
B.乳糖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均可水解为细胞供能
C.乳糖及其它糖类物质是细胞代谢的直接能源物质
D.饮用经乳糖酶处理的牛奶能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
【答案】D
【分析】糖类一般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 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
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详解】A、乳糖属于二糖,水解形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即乳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 A 错误;
B、乳糖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可水解为细胞供能, B 错误;
C、糖类是细胞中主要能源物质, 乳糖作为二糖, 其水解产物可以作为能源物质, 但不能作为细胞代谢的直
接能源物质,细胞中直接能源物质是 ATP,C 错误;
D、乳糖不耐受, 又称乳糖酶缺乏症, 乳糖酶能够分解乳糖, 故饮用经乳糖酶处理的牛奶能缓解乳糖不耐受
症状, D 正确。
故选 D。
5.(2023 春·四川凉山·高二校联考期末)脂质在人体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脂质说法错误的是
( )
A.所有细胞都含有脂质
B.与糖类相比,脂质分子中氧含量更高,氢含量更低
C.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答案】B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 D 等。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 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 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
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详解】A、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故所有细胞都含有脂质, A 正确;
B、与糖类相比, 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低于糖类, 而氢的含量更高, 因此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进行氧化分
解,脂肪产生的能量更多, B 错误;
C、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 正确;
D、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 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 起保温作用, 分布在内脏周
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D 正确。
故选 B。
6.(2022 秋·四川绵阳·高一三台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几丁质广泛存在于所有动物的骨骼中
B.葡萄糖分子是构成麦芽糖和糖原的基本单位
C.各种糖类分子都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D.所有糖类都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
【答案】B
【分析】糖类包括 :单糖、二糖、多糖,其基本组成元素只有 C、H、0。单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
糖等,葡萄糖被称为是细胞中的“生命的染料 ”;核糖是 RNA 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 DNA 的组成成分。二
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蔗糖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二糖。
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
胞壁的成分。
【详解】A、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骨骼中,可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是多糖, A 错误;
B、麦芽糖是两分子葡萄糖构成的,糖原也是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 B 正确;
C、纤维素是多糖,它是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不是能源物质, C 错误;
D、只有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 D 错误。
故选 B。
7.(2022 秋·四川绵阳·高一三台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所以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高
B.磷脂是细胞膜和所有病毒外壳的重要组成成分
C.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导致体内的酸碱平衡失调,应补充淡盐水
D.糖原只分布于动物的肝脏和肌肉细胞中
【答案】C
【分析】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氧元素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②维持细胞的 生命活动;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是人和动物
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详解】A、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O,A 错误;
B、有些细胞器无膜结构,如核糖体和中心体,不含磷脂, B 错误;
C、无机盐能够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维持生物体酸碱平衡,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等, 大量出汗时会排出很多
的无机盐,这时应多喝淡盐水, C 正确;
D、糖原主要分布于动物的肝脏和肌肉细胞中, D 错误。
故选 C。
8.(2023 春·新疆乌鲁木齐·高一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校考期末)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一个
非还原性二糖。它是一种典型的应激代谢物,能够在高温、高寒及干燥失水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在酵母菌表 面形成独特的保护膜。在正常生存环境下,葡萄糖的代谢产物 G6P 可抑制海藻糖的合成。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
A.海藻糖与斐林试剂反应可生成砖红色沉淀
B.休眠状态的酵母菌中, G6P 含量会增加
C.休眠状态的酵母菌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
D.代谢旺盛的酵母菌中,海藻糖含量会增加
【答案】C
【分析】 1.可溶性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2.当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代谢活跃,生长迅速;当结合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抗逆性增强。
【详解】A、海藻糖是非还原糖,不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A 错误;
B、休眠时海藻糖含量增多能帮助酵母菌度过不良环境,则细胞 G6P 含量会减少, B 错误;
C、休眠时酵母菌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上升,提高抗逆性, C 正确;
