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壶口瀑布》(两课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 《壶口瀑布》(两课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5 16:35:48

文档简介

17 壶口瀑布
第2课时
◎重点: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掌握多种写景的角度和手法。
【预习导学】
1.作者在文中不仅细致地描摹了壶口瀑布    的气势,还概括了黄河博大宽厚的性格,更由黄河“    ”“    ”“    ”的特点联想到了中华民族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    精神的赞美。
2.作者两次至壶口分别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请你和大家分享一两个关于黄河的故事。
【答案】
1.磅礴、雄壮 挟而不服 压而不弯 勇往直前 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2.第一次在雨季,感觉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突出了瀑布的雄壮伟大。
第二次在枯水季,感觉声势浩荡,既壮美又优美,突出了瀑布的雄伟壮阔、刚柔相济。
3.望洋兴叹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河伯”。他站在黄河岸上,望着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 ”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始终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地告诉他:“有机会你可以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河伯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着欢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海神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北海,我还以为黄河之大天下无敌呢!那样,岂不是会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啊 ”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细读课文,赏析语言。
1.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2.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答案】
1.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在雨季时水势浩大、上下翻滚的汹涌景象。
2.①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震撼。突出了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
②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
③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河水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描写壶口水势时,寄寓了惊叹之情,表现了河水催人奋进、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任务驱动二赏读课文,归纳写法。
  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所闻融合在一起的
一课一法
借景抒情及其表达作用
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古时候,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常常是作者借以抒情的对象。
作用:作者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使文章不空洞,也使感情有所依附,更有感染力。
【答案】
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大多将自己观景时的体验融入景物描写中。如在描写河水时,“推推搡搡,前呼后拥”“翻个身再跌下去”的描写,似写水又似写人;而“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则近乎主客观合一,作者仿佛正是那滔滔河水了。
作者还用不少的篇幅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从第4段“我突然陷入沉思”开始,议论较多。就作者所见瞬间来看,石约束水,坚硬的石头是主动的一方,所以作者感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另一方面,水激荡石,改变着石头的形态甚至整个壶口的位置,就长远来看,河水才是真正决定壶口瀑布的因素。由此,作者很自然地得出了自己对黄河个性的看法:“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任务驱动三再读课文,深刻感悟。
  本文在写景中抒情言志,意境雄浑,感情真挚。作者是怎样抒情言志的
·学习小助手·
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间接抒情指作者在处理情感时,言在此而意在彼,叙事则因事缘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答案】
一是把抒情巧妙地融入具体的描写中。作者是带着感情观赏瀑布的,因此,在描写时也将这种感情表达了出来,寓情于景,情景相映。文章两次对壶口瀑布的描写,充满了对它的磅礴气势和伟大力量的敬佩、赞叹之情,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作者跳动的脉搏。
二是巧妙联想。作者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的博大宽厚和雄壮浑厚,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中华民族历尽艰辛、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升华了作品的主题。
任务驱动四学以致用,牛刀小试。
请仔细观察下面四幅图片,把你的视觉感受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习小助手·
仔细观察,抓住图片上景物的特点,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表达出来。
【答案】
示例:远远地,远远地,在离瀑布几十米的地方,我就看到了壶口瀑布那巨大的身躯。黄色的水卷着黄色的沙从瀑布上端径直冲到了底,就像一条黄色的龙披着黄色的鳞片,摇摆着身子从瀑布上端如旋风般冲进黄色的河水中。再看那瀑布,就像一匹永远剪不断的绸缎,紧紧地贴在悬崖壁上,又好像是一条黄色的面纱捂在了悬崖的脸上,遮住了它那神秘的面孔。两边的悬崖也是黄色的一片,就像是两扇没有闭严的大门,让黄河水从缝中挤出来,又像是紧紧夹住瀑布的大铁钳,生怕它被别人抢走。瀑布上方黄色的空气连着黄色的云、黄色的天,就好像一团淡黄色的棉花,又像一把淡黄色的遮阳伞,还像一床淡黄色的被子,完完全全地迷离了我的双眼。啊,真是一片壮观的瀑布!
