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部分)和第Ⅱ卷(综合题部分)。
2.所有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综合题答案请用黑色水笔写在相应的答题卡上,不得超出答题扫描区作答。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此次飞行任务将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中国空间站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 可能干扰宇航员和地面进行通话的天体是( )
A. 木星 B. 地球 C. 太阳 D. 火星
3. 空间站舱外维修作业可能遇到的挑战是( )
A. 强辐射 B. 风力大 C. 强降水 D. 多雷电
【答案】1. A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中国空间站围绕地球运动,属于地月系,地月系位于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因此中国空间站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地月系,A正确,BC错误;河外星系是和银河系同级别的天体系统,中国空间站不属于河外星系,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太阳活动会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从而干扰宇航员和地面进行通话,C正确;木星、火星和地球本身对宇航员和地面进行通话干扰较少,AB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空间站舱外几乎处于真空状态,太阳辐射强,没有风,也没有降水和雷电现象,因此空间站舱外维修作业可能遇到的挑战是强辐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以地球所在系统来说,所在天体系统级别从高到低为:总星系(可观测宇宙)—— 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023年9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中科院研究所在福建首次发现的“奇异福建龙”化石相关内容。据研究,该物种距今约1.5亿年到1.48亿年。下图为“奇异福建龙”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物种生存的地质年代属于( )
A. 太古代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5. “奇异福建龙”生活的地质年代分布最广的植被是( )
A. 蕨类 B. 藻类 C. 被子植物 D. 裸子植物
【答案】4. C 5. D
【解析】
【4题详解】
由材料“该物种距今约1.5亿年到1.48亿年”,结合地质年代推算应为中生代(距今2.52亿年-距今6600万年),故选C。
【5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该物种生存时期为中生代,中生代为裸子植物时代,D正确;蕨类繁盛的时代为晚古生代,A错误;藻类繁盛时期为前寒武纪和古生代早期,B错误;被子植物繁盛的时代为新生代,C错误。故选D。
【点睛】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1、地质年代变化: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一中生代→新生代(可用首字"太元古中新"记忆)。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一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及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关于①大气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中纬地区厚度最大 B. 冬季较厚夏季较薄
C. 能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D. 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
7. 关于②大气层描述正确的是( )
A. 对流运动明显 B. 能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C. 卫星轨道的重要空间 D. 温室效应显著
【答案】6. D 7. B
【解析】
【6题详解】
图中①为对流层。低纬地区对流层厚度最大,A错误;冬季气温较低,对流层较薄,夏季气温较高,对流层较厚,B错误;对流层大气能量直接来源于地面辐射,C错误;对流层大气天气复杂多变,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D正确。故选D。
【7题详解】
图中②为平流层。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A错误;平流层能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B正确;高层大气是卫星轨道的重要空间,C错误;对流层温室效应显著,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大气层自下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某科研团队研究北半球某地海陆风日变化情况,下图为某时刻该地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陆地等压面对应的是( )
A. 晴朗的白天 B. 晴朗的夜晚 C. 多雨的白天 D. 多雨的夜晚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昼夜温差①较②小 B. 降水②较①大 C. 风力①较②大 D. 上升气流②较①强
10. 此时若在海边烧烤,烟将飘向( )
A. 正东 B. 正西 C. 东南 D. 东北
【答案】8. B 9. A 10. C
【解析】
【8题详解】
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等压面数值越低。读图可知,此时陆地气压高于海洋,对应夜晚。陆地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①位于海洋,②位于陆地。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因此昼夜温差①较②小,A正确;海洋水汽充足,降水量①多于②,B错误;对比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可知,①水平气压梯度小,风力较②弱,C错误;②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此时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响海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指向东,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北风,烟将飘向东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风向斜穿等压线。
