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唐诗三首(石壕吏)逐字稿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唐诗三首(石壕吏)逐字稿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5 18:01:0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4.唐诗三首(石壕吏)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从今天起,我们学习杜甫的诗歌名作《石壕吏》。
二、学习目标
1.理解《石壕吏》记述的内容,感受战争的残酷无情和政府强行征兵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与痛苦,体会杜甫对百姓的同情。
2.品味《石壕吏》精心构思、语言洗练等特点。
三、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人。是名诗人杜审言之孙。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后世也有人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草堂。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诗圣”: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其诗诗艺精湛,给后世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诗-“诗史”: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到衰的尴尬年代,国力衰弱,政治腐败。空有才华而不得志。他的诗又多反映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困难生活的同情。
四、背景介绍
《石壕吏》写作于安史之乱时期。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未,唐军在邺城(今河南安阳)围攻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因为史思明增援安庆绪,唐军大败。唐军主帅郭子仪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离家出征时悲伤的哭声。杜甫的这番经历,促成他写作了著名的“三吏”“三别”。其中《石壕吏》流传最广。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初读诗歌:请听朗诵,跟读,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
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诵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读出语气和情感。
概括内容
1.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老师给个提示,要讲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老师给个
示例:这首诗讲述的是在安史之乱时期,作者目睹官吏在石壕村民家强行征兵的故事。
2.好同学们,刚才我们概括了故事的内容,现在再请同学们详细的讲述故事,争取讲的详细生动,可以有适量的合理的想象。
提示:
①故事要完整,与课文一致。②合理想象环境。③合理想象石壕吏、老妇人、老翁的神态与动作以及作者的心情合理想象环境。
九、理清情节
请同学们在诗中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写作顺序,找到叙事的线索。
好,同学们,相信你已经找到了表示时间的词语。有暮、夜、夜久、天明;夜久是指夜深,天明是指天亮的时候。傍晚时分,诗人投诉到石壕村,很快就进入了夜晚,看到有差役,过来捉人。晚上,诗人住宿在老妇人家里,听到老妇人上前和差役对话,听到老妇人最后跟着差役离开。天亮的时候,诗人登城和老翁一个人告别。
经过梳理,我们会发现,这首诗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作的,是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的。
十、学习第一段
1.我们来学习诗歌的第一段。第一段交代了哪些内容
捉人是发生在晚上。地点石壕村。人物有老妇人、老翁、差役、旁观者叙述者是诗人杜甫。事件:有吏夜捉人。
2.同学们,你有没有觉得“夜捉”两个字很奇怪 捉是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例如捕捉、捉贼猫捉老鼠。征兵为什么要用捉字 还有夜字也很奇怪,我们征兵一般是在白天进行的,为什么这里的官更是夜晚去捉人 请结合全诗说你的理解。
用捉而不用征或招,暗示了官吏们不顾百姓的意愿,强迫百姓去当兵。百姓不是自愿的,官兵只好去捉刻画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体现了作者对官吏们残暴手段的批判态度。
在夜晚去捉人,我们可以想象,之前是白天捉人的,而且官吏经常在白天捉人,于是老百姓白天就躲出去了。到了晚上一定要睡觉,所以要回家。官吏们也没有放过。趁着人们回家入睡的黑夜,突然袭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百姓是日夜难安。县吏捉人手段狠是狠毒。这个字也体现了作者对官吏们残暴手段的批判态度。
夜捉两个字表面上是客观的叙述事实,但实际上内含褒贬,作者的批判态度藏在里面。有学者评论这首诗,其有猛虎攫人之势,主要是指夜捉两个字,让我们感到官吏们就像凶恶的猛虎,张开了血盆大口,要把老百姓吞进自己的肚子里。夜捉两个字特别能表现杜甫所批判的事实,就是唐朝的政府征兵无度,比较过分。
