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3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3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5 17:5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__________
教学目标
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汇句式,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词意的能力。
品读学习本文运用对话和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弟子的治国理念,感受儒家思想的魅力。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
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孔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朱熹《朱子语类》
1.仁治:“仁治”是孔子“四治”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一书中讲到“仁”有104处,君子107处。人与仁的概念,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说所谓仁,就是爱人,亲爱父母是最大的仁。
2.礼治: 就是主张用“礼”的方式治理国家。孔子认为立身治国非有礼不可,在《论语》一书中有74处记载论礼。孔子说“为国以礼,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意思是礼是治理国家的法则,就像秤、绳墨、规矩一样的重要;不以“礼”治国就如没有耜(古代的农具,用于锄地)而要耕地一样。
政治思想
3.社会理想: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其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政治思想
1.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要一视同仁,开平民教育之先河。
2.因材施教:这是教学方法,他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
3.学思并重:这是治学方法,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均衡发展:孔子之教,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其 教 育 观
《论语》:“论”,编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 “论语”就是语言的编纂。
它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有很高的价值,古人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
文体
价值
文体知识
《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诗》《书》《礼》《易》《乐》《春秋》
《诗》《书》《礼》《易》《春秋》
文学常识
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
风、雅、颂、赋、比、兴
时代背景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春秋末期,周朝的统治已经崩溃,诸侯战争不已,社会动荡不安。面对这样的乱世,孔子提出了种种政治主张,希望改良政治,建立起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有序的理想社会。事实上,他的主张在当时行不通。这篇文章记录的孔子与学生的对话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进行的。
孔子
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古人尊对卑、长辈对晚辈说话或者自称时,一般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如孔丘自称为丘,这是谦称;通常名与字是有意义上的联系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曰原”。
仲由

冉求
公西赤
陪长者闲坐
解题
诵读
诵读全文,注意字音和句读。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曾皙( xī ) 长( zhǎng )乎尔
千乘( shènɡ ) 毋( wú )吾以也
饥馑( jǐn ) 比(bì)及三年
哂( shěn )之 俟( sì )君子
铿( kēng )尔 莫( mù )春 沂(yí)
舞雩( yú ) 喟( kuì )然 吾与( yù )点也
课文翻译
子路、曾皙(xī)、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侍: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课文翻译
因为
很短的时间
相当于“于”,介词,
放在形容词之后,可译为“比”
不要
同“已”,“止”的意思
平日平时
那么,就
如果
有人
用,做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日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孔子一出场就给人态度和蔼、思想明智、胸襟开阔的印象,可见孔子确实是一位高明的老师。体现了孔子循循善诱、平等民主的教学观。
问题思考
孔子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目的是什么?
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动词,用。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如或:如果有人。如: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以,动词,用。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如或:如果有人。如: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动词,用。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如或:如果有人。如: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
课文翻译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率尔:轻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尔,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之后,相当于“然”。
千乘之国:中等国家。
摄乎:摄,夹。乎,于,在。
加:加于,加到……上。
师旅: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
因:动词,接续。
饥馑:泛指饥荒。饥,五谷不熟;馑,蔬菜不熟。
为:治理
比及:等到。
方:合乎礼仪的行为准则。
课文翻译
夫子哂(shěn)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哂:微笑
这里略带讥讽。
1.王力的《古代汉语》:乘,兵车,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在当时只能算中等国家。
2.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
3 .万乘用来指天子,千乘之国用来指小的诸侯国。
4 .哂——本义:心情轻松。引申义:微笑。再引申义:相互打趣儿。互相揶揄嘲弄一番。
知识链接
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动词,用。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如或:如果有人。如: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以,动词,用。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如或:如果有人。如: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动词,用。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如或:如果有人。如: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用。
课文翻译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sì)君子。”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方:纵横。
如:连词,表选择,或者。
足:使动,使……富足。
如:连词,至于。
其:那。
俟:等待。