江心洲为江河中的沙洲,有些为季节性露出水面,有些为常年露出水面。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四处最有可能发育形成江心洲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 季节性露出水面的江心洲,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②风力沉积③流水沉积④流水侵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3. 江心洲大规模采砂后,将可能导致江心洲上游( )
A. 含沙量增加 B. 河床抬升 C. 侵蚀减弱 D. 泥沙沉积减少
【答案】11. C 12. C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甲丁位于平直河道,水流较快,泥沙不易堆积,AD错误;乙位于凹岸,流速较快,泥沙不易堆积,B错误;丙靠近凸岸,流速较慢,泥沙容易堆积形成江心洲,C正确。故选C。
【12题详解】
江心洲季节性露出水面说明河流水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洪水期河流水量大,挟带泥沙多,江心洲接受堆积,但此时水位高,江心洲出露面积小。克水器水量少,水位下降,沙洲出露面积大,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江心洲采砂对上游河流含沙量影响不大,A错误;江心洲采砂会使河床降低,上下游落差增大,江心洲上游河流流速加快,侵蚀增强,泥沙堆积减少,河床加深,D正确,BC错误。故选D。
【点睛】江心洲是位于江、河中的岛屿,它是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当流水将上游的泥沙带到河流下游,由于河流流速的减小,泥沙沉积而成。
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人们将海水脱盐得到淡水。目前全球有超过半数的海水脱盐工厂采用蒸馏法提取淡水。下图为海水脱盐的蒸馏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实验中水的运动过程可反映自然界水循环的部分环节,图中①代表的环节是( )
A. 降水 B. 蒸发 C. 下渗 D. 水汽输送
15. 若想在实验中加快淡水提取速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大加热板火力②增加水槽的深度③塑料膜上加冰块④增加集水杯容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6. 实验结束后,将水槽中余下的海水静置至常温状态,可发现余下海水相较实验前( )
A. 盐度、密度均升高 B. 盐度、密度均下降
C. 盐度升高、密度下降 D. 盐度下降、密度升高
【答案】14. B 15. B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降水为水在空中落下到达地面的过程,与①方向不同,A错误;根据题干分析可知,通过加热板加热海水,海水温度升高后有水蒸气上升,此环节与自然界水循环的蒸发环节类似,B正确;下渗是水从地表下渗至地下的过程,与①环节不符,C错误;水汽输送为水汽在空中移动运动的过程,与①环节不符,D错误。本题应选B。
【15题详解】
加大加热板火力,使水蒸发速度加快,①正确;增加水槽深度,水蒸气到达塑料膜的距离变长,不利于水蒸气在上方的塑料膜上凝结,②错误;塑料膜上加冰块,使塑料膜温度降低,加快水蒸气凝结成水速度,③正确;增加集水杯对于加快淡水提取速度没有明显作用,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本题应选B。
16题详解】
实验过程中,水槽内部分海水蒸发使水总量变少,而盐不能蒸发,盐没有减少而水减少,所以剩下的海水盐度会上升;若海水盐度上升,其密度也会升高,故A正确,BCD均错误。本题应选A。
【点睛】水循环类型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其中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其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了小溪…夏天,…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文中所描述到的植被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落叶阔叶林 D. 针叶林
18. 文中“雾从山谷中升起来”分析正确的是( )
A. 从山谷中垂直上升 B. 沿山坡上升 C. 东南风吹拂导致上升 D. 西北风吹拂导致上升
【答案】17. C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植被秋季落叶,春季新叶萌芽,因此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升”说明为上升运动,而风属于大气水平运动,不会导致雾垂直上升,CD错误;早晨,太阳升起,山坡升温快,盛行上升气流,山谷气流沿着山坡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凝结成雾,因此文中“雾从山谷中升起来”的“雾”应沿山坡上升,A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落叶阔叶林是温带最常见的森林类型。因其秋冬季落叶、夏季葱绿,又称夏绿林。中国的落叶阔叶林类型很多,根据优势种的生活习性和所要求的生境条件的特点,可分成三大类型:典型落叶阔叶林、山地杨桦林和河岸落叶阔叶林。
下图为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漫画中土壤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土壤偏酸性 B. 有机质含量低 C. 透气性较差 D. 保水能力较好
20. 该漫画中植被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枝叶稀疏 B. 革质叶片 C. 板根茎花 D. 叶片宽大
【答案】19. B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漫画中植物的地表部分枝叶稀少,这样有利于减少蒸腾作用,保持水分,而地下部分根系发达,利于吸收地下水。这样的植物一般分布于气候干旱少雨的地区,利于存活。在这样的自然特征影响下,土壤水分含量较小,蒸发旺盛,土壤偏碱性,A错误;植物生长很慢,有机质和腐殖质储存较少,土壤相对较为贫瘠,B正确;植被根系发达,土壤较为疏松,透气性较好,保水能力较差,C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漫画中植物位于干旱少雨地区,属于荒漠植被,地表部分枝叶稀少,这样有利于减少蒸腾作用,保持水分,A正确;叶片退化为针状或刺状,不属于革质叶片,BD错误;板根茎花是热带雨林气候的植被特征,C错误。故选A。