D、代谢旺盛的酵母菌中 G6P 可抑制海藻糖的合成,海藻糖含量会降低, D 错误。
故选 C。
9.(2023·全国·高一假期作业)棉是制作衣服的主要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
A.纤维素彻底水解后的产物可直接成为构成 RNA 的原料
B.作为植物细胞能源物质,纤维素要比淀粉的储量大的多
C.人类消化道不产分解纤维素的酶,食草动物都可以产生
D.与糖原和淀粉一样,纤维素也是由许多葡萄糖连接而成
【答案】D
【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 2 分子葡萄糖形成的, 蔗糖是由 1 分子葡萄糖和 1 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 1 分子葡萄糖和 1 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 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
成成分。
【详解】A、纤维素是由葡萄糖构成的多糖,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不能直接构成 RNA,A 错误;
B、纤维素不是植物体的储能物质, B 错误;
C、食草动物的消化道大多不产生分解纤维素的酶, C 错误;
D、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D 正确。
故选 D。
10.(2022·高一课时练习)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胆固醇参与动物细胞膜的构成 B.植物蜡可以减少植物细胞水分的散失
C.油脂中氧原子的相对含量高于葡萄糖 D.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C
【分析】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功能分类 化学本质分类 功能
储藏脂类 脂肪 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
结构脂类 磷脂 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份
调节脂类 固醇 胆固醇 细胞膜的重要成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
维生素 D 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
【详解】胆固醇参与动物细胞膜的构成, A 正确;植物叶片表面的植物蜡可以减少植物细胞水分的散失, B 正确;油脂中氧原子的相对含量低于葡萄糖, C 错误;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
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D 正确。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识记脂质的种类、作用,比较糖类和脂肪元
素比例,识记脂肪鉴定实验的原理、方法等。
11.(2023 春·河南洛阳·高三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某实验小组将花生种子置于适宜条件
下培养,定期检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的相对含量和干重,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花生种子中,脂肪的主要功能是 。
(2)检测花生种子中的脂肪时所常用的染液是 ,制片过程中常用 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
。
(3)经检测,花生种子萌发初期(AB 段)糖类含量增加,据图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导致种子干重增
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O”或“H”)。
(4)种子萌发到 BC 段时, 干重反而降低, 可能是由于该阶段的幼苗 (答出 1 点)。C 点以后, 幼苗干重
增加,必须满足的外界条件是 (答出 1 点)。
【答案】 (1)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2) 苏丹Ⅲ染液 洗去浮色
(3) 脂肪转变为糖类 O/氧
(4)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强度低于呼吸作用强度) 适宜的光照、 一定的矿质元素
【分析】据图分析:油料种子含有较多的脂肪,种子萌发过程中(含幼苗)的脂肪会转变成糖类,脂肪含 量减少,糖类与脂肪相比含有较多的 O 原子,所以有机物含量增加,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旺盛,糖类经过 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所以有机物的含量又减少,幼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当光合作用强度大
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有机物开始积累。
【详解】(1)脂肪中氢的比例较高,储能能量多,在花生种子中,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2)检测花生种子中的脂肪时所常用的染液是苏丹Ⅲ染液, 可以将脂肪染成橘黄色, 为洗去浮色, 常用 50%
的酒精。
(3)脂肪是花生种子中的主要储能物质, 花生种子萌发时, 脂肪含量显著降低, 脂肪转化为糖类。脂肪中
氧的含量远低于糖类的,转化为糖类时会消耗更多的氧。
(4)种子萌发为幼苗后, 其干重的增加依赖于光合作用, 当幼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或者光合作用强度低于 呼吸作用强度时, 可出现 BC 段的变化。幼苗干重的增加(C 点后),必须满足的外界条件有适宜的光照, 一
定的矿质元素(用于叶绿素、酶等的合成)等。
12.(2023 秋·湖北宜昌·高一当阳一中校考期中) 科学家研究发现, “水熊虫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生命力 最为顽强的动物。水熊虫对不良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当环境恶化时,水熊虫会把身体蜷缩起来, 一动不 动。这时它们会自行脱掉体内 99%的水分, 身体萎缩成正常情况下的一半, 处于一种隐生(假死) 状态, 此
时会展现出惊人的抗寒性,以此来“扛 ”过各种极端环境。处于假死状态的水熊虫的代谢率几乎降到零,
甚至能耐受数小时的极低温度,直到环境改善为止。据研究,水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
产生海藻糖,近年来发现在人体 肾脏内也能合成海藻糖。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探究海藻糖是否为还原糖,应选取的试剂为 ,在海藻糖溶液中加入该试剂后没有发生
相应的颜色反应,不能说明海藻糖为非还原糖,为什么? 。
(2)环境恶化、水熊虫处于隐生状态时,推测体内仅剩的 1%水分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3)海藻糖是一种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的二糖,其元素组成为 。
(4)有人认为“海藻糖可以保护细胞,使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 ”。请设计实验方案,用于探究此假设是
否成立。
①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验材料应选择具有 特点的动物细胞。(多选)
A.含有海藻糖 B.不含海藻糖 C.能够合成海藻糖 D.不能合成海藻
糖
②操作过程: (提供的试剂:某浓度的海藻糖溶液、生理盐水、蒸馏水,其他实验器材充足)
I.取适量某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进行培养(以甲组为实验组);
II.甲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 ,乙组培养液中加入 ;
III.两组均控制在相同的低温条件下冰冻数小时;
IV.观察甲、乙两组细胞生活状况,若假设成立,则实验结果应为 。
【答案】 (1) 斐林试剂 没有水浴加热
(2)结合水
(3)C、H、O
