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外阅读专项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
[宋] 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1.给下面的字注音。
筑( ) 霜( ) 枷( )
2.知词义,解句意。
场:打谷场。 霜晴:下霜后的晴天。
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所写的季节和表现的主题是( )
A.春日,农民忙着耕种和播种
B.夏日,农闲时,人们谈笑风生
C.秋日,农民夜以继日赶打稻谷时的快乐心情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4.(内容理解)对于这首古诗,奇奇有以下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收”“停”“坐”这三个动词表现出渔船上两个小孩的奇怪行为。
B.“怪生无雨都张伞”写诗人对小孩子下雨却不打伞的行为感到疑惑。
C.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了诗人的所见,第三、四句写了诗人的所想。
D.本诗体现了诗人对小孩们在嬉闹中表现出的聪明伶俐的由衷赞赏。
5.(内容分析)《舟过安仁》这首诗中的哪个地方表现出了孩童的童真童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幽”“树林”中的“幽”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片段,完成练习。
迷途笛音
①那年我六岁。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废的采石场,父母从来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的风景十分迷人。
②一个夏季的下午,我随着一群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就在我们穿越一条孤寂的小路后,他们却把我一个留在原地,然后奔向“更危险的地带”了。
③等他们走后,我惊慌失措地发现,再也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孤寂的小路了。我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太阳已经落山,而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开始吃晚餐了,父母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我不由得伤心地呜呜大哭起来……
④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声走去。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着什么。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
⑤ 你好 小家伙 卡廷说 看天气多美 你是出来散步的吗
⑥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
⑦“请耐心等上几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支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后就送给你吧!”
⑧卡廷边削边不时地把还未成型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没过多久,一支柳笛便递到我手中了。我俩在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笛音中,踏上了归途……
⑨当时,我心中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为祖父时,却突然领悟到他用心良苦!那天当他听到我的哭声时,便判断我一定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能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纯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强烈的自尊。
1.给第⑤自然段填上合适的标点。
2.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我”当时 的心情。
4.卡廷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对卡廷的称呼有什么变化?结合短文写出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片段,完成练习。
父亲的菜园
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父亲选择了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作为菜园的基地。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笼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一个星期过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足有三四分翻过的黄土地。
父亲还没来得及整理他新辟的菜园,一场暴雨说来就来了。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可是,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已经被大雨冲了个一干二净,露出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来。
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看着新菜园终于被开辟出来了,父亲笑了。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狰狞:
(2)气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展现——( ) 气馁——( )
可怖——( ) 边缘——( )
3.你能理解父亲为什么笑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片段,完成练习。
