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会写寇,副等14个字,会写日寇,奋战等20个词语。
2.以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 结合重点语句,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3.学习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每一位战士的写法,做到点面结合。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理清故事的基础上,学会用小标题梳理课文内容,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体会五位壮士的顽强不屈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讲抗日故事,注意生生互动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抗日战争期间,在河北省保定的狼牙山地区,传颂着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这个故事曾经深深地震撼着当时的中国人,也必将带给现在的中国人和未来的中国人以深深的震撼。这个故事的主角有五个人。
出示五壮士的名字,共读五壮士的名字。
2.教师出示“狼牙山五壮士”课题。
“壮士”指什么人?(指豪壮而勇敢的人)
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呢?学习这篇课文后大家就一定会知道!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壮士”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初步感受五位战士的英雄气概。)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互相检查预习单,找出易错点,全班纠正。
出示易错生字词:日寇 晋察冀 副班长 手榴弹 抡起 棋盘峰
悬崖峭壁 热血沸腾 山涧 冰雹 屹立 喜悦 坚强不屈
全神贯注、昂首挺胸、居高临下、斩钉截铁、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开火车读 齐读
(2)形近字组词:冀—翼 副—幅 抡—抢 (指导写法)
2. 迅速浏览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接受任务——( )——( )——( )——跳下悬崖(交流写作脉络,师板书)
顶峰杀敌
引上绝路
诱敌上山
接受任务
【设计意图】: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揣度作者安排材料的思路上去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后,我们先来一起学习第二自然段,走近五壮士:(诱敌上山)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时的神态、动作表现的 找到相关词语圈出来,写写自己的感受。
预设重点段落一: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的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沉着、吼、抢、全神贯注)
2.交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为什么?(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虽然不同,可他们的愿是相同的,都是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勇猛歼敌。)
3.指导感情朗读,读出英雄气概。
4.这一段中,哪些语句是对五壮士面的描写,哪些语句是五壮士点的描写。这种写法叫什么?
5.讨论:
①这段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什么写的详细?(点)什么写的略?五壮士的神态、动作为什么写得详?
②不进行面的描写行吗?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课文在描写时,既关注了群体,又写了每一位战士,所以给人很全面的感觉,而且很具体。这就叫“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6.齐读第二自然段
7.总结学习步骤
①找出描写五壮士神态、动作的词,写感受体会。
②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出英雄气概。
③找出点面描写的句子,体会这样描写的作用。
【设计意图】先指导学生学习第二段,掌握方法:找出描写五壮士神态、动作的词,写感受体会;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出英雄气概;找出点面描写的句子,体会这样描写的作用。然后自主探究,学习其余三个场面。这样双线并举,既在读中受感染和教育,又加深对点面结合写法的认识。
8.在狼牙山顶峰,五壮士又是怎样英勇歼敌呢 请同学们按以上学习方法学习。
【预设】(引上绝路)
预设重点一: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1)学生品读重点词语并讨论:
“斩钉截铁”说明班长马宝玉不怕牺牲,毅然而然地选择死亡,也要完成连队交给的任务!
“热血沸腾”一词很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在班长的感召和鼓舞下,也要用生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2)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 这一段中,哪些语句是对五壮士面的描写,哪些语句是五壮士点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预设】 (顶峰歼敌)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五壮士的神态、动作怎样?找出重点词、句,并讨论。
预设一: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这个句子是写班长马宝玉动作的,“抢前一步”、“猛地举起”写出了班长对敌人的憎恨,对革命的忠诚,具有勇往直前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抢、夺、插、举、喊、拔、拧、掷)
2.这些动作说明什么 你有什么感觉 (结合插图)。
让学生通过品味以上动作词,观察插图,深刻理解五壮士在枪尽弹绝的情况下,面对疯狂的敌人,毫不惧怕,用石头去杀伤敌人!表现了战士对敌人无比仇恨,对人民对革命无比热爱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这一段中,哪些语句是对五壮士面的描写,哪些语句是五壮士点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预设】 (英勇跳崖)
1.同桌练习朗读,划出描写五壮士的神态、动作的词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讨论:抓住“屹立”、“纵身”、“昂首挺胸”:从“屹立”一词中可感受到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从“纵身”,可看出动作意志果断坚决,写出了班长的从容自若,毫不畏惧。“昂首挺胸”,表现了战士和班长—样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3.五壮士已胜利完成任务,为什么还要跳崖
他们的枪弹已绝,敌人已扑上来了,更加疯狂凶恶了,这时战士们宁愿死,也不愿被俘,这更是豪壮的气慨。
4.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激昂的语气)
5.这一段中,哪些语句是对五壮士面的描写,哪些语句是五壮士点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先指导学生学习第二段,掌握方法:找出描写五壮士神态、动作的词,写感受体会;有感情地读课文,读出英雄气概;找出点面描写的句子,体会这样描写的作用。然后自主探究,学习其余三个场面。这样双线并举,既在读中受感染和教育,又加深对点面结合写法的认识。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讲一讲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