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二课
Chinese culture
中华文化的
世界意义
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从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史实,运用辩证和发展的观点认识中华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展升华。
2、对两次西学东渐进行历史解释,正确认识外来文化传入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3、理解 在当今世界发展进程中我们应当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
旧知回顾一
根据地图,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下)所学知识,说明早期世界文化的地理分布,并指出世界文化在起源阶段的基本特点。
分布: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北非尼罗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特点:多元性
中国哲学家冯友兰曾经说过:“在世界上,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其他古国,现在大部分都衰微了,中国还继续存在,不但继续存在,而且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家。《诗经》有句诗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现在中国的特点。”中国发展的历史源头和内在动力就是 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滋养。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化“未衰微”的主要原因?
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交汇.碰撞.新生
交汇融合
——农耕文明下中国的文化自信
西学东渐
—— 工业文明下中国的文化阵痛
兼收并蓄
——当代中国的文化崛起
概念辨析
目
录
交汇融合
——农耕文明下中国的文化自信
01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吸收外来文化
学习任务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和影响。
开始传入
两汉之际
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日趋兴盛
魏晋南北朝
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完成本土化
隋唐
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
融合
宋明
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
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
2、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1)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佛教包涵了很多思辩的内容,蕴含了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和辩证法观点,这就大大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哲学。
来源于佛教的汉语词汇:刹那、现身说法、大彻大悟、三生有幸、前因后果、自作自受、烦恼、解脱、一尘不染、一厢情愿、臭皮囊、觉悟等。
“现在许多国人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如果真要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赵朴初《俗语佛源》”
2、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2)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唐·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下图为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局部),它取材于佛教释迦牟尼降生的故事,故事中的佛陀、菩萨等佛教形象在画中则成为道教的天尊、星君等,画面中的君王、后妃等形象则是唐代上层贵族的真实写照。这说明,该画作( )
A.体现了“得意忘形”的画风
B.展现佛教本土化、世俗化特点C.反映了唐朝艺术繁荣的概况D.讲究借物抒情的神韵与意趣
B
2、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3)中国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有北魏不同时期凿刻的佛像,下面两个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C.汉化政策的影响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
C
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中,佛造像是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体现了中国古代雕塑技艺与精神信仰的高度融合。伴随着佛教传播,在华夏文明的浸润下,中国佛造像逐渐发展成为包含中国文化艺术内涵,同时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格的艺术瑰宝。从文明交流史上看,在佛教东渐二千年的历程中,佛像是文明交流的有力物证,是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典范。
敦煌莫高窟壁画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 敦煌莫高窟由数百个不同功能的石窟组成庞大的石窟群,及其戈壁沙漠中的绿洲环境是中国石窟建筑的杰出范例。莫高窟代表了中国十六国时期至元朝佛教艺术的辉煌成就。其显示出的独特艺术成就,既包括492个洞窟在天然崖体上的5层分布建筑,也包括2000多身彩塑和约45000平方米壁画。其壁画和藏经洞文献记载了许多古老民族在敦煌留下的历史文化足迹,其中一些为消逝的沙州回鹘和西夏王国文明提供了实物见证。莫高窟及其石窟艺术,表现了丝绸之路沿线中原汉地与印度、波斯、西域等地各民族文化交流和相互作用。它的千年发展过程与宗教、历史地理、语言文学、古代科技、文化艺术、经济、民俗、民族有着直接的联系,其存在强有力地连接起横贯欧亚大陆的交流史、佛教遍及亚洲的传播史。
——摘编自敦煌研究院官网
敦煌莫高窟为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做出历史解释。要求:从材料一世界文化遗产遴选的六条标准中任选其三,进行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指出石窟壁画的史料类型。简要分析它在敦煌学研究中的史学价值。
石窟壁画属于实物史料(考古史料)考古史料来源于古代遗迹、遗物,是第一手史料,真实性更高,史学研究价值高对研究我国古代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情况以及域外文明提供珍贵史料。
示例:莫高窟符合标准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莫高窟石窟群显示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既包括492个洞窟在天然崖体上的5层分布建筑,也包括2000多身彩塑和约45000平方米壁画,其中许多是中国艺术的杰作。
莫高窟符合标准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从十六国时期至元朝的一千多年间,莫高窟在中国、中亚与印度之间的艺术交流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莫高窟符合标准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莫高窟壁画和藏经洞文献记载了许多古老民族在敦煌留下的历史文化足迹,其中一些为消逝的沙州回鹘和西夏王国文明提供了实物见证。
