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金属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观点,我不赞同的是( )
①用自制净水器能把浑浊的河水变为纯净水 ②风力发电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③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可延长使用寿命 ④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⑤刀片上涂油可防止生锈 ⑥用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A.①② B.④⑤ C.①③ D.全部
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色五氧化二磷
B.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有气泡冒出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末:黑色固体变为银白色,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已知金属X的活动性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锌和锡之间,金属Y的活动性排在氢和铜之间,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可与Y(NO3)2溶液反应
B.X可与盐酸反应
C.Y可与AgNO3溶液反应
D.Y可与稀H2SO4反应
4.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工业上制取钛的一个反应是:TiCl4+2MgTi+2MgC12,该反应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以上都不对
5.2021年,垃圾分类已经推广到县城乡村。小明过生日,吃完饭后收拾餐桌上的铝制易拉罐,他应该将这些罐子投放至哪个垃圾箱内
A.不可回收垃圾箱 B.可回收垃圾箱
C.有害物质垃圾箱 D.随便哪个垃圾箱
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操作方法
A 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闻气味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
C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D 除去氧化铜中的铜粉 在氧气流中加热
A.A B.B C.C D.D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u Fe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锌,过滤
C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 CO2 CO 灼热的氧化铜
A.A B.B C.C D.D
8.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5g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入5g铁粉,充分反应后,两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则此时天平
A.偏向左边 B.偏向右边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9.类推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①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也能置换出硫酸镁溶液中的镁
②NaO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Cu(OH)2 也能使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③NH4Cl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所以尿素 CO(NH2)2 也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④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所以能电离出H+的一定是酸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④
10.向盛有定量某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固体质量变化与如下图相符的是
A.MnO2中加入H2O2溶液
B.CaCO3中加入稀HCl
C.CuO中加入稀H2SO4
D.Cu﹣Zn合金中加入稀HCl
11.下列是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可与Y(NO3)2溶液反应 B.X可与盐酸反应
C.Y可与AgNO3溶液反应 D.Y可与稀H2SO4反应
12.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生铁和钢是铁的合金,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含碳量不同,钢的含碳量高
C.武德合金的熔点低,不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D.比较黄铜片与铜片的硬度大小,通常是将两种金属片相互刻画
二、填空与简答
13.2018年5月13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开始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建造航母的特种钢中含有金属钛,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X=4HF+2SO3+TiO2,X的化学式为 。
(2)特种钢是铁的一种合金,工业上可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来炼铁,化学方程式为 。
(3)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可以有效防止钢铁的锈蚀,原因是 :除了防止金属的锈蚀以外,请再写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方法或途径 。
(4)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A FeSO4溶液、Zn、Cu
B ZnSO4溶液、稀盐酸、Fe、Cu
C ZnSO4溶液、FeSO4溶液、Cu
D ZnCl2溶液、CuCl2溶液、Fe
14.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1)铁和铝都可以作为炊具,主要利用了它们的 。
(2)将少量生铁和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会发现有黑色残渣。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黑色残渣为 。
(3)某同学为了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和银丝,你认为他还需要选的一种溶液是 ,请根据选定的试剂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4)春季停止供暖后,暖气管道最好注满水以防止生锈,其原理是 。
15.分类、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探究的方法可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 分为一类,理由是 。
A.铁钉锈蚀实验 B.氢气验纯 C.燃烧条件的实验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2) ,在这两个反应中Fe2O3、CuO都发生了还原反应,据此推测反应中 发生了还原反应,此反应中的氢元素化合价由 价变为0。
16.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1)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性。
(2)金属生锈是世界面临的难题.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3)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请再写出一条有效途径: 。
17.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立项30周年,也是成就非凡的一年。7月24日,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发射也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空间站的三舱T字结构对接,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收官阶段。
(1)火箭、卫星的制造过程中常使用到钛合金,主要利用了钛合金 等性能(填字母)。
A.熔点高、密度小、机械性能好 B.熔点低、硬度大、韧性好 C.密度大、耐磨、耐腐蚀
(2)火箭的燃料有很多种,有些火箭升空使用液氢作燃料,液氢燃烧推动火箭升空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 。(用→表示转化)
