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老梅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老梅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25 16: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
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于制作铅笔芯的主要材料是金属铅 B.用嘴吹灭蜡烛是将其着火点降低
C.饮用井水时先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在煤炉边上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面做法和措施符合这一发展观念的是
A.为保护地表水资源,将工厂废水注入地下
B.为防止工厂废气影响人体健康,可将烟囱建的尽可能高
C.将农村的秸秆垃圾等集中在本地焚烧处置,不扩散到外地
D.植树造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3.如图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Er
C.该元素的元素名称为饵 D.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g
4.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试管破裂 B.标签受损 C.读数偏小 D.引起中毒
A.A B.B C.C D.D
5.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的卡罗琳·贝尔托西利用标记物DIFBO(化学式为)发生“点击化学”反应来探索细胞和跟踪生物过程,对于癌症靶向治疗的实现非常关键。下列关于标记物DIFBO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属于混合物 B.它共含有24个原子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92g D.它是由碳、氢、氟三种元素组成
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 B.稀有气体用于制作电光源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天然气用作生活中的燃料
7.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水和冰都能解渴——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也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8.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是当今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只涉及一种氧化物
B.该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9.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内容
A 单质 氦气、水银、金刚石
B 清洁能源 煤炭、氢能、太阳能
C 大气污染物 SO2、CO2、PM2.5
D 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电子
A.A B.B C.C D.D
10.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和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密度 检验燃烧产物中是否有水 证明燃烧需要有氧气 比较 KMnO4在水 和汽油中的溶解性
A.A B.B C.C D.D
12.如图为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搅拌的方法能增大NaNO3在水中的溶解度
B.t1℃时,50g水里加入25gKNO3,可得到75g溶液
C.t2℃时,KNO3和Na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自然界是一个碳的世界。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于2023年6月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
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一
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NaOH、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二
依据文章内容问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填“吸收”或“释放”)CO2。
(2)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使海洋酸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图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
(4)对比图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
1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3)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从(填“a”或“b”)端通入。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时应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15.从某废旧电子产品中可以提炼贵重金属金和铂,并得到硫酸铜溶液。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图中“操作”的名称是,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填仪器名称)。
(2)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反应基本类型为。
(3)分析流程,可以得出铜和金相比,活泼性较强的是。
16.化学兴趣小组对铁生锈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实验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查阅资料】①铁锈为红色固体,其主要成分为Fe2O3 xH2O。
②煮沸可以使水中溶解的氧气受热逸出。
【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C中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A、B中铁钉无明显变化。
(1)图1中能证明“与H2O接触是铁生锈条件之一”的现象对比为。实验1的结论是:;铁锈化学式。
(2)实验2:为进一步探究影响铁生锈速率的因素,小组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利用传感器监测过程中氧气浓度的变化来判断铁生锈的情况。
实验记录如表:
序号 其他试剂 初始时氧气浓度/% 200s时氧气浓度/%
水/滴 食盐质量/g 稀醋酸/滴
① 0 0 0 20.8 20.8
② 10 0 0 20.8 15.2
③ 10 0 5 20.8 12.7
④ 10 1.0 0 20.8 8.0
①中200s时氧气浓度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本实验中能得到“食盐能加速铁生锈”的结论,依据的实验对比是(填实验序号)
②本实验中设计②③的目的是。
【反思与评价】
(3)继续实验探究,发现稀盐酸比稀醋酸使铁生锈速率更快,其实验方案为氧气初始浓度为20.8%时,于实验2的装置中所取的“其他试剂”有,测量200时氧气浓度,并与(填序号)进行对比。
17.小林对某品牌牙膏样品中的碳酸钙含量进行测定。小林称取10.0g牙膏样品,加入足量5%的稀盐酸,按如图装置实验,记录数据如下(牙膏中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装置和药品总质量(g) 261.0 260.0 259.3 259.0 258.8 258.8 258.8
请计算:
(1)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经查实,上述方法所测得牙膏中碳酸钙含量偏小(实验操作规范),导致偏小的原因。
试卷第2页,共6页
1.C
【详解】A、石墨质软,灰黑色,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主要材料是石墨,不是金属铅,故说法错误;
B、用嘴吹灭蜡烛是将其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着火点不能降低,故说法错误;
C、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分解生成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饮用井水时先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边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说法错误。
故选C。
2.D
【详解】A、将工业废水注入地下,会污染水资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将烟囱建的尽可能高,依然会污染空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焚烧秸秆会污染空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植树造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能保护环境,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详解】A、铒的偏旁为“钅”,则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周期表右上角字母为元素符号,则铒元素的符号为Er,故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间的汉字为元素的名称,则该元素的名称为铒,故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周期表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则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单位为“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C
【详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图中产生操作可能会造成试管破裂,划伤手,不合题意;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标签没有对准手心,会导致标签受损,不合题意;
C、在用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看到的读数偏大,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符合题意;
D、闻药品的气味时,直接用鼻子凑近瓶口闻,会引起中毒,操作与产生的结果一致,不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A、标记物DIFBO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
B、标记物DIFBO的化学式为 C12H10F2 ,则它的一个分子含有12+10+2=24个原子,故B错误;