【点睛】荒漠植被主要包括热带亚热带荒漠、温带荒漠植物,是覆盖稀疏、种类单一的地面景观。叶面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刺状或呈无叶,是为了减少蒸腾;肉质茎或叶,是为了贮存水分。茎叶覆盖茸毛,是为了抵抗灼热;根系发达是为了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
森林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物(枯叶、枯枝、果实),下图为“我国甲乙两种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我国甲树种广布的地区环境特征是( )
A. 红壤分布广 B. 地形以平原为主 C. 四季分明 D. 河流的结冰期长
22. 下列省区中,乙树种广泛分布于( )
A. 闽 B. 甘 C. 藏 D. 冀
【答案】21. A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甲树种全年均有落叶,且在春季落叶多,主要是春季发新叶,老树叶凋落,是常绿阔叶林的特点,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红壤分布广,A正确;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B错误;冬季并不寒冷,树木四季常青,四季不分明,C错误;河流没有结冰期,D错误。故选A。
【22题详解】
乙树种秋季节落叶多,冬季没有落叶,说明冬季气候寒冷,树木需要通过落叶的方式越冬,是落叶阔叶林的特点,落叶阔叶林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区。闽是福建省的简称,福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A错误;甘是甘肃省的简称,甘肃主要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B错误;藏是西藏自治区的简称,西藏自治区主要位于高原山地气候区,C错误;冀是河北省的简称,河北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D正确。故选D。
【点睛】植物的种类与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其中气候的影响是最大的,此外还受土壤、地形等因素影响。
树干下部弯、上部直,形似蒙古族弯弯的马刀,这样的树被称为马刀树。它不仅造型独特吸人眼球,更重要的是,通过它可以推断当地曾经发生过的地质现象。下图为马刀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关于该地曾经发生地质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生在土层深厚的平原地区 B. 一定发生在多暴雨的时间段
C. 诱发因素可能是雨水的浸泡 D. 当地可能常年多大风的天气
24. 关于“马刀树”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 水平生长——谷风吹拂发生弯曲
B. 向上生长——滑坡倾斜——向上生长发生弯曲
C. 水平生长——滑坡位移—向上生长发生弯曲
D. 向上生长——泥石滑落压迫——发生弯曲
25. 要分析“马刀树”现象发生的动态过程,可运用哪项地理信息技术( )
A. 遥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 数字地球
【答案】23. C 24. B 25. B
【解析】
【23题详解】
平原地区不利于土体下滑,A错误;“马刀树"现象不一定发生在多暴雨的时间,B错误;土体因受雨水浸泡,比较松软,容易随坡体产生滑动,进而使树出现"“马刀树"现象,C正确;“马刀树”上部直,说明当地并没有常年多风的天气,D错误。故选C。
【24题详解】
滑坡发生前,树木正常向上生长。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滑坡体,生长在滑坡体所在区域的树木,在滑坡体发生滑动时,坡面物质往下滑动,使得树木沿着滑坡体滑动的方向发生倾斜,导致树木倾斜生长。当滑坡停止之后,树木具有向光性,导致树木向上生长,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在弯曲部位的上方形成垂直的树干,形成根部弯曲、上部直立,形式马刀的形态,形成马刀树。综上所述,“马刀树”形成过程为向上生长-滑坡倾斜-向上生长,从而使树干下部弯、上部直,发生弯曲,形成马刀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遥感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可以利用遥感监测其发生过程,但不具备分析功能,A错误;地理信息技术主要用于分析、处理地理信息,可以分析“马刀树"现象发生的动态过程,B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不能分析“马刀树”现象发生的动态过程,C错误;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模型,不能分析“马刀树”现象发生的动态过程,D错误。故选B。
【点睛】遥感技术RS是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主要获取影像资料;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全球定位导航系统(BDS、GPS等)主要是定位和导航。
二、综合题(50分)
26. 我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相同光照条件下,用玻璃瓶设计了以下实验。下图中甲瓶为二氧化碳,乙瓶为普通空气,在两个玻璃瓶底部加入等量砂土,均匀铺平。根据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两小时后,温度较高的瓶子是____瓶。
(2)将下列数字序号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以说明该实验模拟原理。(每个空格只填一个数字序号)
①太阳短波辐射 ②热量 ③吸收 ④升高 ⑤长波辐射
该实验模拟的原理:____能穿透玻璃瓶,被地面(砂土)____,地面(砂土)产生的____较少穿透玻璃瓶;从而把____保留在玻璃瓶中,使大气温度____。
【答案】26 甲 27. ①. ① ②. ③ ③. ⑤ ④. ② ⑤. ④
【解析】
【分析】本题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实验为背景,设置2小题,涉及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甲瓶内是CO2、乙瓶内是普通空气。由已学知识可知,太阳短波辐射透过玻璃进入瓶内,瓶底砂土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再向外辐射,CO2较普通空气而言,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强,导致甲瓶升温较乙瓶更快,而地面及大气长波辐射较少穿透玻璃瓶,故甲瓶的温度更高。