(4) BD 某浓度的海藻糖的细胞培养液 等量不添加海藻糖的细胞培养液 甲组细胞生长
良好,乙组细胞死亡
【分析】 1、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1)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 叫做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大约占细胞
内全部水分的 4.5%。
(2)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2、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 如葡萄糖, 与斐
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详解】(1)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所以若要探究海藻糖是否为还原糖,应选取斐林试剂。 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在海藻糖溶液中加入该试剂后摇匀,没有发生相应的颜色反应,是由
于没有进行水浴加热,因此不能说明海藻糖是非还原糖。
(2)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 环境恶化、水熊虫处于隐生状态时, 推测体内仅剩的 1%水分主
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3)海藻糖是一种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的二糖,其元素组成为 C、H、O。
(4)①由题意可知,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海藻糖是否可以保护细胞, 使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 因此实
验的自变量是动物细胞中是否含有海藻糖,因变量是低温条件下细胞的活性,因此为了消除细胞自身产生
海藻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选用的作为实验材料的动物细胞应该不含海藻糖, 也不能合成海藻糖, BD 正确。 ②按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含有海藻糖,因变量是低温条件下细
胞的活性,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因此实验步骤如下:
II..甲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某浓度的海藻糖的细胞培养液,乙组培养液中加入等量不添加海藻糖的细胞
培养液;
IV.观察甲、乙两组细胞生活状况, 若假设成立, 即海藻糖在低温下对动物组织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则实验
结果应为甲组细胞生长良好,乙组细胞死亡。
13.(2023·全国·高一假期作业) 如图为某油料作物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 可溶性糖和脂肪的变化曲线。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减少,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更有利于
;检测脂肪时用 (试剂)洗去浮色。
(2)种子成熟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 (选填“上升 ”或“下降 ”);该油料作物种子
在播种时应该 (深/浅)播,原因是 。
(3)研究发现,该油料植物种子萌发初期干重略有增加,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分析原因是 。
(4)在干旱地区, 水分亏缺影响肥效, 适当供应水分, 可达到“以水促肥 ”的效果。请解释原因: 。
【答案】 (1) 能量的储存 50%酒精
(2) 下降 浅 该种子中脂肪含量高,脂肪氧化分解时需消耗大量氧气
(3)脂肪转变成糖的过程中氧元素增多,导致干重增大
(4)无机盐溶于水才能被细胞吸收,根细胞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无机盐,促进了无机盐的吸收
【分析】分析题图信息可知,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降低,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即在 种子发育过程中糖类转变为脂肪;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升高。即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糖。
【详解】(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随着种子不断发育成熟,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增加,
这说明可溶性糖会逐渐转化为脂肪,更有利于能量的储存。检测脂肪时用 50%酒精洗去浮色。
(2)自由水含量高则新陈代谢快, 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含量高, 成熟过程比萌发时有所减少, 贮存时最 少,因此种子成熟过程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减小。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高,脂肪氧化分解时需消
耗大量氧气,因此需要浅播。
(3)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降低, 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升高, 即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
糖,脂肪转变成糖的过程中氧元素增多,导致干重增大。
(4)无机盐溶于水才能被细胞吸收, 根细胞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无机盐, 促进了无机盐的吸收, 因此水分
亏缺影响肥效,适当供应水分,可达到“ 以水促肥 ”的效果。
14.(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 PET-CT 是一种使用示踪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所用示踪剂由细胞能量代 谢的主要能源物质改造而来,进入细胞后不易被代谢,可以反映细胞摄取能源物质的量。由此可知,这种
示踪剂是一种改造过的( )
A.维生素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核苷酸
【答案】B
【分析】糖类一般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详解】分析题意可知,该示踪剂由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改造而来,应是糖类,且又知该物质进 入细胞后不易被代谢, 可以反映细胞摄取能源物质的量, 则该物质应是被称为“生命的燃料 ”的葡萄糖。B
符合题意。
15.(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植物体内果糖与 X 物质形成蔗糖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X 与果糖的分子式都是 C6H12O6
B.X 是植物体内的主要贮能物质
C.X 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单糖
D.X 是纤维素的结构单元
【答案】B
【分析】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二糖。
【详解】A、X 应为葡萄糖,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六碳糖,分子式均为 C6H12O6 ,A 正确;
B、X 应为葡萄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植物体的主要储能物质为淀粉和脂肪, B 错误;
C、X 是葡萄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C 正确;
D、X 是葡萄糖,是构成淀粉、纤维素等多糖的基本单位, D 正确。
故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