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精品课件)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同课异构精品课件)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7 09:3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文化交流与传播》
(选择性必修3)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文化交流与传播》(统编版)精讲课系列精品专辑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高考考情分析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23 【甲】明代工商皆本 【乙】南宋时文人刻书成风 【新课标】春秋战国思想家的治国方略 湖南·明朝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
北京·中华文化注重仁义道德
海南·琼剧的发展和影响、科举文化影响世俗生活
浙江·孔子的民本思想
海南·中国古典学(非选择题)
北京·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非选择题)
广东·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演进过程
2022 【乙】维新变法、五四思想解放运动方向的变化 广东·理学
湖北·近代西方对华的认知
湖南·西学东渐
2021 湖南·西周初年至春秋人文意识的增强
浙江·西方文明对中国影响
2019 【Ⅱ】西汉学术思想的变化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辩证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两面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探究中外文化交流的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明确中外文化交流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梳理中外文化交流互动的发展历程,培养家国情怀。


【课程目标】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
对亚洲的影响
对欧洲的影响
吸收外来文化
西学东渐
佛教传入中国
新知导学
知识点一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人与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人与社会
刑过不避大臣
赏善不遗匹夫
人与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佛教补充了中华传统文化,
满足人们精神慰藉的需求。
人与自己
消除欲望,转生来世,享受极乐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佛教传入中国、西学东渐)
1、佛教的传入
(1)历程:
①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的传入大约在汉明帝时期(约在公元纪67年左右),佛教传入中国被称为浮屠教。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身毒(今印度)寻佛取经。——《三国志·魏书·东夷》
洛阳白马寺
中国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永平十年(68年)于大月氏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得佛像经卷,用白马载抵洛阳,明帝为其建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这被认为是佛教的传入。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佛教传入中国、西学东渐)
1、佛教的传入
(1)历程:
①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②魏晋南北朝: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道教
儒家
佛教
五戒
戒杀
戒盗
戒邪淫
戒酒
戒妄语
五戒





五常
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饮酒
不妄语
“三教殿”:殿内正中供奉如来,
佛祖右手边(南)为老子,
左手边(北)为孔子。
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
始建于北魏,是现存唯一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佛教传入中国、西学东渐)
1、佛教的传入
(1)历程:
①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②魏晋南北朝: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③隋唐时期:出现了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宗派 创始人 教义主张
天台宗 一切“皆由心生”,止(坐禅)、观(宗教理论)并重
华严宗 法藏 “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客观世界是依赖于主观世界而存在的
唯识宗 玄奘 “万法唯识”、“心外无法”
净土宗 慧远 “念佛往生”
禅宗 达摩 “禅”即“坐禅”或“禅定”,意思是静坐沉思。主张佛在心内,无需苦练修行,只需净心醒悟。“见性成佛”禅宗还改造了传统佛教,废弃其违背儒家孝悌观念的戒律,强调“孝”是成佛的根本,也提倡为父母守丧三年等,使外来佛教更适合中国封建统治者的需求。
南宗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佛教传入中国、西学东渐)
1、佛教的传入
(1)历程:
①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②魏晋南北朝: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③隋唐时期:出现了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④宋明时期: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宋明理学,是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影响而建立的“道学”。 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
佛教的中国化是文化的移植,是一个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吸收、磨合的连续的整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化不但没有被佛教“征服”,反而彻底同化了外来宗教,这反映了中华文化极具包容性。
(2)佛教的影响
材料1 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材料2 佛教带来了三世(前世、今世、来世)的观念,因果、轮回的观念……人活着不但要考虑今世,还要考虑前世,尤其是来世,今世的善恶是因,种下了来世的幸与不幸的果。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3 佛教包涵了很多思辩的内容,蕴含了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和辩证法观点,这就大大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哲学。来源于佛教的汉语词汇:刹那、现身说法、大彻大悟、三生有幸、前因后果、自作自受、烦恼、解脱、一尘不染、一厢情愿、臭皮囊、觉悟等。
——赵朴初《俗语佛源》
①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
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思考1:据材料和所学,分析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传入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
何处惹尘埃!