故乡的雨
林翠珍
①“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客居他乡,阴雨绵绵之时手捧书卷聊以消遣,一首《渔歌子》让我梦回故乡,思绪万千。
②故乡的雨,是明亮、浓绿的。晶莹剔透的雨丝从天空中飘洒下来,太阳虽然躲了起来,但光线还是那么明朗。喝足了水的草木,枝叶的水分达到饱和,绿得愈加旺盛而耀眼。雨珠有时躲在枝叶中,一阵微风吹来,枝叶轻轻摇动,它们便“嗒嗒嗒、嗒嗒嗒”像撒玉盘般落到地上。
③我喜欢站在屋檐下看雨,数着从屋檐落下来的雨滴,一滴,两滴,三滴……像断了线的珠子,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雪白的小花。我拿瓶子罐子接屋檐流下的雨水,容器里的水慢慢都满了。万千雨珠落在地上,又汇成了一条奔跑的“小河”。外婆双手忙活着,嘴里还轻哼:“落雨大,水浸街,阿哥担柴上街卖,阿嫂出街着花鞋,花鞋花袜花腰带,珍珠蝴蝶两边排……”我听了,跑进屋里,听外婆唱了几首,又跑去看雨了。
④你瞧,淅浙沥沥的雨,如轻声细语,沙沙簌簌,好像在唱一首绮丽又悠长的歌谣。斜风细雨,又如同一支画笔,把晴日勾画出的乡村之景,缓缓地晕染开来,远处的山丘、树林,好像是浓墨的线条沾了水似的,变得朦胧隐约,显出一派古朴而包容的气象。
⑤雨慢慢变小了,虽还在继续落,农民已身披雨衣走向田野。院门前的小路上,方才的脚印刚被雨水淋去,又一行新的脚印印在泥泞中。如果还带着半月似的牛脚印,便是冒雨牧牛的人。如果看到一串带着横纹的鞋印,我便知道舅母从这儿经过,去看她的菜园了。我趁外婆不注意,撑一把小伞,沿着鞋印跟去。草木清新的气息,伴着飞舞的水花沫子,随风扑向我的脸庞。池塘里青蛙“呱呱”的叫声和草丛里虫子啾啾的声响,一如我此时所获的兴奋和快乐。到了菜园,果然看见舅母戴着斗笠在侍弄瓜菜。她用长草叶轻轻固定还没攀稳的丝瓜苗,拿铁锹铲起被雨水冲下的田垄,间或拔去长得过密的青菜……我就在边上玩,转动雨伞,看雨珠飞溅下来。
⑥等外婆找到我责备的时候,我理直气壮地说:“外婆,我帮舅母干活哩。”外婆被我逗笑了,说:“你这个小不点,要是真能帮忙就好了。”外婆说这话,一转眼已是二十年了。我早已长大,离开了故乡。
⑦岁月悠悠,一路走来,跋涉风雨,虽然经常看雨听雨,但儿时那种任性与欢乐,此生难再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雨难解愁思万千。我想念外婆,想念村庄,想念故乡的雨。
(文章有删减)
1.(内容概括)作者围绕“雨”写了哪两件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赏析)聪聪认为“雨珠有时躲在枝叶中,一阵微风吹来,枝叶轻轻摇动,它们便‘嗒嗒嗒、嗒嗒嗒’像撒玉盘般落到地上”这句话非常精彩,请你帮他从以下角度赏析。
(1)修辞手法角度(任选一种修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官描写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旨情感)本文借“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章学写作
挑战题 本文借“雨”抒情,请你选取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某一事物,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150字左右)[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片段,完成练习。
故 乡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己。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风中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托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摇动—( )空闲—( ) 忧愁—( ) 悄悄—(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无法自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纱薄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中,“它”指的是 。
4.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5.“明月千里寄乡思”,短文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 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六、阅读下面片段,完成练习。
梅花结果
简平
①我家盆栽的梅花今年二月开得特别旺盛,那时还是数九寒天,但红梅花开得如火如荼(tú),窗台也像是被点亮了,冬季的黯淡一扫而去。
②梅花开了整整一个月,一朵谢了一朵又吐,此起彼伏,甚为壮观。等到全部花瓣成泥,我也真的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我想,一年的红梅花事也就这样结束了,再待来年。可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五月下旬,忽然发现,梅花结出了一枚硕大的果子。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哪阵风捎来的别的枝条,但细细察看,就是从梅花本身的枝干里长出来的。绿色的叶子覆盖着,那是一枚青果子。
③先前,在梅花绚烂地盛放过后,我就不再注意它,而把眼光转移到其他依着时序开放的花儿上了,诸如杜鹃,诸如绣球。我从来就没有想过盆栽的梅花还会结果子,可梅花并不理会我们,开过后没有停歇下来,继续着它的生命历程,只是我们出于无知,出于疏忽,或者根本就不在乎,只知道它会开花,不知道它还会结果。这次要不是那枚果子在阳光下如此清亮,我一定会错过的。梅花的果子是椭圆形的,挂在枝叶下,即使有风,也不摇摆晃动,我用手去摸,坚挺得很,显然尚未成熟,所以是青涩的。过了两周,果子开始转色,由绿变黄,黄里带红,在初夏的阳光照射下,甚至有点透明了。我以为熟了的果子应是软软的,可它照样还是硬硬实实的。
④说实话,我至今还难以将盛开的红梅花与这青果子联系在一起。我们就是这样,忘记了活着的植物也是有它的三百六十五天的,它的生命不单单只是开花,它天天在成长,天天在变化,天天在酝酿,天天在呈现,可我们却总是那么功利、那么狭隘地只注重于它生命里的某一段时刻。事实上,我们自己也便如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只有“成功”的那段时光才最为耀眼,其余皆不值一提。
