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的旋律滋养学生的心灵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案
一、学情与教学内容相融情况分析:
这篇课文看似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但对于生活于大山中的孩子来说,此种景并不少见,为此文章的学习难度不大。对学生而言真正难点在体会榕树的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美。
二、教学背景分析:
《鸟的天堂》一课,是通过品读课文感受榕树大、美、奇而且富有生命力的特点,感受鸟儿们无拘无束生活的快乐,从品读中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创造生态美的旋律,从作者优美的文字背后感受作者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整合思路:
围绕以上课文背景我在教学中确立以“美”作为课堂的主旋律,从优美的家乡风光说起,以创造美、感受美、深化美、留住美、拓展美为主线,品文赏句,在读、品、议中共同奏响一曲和谐生态美的旋律。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读和议感受榕树大、奇、美、茂盛的特点;
2、体悟作者激动、兴奋、喜爱的心情,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美的热爱之情。
3.结合上下文理解“不可计数”的意思;
4.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描写大榕树片段;
5、感受作者情融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从诵读、品读、讨论中感受大榕树的美,体会作者对大榕树的喜爱之情。
教学流程:
一、创造美
1、由美引出美:
展示家乡的美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2.由美导出美:
是呀!我们的家乡景色多美呀,不过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家乡的美,让大家一起来分享那才是真正的美呀!你们能用自己的笔来打动外界的朋友吗?
同学们,有位叫田汉的诗人被一株大榕树的美所陶醉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三百年来榕一章,浓荫十亩鸟千双,并肩诋许木棉树,立脚长依天马江,新枝更比旧枝壮,白鹤能眠灰鹤床,历难惊灾全不犯,人间必竟有天堂。
同学们,是什么样的一株榕树让这位诗人发出人间必竟有天堂的感叹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巴金爷爷去观赏一下广东天马河上的那座神奇的小岛吧。(板书:鸟的天堂)
二、感受美
(学习课文的1——8自然段)
今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鸟的天堂》感受那里鸟的美景好吗?大家一起放声、自由的读读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课件展示阅读提示)读的时候要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简单汇报读书收获(一、是榕树,二是鸟儿活动的场景)
交流:(走进榕树)
1、谁来告诉我你读到榕树的什么了?
(1)远远地望见了这株大榕树。(大)
(2)走近仔细观察大榕树。(美、奇、茂盛)
2、思考:请勾画出能表现榕树“大”的特点的句子。(五、六、七自然段)
①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② 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③ 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④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⑤ 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下面我们就联系课文来品析其中一句话。
请同学们结合“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这句话的意思,选择“数”的正确读音。[“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如果读shù?,当“数目”“数量”讲,就跟前面的“数目”重复了,所以,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数shǔ]??
对于初来乍到的“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榕树,是怎样的感情呢?(惊奇 惊讶)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五、六自然段。
3、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子、段落中体会大榕树的美、奇、茂盛。
(1)榕树美,美在哪儿呢?(七、八自然段)
这样吧,我们自由朗读描写榕树的段落,体会体会。有喜欢的句子就勾出来多读几遍,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就在旁边作上记号。
(2)交流:你们喜欢读哪些句子,体会到了些什么,说说自己的理解?
4、加深对写大榕树茂盛、奇特美的理解。
以读个人读、全班读、小组读的表达方式加深对文本情感内涵的理解。
品析词句:
①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理解:茂盛、生命力、展示等词语,品味句子意思。
②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理解:一簇、缝隙等词语。
③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理解:翠绿、照耀、似乎、颤动等词语,品味出句子的含义。知道:前半句写实──写看到的树叶翠绿耀眼;后半句写感觉──写榕树充满了勃勃生机。利用多媒体展现绿叶颤动的情景,通过想像体会句子的意思。?
④这一句仅仅是表达了作者的这种感觉吗?(这表达了作者对榕树的喜爱和赞美的感情。)哪一句最能突出表达这一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⑤变换句式:谁能把下面的句子变成另一种说法?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南国的树真 。
对比朗读,哪句感情更深?(理解把“美丽”放前更强调了树的美丽。)?
⑥指导感情朗读: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三、深化美
在你心中榕树竟究有多大?(10000余平米)体会榕树的大。
(1)结合生活体会。
(2)多媒体播放“大榕树”片段,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化。
(3)同学们请随着纯朴的哨呐伴奏一起走进那神奇的大榕树。
(我们带着深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再次从优美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大榕树奇特无比的美。——读第七 、八自然段。 )
(4)仰望榕树,细细的端详,作者沉浸在美丽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是呀!那榕树的枝干不可计数、翠绿叶子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那富有勃勃生机的颤动怎能不让人发出“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的感叹呢?
〈2〉同学们带着我们的理解,我们一起再次用深情、激动、陶醉的心情来表达我们对大榕树的喜爱之情吧!“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四、留住美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用我们的声音把这株奇美的大榕树介绍给听课的教师们好吗?(学生读 7 、 8 自然段。)
这两个自然段写得真美。让我们把榕树的美久久地留在记忆里,好吗?
方法:可以按作者的写作顺序记,可以看着插图记,如果自己有更合适的记忆方法那也行。
〈1〉练习有感情的诵读
〈2〉检查背诵情况。
五、回顾美。
作者在描写榕树的一段中,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地抓住了榕树的(树干)、(树根)、(树叶)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六、开拓美:
孩子们,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到了天马河欣赏了鸟的天堂——那株奇美绝伦的榕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今天这样,用自己的真情去感受文章的深情、用真心感受小鸟家的安逸与舒服,珍爱自然的美丽,创造幸福的生活家园!我们家乡——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笔把可爱、神奇的家乡介绍给远方的朋友好吗?写的时候要多学学巴金先生的观察仔细、情融于景写法。
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属于我们的人间天堂吧!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