——【唐】惠能
②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诗、书、画,很多都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纳了佛教
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③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是中化文化的
瑰宝。
(2)佛教的影响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传入
思考1:据材料和所学,分析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4 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指修建寺院)。
——范缜《神灭论》
材料5 佛教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苦”的,即“苦海无边”,造成苦难的原因不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不是吃人的社会,而是“业”,提出超脱苦难的办法是忍耐、修行,以便达到“涅樂”境界。佛教这一套说明苦难和解决苦难的学说完全掩盖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本质,起到了麻醉人民的鸦片作用……佛教的基本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者所乐于接受和利用的。
——叶洵灶《佛教在中国古代得以传播的原因》
④佛教宣扬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2)佛教的影响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传入
思考1:据材料和所学,分析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近代西方学术思想(科技及思想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转型时代
帝国时代
明末清初
"西学东来"
晚清(近代以来)
真正意义上的“西学东渐”
未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构成了根本性的挑战
利玛窦
“西学东渐”第一人
2、西方文化的传入——西学东渐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先进民主主义者
自主学习2:阅读教材,梳理从明末清初到近代,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的
史实及影响。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方文化的传入
明清之际
第一阶段
材料7 1601年,利玛窦身穿儒服来到北京城,受到了万历帝的优礼。他在北京住了十年,连续译著了《几何原本》《乾坤体义》《圆融较义》《万国舆图》等图书,其中有一些是与徐光启、李之藻等合译。
——摘编自颐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方文化的传入
《几何原本》由利玛窦和徐光启共同翻译
①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
方面的新知识。
②清政府任命汤若望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
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19世纪中叶
①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设京师同文馆;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
(洋务运动)
材料8 从教育方针讲,它培养的不再是求取功名走读书做官之路的封建士子,而是适应时代要求,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知识的近代人才。如福州船政学堂先后培养出628名航船、造船、蒸汽机制造方面的管理、驾驶及工程技术人员,为发展中国造船业和创建近代海军做出重大贡献。
——孙春芝《略论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方文化的传入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19C末20C初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效仿西方君主立宪制,推动了
维新运动的展开。
②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
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材料9 梁启超主张改革法制,应该“采西人之意,行中国之法,行中国之意”,走中法与西法相结合的道路,既要吸收西方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也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遗产。
——摘编自刘新《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方文化的传入
暴力革命
民主共和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20世纪早期
①1915年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主张吸收
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②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
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10 马克思主义学说很符合中国国情,很能够指导中国革命找到一个正确的道路,它是经过种种选择比较之后,它不是一个人,是一批人,是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期中主要是思想先进的青年人,要救国救民,大家共同认定的。
——《思想解放史录》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2.西方文化的传入
第四阶段
问题探究
视角1 古代中国文化的发展
材料 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①。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②。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③。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教你读史
① 说明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实现了融合
② 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实现了东方文化的局部融合
③ 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西方文化,促进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思考:根据材料,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
提示 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与佛教文化的融合,是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播西方宗教并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视角2 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
材料 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再次进入中国。从“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民主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西学东渐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①。为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翻译西书、著书介绍、兴办新式教育、邀请西方学者来华讲学等,推动西学在中国的传播②。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③,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郑大华《论民国时期