C、标记物DIFB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10+19×2=192,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不是“g”,常省略不写,故C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标记物DIFBO由C、H、F三种元素组成,故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不活泼,故A错误;
B.稀有气体用于制作电光源,主要利用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的是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故B正确;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主要利用其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故C错误;
D.天然气用作生活中的燃料,主要利用其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挥发散发气味,选项正确;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分子的种类不改变,选项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选项正确;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的总体积变大,选项正确。
故选B。
8.C
【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为:4HCl+O22Cl2+2H2O。
【详解】A.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该反应只涉及一种氧化物,此选项正确;
B. 该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都是+1,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此选项正确;
C.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氯化氢、氧气分子个数比为4:1,此选项错误;
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此选项正确。
故选C。
9.A
【详解】A、氦气、水银(金属汞)、金刚石(碳单质)中均只含一种元素,属于单质,该选项正确;
B、煤炭属于化石能源,不属于清洁能源,氢能和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该选项不正确;
C、SO2、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但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该选项不正确;
D、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没有电子,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10.C
【详解】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选项推理错误;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C、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D、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将油污分散为小液滴,形成乳浊液除去。但汽油除去油污是因为汽油可以溶解油污,不是因为汽油有乳化作用,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A、向一个盛有燃着的高低不同的两只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下面的蜡烛先熄灭,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
B、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燃烧产物中有水,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示中①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②红磷(与氧气隔绝、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燃烧,不能证明燃烧需要有氧气,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除了溶剂不同,其它条件相同,能够比较KMnO4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2.D
【详解】A、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外部因素是温度,用搅拌的方法不能增大NaNO3在水中的溶解度 ,错误;
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KNO3的溶解度是2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50g中最多溶解10gKNO3,50g水里加入25gKNO3,可得到溶液质量=50g+10g=60g,错误;
C、没有确定溶液是否饱和,不能确定t2℃时,等质量的KNO3和Na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错误;
D、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KNO3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正确。
故选D。
13.(1)释放
(2)CO2+H2O=H2CO3
(3)碳替代
(4)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最好
【详解】(1)化石燃料燃烧要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自然界碳的循环中,化石燃料燃烧释放二氧化碳,故填:释放;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故填:CO2+H2O=H2CO3;
(3)由图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碳替代,占47%,故填:碳替代;
(4)对比图中三条曲线,得出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烟气流速范围内,当烟气流速相同时,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最好,即CO2的脱除率最大,故填:氨基乙酸钾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最好。
14.(1)锥形瓶
(2) 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 2KMnO4K2MnO4+MnO2+O2↑
(3)a
(4)A
【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3)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a;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故答案为:A。
15.(1) 过滤 漏斗
(2) 2Al+3H2SO4=Al2(SO4)3+3H2↑##Fe+H2SO4= FeSO4+H2↑ 置换反应
(3)铜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的操作将金属的固体混合物与液体进行了分离,为过滤,故填过滤;
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和漏斗,故填漏斗。
(2)由图可知,①中发生的反应有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还有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 FeSO4+H2↑,故填2Al+3H2SO4=Al2(SO4)3+3H2↑或Fe+H2SO4= FeSO4+H2↑;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都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3)由图可知,流程的末端,铜能够与稀硫酸、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而金不能反应,说明铜和金相比,活泼性较强的是铜,故填铜。
16.(1) 试管A中铁钉不生锈,试管C中铁钉生锈 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Fe2O3##Fe2O3 xH2O
(2) 铁粉没有与水接触,不能生锈 ②④ 探究稀醋酸能否加速铁生锈
(3) 10滴水,5滴稀盐酸 ③
【详解】(1)由图1可知,A试管中铁钉与空气中氧气接触,但不与水接触,无明显变化,C试管中铁钉与空气中氧气接触,同时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观察到C中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能够证明与H2O接触是铁生锈条件之一,故填写:试管A中铁钉不生锈,试管C中铁钉生锈;
由图1可知,A试管中铁钉与空气中氧气接触,但不与水接触,无明显变化,B试管中铁钉与水接触,但不与空气中氧气接触,无明显变化,C试管中铁钉与空气中氧气接触,同时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观察到C中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故填写: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铁生锈是铁潮湿的空气中作用的结果,铁锈的成分是Fe2O3·XH2O其化学反应方程式:4Fe+3O2+XH2O=2Fe2O3·XH2O,但是在初中阶段我们一般认为铁锈就是Fe2O3,是由于铁缓慢氧化所得:4Fe+3O2=2Fe2O3,所以不论是Fe2O3,还是Fe2O3·XH2O都是正确的,故填写:Fe2O3或Fe2O3·XH2O。
(2)①由表格可知,实验2中,①水滴量为0,说明铁粉没有与水接触,不能生锈,不消耗氧气,故填写:铁粉没有与水接触,不能生锈;
由表格可知,实验2中,②没有食盐,④有食盐,其它条件相同,且④中200s时氧气浓度更低,说明食盐能加速铁生锈,故填写:②④;
②由表格可知,实验2中,②中滴有水滴,③中不仅滴有水滴,还滴有稀醋酸,则说明本实验中设计②③的目的是探究稀醋酸能否加速铁生锈,故填写:探究稀醋酸能否加速铁生锈。
(3)控制变量法,改变酸的种类,其它条件不变,继续实验探究,发现稀盐酸比稀醋酸使铁生锈速率更快,其实验方案为:氧气初始浓度为20.8%时,再取10滴水,5滴稀盐酸,故填写:10滴水,5滴稀盐酸;
并与滴有稀醋酸的③进行对比,故填写:③。
17.(1)解: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10.0g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x=5g
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50%
(2)锥形瓶内残留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详解】(1)详解见答案。
(2)锥形瓶内残留二氧化碳会导致二氧化碳的量偏小,从而导致测得牙膏中碳酸钙含量偏小,故填写:锥形瓶内残留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点睛】该题为表格计算题,解题思路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面物质的总质量不变,那么装置中减少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的气体的质量,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答案第6页,共7页
答案第7页,共7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