【小问2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因此,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够穿透玻璃瓶,进入瓶内被地面(砂土)吸收,地面(砂土)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再向外辐射,产生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穿透力差,较少穿透玻璃瓶,从而把热量保留在玻璃瓶中,使大气温度升高。
27. 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是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光伏树是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各种仿生树相结合,具有各种功能的多用途发电装置。光伏树有利于实现城市发展的“生态化绿色化、智能化”。左图为光伏树,右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光伏树发电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
(2)与煤炭发电相比,简述城市采用光伏树发电的优劣点。
(3)从太阳辐射的角度看,拉萨是最适合建设光伏树的城市之一,请分析其原因。
【答案】(1)冬季发电效果差;夏季发电效果好;白天发电效果好;晚上发电差。
(2)优点:可再生、无污染(清洁):不足:不稳定(受环境、天气影响大)、能量密度低。
(3)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太阳辐射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光伏树发电使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太阳辐射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太阳辐射较夏季少,因此冬季发电效果差、夏季发电效果好;地球有昼夜交替现象,白天发电效果好、晚上没有太阳辐射,发电效果差。
【小问2详解】
煤炭为矿物能源,属于非可再生能源,且燃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较大,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无污染;但太阳辐射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受环境(如不同季节、昼夜更替)和天气状况影响大,且太阳能较分散,能量密度低。
【小问3详解】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被誉为“日光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降水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工业污染少,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强。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处喀斯特景观图。
(1)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多发育喀斯特地貌的原因。
(2)说出甲地貌的名称,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
(3)简述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答案】(1)西南地区石灰岩广布石灰岩厚度大,空隙和裂隙广泛发育,透水性、可溶性好;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
(2)石柱;富含碳酸氢钙的流水在溶洞顶部沉淀,并向下生长(石钟乳);其下部也发生沉淀,由洞底向上生长(石笋);当石钟乳、石笋不断增长并连接最终形成石柱。
(3)不利影响:地形崎岖,可耕地面积小;交通不便;易渗漏,地表水缺乏;土层薄,土壤较为贫瘠。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南方某处喀斯特景观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喀斯特地貌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喀斯特地貌是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西南地区石灰岩广布,石灰岩为可溶性岩石,西南地区石灰岩厚度大,空隙和裂隙广泛发育,透水性、可溶性好;西南地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理由流水溶蚀作用和淀积作用的进行,从而多发育喀斯特地貌。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甲连接溶洞顶部和底部,为石柱。石柱的形成过程为:富含碳酸氢钙的流水在溶洞顶部沉淀,并向下生长,形成石钟乳;其下部也发生沉淀,淀积物由洞底向上生长形成石笋;由于重力作用,石钟乳和石笋相对增长,当石钟乳、石笋不断增长并连接最终形成石柱。
【小问3详解】
喀斯特地貌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地表崎岖不平,可耕地面积小;崎岖不平的地势不利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不便;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暗河和溶洞发育,地表水易渗漏,地表水缺乏;土层浅薄,土壤较为贫瘠。
2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有多条径流注入,多淤泥质海岸,内有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以北为东北平原,以西为华北平原。下图为渤海海域及附近区域。
(1)描述渤海海冰分布特征。
(2)说出渤海表层海水盐度季节变化,并说明原因。
(3)根据图文信息,分析天津夏季易发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4)解释辽河三角洲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答案】(1)总体分布不均;海冰大致沿海岸线分布;海湾分布面积较大,其中辽东湾海冰分布最广。
(2)夏季盐度低,冬季盐度高;原因: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河流为丰水期,淡水注入量大,所以夏季盐度低。冬季降水少;河流为枯水期,淡水注入量少;温度低表层海水结冰,盐度上升,所以冬季盐度高。
(3)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且变率大;扇形状水系(海河上游支流众多,同时汇水);地势平坦,泥沙淤积,排水不畅。