西学东渐的特点》
教你读史
① 说明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被动接受西方文明到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② 说明了向西方学习的目的
③ 体现了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广泛性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
提示 由被动到主动;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具有渐进性(或历史阶段性);内容丰富;途径多样。
思考:根据所学知识对比明末清初和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的不同
明末清初 近代以来
背景
内容
主体
目的
影响 作用
国力较强的情况 下主动进行的
在中国落后于西方被迫向西方学习
主要是自然科学
内容包括广泛,
涉及器物、制度、思想等多个方面
以西方传教士为主
与中国士大夫进行合作,反映了向中国传播基督教的目的
以中国知识分子为主体
救亡图存
前者社会影响小;
文化上东西双向交流。
西学传播途径广泛,社会影响大;
促进了中国社会转型。
中华文化交流发展的特点:
1.阶段性明显:
佛教传入
西学东渐
前阶段:交融汇合
明清之后:西学东渐
2.主动—被动—主动
3.包容性:
中国理学融合了佛教思想
4.近代学习内容逐渐深入:
器物—制度—思想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也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属于物质层次的文化较易判别优劣,容易吸收;属于制度层次的文化则需要较长的比较与认识过程;至于精神层次的文化所需比较与认识的时间就更长。
——摘编自熊月之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器物救国
制度救国
文化救国
侵略与冲击
抗争与探索
中西文化的深刻交汇
——中国学习西方的三个层次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救亡图存”逐渐成为主流
1.(2022北京)《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2.(2022全国)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对点训练
A
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元宵节的燃灯习俗与佛教的传入有关,“元宵节燃灯的习俗逐渐由宫廷传至民间”表明,佛教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百姓的生活,C项正确;仅由材料内容不能表明东汉百姓都已接受佛教信仰,A项排除;汉初统治者主要遵循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自汉武帝后儒家思想居正统地位而非佛法思想,B项排除;材料仅体现了元宵节燃灯这一个民俗,并不能由此推断出东汉民俗多与宗教信仰相关,D项排除。
3.东汉永平十年(67年),从大月氏“白马驮经”返回都城洛阳的蔡愔禀告皇帝: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燃灯拜佛。于是,崇佛的汉明帝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节燃灯的习俗逐渐由宫廷传至民间。由此可以推知,东汉( )
A.佛教信仰已为百姓接受 B.佛法思想居于正统地位
C.佛教传播影响百姓生活 D.民俗多与宗教信仰相关
C
解析 根据材料,宋明理学家在构建自身的思想体系时,难以摆脱佛教的影响,最终佛家的思想观念进入中国正统学说的内部核心,即经过长期的“斗争”,儒佛思想出现互补合流的趋势,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佛教思想以互补的方式进入了中国正统学说的内部核心,主流思想依然是儒学,排除A;材料主题是宋明理学家对待佛学的态度和结果,而非佛教的社会适应性,排除C项;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D。
4.宋明理学家们以“辟异端”的态势激烈地反对佛教,但其理论建构却又往往离不开佛学的帮助。经过“批判”,佛家的思想观念反而进入中国正统学说的内部核心。这说明,宋明理学理论建构过程中( )
A.佛教文化成为主流思想之一 B.儒佛思想在互补中出现合流
C.佛教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D.儒学正统地位一度出现动摇
B
解析 依据材料,明末学者方以智批判性吸收西方思想和科学知识,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中国传统科技思想做出了突破,体现的是明末西学东渐浪潮背景下,中华文化对时代的回应,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对西方文化的批判吸收和对传统文化的突破,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近代医学的影响,排除B项;“否定”说法错误,排除D项。
5.明末学者方以智针对西方传教士上帝造人的思想,提出了“人秉自然之气而成”的观点。他还根据西方人体生理知识,提出了“人之智愚,系脑之清浊”,这是对传统“心之官则思”说法的一个勇敢突破。方以智的理论( )
A.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B.完善了近代医学理论
C.是中华文化对时代的回应
D.否定了传统心学体系
C
6.下图为不同时期敦煌壁画的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
解析 由材料壁画内容可以看出不同时期壁画内容不同,魏晋时期战乱频繁壁画宣传善行悲苦,隋唐大一统时期壁画内容幸福祥和,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壁画融入世俗场景,可见壁画内容具有时代性,故选B项;材料中的三幅壁画主题不全是佛教,故不能证明佛教思想的中国化,排除A项;三幅壁画的主题不是市民生活,排除C项;据材料三幅画可知创作源于生活,排除D项。
宣传善行悲苦的魏晋壁画 幸福祥和隋唐壁画 世俗场景渗入佛界宋朝壁画
A.佛教思想的中国化 B.艺术内容的时代特征C.市民生活的世俗化 D.创作源于艺术的想象
B
知识点二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华
文化
东传
汉字
制度
儒学
建筑
历法
诗文
医学
茶文化
西传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茶文化
儒学
建筑
1、对亚洲的影响——中华文化圈
2、对欧洲的影响——推动社会转型
一、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类别 时间 影响
汉字
儒学
佛教
制度
社会生活
文化传播
前4-3世纪
3-5世纪
4世纪以后
7世纪
7世纪
14世纪
15世纪
汉字传入朝鲜半岛,
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
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
隋唐以后,日本等国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朝鲜的政治制度,
日本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赋税制都以唐制为蓝本。
越南的教育体制、科举制移植于中国。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
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深受唐文化影响。
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所学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
扩大和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8世纪以后,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教育、政治及商业发展。
13世纪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粉碎骑士阶层,推动封建社会瓦解。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到欧洲,推动大航海时代到来。
14至15世纪印刷术传至欧洲,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对欧洲的影响(中学西传)
