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5 05:4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梳理与探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志存高远、精忠报国”等8个词语的意思,并能举例说出词语形容的人物。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
2.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3.通过交流,概括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多种方法。
教学重难点: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教学过程:
任务一:回顾课文,总结方法
1.回顾方法。
回顾所学课文,交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方法。
(1)出示学习提示:
默读“交流平台”中的内容,圈画关键词句。
小组交流并归纳把握文章内容的方法。
(2)交流汇报,梳理方法
文章的题目能揭示课文主要内容。
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写了不止一件事情,可以串联几件事情,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运用方法。
(1)梳理所学文章中,能根据题目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课文。
(交流:《赵州桥》《观潮》等)
(2)借助表格,以第四单元“魅力神话”中的课文为例,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串联几件事情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根据表格,梳理文中的几件事情。
运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按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总结方法。
任务二:学习词句段,深化运用
1.用词语形容不同人物的品质。
(1)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特点?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2)交流汇报,交流过程中出示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如“大义凛然 刚正不阿 视死如归”。
(3)学习运用:把下图中左边表示人物品质的词语和右边的人名,根据你的经验试着连一连。
提示:人物的品质不是单方面的,有时候一个人可以拥有多种品质。
2.学习在不同语境中运用恰当的语气。
(1)出示句子,体会不同的语气。
第一组句子: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第二组句子:
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你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提示:对比着读,交流自己的感受,体会不同句式表情达意的不同。
(2)练习再具体语境中运用适当的句式。
句子1: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
句子2: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
提示:同桌合作创设语境练习,尝试用反问句表达强烈的意愿,用陈述句表达收到礼物的感受。
任务三:读背古诗,感受诗意
1.古诗我会读。
(1)借助字典、拼音读正确、读通顺。
(2)听范读,尝试划分节奏;自由练读,感受古诗的意蕴。
(3)指名读,正音“曛”“愁”
2.诗意我会说。
(1)结合课本插图,说一说图中画了什么?
(2)自由读古诗,谈一谈你读到了哪些意象?
(3)同桌合作读,结合插图,展开想象,交流你看到的,听到的?
3.古诗我会背。
(1)根据提示,试背古诗。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4.拓展阅读。
出示: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5.作业设计:
(1)积累更多有关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并尝试运用。
(2)搜集有关送别的古诗,并尝试背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