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三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古诗三首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5 21:1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2.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3课时
四、教学过程
出示单元大任务。
著名诗人艾青曾无比深情地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学完第四单元几篇抒发爱国情怀的文章以后,我们要开展一次“悠悠爱国心,深深爱国情”班级朗诵会,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
品临终之言,感悟爱国情怀
八百多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间简陋的茅草屋内,躺着一位白发苍苍、气息奄奄的老人,他把儿子们叫到床前,只见他双眼噙满泪珠、双手颤颤巍巍地写下了临终之言。猜猜他可能会对儿子们说些什么。
这位老人,在临终之时,只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却一字未提家事,一言未及儿女。这位老人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
任务一:结合预习单,巩固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检查预习,指生读生字。
祭 乃
2.了解题意。
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3.自由朗读《示儿》,尝试读正确、读通顺。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4.根据注释,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说说诗歌大意。
元知:本来就知道。元,同“原”,本来。
但:只。
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定:平定,这里是收复的意思。
家祭:在家里祭祀自己祖先的活动。
无:同“毋”,不要的意思。
乃翁:你们的父亲。乃,你的或你们的。
5.在理解重点词语和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学生汇报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任务二:细读诗歌,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体会诗人的情感。
1.读一读前两句诗,思考:诗人“悲”从何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只是为看不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补充资料,了解诗人为什么“悲”。
在南宋之前有一个覆亡了的宋王朝,史称北宋。
1127年,金军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北宋灭亡了,淮河以北整个中原地带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下,重建的宋王朝只剩下半壁河山,称为南宋。
从中原沦陷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苦苦地等着盼着朝廷的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解救那些在敌人铁蹄下挣扎的父老乡亲,实现九州统一的夙愿。而南宋统治者只顾享乐,无意于祖国的统一。
——前两句突出一个“悲”字,诗人知道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自己无关了,“但”字使意思一转,指出唯有一事不空,那就是“不见九州同”。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以万事之空来衬托一事的不能忘怀,表达了诗人的遗憾、悲愤之情。
2.读一读后两句诗,感受“盼之深”,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当朝廷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你们的父亲。补充诗人的生平资料和作品,体会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怀。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幼年时正当金人南侵,他跟随父亲在兵荒马乱中度过幼年时光,看到了无数百姓背井离乡、转死沟壑的悲惨处境,了解到了侵略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无边苦难,这段难忘的经历,在诗人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他一生忧国忧民思想的起点。同时,他的父亲陆宰是一位具有爱国思想的士大夫,环境的熏陶和惨痛的经历对少年陆游有很大的影响。
陆游一生都致力于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然而,直到85岁去世,他也没能看到祖国统一。
20岁的时候,陆游立下了这样的志向——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51岁那年,因为竭力主张朝廷北伐抗金、收复中原,却被昏庸腐败的朝廷随便找了个借口罢免了官职,他忧愤成疾,大病十日。病体初愈时,他写下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52岁时,他写下感人肺腑的诗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67岁时,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终日缠绵病榻,可是他魂牵梦绕的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10年的寒冬,这位老人85岁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窗外是北风凄厉的呼号,屋内昏暗的烛火下是烛泪在流淌。面对床前哀戚的儿孙,这位老人一再叮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后两句由悲愤转为激昂,“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家祭无忘告乃翁”则是诗人把看到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3.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
4.男女生合作朗读。
让我们一起走进陆游的内心,请男生饱含对祖国没有统一的悲怆朗读1、2句;请女生朗读3、4句,表达诗人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男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女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陆游一生写过很多渴望收复中原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读一读下面几首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北望中原泪满巾,黄旗空想渡河津。丈夫穷死由来事,要是江南有此人。
——《北望》
——这首诗表达了对统治者妥协苟安的愤慨,渴望江南有立志收复失地的人出现。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在山阴 (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百姓,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诗人收复失地、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
——作这首词时,诗人已年近六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首词写诗人晚年时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理想落空的悲哀。抚今追昔,怅望依然破碎的山河,诗人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巨大悲怆,不由得发出“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痛苦呼告。
