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课《电铃的能量转换》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课《电铃的能量转换》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4 22:1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备课
课题 5.电铃的能量及转化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共1 课时)
教材分析 《电铃的能量及转化》一课将引导学生探究电铃的主要组成部分——电磁铁的性质,并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其他用途,体会电磁铁在能量转换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了一个关于制作电磁铁的实验,旨在帮助他们理解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过程。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但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尚不完全。实验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电磁铁,并观察其磁力现象,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了这一转化过程,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五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喜欢实践和探索,因此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他们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仍在发展中,可能会出现分心情况,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保持专注。综上所述,本课设计符合五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能够有效提高他们对电能和磁能转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学生基于观察,说出电铃的结构、电磁铁的结构以及电铃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换。 科学探究: 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归纳,总结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科学思维: 说出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含有电磁铁的装置工作时发生的能量转化情况,体会电能与磁能、动能、声能之间的转换过程。 态度责任: 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归纳,总结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学生体会电能与磁能、动能、声能之间的转换过程。
板书设计 5.电铃的能量及转化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页图并提问 1:课间我们通常喜欢做什么? 学生结合实际回答:做游戏、休息、聊天 2:是什么让我们停止休息或者游戏,回到教室上课的? 上课铃声 3:电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通电,到时间发出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问题,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并引出下面观察电铃结构和电铃发声现象的活动。 二、科学实践活动 探究电磁铁的性质 1.了解电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1)出示电铃(此时不闭合开关),提出问题,观察电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 学生观察电铃的结构,分析每部分的作用,如电铃由小锤、铃铛、弹簧片等部分组成,小锤是敲击铃铛的,铃铛会发声等等 (2)闭合开关,电铃工作时发声有哪些现象呢?学生体会电铃每个部分的作用。 学生观察电铃工作时发声的现象,如小锤敲击铃铛发出声音,弹片被吸过来,又松开等。 讲述:电铃通常由铃碗、小锤、电 磁铁、弹簧片、电源、开关等组成;电磁铁是电铃的主要元件,由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组成;电铃是根据电磁铁的性质制成的。 【设计意图】观察电铃的结构以及电铃工作时发声的现象,有助于学生分析各部分的作用,聚焦电磁铁,激发学生研究电磁铁的兴趣。 2.制作电磁铁 (1)提出问题:电磁铁有什么性质呢?要想知道电磁铁的性质,我们首先需要做什么? 学生交流猜想:电磁铁有磁性,需要通电等;我们需要做一个电磁铁 (2)出示制作材料和书上的制作方法示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电磁铁。 提问:这些材料是什么? 制作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认识实验材料,了解制作方法,组装电磁铁。(提示学生注意控制电磁铁通电时间)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制作电磁铁,亲手制作电磁铁,为探究电磁铁的性质奠定基础。 3.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的性质 (1)提问:电磁铁我们做好了,它有磁性吗?我们来试一下。(引导学生利用曲别针等铁制品检验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 学生利用实验材料检验电磁铁是否有磁性,接通电源,用电磁铁吸曲别针,发现有磁性。 (2)引导学生比较磁铁与电磁铁 提问:普通磁铁都有哪些性质? 电磁铁也有这些性质吗? 学生回顾普通磁铁的性质:有南北极,有磁性,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学生猜想电磁铁的其他性质,如有南北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等。 (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是否有南极北极以及影响电磁铁两极的因素 教师出示指南针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用指南针接近电磁铁的钉尖和钉帽部分。 学生发现:电磁铁有南北极,但南北极的位置不固定,有的南极在钉尖部分,有的在钉帽部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引导学生改变电池两极的方向来试一试。 学生发现:发现改变电池的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两极 提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改变电磁铁的两极呢? 学生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改变线圈缠绕方向试一试。 学生发现: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两极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磁铁有南北极,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或者改变电磁铁的电池两极的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两极的方向。 (4)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问:电磁铁有磁性,能够吸引曲别针,但是每个组吸引的曲别针的数量是不一样的,也就是磁力的大小不一样,那你们觉得是什么因素影响到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呢? 学生猜想:电池数量、线圈多少等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方法一: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量,其他因素不变,看看吸引多少个曲别针。 方法二:改变电磁铁线圈匝数,其他因素不变,看看吸引多少个曲别针。 学生进行实验 小结:增加电池节数、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可以增加电磁铁的磁力。 (5)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两个电磁铁之间会发生怎样的作用 提问:普通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电磁铁也会这样吗? 学生进行猜想:会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 用指南针确定电磁铁的磁极,再让两个电磁铁相互接近,观察 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发现:两个电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小结:两个电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特点。 (6)引导学生基于实验结果,小结电磁铁的主要性质: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电磁铁在通电的情况下才有磁性;电磁铁两端的磁极与电流方向、线圈的缠绕方式等有关,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匝数、电池节数等有关;两个电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检验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的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电磁铁在通电的情况下有磁性、电磁铁有磁极的性质、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两个电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1.分析电铃工作时的能量转换过程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提问:刚才,我们研究了电磁铁的性质,现在根据我们对电铃的观察和对电磁铁的性质的了解,分析一下电铃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情况。电铃工作时,利用的是哪种能量?产生了哪种能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怎样转换的?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电铃工作时,利用电能,通过电磁铁产生了磁能,电磁铁吸引铁质小锤,使小锤产生动能,打击铃碗发出声音,进而产生声能。 2.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 出示电话、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等含有电磁铁的装置图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并分析每种应用过程中发声的能量转换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分析电铃工作过程中能量转换情况,初步认识到电铃工作时利用的是电能,会产生磁能、动能和声能。进一步体会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分析电磁铁的每种应用则可使学生加深对能量转换关系极其普遍存在的认识。 三、拓展与应用 制作简易电铃 1.出示制作材料和工具,讲解制作方法和要求。 2.布置学生课后制作 【设计意图】课上学习方法;课下进行制作,利于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作业布置
教 学 反 思 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个关于制作电磁铁的实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过程。我首先介绍了电能和磁能的概念,然后展示了制作电磁铁的原理。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电路并观察磁力现象。实验结束后,我与学生讨论了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思考制作电磁铁的原理。通过实践和讨论,学生们加深了对电磁转化的理解,培养了观察和实验能力。然而,由于时间有限,未能深入探究。今后我将注重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