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课件(共5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1 21:0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6张PPT。课时教法分析教学方案设计课堂互动探究课前自主导学当堂双基达标 课后知能检测第25 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程标准
展现本课课标,并总结出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了然于胸。 ●重点难点
通过多媒体或者小黑板的展现,让学生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在学习中重点把握,重点学习。●新课导入建议
案例一 文字导入
人类历史上爆发了多次战争,那么是什么因素在主宰着战争呢?究竟是谁在操纵战争,谁在主宰全球?二战后,各个国家都积极地投入到战后的重建工作中,随着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实力的此消彼长,国际关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世界格局又将走向何处?下面请同学们演绎二战后的历史变迁。案例二 图片导入
同学们,认识这两个人吗?这是2009年11月19日选出的欧盟理事会主席时任比利时首相范龙佩及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女士。作为一个地区性的组织,欧盟的前世今生有哪些历史奥秘呢?让我们共同学习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教学流程设计1.背景
二战后,西欧任何一国都无法与美苏相比,只有走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2.形成联合发展3.发展
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建立了___________,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________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
4.影响
(1)经济: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2)政治:力图推行___________的外交政策,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关税同盟货币独立自主阅读教材第111页思考题: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想一想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提示】 说明西欧在外交方面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也反映出西欧同美国的矛盾加剧,展开了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原因是西欧经济政治一体化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1.原因
(1)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减免_____________,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
(2)战后初期推行_________改革,铲除了封建因素。
(3)重视______与教育。
(4)把发展_______放在首位,利用___________推动经济发展。战争赔偿民主化科技经济国家政权2.表现
1956~1972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
3.影响
(1)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____________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美、日、西欧__________的局面。
(3)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冲击了_______格局。 一边倒三足鼎立美苏阅读教材第112页“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表格,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 (1)在1952~1970年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位列第一位,美国、法国、英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增长率总体不低,但趋势是下滑。
(2)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日本的民主化改革、重视科技与教育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3)随着日本和欧洲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1.背景
(1)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__________。
(2)这些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________的战场。独立国家美苏争霸2.目的
改变不合理的状况,谋求维护自身________、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
3.兴起
(1)标志:1961年,在___________举行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
(2)原则和宗旨:独立、自主、_________、非集团。
(3)含义:反对_________和霸权主义,主张和平共处,全面彻底裁军,销毁___________。 独立贝尔格莱德不结盟殖民主义核武器4.影响
(1)标志着__________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__________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2)不结盟运动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第三世界超级大国阅读教材第113页思考题: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中国得以冲破美国设置的种种障碍,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
【提示】 说明美国操纵联合国的时代结束,第三世界崛起,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判断回扣】
1.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要摆脱美国的控制。( )
【提示】 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欧洲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不是摆脱美国的控制。因为一体化本质上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超出了一国所能容纳的程度。
2.欧洲共同体不等同于欧洲经济共同体。( )
【提示】 欧洲共同体不等同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3.日本在战后经济崛起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的扶植。( )
【提示】 日本在战后经济崛起的根本原因并非美国的扶植,而是日本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4.不结盟运动并非不结盟。( )
【提示】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不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冲击着两极格局。但是其经济实力远远无法与西方大国相比。
√1.史料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欧洲的政治家们又发出了新的欧洲统一的呼声。
——《世界史》问题:史料说明欧洲统一过程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 由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2.史料 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它将而进行……建立共同的经济制度所依赖的那种利益之间的融合……
——摘自《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
文献选读》之《舒曼计划》
问题:史料说明欧洲经济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提示】 表明由局部到整体的经济一体化。 3.史料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的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
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人教社《世界现代史》问题:上述史料整体表明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提示】 欧洲一体化由经济到政治,规模由小到大。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 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  )
A.认识到自己的人民是永不放弃、永不屈服的人
B.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D.一定要不断完善民主和法制【解析】 “一笑泯恩仇”指的是法德两国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答案】 C【备选史料】(教师用书独具)
1.史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2.史料二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途径。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环境看,走此途径,也是有经济基础的。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史》1.史料 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共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
——粟山尚一《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
问题:史料说明了日本的什么企图?其基础是什么?
【提示】 1.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基础:经济的迅速发展。2.史料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问题:日本经济的崛起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有何影响?
【提示】 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使其感到巨大压力。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2013·广东学业水平考试)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在80年代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解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再现。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崛起的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故选D项。
【答案】 D
【备选史料】(教师用书独具)
1.史料一 1983年1月,中曾根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在国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以发挥日本对争取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作用,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
丹尼斯·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2.史料二 在资料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得多。它们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
——《20世纪世界史》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2014·金丽衢十二校联考)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三尼之说”的出现体现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
A.美苏争霸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解析】 60年代是两极格局时期,印度的崛起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作为重要的一股力量,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作用,同时冲击了两极格局。A、B两项与材料明显不符;C项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指美、欧(欧共体)、日,本题选D项。
【答案】 D一、选择题
1.1967年欧共体成立。组成欧共体的三个机构不包括(  )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军事共同体【解析】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答案】 D2.(2014·山西晋中第二次诊断)1983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演讲中称:“今后日本作为国际国家应同经济力量相称地在政治方面也积极发言并履行义务……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这反映了(  )
A.中国的崛起已经引起日本的关注
B.经济实力增强使日本政治诉求提升
C.日本已完全摆脱美国的政治影响
D.日本已经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解析】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因此D项说法不准确。C项说法不符合事实。A项说法与题目没有关系,可以排除。综合分析,应该选B项。
【答案】 B3.某同学在探究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发展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其在国际上的地位。该同学寻找的下列论据中无法论证其观点的是(  )
A.法国:“安排欧洲事务我们无法保证都有美国人的位子”
B.中国:“联合国安理会上没有中国的声音是极不正常的”
C.非洲:“世界多极化的前提下我们完全应享有大国地位”
D.日本:“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巨人是政治侏儒的世界地位”【解析】 本题考查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能力上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非洲国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国家实力相对落后,这种情况下要求大国地位,不符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其在国际上的地位”的论点。C项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答案】 C4.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  )A.世界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C.西方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 欧洲和日本的崛起,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状况;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日益成为国际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材料三  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方法。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1961年9月)(1)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
(2)导致上述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特点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不结盟运动产生的原因。【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和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读材料一、二两表格时,应根据表格数据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理解二战以来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和美国的相对衰落,然后结合有关知识回答第(1)问,总结美、欧、日三足鼎立即可。第(2)问分析欧洲、日本发展的原因、影响。第(3)问应注意充分依据材料三,全面、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答案】 (1)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
(2)原因:“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迅速恢复,西欧国家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战后的日本通过民主改革,重视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加上美国的支持,经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美国经济发展放缓,陷入越战泥潭。
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动摇。
(3)美苏对峙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新兴独立国家处于弱势地位,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