⑤这次见到梅花结果,于我而言是上了一堂课的——这不,红艳艳的梅花不只在怒放时是美丽的,它先百花而开,在凋谢后的日子里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生命的光华,比如在夏天结出鲜亮的小青果,这同样是美丽的。这不正是我们所欣赏的梅花的风骨吗?不随波逐流,按照自己的性情,兀自成长,开花结果。我们也应该这样,在漫长的人生中,争取每个阶段都活得各尽所能,各有自在。
⑥前些天,我遇到一位植物学家,便向他请教,他说梅花有观赏梅和果用梅,观赏梅虽说也会结果,但确实不多见。如此看来,我家盆栽的梅花结出一个果子来实属鲜见,对我而言,这倒是有着鼓舞性的惊喜的。
(文章有删减)
1.(内容理解)下面对于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A.鲜花开放是有时序的,一般梅花盛放是在冬天,花瓣凋谢就说明春天快来了。
B.梅花果子是椭圆形的,一开始是绿色的,后来变为黄里带红,果实也变得软软的。
C.因为作者家里的观赏梅能够结果确实是不多见的,所以他对此感到很惊喜。
D.本文通过写花谢后不再受到关注的红梅突然结果,由此引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2.(句子赏析)请你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哪阵风捎来的别的枝条,但细细察看,就是从梅花本身的枝干里长出来的。
“捎来”的意思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3.(主旨情感)本篇文章和《梅花魂》分别借“梅花”这一事物表达了怎样相同和不同的情感,请你补全下表。[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篇目 相同情感 不同情感
《梅花魂》 (1) (2)
《梅花结果》 (3)
4.挑战题(迁移运用)聪聪总是觉得自己的考试分数不够高,考得不够好,请写下你的推荐语,将这篇文章推荐给聪聪,来缓解他的学习压力。(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片段,完成练习。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干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他笑了,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探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任意一个反问句抄写下来,并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画出与文中第1段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4.父亲让“我”卖了 次旧衣服。第一次在 以 美元卖掉,第二次在 以 美元卖掉,第三次在 以 美元卖掉。
5.这篇文章的题目为“高贵的生命不卑微”,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片段,完成练习。
把自己忘了的人
陆勇强
①她是一个农村妇女,普通得像土一样。她有一个女儿,她对女儿特别的好,像天下所有母亲那样。
②孩子会蹒跚走路的时候,却走失了。她满世界地找,可是毫无结果,她的女儿就像水蒸气一样蒸发了。
③但她却不死心,她一直认为她的女儿被人收养了。每年幼儿园开学的时候,她就站在学校的大门口, 着一个个孩子。所有人都以为她的精神有问题。她并不在乎这些,她在这座城市的每一所学校里留下了踪迹。
④这样的寻找持续了20年。
⑤20年后,她家中的墙壁上还张贴着1979年的年画,因为这张画是她和女儿一起贴上的。她还留着女儿的一把小雨伞,她说这把伞女儿只用了一次。她把伞打开,却哭了,说:“这伞太小了,女儿用不着了。”
⑥这20年,她是为寻找女儿活着,所有的村人都为之动容。
⑦她的事迹终于引起媒体的关注,在媒体的牵头下,民政、公安部门为她查找1979年全市所有领养情况的原始记录。费了很多周折,她的女儿终于找到了——在邻县一个普通的农户家中。
⑧她的梦终于可以圆了。但是,领养的人家托人带信给她,说她的女儿现在生活得很好,她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如果为她好, 。
⑨20年来,她朝思暮想就是为了看女儿一眼。现在,她却退缩了,她害怕自己的出现打搅女儿的生活。于是她终于没有出现。
⑩在这个世界上,把一切都承担下来最后却把自己忘了的人,往往只有母亲。
1.联系文章内容思考,文中第③自然段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
A.看 B.瞧 C.窥视 D.打量
2.联系上下文思考,在文中第⑧自然段横线上填写上合适的句子。
3.文中画“ ”句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你结合短文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说说短文最后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片段,完成练习。
偷 饼 贼
①一天晚上,有位妇女在机场候机,飞机起飞还有好几个小时,她在机场商店里找到了一本书,买了一袋甜饼之后找了个地方坐下,(悠然、竟然)地看起书来。
②她沉浸在书里,却无意中发现,那个坐在她旁边的男人,(悠然、竟然)如此无耻,他未经许可就从他们中间的袋子里抓起一块甜饼,塞(sāi sè sài)进嘴里。
③她试着回避这件事,避免大发脾气。她读着书,使劲嚼(jiáo jué jiào)着甜饼,看着时间——当那个“偷饼贼”继续减少她的甜饼的时候。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她越来越气愤,她想:“如果我不是这样宽容,我一定打得他鼻青脸肿!”
④她每拿一块甜饼,他也跟着拿一块。当只剩一块时,她猜测他会怎么做。他的脸上(表现、浮现)出笑意,并且略带拘谨,他抓起了最后那块甜饼,把它分成了两半。他遥给她半块,自己吃了另一半。她从他手中抢过半块饼,并且想:“天哪!这个家伙还真有分意思,但他却很无礼,他为什么连感谢的话都不说一句?”
⑤当她的航班通知登机时,她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收拾起自己的物品走向门口,拒绝回头看一眼那个“偷窃而且忘恩负义的人”。
⑥她登上飞机,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找寻那本她已经快看完了的书。当她把手伸进皮包时,她因意外而惊话得口瞪口呆——她的手摸到了一袋甜饼!