(4)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茂盛,多枯枝落叶,有机质丰富;纬度高,气温低,分解速度慢,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地处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强,多有机质沉积;海水的侵蚀搬运能力弱。
【解析】
【分析】本题以渤海海域及附近区域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海水性质、洪涝灾害的原因、土壤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右图可知,渤海海冰总体分布不均;海冰大致沿海岸线分布在沿岸地区,渤海中部分布较少;在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等海湾分布面积较大,其中辽东湾海冰分布最广。
小问2详解】
渤海表层海水夏季盐度低,冬季盐度高;原因:渤海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注入渤海的河流夏季由于降水量大,河流为丰水期,渤海淡水注入量大,可以稀释海水盐分,所以夏季盐度低;而冬季降水少,入渤海的河流河流为枯水期,渤海淡水注入量少,因此冬季盐度高;读图可知,冬季渤海表层海水由结冰现象,海水结冰会导致盐度上升,所以冬季盐度高。
【小问3详解】
天津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且变率大,多暴雨,河流处于丰水期,水量大;读左图可知,海河流域为扇形状水系,海河上游支流众多,几乎同时在天津汇合注入海河,上游来水量大;天津地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加剧了洪涝灾害。
【小问4详解】
辽河三角洲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好,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茂盛,多枯枝落叶,有机质来源丰富;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微生物活性弱,有机质分解速度慢,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地处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强,河流挟带营养物质在三角洲堆积,因此三角洲多有机质沉积;辽河三角洲位于辽东湾,海域较为封闭,海水的侵蚀搬运能力弱,有机质流失较少。
30.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暑假期间某同学在一个较密闭的阶梯电影院观看电影时发现,后排空调虽全力制冷仍然热得直冒汗,前排人员却冷得发抖。左图为电影院景观及前后排示意图。
请用箭头在右图标出前后排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____,并解释该现象____。
【答案】 ①. 作图:
②. 空调制冷,冷空气密度较大,沿阶梯下沉,冷空气堆积在前排,前排温度较低;受冷空气挤压,热空气被抬升至较高区域的后排,温度较高。
【解析】
【分析】本题以阶梯电影院前后排温度对比为材料设置小题,涉及热力环流的应用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空调制冷,冷空气密度较大,受重力收缩下沉,阶梯电影院后排高,前排低,冷空气会沿阶梯下沉,导致冷空气堆积在前排,前排温度较低;前排受冷空气挤压,热空气被抬升至较高区域丙向后排运动,导致后排温度较高。综上所述,前后排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三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部分)和第Ⅱ卷(综合题部分)。
2.所有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综合题答案请用黑色水笔写在相应的答题卡上,不得超出答题扫描区作答。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此次飞行任务将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中国空间站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 可能干扰宇航员和地面进行通话天体是( )
A. 木星 B. 地球 C. 太阳 D. 火星
3. 空间站舱外维修作业可能遇到的挑战是( )
A. 强辐射 B. 风力大 C. 强降水 D. 多雷电
2023年9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中科院研究所在福建首次发现的“奇异福建龙”化石相关内容。据研究,该物种距今约1.5亿年到1.48亿年。下图为“奇异福建龙”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物种生存的地质年代属于( )
A 太古代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5. “奇异福建龙”生活的地质年代分布最广的植被是( )
A. 蕨类 B. 藻类 C. 被子植物 D. 裸子植物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及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关于①大气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中纬地区厚度最大 B. 冬季较厚夏季较薄
C. 能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D. 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
7. 关于②大气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对流运动明显 B. 能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C. 卫星轨道的重要空间 D. 温室效应显著
某科研团队研究北半球某地海陆风日变化情况,下图为某时刻该地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陆地等压面对应的是( )
A. 晴朗的白天 B. 晴朗的夜晚 C. 多雨的白天 D. 多雨的夜晚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昼夜温差①较②小 B. 降水②较①大 C. 风力①较②大 D. 上升气流②较①强
10. 此时若在海边烧烤,烟将飘向( )
A. 正东 B. 正西 C. 东南 D. 东北
江心洲为江河中的沙洲,有些为季节性露出水面,有些为常年露出水面。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四处最有可能发育形成江心洲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 季节性露出水面的江心洲,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②风力沉积③流水沉积④流水侵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3. 江心洲大规模采砂后,将可能导致江心洲上游( )
