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5 19:0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课程标准:
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特点;民国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情况;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前导语P113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结合教材第一目,梳理相关史实,分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主共和制度“名不副实”的原因。
1913 .3 宋教仁案,阻止国民党组阁;
1913.11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3 镇压二次革命,逐步控制南方;
1914 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和《大总统选举法》,实行总统制并连选连任;
1915.5 部分接受“二十一条”,签“中日民四条约”;
1915.12 接受劝诫当上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1915.12 护国战争,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
1916.3 取消帝制,恢复民国纪年
袁世凯大权独揽,破坏革命成果,倒行逆施,走上复辟帝制的之路
日本发出最后通牒后,中国民众的愤怒达到了高峰。“毋忘国耻”的标语在全国各处都可以看到,或涂写在墙壁上,或附在商品的商标上,或印在信封上。
各地青年学生尤为悲愤,有的愤而自杀,有的断指写血书,有的要求入伍,请缨杀敌。北京各学校学生议决,每日课余诵最后通牒一遍,以示不忘国耻。北京商会定5月7日为国耻日,全国教育联合会则决定各学校每年以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1915年5月7日,湖南一师的师生集资刊印《明耻篇》,毛泽东愤然题诗言志:“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冲天忧愤、报国大志骤涌笔端。
民国初期,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独裁专制与民主共和的斗争
二次革命
因宋教仁案而引发的讨袁斗争
护国战争
反对袁世凯恢复帝制的斗争
失败
取消帝制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材料: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人们不再把自己看作“圣明天子”治下的“子民”,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在袁氏当国几年间……国家的境遇和民众的生活都没有改善,同清政府时期没有多少区别。这个并无尺寸功绩的袁世凯忽然要做起皇帝来,更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结合所学与材料,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原因。
革命志士的努力;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复辟帝制违背民主共和潮流
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北洋政府对外公布中日交涉始末,声称“必须给后世的历史学家留下记录”;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将“二十一条”作为革命动员的依据;报界通过报道“二十一条”,提倡振兴国货。上述做法
A. 营造了民主建国舆论氛围
B. 开创了救亡图存新道路
C. 有利于民族国家观念强化
D. 阻止了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2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6年
1928年
军阀割据时期
1949年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民国时期
二、北洋军阀时期的军阀割据
二、北洋军阀时期的军阀割据
派系 代表 支持国 占据区域
直系 冯国璋 英美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皖、浙、闽、鲁、陕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
【学习聚焦】北洋时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相继爆发。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是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
孙中山晚年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内既不能谋各省之统一,外何以得友邦之承认。”据此他认为
A.外国势力的干涉导致护法失败
B.军阀割据阻碍了政治民主的进程
C.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民主进程
D.不平等条约体系影响国家的发展
北洋政府外争主权和国家地位的努力
在如今的法国北部诺莱特村有个被称为欧洲最大的华工墓地,这个墓地里长眠着842名华工。这座墓地每当每逢中国的清明节时,都会有很多华人前年祭奠。
有的人墓碑没有名字,没人知道他是谁。在华工的墓碑上刻着“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流芳百世”、“虽死犹生”等汉字,下面是每位阵亡者的中文名字、籍贯以及华工编号。
学思之窗: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 148 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 434 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中国年鉴 第一回》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结合这段材料,并联系课文,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及成就。
三、民国初年的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国初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时间 国别 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侵略时段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晴雨表”
三、民国初年的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国初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拓展探究: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冲击、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思想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2、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三、民国初年的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迫令放足
改良旗袍
旧式旗袍
中山装
长袍马褂
剪辫运动
常见礼节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 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 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2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陈独秀旨在强调
A.共和体制并不能为中国带来真正改变 B.巩固民主政体需要加强文化上的觉醒
C.北洋军阀的混战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 D.政党政治的尝试只是一场荒唐的闹剧
新文化运动概况 兴起标志
旗帜
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主张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民主、科学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胡适、钱玄同、刘半农
北京大学、《新青年》(前身为《青年杂志》,第2卷开始改为现名,并迁至北京)
①拥护“德先生”(民主),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②拥护“赛先生”(科学),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③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④提倡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概况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积极影响:
①解放思想: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
②推动报刊发展: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
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
③促进社会变革: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提出,
涉及内容更为广泛和深刻
④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条件,
对五四运动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
影响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器物”
“制度”
“思想”
特点: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过程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的特征 政治 民主政体艰难确立,袁世凯倒行逆施;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断捍卫民主成果。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社会 除旧布新
文化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新主流
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
——陈钦《北洋大时代》
北洋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和本课内容,提出你的观点。(可对材料中观点进行评析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