⑦“如果这是我的,”她喃喃自语,“那么另一包就是他的,而他却尽力与我分享!”太迟了,已经无法道歉,她是那样难过,那个无礼的、忘恩负义的偷饼贼,恰恰是自己!
1.给文中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3.从头到尾,这位妇女的心情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请在文中找出她心情的词语,填空:
( )——如释重负——惊讶——( )
4.“她试着回避这件事……”“这件事”是指什么事?请你用“”在第二自然段中画出来。
5.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第⑥自然段“她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原因是( )。
第⑦自然段“她因意外而惊讶得目瞪口呆”,这个意外是( )。
6.选择。
①这篇文章中真正的偷饼贼是谁?( )
A.妇女 B.男人
②《偷饼贼》是一个读来怎样的故事?( )
A.令人无奈 B.感到气愤 C.感到温馨 D.幽默
参考答案
一、1.zhù shuāng jiā
2.新造的场院地面平坦的像镜子一样,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子。
3.C
4.B
5.两个小孩将伞张开当作帆,利用风力来使船前进。
6.幽篁指的是清幽的竹林
7.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8.“幽“深”等字的运用,渲染了一种幽静、雅致的境界。
9.独坐、弹琴、长啸。 高雅闲适、超凡脱俗的性情。
10.宁静、淡泊的心情。
二、1.“ , ” , “ , , ?”
2.一个夏季的下午,六岁的“我”和小伙伴去采石场附近玩,在和小伙伴穿越一条孤寂的小路后,他们把“我”一个人留在原地,“我”找不到回家的路。我记得大哭,最后卡廷先生带“我”走出困境。
3.惊慌失措
4.卡廷希望我能走出困境。
5.开始称呼他为“乡巴佬”,后来称呼他为卡廷先生。因为卡廷不但带我走出困境,还照顾到了我的自尊。
三、1.面目凶恶。 失掉勇气。
2.展示 失望 恐怖 角落
3.菜园被暴雨冲得露出狰狞的岩石后,父亲没有气馁,再次把菜园开辟出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父亲欣慰地笑了。
四、1.雨天屋檐下看雨观景;“我”以帮忙为由在菜园玩耍。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躲”字赋予雨珠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珠落在枝叶间的样子。 视听结合,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对雨珠“躲”在树上、从树上落到地上的情景展开描写,使画面更加具体可感,使读者身临其境,更加真实。
3.本文借“雨”抒发了作者对雨和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对外婆的思念之情。
4.老柿子树是爷爷种下的。柿子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像一片绿云一样把院落遮掩在其间。我和邻家的孩子经常在树底下做游戏,有时我趴在树上,感觉树皮和爷爷的皱纹一样深,那树似乎和爷爷的手一样温暖。柿子成熟的季节是我最开心时候,整个季节都沉浸在柿子的香甜中,吃到柿子,我就尝到了故乡的味道。
五、1.摇曳 闲置 忧郁 悄然
2.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衣服像蝉翼一样薄,原指很薄的衣料,现在指穿的很少。
3.故乡
4.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托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
5.小伙伴、老屋、田野、河堤、歌声
六、1.B
2.顺便带来 拟人 作者误以为刚结出的梅果是风吹过来别的植物的枝条上的
3.都表达了对梅花风骨的赞扬和肯定。 表现了外祖父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4.聪聪,我想向你推荐《梅花结果》这篇文章,它写了一盆梅花在经历了盛放和凋零后,它的主人以为它今年的花期已经结束只能等来年花开时,它竟然十分罕见地结出了果子,这告诉我们不要只狭隘地注重“开花”这一时刻。其实在学习生活中也是这样,你不要因为这次考试失利就觉得沮丧难过,只要继续努力,每一天你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七、1.试探性的询问 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指对自己的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完成
2.示例: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 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
3.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4.三 人流密集的地铁站 两 贵族子弟学校门口 二十五 纽约记者招待会上 一千两百
5.生命不因种族、肤色、贫富而有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是高贵的,不要妄自菲薄。只要不丧失希望,努力学习,刻苦锻炼,积极探索,不断追求,就能实现自我价值,甚至超越自我,终而获得成功,实现理想。
八、1.D
2.不要去见她
3.比喻 突出她普通的特点
4.这是一位伟大的,无私的母亲。
5.最后一节点明了主题。赞扬了母亲的伟大无私。
九、1.sāi jiáo
2.悠然 竟然 浮现
3.气愤 难过
4.那个坐在她旁边的男人,竟然如此无耻,他未经许可就从他们中间的袋子里抓起一块甜饼,塞进嘴里。
5.她终于可以离靠开这个让她讨厌的男人了 她的甜饼还在
6.A C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