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下第二单元《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与设计理念
本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草船借箭》是第一篇课文,为了降低阅读难度,选用的是根据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写的现代白话文。课文主要讲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而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让周瑜的算盘落了空,周瑜自叹不如。
全文结构清晰,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叙述。先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故意设局要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想借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诸葛亮定罪,但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承诺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这是草船借箭的起因。接着写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船只、军士、草把子等,并叮嘱鲁肃不要告诉周瑜,这是草船借箭前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第三天凌晨,诸葛亮把鲁肃请到船上,在大雾漫天时把二十条布满草把子的船开向曹军水寨,由于天气的原因,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叫弓弩手向江中放箭,很快二十条船的草把子上就插满了箭。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十万支箭如期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故事情节紧凑,充满悬念,扣人心弦。
课文主要通过人物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比如,第2自然段基本由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构成,从中可以看出周瑜故意试探,一步步设下陷害诸葛亮的圈套;而诸葛亮则胸有成竹,从容应对。又如,从第3自然段周瑜与鲁肃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妒才忌能、用心险恶。再如,第4自然段写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并特地嘱咐鲁肃“不能让都督知道”,可见诸葛亮心明眼亮,早已识破周瑜的险恶用心;而第5自然段写鲁肃见到周瑜时“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可见此人忠厚老实、信守承诺。
课文着重写了草船借箭的过程,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草船借箭计划之所以能够成功,离不开诸葛亮的精心算计和周密安排。细读文本,可以看出整个计划有十大关键细节,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①二十条船、一千多个草把子——经过计算,确保“借”到十万支箭
②每船上配三十多名军士——操纵船只、擂鼓呐喊
③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不能让曹军看清虚实
④不能让都督知道——周瑜设局想要陷害他
⑤第三天四更天出发——算准了这个时候起大雾
⑥把鲁肃秘密请到船里——让鲁肃见证借箭过程,但不能让周瑜事先知道
⑦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防止船在大雾中走散、迷失
⑧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增加受箭的面积,同时也虚张声势
⑨叫船上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虚张声势,让生性多疑的曹操上当
⑩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更好地受箭,保持船的平稳,也方便撤离
课后的“阅读链接”编排了《三国演义》原著第四十六回中的片段,内容与课文第8、第9自然段相对应,意在搭建从现代文到原著的桥梁,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并引导学生交流阅读古典名著的初步感受。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阅读古典名著,会遇到不少文言词句,这是阅读的一大障碍。因为本课是改编之后的现代白话文,这个障碍就没有了。那么,激发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兴趣,也就成了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如何激发阅读兴趣呢?那就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是本课、本单元阅读教学的使命和任务。
教学目标
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字,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
3.品味人物言行,探寻关键细节,初步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激发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4.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原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对应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 一) 学习重点:
1. 借助故事人物,围绕“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课文内容。
2. 围绕描写人物言行的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围绕描写人物言行的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单元篇章页,了解四大名著
1.读一读单元篇章页主题句: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这几句话,概括的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那么,你知道四大名著分别是什么吗?
2.这个单元,我们将走近四大名著,了解四大名著。
二、观看故事视频,了解故事背景
1. 我们先来观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段。播放《草船借箭》电视剧视频。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有关章节改写的现代白话文。
3.你知道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吗?出示人物关系示意图,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
三、通读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1.学生默读课文,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填写学习单。
交流反馈: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他十天内赶造十万支箭,想借此给诸葛亮定罪,但诸葛亮承诺三天内就可以完成,还立下了军令状。
经过: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好有关的船只草把子和军士,然后在第三天四更天,趁着大雾向曹军水寨驶去,向曹操借箭。
结果:诸葛亮成功“借”到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
2.交流阅读初感受:草船借箭的故事中,有哪几个主要人物?他们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预设: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妒忌人才;鲁肃:诚实。曹操:多疑。
四、品味人物对话,感受周瑜的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2.读后说一说:
周瑜表面上是跟诸葛亮商议军事,实际上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么,从周瑜所说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他是在设局陷害诸葛亮呢?
交流,讨论,要点如下: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水上交战当然用弓箭最好,周瑜作为一个统帅,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常识呢?他这是明知故问。
(2)“……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足智多谋,周瑜却让他负责赶造弓箭,还说这是公事,明摆着是故意刁难诸葛亮。
(3)“十天造的好吗?”——十万支箭,十天造好,这在周瑜看来其实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4)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周瑜这下治诸葛亮的罪,就有了充分的理由了。
除了课文第2自然段,你还从课文什么地方看出周瑜要陷害诸葛亮呢?
第3自然段周瑜说的话:“……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4.你觉得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交流,板书:目光长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
5.周瑜想要设局陷害诸葛亮,其实诸葛亮是心知肚明的。那么,他为什么不当面戳穿周瑜的阴谋诡计呢?
交流,要点:一是诸葛亮神机妙算,已经胸有成竹;二是诸葛亮从孙刘联合抗曹的大局出发,不能够和周瑜闹不愉快。
第二课时
五、寻找十大细节,领略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1.的确如此,诸葛亮凭借他的神机妙算,草船借箭,三天之内如期完成任务,连周瑜都不得不感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出示学习任务:那么,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细细品读课文的经过部分,寻找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十大关键细节,体会细节背后的智慧,填写在学习单上。
2.小组合作学习,寻找草船借箭过程中的十大关键细节,合作完成学习单。
3.小组代表交流分享学习单。
4.从这十大关键细节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
交流,板书:神机妙算、严谨细致、胸有成竹
5.其实,诸葛亮在草船借箭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细节,非常耐人寻味。
出示语句: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此时此刻,诸葛亮究竟在“笑”什么呢?
交流,讨论,预设要点:
一是笑鲁肃还蒙在鼓里,不知道他草船借箭的计谋;二是笑曹操生性多疑,一定会上当;三是笑周瑜想设局陷害他,枉费心机。
六、对比链接拓展,激发整本书的阅读兴趣
1.出示课后链接中的原文片段,读一读,找一找课文相应的自然段。
2.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那么,《三国演义》是一本怎样的小说呢?作者又是谁呢?
阅读相关介绍阅读资料。
3.《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同学们或许已经有所耳闻。
4.猜一猜,哪个是诸葛亮的外貌?其他几个人物你知道分别是谁吗?
A 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刘备)
B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诸葛亮)
C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张飞)
D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关羽)
5.制订一个阅读计划,读读《三国演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