(3)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钛(Ti)的过程是:
第一步:,此反应前后铁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 ;
第二步:在氩气中,在高温条件下,使镁置换出TiC14中的金属钛,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8.A-F 和 X 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 A、C 是无色气体,E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固体,B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 是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1)E 的化学式为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
19.金属钛是重要的航天、航海材料,被誉为“未来金属”。由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提取海绵钛的工艺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①钛、镁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都能发生反应。
②常温下镁能和盐酸反应,产物氯化镁可溶于水,钛不与盐酸反应。
(1)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2)“氧化酸解”时,需控制反应温度为150℃,此时若采用H2O2氧化时效率较低,其可能的原因是 。
(3)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5)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进行过程中需持续通入氩气,氩气的作用是 。
(6)反应③得到的海绵钛中混有少量的金属镁,请设计简单的实验从海绵钛中获得纯净的金属钛 。(实验中须使用试剂:海绵钛、盐酸)
三、科学探究题
20.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仪器时,可重复使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实验。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仪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E的作用是 。
(2)用一氧化碳气体(含少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杂质不与CO反应)。取氧化铁样品20g,将所选仪器按“一氧化碳气体→B1→E→D→B2→尾气处理”的顺序连接,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充分吸收后,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反应前后,D处大玻璃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经过充分反应,测量反应前、后装置D处大玻璃管的质量减少4.8克,则原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纯度为 。
③通过测量反应前、后B2装置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氧化铁样品的纯度。若未连接B,则计算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之一)。
④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完毕后需进行尾气处理,写出一条尾气处理的方案 。
四、计算题
21.黄铜是铜锌合金。取10g黄铜于烧杯中,将120g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测得加入的稀硫酸质量和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如下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加入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剩余物的质量/g 129.96 149.92 m 189.84 209.80 229.80
(1)该合金属于 。(填物质类别)
(2)表中m= 。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规范的计算步骤)
(4)请在下图画出:往10g黄铜加入稀硫酸,生成氢气质量的图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①自制净水器主要通过过滤和吸附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和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得到纯净水,观点不正确;
②风力发电使风能转化为电能,不会产生污染,观点正确;
③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破坏了铝锅表面的保护层,缩短了使用寿命,观点不正确;
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净水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观点正确;
⑤刀片上涂油可隔绝与氧气、水等的接触,可防止生锈,观点正确;
⑥油渍能溶解在汽油中,使用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观点正确。
故选C。
2.B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色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显红色,加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末,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D
【详解】A、金属X的活动性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锌和锡之间,金属Y的活动性排在氢和铜之间,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活动性Zn>X>Sn>H>Y>Cu,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和活动性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故X可与Y(NO3)2溶液反应,A正确。
B、由分析可知X活动性位于氢之前,故X可与盐酸反应,B正确。
C、Y活动性位于铜之前,故也位于银之前,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和活动性弱的金属盐溶液反应,故Y可与AgNO3溶液反应,C正确。
D、由分析可知Y位于氢之后,故和稀H2SO4不反应,D错误。
故选:D。
4.C
【详解】该反应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所以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C
5.B
【分析】可回收物: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指的是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废弃物;
其他垃圾:是指除上述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详解】铝制易拉罐,属于金属材料,应将铝制易拉罐投放至可回收垃圾箱;
故选B。
6.C
【详解】A、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二氧化碳无气味,可以闻气味鉴别。
B、加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浮渣多的是硬水。可以鉴别。
C、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虽除去一氧化碳,但引入二氧化碳,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除去铜得到纯净的氧化铜,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7.B
【详解】A、铁与过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则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铜,选项正确;
B、铁和铜都排在锌的后面,氯化亚铁和氯化铜都会与锌反应,则原物质反应不符合除杂要求,选项错误;
C、灼热的铜网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则除去氧气,完成除杂,选项正确;
D、一氧化碳能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没有生成新杂质,选项正确;
故选:B。
8.C
【详解】试题分析:锌和铁都会和酸发生反应,而最后固体都有剩余,说明酸都反应完,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说明酸的质量相等,而其中氢元素被置换,所以氢气的质量相等。故选C.
