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2015.6说课比赛课件2014-2015上学期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2(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2015.6说课比赛课件2014-2015上学期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2(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1 21:2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二、美国1787年宪法 洪雅中学 饶丽红
说课流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我的反思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美国1787年宪法说课流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我的反思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美国1787年宪法1.教材地位
2.课标要求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1.教材地位
本课是本专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是继英国君主立宪制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又一重要成果,其确立的美国总统共和制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重要地位。1.教材地位
2.课标要求
3.重点难点
重点:
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妥协”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
难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的比较。
2.感悟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人类的政治智慧。说课流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我的反思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美国1787年宪法说课流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我的反思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美国1787年宪法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化结论为过程的教学设计。通过创设1787年制宪会议上种种真实的矛盾情境和难题,通过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提出解决矛盾或难题的方案。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动手绘制联邦政府的三权分立结构,理清三权之间的制约关系,使学生通过运用内化知识。
1.过程与方法
2.知识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美国民主制度的建立过程,理解任何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总要经历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感受制宪过程中的种种“妥协”的智慧,体会美国人民的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
说课流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我的反思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美国1787年宪法说课流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我的反思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美国1787年宪法他出身非主流
童年时代----父母离异 家庭残破
少年时代----误入歧途 吸毒泡妞
青年时代----励志向上 考入哈佛
中年时代----入主白宫 创造历史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悬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寻梦无期陷困境
二、为梦妥协制方案
三、铸梦制衡显智慧
四、圆梦繁荣现成效为美国梦奠基---1787年宪法 松散的“邦联”体制一、寻梦无期陷困境---- 背景设计意图:熟悉教材,加强对教材的运用,使知识点落实教材。争吵二:以弗吉尼亚为首的大州代表为在国会中占据更多的议席,提出各州国会代表人数应与该州人口成正比例。新泽西州等人口少的小州代表坚决抗议,认为州无论大小,主权平等,各州代表名额应该相等。 争吵一:开会之初,代表们就分成了“中央集权派”和“地方自治派”两派。“中央集权派”主张制定一部新的宪法,建立一个统一的较强有力的“全国最高政府”。
“地方自治派”则力主维持之前的邦联体制,让各州依然享有充分主权。 争吵三:南方代表又提议如按人口比例产生国会代表时,黑奴应该计入人口总数,但在纳税时黑奴就不应该计算在内。北方代表立马反对,他们主张在纳税时黑奴应计入人口总数,在产生代表时则应排除在外。 二、为梦妥协制方案合作探究1:代表们争论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呈现三段材料来反映制宪会议上存在的三对主要矛盾,让学生带着这些矛盾,从宪法内容中找出解决的办法,感受宪法制定过程中的重重困难,理解制宪过程的艰辛与不易,感悟宪法通过平衡利益、妥协折衷以解决矛盾的政治智慧。
国会(立法)总统(行政)联邦法院
(司 法)制约与平衡第二步:在学案上完成美国中央政府分权与制衡的结构示意图;
第三步:小组发言人展示说明。第一步:阅读宪法节选内容;合作探究2: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又如何防止其专制独裁,危害人民的权力呢?设计意图:阅读历史文献,训练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设计意图:学生互助合作,生成权力结构示意图,体悟权力制约的政治智慧,体验成为课堂主人的快乐。  18世纪晚期,美国有一位总统在任职期间,没经国会同意就任命一位同窗好友为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后因个人私怨,他又免了该法官的职务。该总统为了争取连任,特意讨好选民,否定国会提出的“增加个人所得税”的立法草案,国会不服,经国会再次讨论,最后以2/3以上的总人数通过。总统很不高兴,再次行使否决权并宣布解散国会,却被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宣布总统的这一行为是违宪的,该总统十分郁闷…... 某同学撰写介绍美国中央政府职责的历史小论文,作了如下的表述。请你指出文中错误之处。 案例分析设计意图:通过及时反馈练习,检测学生对宪法内容的掌握情况。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人民主权原则:联邦宪法未规定的权利属于各州或人民总统、议员都由民选产生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联邦法律至上,联邦政府拥有立法、征税、发行货币、统领军队、对外宣战等主权1787年宪法的三大原则两党制(自学)材料一: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从此,这个新国家不仅有了统一的政府,还有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统一的税收……?这一时期,大量移民带着欧洲工业化进程的成果来到了美国……由此美国早期的工业革命拉开了序幕。
——摘自央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新国新梦(美)》解说词材料二:梅森:“不曾就基本人权有所宣示”“允许南部各州继续进口二十年奴隶……此令人大为泄气……”
------鲍恩《民主的奇迹》结合材料及所学,谈谈1787年宪法在美国崛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你认为这部宪法的不完美之处在哪里?设计意图:教师讲述评价的基本方法,注重历史研究方法的传授,同时经过上述两个问题的探究,学生对于宪法的主要内容基本掌握,结合材料的提示和教材讲述,相信学生能够对1787年宪法做出正确的评价。进步性 :
地位:近代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①加强了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
② “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调和了矛盾,为美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评《1787年宪法》?局限性:
1)未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2)承认奴隶制,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知识总结当堂检测,巩固新知1.(2013·山东文综·15)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
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A当堂检测,巩固新知2.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D当堂检测,巩固新知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B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课后作业1、课后作业2:
思考 美国的寻梦之旅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苦读者成才 苦学者成名 王希 著麦迪逊 著
尹宣 译鲍恩 著
郑明瑄 译说课流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我的反思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美国1787年宪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