欧洲
中国
——四大发明推动欧洲社会进步
1.四大发明
16-18世纪是中国和西方两大文明之间基本上进行平等交往和交流的世纪,双方都从这些交流和交往中获益多多。……在启蒙思想家看来,中国儒教是人类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
——摘编自陈超《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和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①16—18世纪,孔子以及儒家经典、中国的史学、地理学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此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为了争霸,欧洲诸国就必须加强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东学西渐”,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东学西渐”对于欧洲而言,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
——摘编自刘永拮
《“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
2.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②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
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瑞典首都的中国宫
美国·流芳园(仿苏州园林式建筑)
饮茶成为欧洲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问题探究
视角1 唐朝文化圈的影响
材料 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①。“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原与西域交通的重要工具。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②。……外国人按照自己的信仰建立起寺院,不同宗教和睦相处。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③。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教你读史
① 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明交流具有双向性
②③ 说明了西域艺术的引进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丝绸之路上中外交流的内容及其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提示 内容:商品贸易(丝绸、骏马)、文艺(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宗教等。
影响:改善了唐军装备,稳定了西北边疆形势;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或更新改造了礼仪制度);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扩大了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提高了唐朝的地位。
视角2 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
材料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①,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②,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③。
——摘编自马克思《机器、自然力
和科学的应用》
教你读史
① 从推翻封建势力的角度说明了火药的传播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② 指南针的传播促进了西方航海事业的发展
③ 指出了印刷术在促进西方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提示 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指南针为西欧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创造了条件,加强各地的联系,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感受习主席的嘱托,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关系,提升文化自信。
新的时代,新的途径与方式,我们既要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要推动中华文化更妈地走向世界。
西学东渐
西学传播渠道的增加和
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对朝鲜、日本、东南亚 和琉球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大发明对欧洲产生重大 影响;16—18世纪中华文 化在欧洲广泛传播
明清时期
近代时期
对亚洲的影响
对欧洲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逐渐融合 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中华 文化 在交 流中 发展
中华 文化 对世 界的 影响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知识导图
两汉至宋明时期
对点训练
1.8世纪,日本在京城建立大学寮,设秀才、进士等科,以《周易》《尚书》《周礼》《诗经》《礼记》等作为指定教科书,学生毕业后被称为“举人”,接受任官考试,合格者被授予官职。据此可知,日本( )
A.照搬唐代的科举制度 B.以唐制为蓝本实行改革
C.在全国推广中华文化 D.深受唐朝制度文化影响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仿照唐朝设立国子监的做法,在京城建立大学寮,以中国儒家经典作为指定教科书,日本借鉴唐朝的科举制,设秀才、进士等科,接受任官考试合格者被授予官职。据此可知,日本深受唐朝制度文化影响,D项正确。
D
2.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 )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解析 材料中主要提及中国儒家经典在西方引起轰动,但无法体现“普遍接受”,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西文化交流,而且没有明确交代交流的人群仅限于传教士,C项错误;材料没有表明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D项错误。
B
3.唐朝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
A.儒学出现危机 B.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C.道教突破发展 D.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王维被称为“诗佛”,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习道家的炼丹术,又虔诚礼佛,柳宗元主张援用佛学以发展儒学,这都体现了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B项正确。
B
4.下表所示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
路线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唐→日本 鉴真 东渡日本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A.文化繁荣,世界领先 B.交通发达,纵贯欧亚
C.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D.国力强盛,威震四海