A. 含沙量增加 B. 河床抬升 C. 侵蚀减弱 D. 泥沙沉积减少
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人们将海水脱盐得到淡水。目前全球有超过半数的海水脱盐工厂采用蒸馏法提取淡水。下图为海水脱盐的蒸馏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实验中水的运动过程可反映自然界水循环的部分环节,图中①代表的环节是( )
A. 降水 B. 蒸发 C. 下渗 D. 水汽输送
15. 若想在实验中加快淡水提取速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大加热板火力②增加水槽的深度③塑料膜上加冰块④增加集水杯容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6. 实验结束后,将水槽中余下的海水静置至常温状态,可发现余下海水相较实验前( )
A. 盐度、密度均升高 B. 盐度、密度均下降
C. 盐度升高、密度下降 D. 盐度下降、密度升高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了小溪…夏天,…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文中所描述到的植被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落叶阔叶林 D. 针叶林
18. 文中“雾从山谷中升起来”分析正确的是( )
A. 从山谷中垂直上升 B. 沿山坡上升 C. 东南风吹拂导致上升 D. 西北风吹拂导致上升
下图为漫画“枯萎的外表,强大的内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漫画中土壤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土壤偏酸性 B. 有机质含量低 C. 透气性较差 D. 保水能力较好
20. 该漫画中植被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枝叶稀疏 B. 革质叶片 C. 板根茎花 D. 叶片宽大
森林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物(枯叶、枯枝、果实),下图为“我国甲乙两种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我国甲树种广布的地区环境特征是( )
A. 红壤分布广 B. 地形以平原为主 C. 四季分明 D. 河流的结冰期长
22. 下列省区中,乙树种广泛分布于( )
A. 闽 B. 甘 C. 藏 D. 冀
树干下部弯、上部直,形似蒙古族弯弯的马刀,这样的树被称为马刀树。它不仅造型独特吸人眼球,更重要的是,通过它可以推断当地曾经发生过的地质现象。下图为马刀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关于该地曾经发生地质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生在土层深厚的平原地区 B. 一定发生在多暴雨的时间段
C. 诱发因素可能是雨水的浸泡 D. 当地可能常年多大风的天气
24. 关于“马刀树”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 水平生长——谷风吹拂发生弯曲
B. 向上生长——滑坡倾斜——向上生长发生弯曲
C. 水平生长——滑坡位移—向上生长发生弯曲
D. 向上生长——泥石滑落压迫——发生弯曲
25. 要分析“马刀树”现象发生的动态过程,可运用哪项地理信息技术( )
A. 遥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 数字地球
二、综合题(50分)
26. 我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相同光照条件下,用玻璃瓶设计了以下实验。下图中甲瓶为二氧化碳,乙瓶为普通空气,在两个玻璃瓶底部加入等量砂土,均匀铺平。根据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两小时后,温度较高的瓶子是____瓶。
(2)将下列数字序号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以说明该实验模拟的原理。(每个空格只填一个数字序号)
①太阳短波辐射 ②热量 ③吸收 ④升高 ⑤长波辐射
该实验模拟的原理:____能穿透玻璃瓶,被地面(砂土)____,地面(砂土)产生的____较少穿透玻璃瓶;从而把____保留在玻璃瓶中,使大气温度____。
27. 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是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光伏树是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各种仿生树相结合,具有各种功能的多用途发电装置。光伏树有利于实现城市发展的“生态化绿色化、智能化”。左图为光伏树,右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光伏树发电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
(2)与煤炭发电相比,简述城市采用光伏树发电优劣点。
(3)从太阳辐射的角度看,拉萨是最适合建设光伏树的城市之一,请分析其原因。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处喀斯特景观图。
(1)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多发育喀斯特地貌的原因。
(2)说出甲地貌的名称,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
(3)简述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有多条径流注入,多淤泥质海岸,内有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以北为东北平原,以西为华北平原。下图为渤海海域及附近区域。
(1)描述渤海海冰分布特征。
(2)说出渤海表层海水盐度季节变化,并说明原因。
(3)根据图文信息,分析天津夏季易发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4)解释辽河三角洲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
30.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暑假期间某同学在一个较密闭的阶梯电影院观看电影时发现,后排空调虽全力制冷仍然热得直冒汗,前排人员却冷得发抖。左图为电影院景观及前后排示意图。
请用箭头在右图标出前后排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____,并解释该现象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