莫高窟符合标准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莫高窟由数百个不同功能的石窟组成庞大的石窟群,及其戈壁沙漠中的绿洲环境是中国石窟建筑的杰出范例,莫高窟代表了中国十六国时期至元朝佛教艺术的辉煌成就。
莫高窟符合标准5:是传统人类居住地、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在不可逆的变化影响下而易于损坏。莫高窟由数百个不同功能的石窟组成庞大的石窟群,及其戈壁沙漠中的绿洲环境是中国石窟建筑的杰出范例,莫高窟连同其石窟艺术,表现了丝绸之路沿线中原汉地与印度、波斯、西域等地各民族文化交流和相互作用。
莫高窟符合标准6: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活态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莫高窟的千年发展过程与宗教、历史地理、语言文学、古代科技、文化艺术、经济、民俗、民族有着直接的联系,其存在强有力地连接起横贯欧亚大陆的交流史、佛教遍及亚洲的传播史。
2.中学东传——东亚文化圈
类别 时间 影响
汉字
儒学
佛教
社会制度
社会生活
文化传播
前4-3世纪
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
3-5世纪
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日本等国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4世纪以后
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朝鲜的政治制度,日本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赋税制都以唐制为蓝本。越南的教育体制、科举制移植于中国。
7世纪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
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深受唐文化影响。
7世纪
14世纪
15世纪
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所学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
扩大和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学习任务2:根据所学知识 ,对“东亚文化圈”进行合理解释。
3.中学西渐——四大发明推动欧洲社会进步
8世纪以后,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教育、政治及商业发展。
13世纪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粉碎骑士阶层,推动封建社会瓦解。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到欧洲,推动大航海时代到来。
14至15世纪印刷术传至欧洲,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中国
欧洲
西方并非是在没有东方帮助的情况下自主地开拓自身的发展,……如果没有更先进的东方在公元500年至1800年期间的帮助,西方无论如何难以率先进入现代化。
——[英]约翰·霍布森.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3-17.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文化是如何帮助西方“率先进入现代化”的?
西学东渐
—— 工业文明下中国的文化阵痛
02
1、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1)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
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2)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①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流新的一幕,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生机;
②开阔了国人的眼界,促进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产生;
③只在少部分知识分子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产生根本性变革。
《坤舆万国全图》: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时与李之藻合作刊刻的世界地图
明代是中西文明交流的一次高峰期,诸多传教士进入中国传递西方文化,其中利玛窦绘制的世界地图为明代时期的中国人提供了全新的世界观。
说明:图首右上角题“坤舆万国全图”6 个大字(“坤舆”二字出自《周易》,古人把地图称之为“舆图”),主图为世界地图,四周各附有圆形小图:右上为九重天图,右下为天地仪图;左上有赤道北地半球之图及日蚀图、月蚀图,左下是赤道南地半球之图及中气图。
材料二:《坤舆万国全图 》没有 采用中国传统的“计里画方”绘图方法,而是采用当时西方流行的椭圆形投影。在这幅世界地图上第一次呈现出长城
万里长沙(南海诸岛)等地名、地物。图中摹有2阁椭圆形印记和一个正方形印记,解释耶稣会会徽。
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二,尝试多角度提出问题并简要回答。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或排斥,其内在的逻辑在于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这也是西学东渐的内在逻辑。不同文化的对比与交流,同时也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比较过程,属于物质层次的文化较易判别优劣,容易吸收;属于制度层次的文化则需要较长的比较与认识过程;至于精神层次的文化所需比较与认识的时间就更长。 ——摘编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器物救国
制度救国
文化救国
侵略与冲击
抗争与探索
2.中西文化的深刻交汇
——中国学习西方的三个层次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救亡图存”逐渐成为主流
兼收并蓄,各美其美
——当代中国的文化崛起
03
《冬奥组歌》是以“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冰雪荣耀”为主线,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创新融合,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歌声进行广泛传播。《冬奥组歌》的创作,表现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展现了中国人的真诚、善良、浪漫与自信。为宣传中国发展冰雪运动、实现体育强国的远大目标而进行了有效的文化支撑。《冬奥组歌》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创造力与创新力,增强了中国的文化活力与文化自信。
学习任务: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主要文化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的连续发展,中华文化不仅在过去为人类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当今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着自己的贡献。结合所学,联系社会生活,举例说明中华文化在当今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课堂小结
中国文化以其连续性、独特性,丰富了世界历史的内涵。 中华文化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独自成长的,而是在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中,在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交流、对话和相互激荡中成长发展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