思维导图
根据课文,完成填空。
【答案】排比 拟人 感情真挚 主次分明 雄伟壮阔 刚柔并济
217 壶口瀑布
素养目标
1.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掌握多种写景的角度和手法。
2.领悟作者在笔墨中流淌出的思想感情,感受黄河的魄力,感受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对中华儿女的鼓励作用。
第1课时
◎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的美。
2.把握作者的游踪顺序,体会思想情感。
【预习导学】
1.走近作者。
梁衡,山西霍州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长期在基层当记者。他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等职,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他的作品曾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他的主要作品:科学史章回体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夏感》等。
  背景介绍:瀑布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历来受到文人志士的青睐,被作为歌咏的题材,千古流传。梁衡的《壶口瀑布》所歌颂的并不仅仅是壶口瀑布,而是整条黄河,黄河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作者笔下,“蕴伟力而静持,遇强阻而必摧,绕山岳而顺柔,坦荡荡而存天地”的黄河,不就是华夏民族的象征吗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í chěng(  )    寒噤(  )
雾ǎi(  ) 推推搡(  )搡
怒不可遏(  ) 告jiè(  )
mí màn(  ) 霎(  )时
迂(  )回 mì(  )缝
gǔ gǔ(  ) chán chán(  )
挟(  )而不服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迂回:  
震耳欲聋:  
深不可测:  
前呼后拥:  
挟而不服:  
怒不可遏:  
【答案】
2.驰骋 jìn 霭 sǎng è 诫 弥漫 shà yū 觅
汩汩 潺潺 xié
3.曲折回旋、环绕。
耳朵都快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指被要挟而不屈服。
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文中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诵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的美丽。
1.饱含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瀑布的气势,谈一谈你的感受。
  2.整体感知课文,回答问题。
·学习小助手·
结合文中对黄河壶口瀑布的描写,选用关键词句进行概括。
(1)读完课文,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壶口瀑布给你留下的印象。
(2)黄河在这里展现的仅仅是他的阳刚之美吗
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学习小助手·
联系本文的线索——游踪顺序,结合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的篇章结构来思考。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5段):  
第三部分(第6段):  
【答案】
1.示例:关注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重音等方面,更容易体会到壶口瀑布的壮美。
2.(1)危险,雄伟壮阔,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
(2)黄河在这里展现的不仅是雄伟壮阔的阳刚之美,还有如丝如缕、如歌如画的阴柔美,堪称“刚柔相济”。
3.简要介绍壶口的地理位置、作者游览的次数。
作者曾两次看瀑布的情形。
赞美黄河伟大的性格,歌颂无坚不摧、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
任务驱动二精读课文,体会壶口瀑布的魄力。
作者到过壶口几次 每次的所见、所闻、所感一样吗 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习小助手·
作者去的壶口次数文中有明确的交代,“第一次”“第二次”,其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句。
第一次 第二次
季节     季(铺垫和渲染)略写     季(借物喻人,赋予水以人的情感)     写
声 隐隐如雷,震耳欲聋(刚)     (刚)     (柔)
势 “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    ”
景 水浸沟岸,雾罩乱石     
感      “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答案】
雨 枯水 详
隆隆冲去、轰然而下 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旋、如丝如缕
凝重 猛烈
“龙槽”“深不可测”;大水“向龙槽里隆隆冲去”时“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大水“向两边涌去”时,“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撼人心魄的壮美
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雄伟壮阔、刚柔相济
任务驱动三跳读课文,悟瀑布中融会的深情。
作者写作本文,只是为了向我们介绍壶口瀑布吗 他在写景中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小助手·
结合课文最后一段,紧紧抓住“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这句话来分析,从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答案】
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黄河之水,更是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中华儿女的性格。黄河在壶口将其巨大的力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作者在写景中赞美黄河,更是在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