考点:金属和酸的反应
9.D
【详解】①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但是铁的活动性比镁弱,不能置换出硫酸镁溶液中的镁,原说法错误;
②NaO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但是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故Cu(OH)2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原说法错误;
③NH4Cl不能与碱混合使用,是因为含有铵根离子,尿素 CO(NH2)2中不含有铵根离子,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原说法错误;
④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但能电离出H+的不一定是酸,例如硫酸氢钠属于盐,也能电离出H+,原说法错误;
A、A选项中只有①②,缺少③④,选项A错误;
B、B选项中只有①③,缺少②④,选项B错误;
C、C选项中只有②③,缺少①④,选项C错误;
D、D选项中①②③④全部符合题意,选项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D
【详解】A、MnO2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CaCO3中加入稀HCl,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固体的质量减小到为0,故B不符合题意;
C、CuO中加入稀H2SO4,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固体的质量减小到为0,故C不符合题意;
D、Cu-Zn合金中加入稀HCl,锌能与稀盐酸反应,铜不反应。锌反应完后质量不再减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D
【详解】A、由于金属X排在Y的前面,因此X可与Y(NO3)2溶液反应,故A正确;
B、由于X排在氢的前面,因此可与盐酸反应,故B正确;
C、由于Y排在银的前面,因此Y可与AgNO3溶液反应,故C正确;
D、由于Y排在氢后,因此Y不可与稀H2SO4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12.D
【详解】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越不活泼的使用越早,人类使用金属年代顺序为:铜、铁、铝,即铝的年代要晚于铜、铁,错误;
B、生铁和钢是铁的合金,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含碳量不同,钢的含碳量更低(生铁含碳量4.3%~2%,钢的含碳量2%~0.03%),错误;
C、武德合金的熔点低,电流过大发热容易熔断,可用于制造保险丝,错误。
D、比较黄铜片与铜片的硬度大小,通常是将两种金属片相互刻画,黄铜是合金,硬度更大,所以铜片上的划痕深,正确。
故选D。
13. 原子 H2SO4 隔绝氧气和水 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 ABD
【分析】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和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详解】(1)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原子。由TiF4+2X=4HF+2SO3+TiO2可知,反应前后钛原子都是1个,氟原子都是4个,反应后氢原子是4个、硫原子是2个,氧原子是8个,反应前应该是氢原子是4个、硫原子是2个,氧原子是8个,包含在2X中,X的化学式为。
(2)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3)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可以有效防止钢铁的锈蚀,原因是隔绝氧气和水;除了防止金属的锈蚀以外,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也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方法或途径。
(4)A、锌能和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锌比铁活泼,铜不能和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故A正确;
B、铁、铜都不能和硫酸锌反应,说明锌比铁、铜活泼,铁能和稀盐酸反应,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故B正确;
C、铜不能和硫酸锌、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铜不如锌、铁活泼,但是无法判断锌和铁的活泼性,故C不正确;
D、铁不能和氯化锌反应,说明锌比铁活泼,能和氯化铜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故D正确。故填ABD。
【点睛】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很多,例如给金属涂一层油漆,给金属镀一层金属,把金属制成合金,给金属烤蓝等,都可以达到防止金属生锈的目的。
14. 导热性 Fe + 2HCl=FeCl2+H2↑ 碳 CuSO4溶液 Fe+CuSO4=FeSO4+Cu 隔绝氧气
【详解】(1)金属制作炊具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故填导热性。
(2)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Fe + 2HCl=FeCl2+H2↑;
生铁的成分是铁和碳,铁能与盐酸反应,碳不能与盐酸反应,剩余的黑色残渣为碳,故填碳。
(3)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在铜前,银在铜后,可将铁丝和银丝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里进行验证,故填CuSO4溶液;
验证中,铁能与硫酸铜反应,银不能与硫酸铜反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与铜,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Fe+CuSO4=FeSO4+Cu。
(5)暖气管道注满水可以隔绝铁与氧气的接触,防止铁生锈,故填隔绝氧气。
【点睛】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比较简单的方法有:1、金属活动性具中金属的盐溶液和另外两种金属的单质;2、金属活动性具中的单质与另外两种金属的盐溶液。
15.(1) C 实验探究的方法均为控制变量法
(2) H2O +1
【详解】(1)在实验A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同理在实验C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B和实验D没有利用该实验方法,故填:C,实验探究的方法均为控制变量法;
