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1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25 08:2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练习题1: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义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练习题2:竖直上抛的小球,向上运动时,如果所受的力突然都消失,那么小球将(  )
A.静止不动 B.向下运动
C.向上做减速运动 D.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练习题3:斜向上抛出的小球,运动到图示位置,如果所有的力都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将匀速转动
C.小球将重重的摔掉到地面上
D.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练习题4:如图所示,在“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要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
B.小车最终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小车在棉布表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
D.小车在木板表面上速度减小得最慢,此时它的惯性最大
练习题5: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先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再去掉棉布重做以上实验。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木板比棉布光滑,所以第二次实验时应将小车放在斜面上的高度要略低一些
B.小车在铺有棉布的木板上滑行距离较大一些,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两次实验中小车最终都会停下来,是因为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D.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推理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练习题6:汽车向前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乘客会向左或右倾倒 B. 乘客会向前倾倒
C. 乘客会向后倾倒 D. 乘客仍保持静止状态
练习题7:如图所示,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头上,关于锤头紧套在锤头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锤头受惯性作用
B.由于锤柄受惯性作用
C.由于人施给了锤柄作用力
D.由于锤柄突然停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
练习题8: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B.物体只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练习题9: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助跑跳远,利用了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的原理
B.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利用了衣服的惯性
C.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D.用力甩掉手上的水,利用了手停止运动后水产生的惯性
练习题10:在图中能防范惯性给人们带来危害的是(  )
A. 紧固锤头 B. 掷铅球 C. 开车系安全带 D. 跳远
练习题11: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行驶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如图所示),其目的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防止驾驶员身体由于(  )
A.受到向前的冲击力而撞击车体
B.受到座椅靠背向前的推力而撞击车体
C.受到向前的惯性力而撞击车体
D.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击车体
二、填空题
练习题12:英国物理学家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人们为了纪念他将其名字命名为力的单位。
练习题13:如图所示, (填科学家名字)的理想实验,否定了“物体运动需要力维持”的观点,假如平面足够光滑,小球将做 运动。
练习题14:棒球比赛时向斜上方击球,当球上升到最高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球将 ,球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因为 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练习题15:我国女子冰壶队首次出征冬奥会即获铜牌。如图所示,冰壶离手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 ;冰壶相互撞击后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力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练习题16:如图所示是投掷实心球的情景。若实心球到达点时,所有外力突然消失,实心球将  。选填“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练习题17: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在实验加推理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如图所示的小球从A点沿光滑圆弧轨道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   路线继续运动(选填“a”、“b”“c”或“d”)。
三、实验探究题
练习题18:为了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小明进行了如图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
接触面 小车运动的距离/cm
毛巾 44 45 45
棉布 50 50 50
木板 67 68 68
(1)三次实验中,都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个位置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刚到水平面上运动的   相同;
(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速度减小的最   (填“快”或“慢”);
(3) 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受力的大小可以通过   表现出来;。
(4)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   ;
(5)本实验做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填序号)。
A.减小实验误差 B.获得普遍规律
练习题19:小林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②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③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是 (选填“①”,“②”或“③”);
(2)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并分析如图④所示,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表面光滑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3)为了得出科学结论,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到达底端水平面时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练习题1: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义是( C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练习题2:竖直上抛的小球,向上运动时,如果所受的力突然都消失,那么小球将( A )
A.静止不动 B.向下运动
C.向上做减速运动 D.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练习题3:斜向上抛出的小球,运动到图示位置,如果所有的力都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小球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将匀速转动
C.小球将重重的摔掉到地面上
D.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练习题4:如图所示,在“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小车要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
B.小车最终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小车在棉布表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
D.小车在木板表面上速度减小得最慢,此时它的惯性最大
练习题5: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先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再去掉棉布重做以上实验。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因为木板比棉布光滑,所以第二次实验时应将小车放在斜面上的高度要略低一些
B.小车在铺有棉布的木板上滑行距离较大一些,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两次实验中小车最终都会停下来,是因为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D.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推理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练习题6:汽车向前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乘客会向左或右倾倒 B. 乘客会向前倾倒
C. 乘客会向后倾倒 D. 乘客仍保持静止状态
练习题7:如图所示,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头上,关于锤头紧套在锤头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由于锤头受惯性作用
B.由于锤柄受惯性作用
C.由于人施给了锤柄作用力
D.由于锤柄突然停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
练习题8: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B.物体只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惯性大小只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练习题9: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
A.运动员助跑跳远,利用了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的原理
B.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利用了衣服的惯性
C.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D.用力甩掉手上的水,利用了手停止运动后水产生的惯性
练习题10:在图中能防范惯性给人们带来危害的是( C )
A. 紧固锤头 B. 掷铅球 C. 开车系安全带 D. 跳远
练习题11: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行驶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如图所示),其目的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防止驾驶员身体由于( D )
A.受到向前的冲击力而撞击车体
B.受到座椅靠背向前的推力而撞击车体
C.受到向前的惯性力而撞击车体
D.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撞击车体
二、填空题
练习题12: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人们为了纪念他将其名字命名为力的单位。
练习题13:如图所示, 伽利略 (填科学家名字)的理想实验,否定了“物体运动需要力维持”的观点,假如平面足够光滑,小球将做 匀速直线 运动。
练习题14:棒球比赛时向斜上方击球,当球上升到最高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球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 ,球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因为 重力 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练习题15:我国女子冰壶队首次出征冬奥会即获铜牌。如图所示,冰壶离手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 惯性 ;冰壶相互撞击后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力是改变物体 运动状态 的原因。
练习题16:如图所示是投掷实心球的情景。若实心球到达点时,所有外力突然消失,实心球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 。选填“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练习题17: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在实验加推理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如图所示的小球从A点沿光滑圆弧轨道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  b  路线继续运动(选填“a”、“b”“c”或“d”)。
三、实验探究题
练习题18:为了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小明进行了如图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
接触面 小车运动的距离/cm
毛巾 44 45 45
棉布 50 50 50
木板 67 68 68
(1)三次实验中,都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个位置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刚到水平面上运动的 速度  相同;
(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速度减小的最  慢  (填“快”或“慢”);
(3) 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受力的大小可以通过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表现出来;。
(4)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  ;
(5)本实验做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B__(填序号)。
A.减小实验误差 B.获得普遍规律
练习题19:小林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进行如下操作:
①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②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③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是 ② (选填“①”,“②”或“③”);
(2)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并分析如图④所示,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表面光滑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
(3)为了得出科学结论,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到达底端水平面时 速度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