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24 17:3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案
学 校
课 题 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小学数学(人教版) 章 节 第三单元第1节
学 时 一课时 年 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空间观念的又一次发展。主要内容是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教材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为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作好铺垫。
学情分析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等问题,都不易理解。为此要加强学生对体积概念的认识,同时帮助学生建立体积单位的表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悟体积的空间观念,建立体积概念,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意义;学会用体积单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能合理估计物体的体积的大小。 2.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物体体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和感悟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形成体积的概念和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智慧课堂主要特征及手段 智慧课堂是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生个性学习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化教育。智慧课堂由多种信息技术构成,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智能白板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不同的技术手段。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空间,使教育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到的智慧课堂设备功能应用及效果分析
(一)激趣导入 (二)探究新知 1.动手实验 引出体积概念 2.教学体积单位 (三)引导创新实践应用 (四)引导反思,总结收获 (五)布置作业 师: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视频(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 画廊翻看乌鸦喝水图片。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 (1)教师和学生配合演示实验: 师:石头真的占据了水的空间吗?我们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第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石头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里,大家仔细观察,结果怎么样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使学生明确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 (2)引出体积概念 师:石头占有有空间,别的物体也占有空间吗? 让学生摸一摸空盒子和空盒内放入茶叶盒 教师提问得出所有物体都占有空间。 教师追问:张老师和李雨橙同学谁占的空间大? 师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体积的定义。 课件出示洗衣机、智能音箱和手机。师:这些物体的体积分别指的是什么?(平板随机选人回答) 比较体积大小 师:洗衣机、智能音箱和手机谁的体积较大谁的体积较小? 教师发布小组讨论内容:教室里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大,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小? 分析小组讨论结果 师:你们是怎么判断这些物体体积的大小的? 引出体积单位 课件出示盖起来的两堆木头 师:有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那下面两堆木头,你们能比较出体积大小吗? 课件出示两堆一根一根的木头 师:现在能看出哪堆木头的体积大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比较物体的体积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测量标准。 课件出示两个体积大小相近的长方体。师:能比较出他们体积的大小吗? 师提示回忆以前学过相似的内容,可以对现在问题的解决有启发。 课件出示面积单位的出现过程。 师:为了测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创建了面积单位,为了测量立体图形的体积需要创建什么?(板贴体积单位) (2)认识体积单位 课件出示:请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数学书28面的内容,并完成任务单上的学习任务。教师用平板聚焦数学书上自学内容,推送到学生平板。 教师对比讲解学习任务单。 认识1立方厘米 课件出示 师: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 展示教具。 师:说一说生活中体积接近于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师:我们认识了一个体积单位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贴板书。 再次课件出示两个长方体。 师:现在能比较出他们体积的大小吗?他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师总结: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 b.认识1立方分米 师:我想测量一下课桌的体积,用1立方厘米来测量,方便吗?有没有更大的体积单位?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贴板书。 课件出示。 师: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 展示教具。 师:说一说生活中体积接近于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b.认识1立方米 师:我想测量教室的体积,用1立方分米来测量,方便吗?有没有更大的体积单位?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贴板书。 课件出示。 师: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米。 展示教具:用三根1米长的直尺在墙角搭一个体积是1立方米的正方体。 师:这里面可以装多少学生? 师:说一说生活中体积接近于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课件出示,回顾整理学习的体积单位。 (2)拓展延伸 播放微课。 师: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板书课题)大家通过自己动脑思考和讨论交流,研究出了许多关于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知识,那么你们想不想检验一下自己学得是否扎实呀?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些闯关练习。 第一关,选词填空 教师通过互动作答,把选词填空推送到学生端,全班作答。 教师根据数据反馈及时指导知识理解。 教师表扬前三名的学生。 第二关 题库出题 教师发布课前做好的题库出题文档,选择随机搭配,PK作答,推送至学生平板。 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 师:刚才的PK作答,好多学生都不服气。我们来做个全班作答。 第三关 题库出题 教师发布课前做好的题库出题文档,选择全班作答,推送至学生平板。 师:一节愉快的数学课很快结束了,你们有什么收获呢?指名学生回答。 出示思维导图总结本课内容。 师:其实今天在我们的学习当中,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寻找一个测量的标准,我们是通过回顾和思考,在以前的学习当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困惑,这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去想一想过去我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困难,用当时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新的问题。同学们,以后你们也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好吗? 教师向学生平板推送同步作业。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学生回答问题 一个学生配合老师实验,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说一说前后的感受。 学生观察判断并回答。 学生概括总结出体积的定义。 学生回答。 学生在平板上投票。 学生在平板上讨论。 小组长提交讨论汇报。 生答:看出来的。 生答:不能。 生答:第二堆 并说明原因。 生答:不能。 学生回忆认识面积单位时的过程。 学生观看课件并回忆 生答:体积单位 思考测量标椎的形状和大小。 学生在平板上自学教师推送的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单并拍照上传。 学生拿出学具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感受它的大小。 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 生答:立方厘米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观看课件,数学画板分解长方体。 学生试着总结出一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 生答:立方分米 学生拿出学具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感受它的大小。 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 生答:立方米 学生用直尺在墙角搭一个体积是1立方米的正方体。 学生往搭建的正方体里钻。 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 学生齐读。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在平板上从底部把答案拖拽到横线上,完成后提交。 做对的学生帮助做错的学生解答疑惑。 学生在平板上答题并提交。 学生根据讲解回答。 学生在平板上答题并提交。 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看思维导图一起回顾并齐说。 学生课后完成,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插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画廊活动展示乌鸦喝水过的图片,学生看得一目了然。 利用教师平板的实物投屏功能,清晰的展示实验过程,吸引全体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利用随机选人和抢答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利用点赞功能对学生回答作出即时评价 借助投票功能快速收集全班学生的观点。 借助小组讨论,学生在平板上输入看法,让每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 利用聚焦功能推送自学内容。利用学生平板,拍照上传任务单,教师对比讲解,清楚易懂。 在自学过程中插入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在愉悦的环境中自学推送内容。 利用数学画板将两个长方体分成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便于学生理解比较。 老师的在提问中设置抢答、随机作答等,提高班级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利用板中板梳理学习过的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 插入微课视频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通过选词填空功能提高学生答题积极性。系统会对作答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实时反馈全班作答情况,教师可以根据数据反馈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端即时表扬前三名学生。 利用题库出题选择PK作答的方式,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运用课堂互动中提前准备好的自由出题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适时给出点评,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及时掌握学情并将易错点及时反馈给学生,查缺补漏。 利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点框架,呈现重点知识,进行全课的总结和复习,有利于学生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进行复习。 智慧课堂同步作业,可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及时反馈,查缺补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