(2)在该反应中,水失去氧,属于氧化剂,发生了还原反应;
水中氢元素显+1价,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此反应中的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
16. 导电 氧气和水 金属的回收和利用等
【详解】(1)铝可制成电线,主要是利用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故填:导电;
(2)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故填:氧气和水;
(3)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还有:金属的回收和利用、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故填:金属的回收和利用等。
17.(1)A
(2)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3) 由+2价变为+3价
【详解】(1)火箭、卫星的制造过程中常使用到钛合金,是因为钛合金熔点高、密度小、机械性能好等,故选A。
(2)液氢燃烧的过程中放出热量,则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3)亚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生成物中FeCl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1)×3=0,解得x=+3,则反应前后铁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由+2价变为+3价;
在氩气中,镁能与氯化钛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钛和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
18.(1)CaCO3
(2)
(3) (合理即可) 置换
【分析】A、C是无色气体,B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B是氧化铁,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因此A是一氧化碳,B是氧化铁,C是二氧化碳,D是铁;E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固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E是碳酸钙;F是一种红色固体单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单质铜,因此F是铜。将猜想代入框图,猜想成立。
【详解】(1)E 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
(2)反应①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②可能是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单质铜;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9.(1)玻璃棒
(2)150℃时过氧化氢会分解
(3)
(4)
(5)防止钛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6)取适量海绵钛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详解】(1)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故填:玻璃棒;
(2)“氧化酸解”时,需控制反应温度为150℃,此时若采用H2O2氧化时效率较低,其可能的原因是150℃时过氧化氢会分解,故填:150℃时过氧化氢会分解;
(3)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即加热时钛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钛,故填:;
(4)反应前后钛原子都是1个,反应前后氯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2个氧原子和2个碳原子,反应后2个氧原子和2个碳原子都是包含在2X中,则X的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
(5)反应进行过程中需持续通入氩气,氩气的作用是防止钛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填:防止钛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6)取适量海绵钛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故答案为:取适量海绵钛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20.(1) ACEF 干燥气体
(2) 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80% 偏大 在装置末端加一个点燃的酒精灯(或添加一个气球)
【详解】(1)①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仪器选择即连接顺序为:反应装置A→除HCl装置C→干燥装置E→收集装置F;②C中的反应为HCl和NaHCO3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E的作用为干燥C中出来的二氧化碳;
(2)①反应前后,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D处大玻璃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②解:设氧化铁的质量为x
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③若未连接B,将把一氧化碳中可能存在的二氧化碳算入B2装置的质量增加,导致计算结果偏大;④该反应的尾气为一氧化碳,可利用一氧化碳可燃的性质再末尾加酒精灯点燃处理,也可用气球收集尾气。
21.(1)混合物
(2)169.88
(3)设100g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x。
由题意知,恰好反应时,消耗稀硫酸100g,生成0.2g氢气。
x=9.8g
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
(4)
【详解】(1)该合金中含有铜、锌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分析表中数据,每加20g稀硫酸,生成氢气质量129.96g+20g-149.92g=0.04g,故m=149.92g+20g-0.04g=169.88g,故填:169.88。
(3)见答案。
(4)由表中数据绘制生成氢气的图像: 。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