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美苏争锋VS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地位和作用 2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一、
教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课标要求 (一)地位和作用 本课作为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二战后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分歧,美苏两国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相互对峙,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本课与前后内容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在世界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课堂参与度高。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冷战的相关知识,同时本课属于当代历史的范畴,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可接触到一些关于美苏争霸的知识,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不及高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通过有意义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历史判断能力,避免成为初中的简单重复。 情感态度价值观(四)教学目标 (三)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二、教法分析三、学法指导四、教学过程 导入:呈现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教导儿童应对核攻击的宣传片,配音文字如下:
有一只叫bert 的小乌龟
这只乌龟非常警惕
一旦危险降临它总不会受伤
它知道如何应对
它会卧倒!
然后掩护!
卧倒!
并掩护!(男生)它所做的我们都要学
会做的(男生)你(女生)你和你(男生)
还有你!(爆炸声)卧倒,然后掩护!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完成反对战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思考:昔日的盟友为何会反目成仇?雅尔塔三巨头材料一:1943年德黑兰会议时丘吉尔曾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 ——丘吉尔
材料二: “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材料三: “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 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形成背景:
(1)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勾画了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根本原因)
(3)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与之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教学法,让学生逐渐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与对抗。
探究1——为什么说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合作探究。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探究2——马歇尔计划又要达到美国怎样的目的?
材料二:人们对美国空间是爱多一点还是恨多一点,取决于我们被视为朋友还是恶霸。20世纪40年代,我们的优势比现在还要明显,马歇尔计划帮助我们获得了软实力。
——约瑟夫·奈《软实力》材料一材料三:美国就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了。
———齐世荣、钱乘旦《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突破难点二——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越南战争(3)古巴导弹危机观点一:有人说,冷战是造成当今世界紧张、动荡的根源;
观点二:有人说正因为冷战,近半个世纪人类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维持了总体上的缓和;
观点三:也有人说美苏冷战,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的发展。【设计意图】利用史学争鸣,可以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第一种是巩固式练习题,它包括三个练习题;第二种是开放式练习题,即提出开放式的问题,由学生自主探索体验和解决问题。
班级 姓名五、学习收获展示六、教学反思1、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2、通过小人物反映大历史,使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达到“一叶知秋”的效果。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