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25 古人谈读书
25 古人谈读书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论语》,知道了论语告诉我们的读书态度。今天我们再次去与古人交流,看一看朱熹又要告诉我们什么吧。
第二课时
25 古人谈读书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25 古人谈读书
学习目标:
1、正确了、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3、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25 古人谈读书
学习任务一:
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评价标准:
读准字音 ★
读好停顿 ★
25 古人谈读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心/ 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读好停顿,学会断句。
25 古人谈读书
学习任务二:
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先想想每一句话的意思,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课后第二题)
评价标准:
正确说出意思 ★
语句通顺 ★
25 古人谈读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心/ 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注释:
〔余〕我。
〔尝〕曾经。
〔谓〕说。
〔漫浪〕随意。
〔急〕要紧,重要。
〔矣〕了。
〔岂〕难道。
25 古人谈读书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 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
课文大意:
25 古人谈读书
学习任务三:
再读课文,想一想:“读书有三到”点明了读书需要哪几种态度 重点是什么 (课后第三题)
评价标准:
回答正确 ★
心到
眼到 心到最重要
口到
25 古人谈读书
请同桌每人一句交替着诵读这段古 文。然后换过来再读。这样多读几遍。
25 古人谈读书
背诵指导(课后第一题)
试着填一填,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下来。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5 古人谈读书
背诵指导(课后第一题)
试着填一填,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下来。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5 古人谈读书
获得感言(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通过“读书有三到”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读书有三到,也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其中心到是最重要的,说明我们在读书学习 的时候不仅要仔细看、认真读,更重要的是 要用心去学习,把学习态度放到第一位。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感谢聆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