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_____即景
一、教学目标
1.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三、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它的动态变化,填写观察记录单。
观察记录单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观察的自然景观或自然现象
观察顺序 景物变化
四、教学过程
本单元,我们欣赏了春夏秋冬最美的景色,观赏了大榕树的高大茂盛和群鸟欢腾的热闹场景,寻找了月亮的美丽足迹,初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动静之美。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美好的景物,今天,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之美。
任务一:读教材,明确习作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1.课件出示补充资料,理解“即景”。
即:当时,当下。
即景:当时或当下所看到的短时间某一场景内发生变化的景物。
例如:
(1)《四季之美》写的是春夏秋冬的景色,从全篇来说,“四季之美”就不是“即景”。但其中写春天黎明时的天空颜色的变化,秋天黄昏归鸦回窠的情景,就是“即景”。
(2)如果观察含羞草从发芽到长大的过程就不是“即景”,但含羞草遇到外界刺激就轻轻闭合上的变化过程就是“即景”。
2.理解“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为习作做准备。
“自然现象”指的是刮风、下雨、打雷、起雾、日出、日落等现象。
“自然景观”就是指大自然的景色,如山水田园、荷塘湖泊等。
3.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是即景,夏夜萤火虫翩翩飞舞是即景,你想写什么即景呢?
4.再读教材,梳理习作要求。
任务二:回顾文中描写景物动态变化的方法。
从阅读中学习写作,学习文中写好景物动态变化的方法。
片段1: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四季之美》
——从“一点儿一点儿”,可以看出句子是按时间顺序描写天空的云的动态变化的。
——用“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等写出了天空颜色的变化,用“泛”“染”“飘”等动词和“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的”等叠词写出了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
片段2: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月迹》
——通过月亮的形状变化写出了月亮慢慢升高的动态过程;“先”“再”“渐渐”这些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使月亮升高的过程更清晰;“爬”“溜”两个动词使月亮动态变化更生动。
片段3: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
——丛书文章《日出(节选)》
——动词“矗”写出“细细的抛物线”出现得快而陡;“闪着金光”写出“线”的颜色;“抛溅”写出“线”出现时随意而洒脱的状态;“冲”写出“快”和“猛”;“迸射”写出日出的力量大、速度快。这一连串的动词传神地写出太阳升起之前的景象,动感十足,很有意境。
片段4:在孩子们的喊声中,那莲掌般的山廓柔和了,清晰了,猛地一点银辉羞答答地一闪,眨眼就成一片,逐成半圆,终成一轮。秋的月一如秋的果,丰润饱满得惊人,沉甸甸、明晃晃地托在那近在咫尺的山的手掌中了。
——丛书文章《喊月亮(节选)》
——“就成一片”“逐成半圆”“终成一轮”,这生动的动态描写,把一轮圆月渐渐升起、月光倾泻的美丽景象细腻地描绘了出来,动态十足,意境优美。
小结: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同时根据景物的特点,从景物的形状、颜色、数量、声音、大小、气味、长短、粗细、明暗、冷暖等方面描述景物的动态变化。
任务三:结合所学方法,修改观察记录单。
根据所写的内容和学到的写作方法,参考下面的观察记录单样例,修改自己的观察记录单。
观察记录单(样例)
观察时间 X月X日 观察地点 小区 观察的自然景观或自然现象 月夜
观察顺序 自上而下,从整体到局部(月亮升起的过程、月夜小区的楼房、散步的人群、花圃草坪、运动区域……) 景物变化 月亮的形状变化,小区各种景物的颜色变化,人们的表情、动作变化
任务四:借助示意图进行习作,根据评价单自评、修改习作。
1.借助下面的示意图,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
2.依据评价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评、修改,还可以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
评价内容 特别棒 还不错 需努力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
能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能养成自主修改的好习惯,并主动与伙伴交流、分享自己的习作。
五、板书设计(共19张PPT)
______即景
五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习作指导课
课时建议:2课时
请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它的动态变化,填写观察记录单。
课前准备
观察记录单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观察的自然景 观或自然现象
观察顺序 景物变化
本单元,我们欣赏了春夏秋冬最美的景色,观赏了大榕树的高大茂盛和群鸟欢腾的热闹场景,寻找了月亮的美丽足迹,初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动静之美。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美好的景物,今天,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眼中的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之美。
任务一:读教材,明确习作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即:当时,当下。
即景:当时或当下所看到的短时间某一场景内发生变化的景物。
理解“即景”
【例如】
《四季之美》写的是春夏秋冬的景色,从全篇来说,“四季之美”就不是“即景”。但其中写春天黎明时的天空颜色的变化,秋天黄昏归鸦回窠的情景,就是“即景”。
如果观察含羞草从发芽到长大的过程就不是“即景”,但含羞草遇到外界刺激就轻轻闭合上的变化过程就是“即景”。
理解词语
“自然现象”指的是刮风、下雨、打雷、起雾、日出、日落等现象。
“自然景观”就是指大自然的景色,如山水田园、荷塘湖泊等。
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是即景,夏夜萤火虫翩翩飞舞是即景,你想写什么即景呢?
再读教材,梳理习作要求。
任务二:回顾文中描写景物动态变化的方法。
片段1: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四季之美》
从“一点儿一点儿”,可以看出句子是按时间顺序描写天空的云的动态变化的。
用“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等写出了天空颜色的变化,用“泛”“染”“飘”等动词和“一点儿一点儿”“微微的”等叠词写出了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
片段2: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月迹》
通过月亮的形状变化写出了月亮慢慢升高的动态过程。
“先”“再”“渐渐”这些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使月亮升高的过程更清晰。
“溜”“爬”两个动词使月亮的动态变化更生动。
片段3:
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
——丛书文章《日出(节选)》
写出“线”的颜色。
写出“细细的抛物线”出现得快而陡。
这一连串的动词传神地写出太阳升起之前的景象,动感十足,很有意境。
写出“线”出现时随意而洒脱的状态。
写出“快”和“猛”。
写出日出的力量大、速度快。
片段4:在孩子们的喊声中,那莲掌般的山廓柔和了,清晰了,猛地一点银辉羞答答地一闪,眨眼就成一片,逐成半圆,终成一轮。秋的月一如秋的果,丰润饱满得惊人,沉甸甸、明晃晃地托在那近在咫尺的山的手掌中了。
——丛书文章《喊月亮(节选)》
“就成一片”“逐成半圆”“终成一轮”,这生动的动态描写,把一轮圆月渐渐升起、月光倾泻的美丽景象细腻地描绘了出来,动态十足,意境优美。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同时根据景物的特点,从景物的形状、颜色、数量、声音、大小、气味、长短、粗细、明暗、冷暖等方面描述景物的动态变化。
小 结
任务三:结合所学方法,修改观察记录单。
根据所写的内容和学到的写作方法,参考下面的观察记录单样例,修改自己的观察记录单。
观察记录单 观察时间 ×月 ×日 观察地点 小区 观察的自然景 观或自然现象 月夜
观察顺序 自上而下,从整体到局部(月亮升起的过程、月夜小区的楼房、散步的人群、花圃草坪、运动区域……) 景物变化 月亮的形状变化,小区各种景物的颜色变化,人们的表情、动作变化
任务四:借助示意图进行习作,根据评价单自评、修改习作。
借助下面的示意图,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
依据评价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评、修改,还可以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
评价内容 特别棒 还不错 需努力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
能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能养成自主修改的好习惯,并 主动与伙伴交流、分享自己的 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