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多变的天气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多变的天气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8-12 07:48:59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①知道大气污染指数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准。
②能用实例说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污染大气,被污染的大气又会反过来危害人类。 ③使学生初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观念,认识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懂得一些基本的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
【教学方法】
讲授法、查阅法、讨论法。
【重点】
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难点】
学会使用各种方法查阅资料。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随着天气渐凉,我们所在的地区已进入了秋季,同学们都增加了衣服。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那今天要给同学介绍的天气有什么特点?现在就请两位同学说一下近几天的天气状况。
板书: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教师:通过同学的描述,说明天气是不断地变化的,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气候则是长时间的过程。同学们在生活中对天气和气候的描述一定要准求。请同学打开语文书迅速找出关于天气和气候的描述,看那位同学找的又准确又多。(学生回答)
教师:天气是人们非常关心的话题,请同学回忆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天气过程。(学生回答)
看来天气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天气对人类生产的影响又如何?
板书:2、天气的影响:
(课堂活动)
请同学们分析教材提供的图“天气与人类的关系”。
材料A说明: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材料B说明: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材料C说明:天气与农业收成的关系。
材料D说明:天气与战争的关系。
讨论: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历补充更多资料,并给小资料加上一个标题。
(请两位学生简单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如天气与旅游、航海、飞行、心情的关系。
教师总结:
看来我们人类与天气息息相关,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关注每天的天气变化。
教师:人们在描述天气时,都要强调那些天气要素?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天气图:A图:“晴” B图 :“大风”C图:“寒冷”并讨论天气包括的要素。
总结归纳:天气要素:阴晴、风雨、冷热等。
教师:天气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人们必须要提前掌握天气的发展动向,以便安排好近期的工作和学习。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历史上才出现了第一张天气图。
(学生阅读):《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
教师:天气图是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但是天气图是怎样完成的呢?天气预报又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
板书:3、天气预报
学生阅读: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图的文字资料、图片,总结归纳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教师:制作一幅天气预报的流程图,做总结:
教师:除了看电视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还有那些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
学生讨论补充:收听广播、看报纸、上网
学生:请几位同学介绍《如何在网上查找天气资料》并介绍几个网站的名称。
教师:收看天气预报可以安排好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是良好的习惯。请同学收看一周的天气预报,下节课的任务是《模拟天气预报》。
教师指导:
要求:
1).学生提前一周收看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日报,并在表格中填出。
2).一个小组为单位进行,由小组长负责召集。
3).讨论以什么形式进行模拟天气预报。
4).每组推荐2-3位同学共同做主持人。
5).请各小组准备的解说词写在作业本上。
学生活动:利用课上及课余时间准备,教师要及时指导并督促学生准备的进程。
4、录像播放,以同学们最容易看到的电视天气预报作为例子,让同学观察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即天气要素:阴晴、气温、风、降水等。
5、在有关天气要素中要强调风向、风力的概念,明确风向的判断方法。教师可引
导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天气预报图中并特别要强调
1).风向是风的来向
2).风力强弱用级来表示
教师要准备一幅风的符号图显示在大屏幕上(或在黑板上画出风的符号图),分别指出风标、风尾和风向,变换不同的方向,来演示风向和风力不同,强调风力级别大小不同,风尾不同。同时要进行练习:准备几种不同的风向、风力符号,学生来判断。
观察温度:3℃/—8℃ (一定要明确3℃为一日中的最高气温,—8℃为一日中的最低气温),让学生算出温差有多大。
6、在课堂活动《模拟天气预报》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鼓励创新。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组协作。学生可以采取下列方法进行活动:
1).用小品、相声的形式模拟天气预报。
2).讲故事、配乐诗朗诵形式模拟天气预报。
3).用网上下载的图片及资料制作成课件进行。
4).在北京市的地图上指图播报,配合自制的天气符号卡片。
7、对于各组同学们的活动,一定要给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树立团结协作精神。评价可以从几方面进行:
1).各组同学的点评,可以评价自己的组,也可以评价别的组。这样可以集思广益,使今后的活动课得到提高。
2).教师的评价可以从《模拟天气预报》合理性、创新性、语言的生动性及预报的科学性等几方面进行评价。
3).把评价过程制成表格,进行自评、互评并计入学期成绩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新安镇第一初级中学简案
班级: 七年级 姓名: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①知道大气污染指数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准。
②能用实例说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污染大气,被污染的大气又会反过来危害人类。
③使学生初步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观念,认识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懂得一些基本的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随着天气渐凉,我们所在的地区已进入了秋季,同学们都增加了衣服。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那今天要给同学介绍的天气有什么特点?现在就请两位同学说一下近几天的天气状况。
板书: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教师:通过同学的描述,说明天气是不断地变化的,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气候则是长时间的过程。同学们在生活中对天气和气候的描述一定要准求。请同学打开语文书迅速找出关于天气和气候的描述,看那位同学找的又准确又多。(学生回答)
教师:天气是人们非常关心的话题,请同学回忆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天气过程。(学生回答)
板书:2、天气的影响:
(课堂活动)
请同学们分析教材提供的图“天气与人类的关系”。
材料A说明: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材料B说明: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材料C说明:天气与农业收成的关系。
材料D说明:天气与战争的关系。
板书:3、天气预报
1).学生提前一周收看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日报,并在表格中填出。
2).一个小组为单位进行,由小组长负责召集。
3).讨论以什么形式进行模拟天气预报。
4).每组推荐2-3位同学共同做主持人。
5).请各小组准备的解说词写在作业本上。
学生活动:利用课上及课余时间准备,教师要及时指导并督促学生准备的进程。
4、录像播放,以同学们最容易看到的电视天气预报作为例子,让同学观察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即天气要素:阴晴、气温、风、降水等。
5、在有关天气要素中要强调风向、风力的概念,明确风向的判断方法。
6、在课堂活动《模拟天气预报》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鼓励创新。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组协作。学生可以采取下列方法进行活动:
1).用小品、相声的形式模拟天气预报。
2).讲故事、配乐诗朗诵形式模拟天气预报。
3).用网上下载的图片及资料制作成课件进行。
4).在北京市的地图上指图播报,配合自制的天气符号卡片。
7、对于各组同学们的活动,一定要给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树立团结协作精神。
板书设计:
1、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2、天气的影响:
3.在有关天气要素中要强调风向、风力的概念,明确风向的判断方法
教学反思:

课件17张PPT。 你能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吗?说说看 平时我们是怎样来描述天气的?想一想A、东边日出西边雨;  
B、冬冷夏热;
C、风和日丽;
D、四季如春;
E、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F、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下面哪些是天气现象的描述:下列图片中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图一图三活动图二  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天气情况呢?电视
广播
报纸
上网
看云识天气
农谚
节气
……比一比:看谁答得快卫星云图中的不同颜色表示什么含义? 晴 多云 阴 雾 冰雹 霜冻 沙尘暴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雷阵雨 雨夹雪 小雪 中雪 大雪 风向指的是风的来向 风力指的是风的强弱风杆风尾每一道风
尾代表
风力2级北风6级表示风力
8~12级东南风7级西北风6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