解析 从表中可看出,唐朝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属于外来文化的传播者;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属于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因此材料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双向交流,兼容并蓄,故选C项;材料中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不能证明唐朝文化世界领先,排除A项;题干表格没有强调交通情况,排除B项;题干表格没有唐朝国力强盛的具体信息,排除D项。
C
5.《天工开物》收载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红夷炮、佛朗机冶铸法,日本与朝鲜海船的制造法等自国外传来的技术。这说明当时
A.中外科技融合推动近代科学产生 B.工艺技术成果反映工业革命成就
C.传统科技发达推动世界文明交流 D.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
解析 《天工开物》中收载了日本、朝鲜及西洋等海外传入的手工业等技术,丰富了国人的科学认知,故选D项。
D
6.右图所示是波斯人仿明朝青花瓷制造的釉下彩青花陶壶。从史料价值看,它可以( )
A.折射波斯帝国陶瓷工艺
B.佐证伊朗高原民族也有饮茶风尚
C.证实海上丝绸之路可以通航波斯湾
D.反映当地人在审美等方面受中华文化影响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图片信息可知,波斯人仿中国的青花瓷制造釉下彩青花陶壶,从史料价值的角度分析,可见当地人在审美等方面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D项正确。
D
7.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儒学的向外传播(
A.说明中国是世界文化中心 B.源于儒学的强大吸引力
C.源于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 D.增强了各地的民族认同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是由于儒家的优秀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吸引着朝鲜、日本等国争相学习,B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判断中国是世界文化中心,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国的文化政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族认同问题,排除D项。
B
8.伏尔泰很赞赏中国的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乃是政治和哲学的一种典范,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种崇高旗帜。材料表明伏尔泰( )
A.汲取儒学思想,维护法国社会秩序
B.借助中国儒家文化,打击旧制度旧观念
C.倡导文化多元性,促进东西方交流
D.受中国文化影响深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解析 从材料可知,伏尔泰借助中国儒家文化打击专制制度和宗教观念,故选B项;伏尔泰借助儒家思想,不是为了维护法国社会秩序,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C项内容,排除;伏尔泰是利用中国儒家文化反对旧制度,其目的不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排除D项。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众神在茶和酒的辩论中,朱庇特认为,中国的茶代表和平,古希腊的葡萄酒代表战争,和平必将战胜战争,众神的甘露应该是茶,不应激化人类的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孔子提出”和为贵“的思想,材料中的诗文蕴含“和为贵”的中华文化内涵,故选C项;结合所学可知,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最初,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因此茶叶不可能在古典时代的古希腊广泛传播,排除A项;朱庇特认为茶会战胜葡萄酒,化解人类矛盾,走向和平,材料并未直接说明最终众神是否选择了茶或者酒作为饮用品,排除B项;材料仅是18世纪朱庇特一个人的观点,不能说明中国茶取代葡萄酒成为人类普遍饮料,且该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9.1712年英国诗人彼得·莫妥描述了古希腊众神之间的一场关于茶和酒的辩论:“朱庇特说,不要震动,不朽的众神们,听好,茶必定会战胜葡萄酒犹如和平必将战胜战争,不是让葡萄酒激化人类的矛盾,而是共同饮茶,那是众神的甘露。”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茶叶在古典时代的古希腊已广泛传播
B.茶和葡萄酒是当时神灵饮用的奢侈品
C.诗文蕴含“和为贵”的中华文化内涵
D.中国茶取代葡萄酒成为人类普遍饮料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日本学习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封建化进程,A项正确;四大发明主要繁荣于宋朝,排除B项;东亚文化圈包括整个东亚地区,不仅仅是日本,排除C项;当时中国社会并未转型,排除D项。故选A项。
10.据史载,日本派遣留学生上千名来唐学习唐文化。日本大化改新就是仿照唐朝,其都城建筑也仿唐长安。至唐朝,佛道传入日本,丰富了日本的文化,科技等。其中交流主要为鉴真东渡以及吉备真备来唐。日本的文字也是由于受汉字影响。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 )
A.促进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B.推动了四大发明东传
C.造就了大东亚文化圈
D.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
A
解析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维新志士吸收中国明代的阳明学内容,运用到反抗封建幕府统治的斗争中,体现了中华文化对日本社会转型的影响,A项正确;反抗封建幕府统治并不属于托古改制,B项错误;日本维新志士利用中国的儒家学说开展反封建斗争不能说明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C项表述绝对,排除C;阳明学说是被日本维新志士吸收利用来反抗封建统治的,而非“指导”明治维新,排除D项。
11.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了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的内容,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革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立世、功垂千古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的尖锐的思想武器。材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推动日本转型 B.政治革命中的托古改制
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 D.阳明学指导了明治维新
A
解析 从材料“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中可以看出,朝鲜、日本和英国对中国茶有不同的态度,其主要原因是朝鲜、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亚文明;而英国属于欧洲文明,中国茶传入英国属于异域文明的交流和碰撞。所以答案选A。
12.茶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4—7世纪,茶陆续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并内化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18世纪,中国茶传入英国,却一直伴随着关于饮茶合适与否的争论,焦点集中于经济、社会甚至健康等方面。以上对待中国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  )
A.异域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
B.同一物种接受度的地域差异
C.东亚文明的开放性与欧洲文明的保守性
D.交通便利性在文明传播中的特殊地位
A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