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5 16:2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素养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个注重实践、勤于探索、有开拓精神的人。
◎重点:
1.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预习导学】
1.走近作者。
  丁肇中(1936— ),美籍华裔    学家。1974年发现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因此贡献,于1976年被授予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本文是丁肇中教授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背景介绍:1991年10月18日,《瞭望》周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征文颁奖大会。作为获奖者之一,丁先生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为题,向与会的中国学生发表了这篇演讲,根据自身的治学经验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探索去寻求真理,提出了新时代历史条件下的格物致知之道,对于从事现代科学研究的人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瞭(  )望    缅(  )怀
彷徨(  )   丁肇(  )中
诺(  )贝尔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缅怀:  
(2)思维:  
(3)彷徨:  
(4)恐慌:  
(5)激变:  
(6)格物致知:  
(7)袖手旁观:  
(8)不知所措:  
(9)一帆风顺:  
4.通读全文,完成填空。
  丁肇中先生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    ,希望中国学生培养    。文章用    的方法论证了中心论点。
【答案】
1.物理 诺贝尔物理学奖
2.liào miǎn páng huáng zhào nuò
3.(1)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2)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3)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4)因担忧、害怕而慌张不安。
(5)急剧变化。
(6)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7)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8)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9)形容非常顺利,毫无波折或挫折。
4.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 实验的精神 摆事实、讲道理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思路及观点,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思路及观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学习小助手·
提取文章的中心论点一般可以从几个地方入手:题目、开头、中间、结尾。
(2)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然后简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小助手·
划分议论文的层次结构一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主要内容可根据各部分所写的内容进行概括。
2.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1)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什么是“格物致知”和“格物致知精神”。
(2)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3.探究课文,深入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1)作者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有何现实意义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
1.(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演讲的基本内容,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第2~5段):分析指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第三部分(第6~12段):分析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一层第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二层(第11~12段):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四部分(第13段):提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②主要内容
文章作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的问题。
2.(1)“格物致知”就是从探察物体中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精神”就是实验精神。
(2)作者认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研究科学和个人行动上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保留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发现事物的真相;在应付迅速变化的世界和社会环境方面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要重新体会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使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3.(1)①原因有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②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使其保留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如今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关键要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具有“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精神,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任务驱动二学会合理安排议论文的论证结构,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1.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学习小助手·
参考本文的段落层次及段意分析来陈说思路。
一课一法
分析论证思路
论证思路就是将文章的论证结构进一步具体化,例如提出了什么观点或论题,是通过哪些论证方法展开论证的,最后是归纳概括,得出中心论点等。
  【答题格式】本文……(提出方式)提出了……(论题或中心论点),通过……(相应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心论点或者分论点),最后……(归纳或深化中心论点,或得出结论)。
  2.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学习小助手·
首先要明确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事例论证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然后结合文中的实际情况判断,找出典型例子进行分析。
【答案】
1.开头紧扣论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的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经验三个方面,分析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对新的一代提出希望。全文思路清晰,说理严密。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第4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在第12段举作者个人经历的事实,阐述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
道理论证:第2段引用《大学》中的话阐明了什么是“格物致知”;第3段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6~11段从理论上论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第13段用讲道理的方式论述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对比论证:将王阳明“格”竹子一无所获的例子,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的性质的例子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践。传统的中国教育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自我检讨和哲理的清谈,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它们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所有这些事例都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思维导图
根据课文,完成填空。
【答案】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