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动词,用。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如或:如果有人。如: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以,动词,用。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如或:如果有人。如: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动词,用。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如或:如果有人。如: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
课文翻译
“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在这方面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能:胜任,能做到。
焉:这里作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代下文“小相”这种工作。
宗庙之事:诸侯祭祀祖先的事。
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端:礼服,名作动,穿着礼服。
章甫:礼帽,名作动,戴着礼帽。
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焉:兼词,于之,在这些场合里。
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的是最低的士这一级。
小相
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动词,用。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如或:如果有人。如: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以,动词,用。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如或:如果有人。如: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动词,用。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如或:如果有人。如: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假如。或:无定代词,有人。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
课文翻译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奏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kēng)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
舍:放下。
作:起身,站起来;
乎:和、跟
撰: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
课文翻译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少年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何伤:何妨。伤:妨害。
乎:语气词,呢。
莫春:即暮春,农历三月。莫,通“暮”。 既:副词,已经。
冠者:成年人。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
童子:少年,未成年的男子。
风:名作动,吹风。 舞雩:台名。 咏:唱歌。
课文翻译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喟然:叹息的样子。喟,叹息。
与:赞成。 夫:指示代词,那
也已矣:语气助词连用,相当于“罢了”。
课文翻译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何:为什么。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以:介词。靠,用。让:礼让,谦逊。
课文
“唯求则非邦也与?”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的事吗?”
唯:语气助词,放句首,无实义。 邦:国
也与,语气助词,表疑问。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翻译
“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安:怎么、哪里
课文
“唯赤则非邦也与?”
“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的事吗?”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翻译
“宗庙祭祀、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的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相呢?”
小:形作名,小相。孰:疑问代词,谁。
大:形作名,大相
一、文章师生这次对话的主题主要围绕 “志”字展开讨论,给全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2段) 
孔子问志
第二部分(第3—13段)
弟子述志
第三部分(第14—21段)
孔子评志

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
孔子问志 志向 性格 孔子评价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文本解读
子路(仲由)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
志向
性格
有抱负、自信,却较鲁莽、轻率。
态度
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不够谦虚。
(侧重强国)
文本解读
冉有(求)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志向
性格
谨慎谦虚,说话有分寸。
态度
孔子叹之。孔子有意忽略大小差别,主张“为国以礼”,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应当仁不让,怎能非要等君子去做呢?(孔子表扬其谦逊态度,但也从他的话语中也读出孔子暗示冉有不该畏缩不前。)
(侧重富民)
文本解读
公西华(赤)
能在诸侯举行会盟的时候担任一个“小相”。
志向
性格
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态度
孔子惜之。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孔子赞成他的治国志向,肯定他的谦虚态度,但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他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侧重以礼治国)
文本解读
曾皙(点)
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20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志向
性格
洒脱高雅,从容淡定。
态度
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与孔子的观点相同,得到孔子的赞扬。
(春游图:安定自由)
文本解读
孔子问志 志向 性格 孔子评价
子路 千乘之国—有勇,知方 (有抱负、轻率) (哂之 )以其言不让
冉有 小国—足民 (谦虚、有分寸) (叹之)唯求则非邦也与?
公西华 愿为小相焉 (谦虚、娴于辞令 ) (惜之)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曾皙 暮春游乐图 (从容、洒脱) (与之)吾与点也。
思考:夫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
曾点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同时“风乎舞雩”等都表明了曾皙十分重礼。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
思考:概括孔子的形象特点。
1、侍坐 哂之 鼓瑟
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3.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教学民主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点评,具体生动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不同性格,突出地显示了儒家礼乐治国的共同理想。
课堂小结
合作探究
孔子之志对当今社会有何影响?
截至2019年12月,各国已建立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分布在162个国家(地区)。
创建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讲,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超越文明、文化、宗教、人种、国家、民族等隔阂,强调平等相处、互相尊重。
感谢观看,作业来啦
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