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八年级·语文·统编版·下册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1.漫步古诗苑,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名人名篇佳句,体会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能借助诗歌抒发真情实感,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趣味,提高文学综合素养。
◎重点:主动积累、欣赏古诗词,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
中国被称为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涌现出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吟诵古诗,畅谈古诗,领略古诗的无穷魅力吧!
1.诗句接力赛。
(1)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3)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小荷才露尖尖角
城春草木深
海内存知己
(4)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5)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 ,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人闲桂花落, 。(王维《鸟鸣涧》)
(8) ,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遥知不是雪
夜静春山空
随风潜入夜
千树万树梨花开
自古逢秋悲寂寥
2.请按照下列提示,搜集至少两联古诗词名句,并标明作者、朝代及诗歌题目。
(1)民风民俗
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元日》
(2)物候知识
示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约客》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山水田园
示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唐·王维《山居秋暝》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诵读古诗,找感觉。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选择一两首喜欢的诗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
项目 标准 得分
仪表形象(2分) 服饰得体,举止从容,端正,精神饱满
语言表达(2分) 音量、语气、语调、节奏富于变化,切合朗诵的内容,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
肢体语言(2分) 姿态、动作、手势等能准确、形象地表达朗诵内容和思想感情,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
朗诵效果(2分) 朗诵有感染力,声情并茂,与观众产生共鸣
创意 (2分) 朗诵形式新颖,富有创意
·导学参考·
让学生分成小组,以选定的诗歌为准,分别参与到诵读的活动中来,由小组长当评委。如果吟诵的是古诗词,可以在原来的标准上,每一项再加1分,计入总得分中去。
看画配诗,品意境。
我国古代的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我们只要细心品味,便会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一幅多么广阔苍凉的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个画面栩栩如生,让人不由潸然泪下。下面四幅画分别对应一首著名的古诗。请4个小组共同探讨后分别推选一位代表上台,写出这首古诗的题目、作者,并默写原文。
图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图二 悯农(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图三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图四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导学参考·
时间为10分钟,可小组评比,以竞赛的形式进行。
别出心裁,赏古诗。
我国许多古代诗歌都可以绘成画,谱上曲,编成散文、剧本等来欣赏。现在,我们就来——别出心裁赏古诗!
示例一:杜牧《清明》改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示例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改编成的散文——一个夜色如水的春夜,疏星点点,斜月沉沉,我推开篱门,独自徘徊在落满幽香的小径。耳畔忽然传来低低的笛声,如泣如诉,似怨似喜,像诉说心事,那么深情。啊!是谁把这玉笛吹奏 在黑暗里,瞧不见他的身影,只听见缓缓飘来的笛声。这清雅的笛声随着春风四处飘散,整个洛城仿佛也在静静聆听。在这样一个寂静忧郁的夜晚,听一曲哀怨凄婉的《折杨柳》,有谁不会被它拨动心弦,勾起那悠远绵长的思乡之情呢
编辑古诗,领风情。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我们选定了6个主题: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山水风光、古诗中的名胜古迹、古诗中的飞禽走兽。请各小组分别选择一个主题,按照编写要求辑录成诗集。
示例: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诗集《离人点点泪》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芙蓉楼送辛渐(其一)》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同台竞技,演诗词。
请同学上讲台表演古诗词名句,其余同学猜测所表演的诗句。表演者可以用语言和动作来提示诗句含义,但语言提示不能过多。
(1)(做打开窗户、喝酒的动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2)(打醉拳,挥手说:“莫笑,打仗去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作思考状,搔头思考,头发越搔越短,拿出发簪,却怎么也插不上去。)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做推门姿势,说:“有狗叫声,有人雪夜归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戴上斗笠,披上衣服,拿出钓竿,神情悠闲自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取出玩具刀向下砍去,举起酒杯做忧愁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读诗词,猜成语。
①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
②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
③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 )
④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
青梅竹马
怒发冲冠
不拘一格
心有灵犀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 )
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
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
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
老骥伏枥
悲欢离合
人面桃花
柳暗花明
山重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