任务三:阅读丛书中的《病起书怀》,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自读丛书中的《病起书怀》,结合注释,和《示儿》对比阅读,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1.理解重点字词和易错字。
病起书怀:“书怀”指书写情怀、抒发感想。
阖(hé)、銮(luán)、挑(tiǎo)
2.补充资料:
1176年4月,陆游时年52岁。被免官后病了20多天,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为了表现要效法诸葛亮北伐、统一祖国的决心,挑灯夜读《出师表》,挥毫泼墨,写下此诗。
3.体会诗人的情感。
病起书怀
[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诗人用平淡的语言表达了深沉浓烈的情感:希望收复失地的美好愿望和以身许国的报国志向。“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
课堂总结:
陆游一生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实现。他致力于抗金斗争,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初衷。从他的一系列诗作中,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和真挚!让我们再次朗诵《示儿》和《病起书怀》,体会他这种深沉真挚的情感。
板书设计:
赏偏安之景,品读忧愤之情
任务一:结合预习单,巩固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检查预习,指生读生字。
邸 熏 汴
2.了解题意。
题临安邸:
题:写。临安: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邸:旅店。
写在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3.自由朗读《题临安邸》,尝试读正确、读通顺。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4.根据注释,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说说诗歌大意。
几时:什么时候。
休:停止。
暖风:一语双关,在诗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当时的淫靡之风。
游人:在这里不是指一般的游客,而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
直:简直,差不多。
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
5.在理解重点词语和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学生汇报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任务二:细读诗歌,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体会诗人的情感。
1.读诗歌,圈画出描写风景的诗句,说一说想象到的画面。
山外青山楼外楼。
——美丽的西子湖畔,青山连青山,高楼接高楼,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山”“楼”两个叠词的运用,让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重重叠叠的青山,仿佛出现在眼前,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2.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人的愤怒之情。
西湖歌舞几时休?
——西湖边上的歌舞到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补充资料1:
南宋统治阶级从汴州(即东京汴梁)逃到杭州(即临安)以后,继续对金妥协投降,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并无收复失地的决心,并且仍然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
补充资料2:
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梁,北宋灭亡。赵构逃到江南建立南宋。南宋朝廷并没有汲取北宋灭亡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抗金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
——“山外青山楼外楼”,多么美好的山河,但是这样的大好河山却被金人践踏。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大好河山被金人占领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他此时是多么希望这样的歌舞快“休”了。
3.自读后两句诗,思考作者表达的情感。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花天酒地,简直把杭州当作汴州了。
——“游人”一词在这里不是指一般游客,而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其中,“暖风”一语双关,在诗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当时的淫靡之风。在诗人看来,正是这股“暖风”把“游人”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4.课件出示《清明上河图》,升华诗情。
据史书记载,汴梁当时的人口约有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但是这一切,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遗民泪尽。
——诗人愤恨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北方失地,只知苟且偷安,过着纸醉金迷、粉饰太平的日子,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诗中饱含着诗人忧愤深沉的爱国之情。
5.参考下面的示意图,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任务三:阅读丛书中的《泊秦淮》,体会诗人的情感。
林升的《题临安邸》表达了对当政者苟且偷安的愤恨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杜牧的《泊秦淮》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1.自读诗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是停船靠岸的意思。此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夜晚停船靠岸在秦淮河时的触景感怀之作。
——迷蒙的雾气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朦胧的月光笼罩着沙洲。入夜,我停船靠近秦淮河畔的酒家。歌女们不懂得亡国的悲恨,还在秦淮河对岸唱着《玉树后庭花》。
2.结合具体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杜牧生活在晚唐,正值国家处在衰败期。面对秦淮河,六代的兴亡旧事一一从心中勾起,忧国忧民的情怀也随着面前历史变换的遗迹而涌上心头。但是,江对面却传来歌女无忧无愁地弹唱亡国之曲的声音。杜牧这里实际上不是在指责歌女,而是批判那些士大夫们只知道寻欢作乐,毫不把国家的命运放在心上,警告他们这是在重蹈历史的覆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课堂总结:
《泊秦淮》和《题临安邸》一样,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慨。这两首诗都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醉生梦死,不关心百姓死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板书设计:
读呼吁之诗,体会渴盼之情
任务一:结合预习单,巩固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检查预习,指生读生字。
恃 喑 哀 擞 拘
2.了解题意和作者。
己亥杂诗: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己亥年”是猪年。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写的一组诗,共315首。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48岁那年他愤然辞官南归。
3.自由朗读《己亥杂诗》,尝试读正确、读通顺。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4.根据注释,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说说诗歌大意。
生气: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恃:依靠。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究:终究。
天公:这里暗指当朝的统治者。
重抖擞:重新振作起来。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格式。拘,拘泥。格,格局、规格。
降:赐予,给予。这里是产生、选用的意思。
5.在理解重点词语和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学生汇报读,读出诗歌的节奏。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任务二:细读诗歌,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体会诗人的情感。
1.大声朗读前两句诗,思考:诗句描绘了什么社会局面?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变革;“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补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现状。
补充资料1:《己亥杂诗》这组诗作于己亥年(1839)。这一年诗人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后又北上接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了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这组诗。
补充资料2:为了统治疆域辽阔的国家,清朝统治者一面在怀柔边疆藩属,压迫中原;一面笼络中原知识分子来减轻抵抗;还压迫中原知识分子而讨好下层民众,以此来分化、瓦解中原社会的抵抗力。比如采用文字狱、禁止言论自由等可怕手段,这种愚民策略和压迫让每个知识分子都无法逃避和违抗。简而言之,在这样的统治政策和官僚体系下,整个社会笼罩的是一种奴性、平庸、敷衍、腐败和沉闷的气氛,扼杀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然而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这首诗表明诗人期盼一场急风惊雷,打破在清朝统治下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
2.大声朗读后两句诗,思考诗人表达的情感。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希望当朝的统治者能重新振作起来,打破常规任用人才。
补充资料:
当时的清政府用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来选拔人才,禁锢人们的思想,许多有志之士壮志难酬。“不拘一格”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方面的人才。
——诗人对清朝末年那种扼杀生机、禁锢思想、万马齐喑的社会局面感到十分痛惜,他在大声疾呼:当权的人应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才。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达了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潮抵挡旧势力的决心和抱负,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3.根据示意图,学生谈谈对整首诗的理解,并背诵课文。
任务三:拓展阅读丛书中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体会诗人的情感。
龚自珍在江苏丹阳云阳书院讲学,教书育人,可惜不到半年就突然病故,他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理想。耳畔萦绕着他的名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他多希望涌现出更多像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林则徐写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借助详细的注释,感悟林则徐的爱国情怀。
1.补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用兵舰大炮轰开了古老的中国的大门,清朝道光皇帝吓破了胆,匆忙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并将坚决禁烟、抗击英军的林则徐贬戍新疆伊犁。道光二十二年(1842)八月,林则徐自西安启程赴伊犁,临行前作此诗留别家人。
2.自读诗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竭。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不顾生死。岂能因祸而逃避,见福就趋附呢?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戍卒适宜。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宋真宗召对杨朴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3.体会诗人的情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即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与祸福,即使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永远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辉!在伊犁三年,诗人也的确没有因被流放远地而意志消沉,而是奔走呼吁、筹划组织垦荒屯田、兴修水利,为当地的发展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任务四:集体朗诵,在诵读中内化爱国情感。
第一幕:
开场白:
甲:爱国,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主题。
乙:千百年来数不尽的文人以此为题,留下许多传世诗篇。
合:在我们心中,爱国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境界。
第二幕:
甲:面对国土的沦陷,面对人民的悲泣,陆游遗憾深深:
合: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乙:陆游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最终能胜利:
合: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三幕:
甲:北宋灭亡,大好河山被金人践踏,南宋偏安一隅,统治者不思进取。诗人林升不禁愤怒地质问:
合: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乙:“游人”忘记了国难,醉生梦死,不思收复失地,林升不禁又对他们提出警告:
合: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第四幕:
甲:时光回到1839年,清政府腐败无能,大肆打压知识分子,龚自珍看到这死气沉沉的社会现状,不禁深深忧虑:
合: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乙:诗人希望打破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方面的人才,他在心底呼唤:
合: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第五幕:
甲:我们是英雄的中华儿女,我们永远牢记祖先的教诲:
合: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乙:我们是英雄的中华儿女,我们永远不忘前人的誓言:
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