3.面对“有吏夜捉人”,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 为什么 面对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大家要知道,部队征兵一般是不征招老年男子和女性的尤其是老年女性,差役们连这样的人都不放过,所以老翁才担心自己被捉走,赶紧躲出去。而老妇人自以为被抓走的可能性不大,出门去周旋,结果他竟然被捉走去当了兵。可见唐王朝征兵无度。
十一:学习第二段
1.石壕吏和老妪各自的态度是怎样的 结合下文看,这段有什么作用
诗中写道: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是大呼大叫,妇人是啼哭,差役是大怒,妇人是痛苦。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对比,再加上“一何”这个词,“一何”是多么的意思。他加重了感彩有力的渲染出差役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气氛。
十二:学习第三段
1.从诗句中找出老妇的“苦”,抓住关键词,说说老妇有哪些苦
第三段可以分成三层。第一层 1-6句,写老夫人的第一苦,三个儿子服兵役,其中两个战死,作为他们的母亲是多么的痛苦。第二层 7-10 句,写老妇人家境贫寒。第三层 11-14 句,老妇人自己最终被逼迫去服役,这是他的又一重痛苦,一共有三重痛苦。
2.老妇一家三男被征,说明了什么
三男已死二男,又说明了什么 一家三男被征,说明的是兵役很残酷。三男已死二男,说明的是战争非常的惨烈。
3.从“三男邺城戍”到“犹得备晨炊”,写“致词”内容有十三句诗。学者霍松林说:“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
请根据老妪的话,合理想象石壕吏呼喝的内容(现代汉语)。
老妪和县吏的对话:第一组对话,老妪说自己家有3个男子去服役,有两个战死了。他为什么会说这个情况 恐怕是县吏追问他们家适合服役的男子的去向。于是老妇才由此回答。反推县吏可能是这样问的:你家男人哪里去了 快交出来。知道了老妪家的悲惨遭遇之后,县吏却并没有停手,又逼问了什么,于是老妇回答说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小孙子和小孙子的母亲,这肯定是县吏追问,剩下的还有什么人 县吏可能是这样来追问的:难道你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吗 快交出来。县吏对这一家人为国家战死了两个男子的悲惨遭遇,一点都没有同情心,他们是多么的蛮横无理。第三组对话,老妪是自请服役。他这样一个老妇人,为什么要自请服役呢 恐怕是县吏要逼着他要人去参军。老妪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答应自己去。所以反推县吏可能是这样来逼问的:我都不管,今天必须交出个人来。
4.明白了3 组对话,我们再来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种写法叫做藏问于答,是这首诗的一个特点,不写问话,只写回答。这样语言很简省,等你细细的读来悟出来,明白了,就会觉得石壕吏,步步紧逼,蛮无理,是那样的令人发指。
同学们,这其中的妙处,你之前读出来了没有 诗是要细细的品的,尤其要品文字背后的东西,那些没有写出来的东西,有时候特别的重要。
十三、学习第四段
1.“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你能推知哭泣的人是谁吗 说说理由。
其实不难推之。老妇人已经被抓走了,老翁逃跑了,还没回来。应该是给孩子喂奶的那个年轻母亲在夜晚偷偷的哭泣了很长的时间。
2.请赏析这句诗的丰富内涵
夜久这个词表明老妇人一再哭诉而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从入夜征兵到夜久,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县吏的无情表现的更为突出,老妇的苦楚也显得更加的深重。“如闻”这个词一方面表现出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抓走,未来的生活的困难而悲痛不已,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作者以关心之心,倾耳细听,同情难过。通夜未能入睡
同学们,你在读诗的时候读到“夜久”,读到“如闻”的时候,有没有读出这些内涵
十四、质疑问难
在学这首诗的时候,同学们一般会有两个疑问,不知道你有没有
1.怎么理解老妪自请“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有的同学会说他为什么要自请 他不能拒绝吗 实际上他拒绝不了。为什么 你看那些县吏是那么的蛮横和冷酷,他拒绝了也没用。最后他们家总会有人被逼着去应征入伍。在这种情况下,老妇人想到那就牺牲自己来保全自己的家人,保全她的丈夫、儿媳和小孙子。
还有一个层面,老妇人说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他已经不能够上战场打仗拼命了,但是他也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给战士们煮饭。从这儿来看,实际上这个老妇人他是知道国家处在危难之中的,他愿意参加河阳的战役,去对抗安禄山、史思明的部队,为国家分担苦难。所以读到这儿的时候,你心里应该能读出来,这个老妇人可不是一般的老妇人,他有对家人的深厚感情,也有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
2.杜甫为什么不站出来阻止石壕吏“捉人”,拯救老妪一家
杜甫虽然是个官员,但是征兵这件事情不在他的职权范围内,他管不了。第二个,就像我们刚才说的河阳前线在打仗,朝廷在与安禄山、史思明的军队作战。所以杜甫心中是矛盾的。他虽然心痛老妪一家的遭遇,但是也支持唐王朝进行的平叛战争,希望赶紧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也没有出来阻止石壕吏的捉人,他的内心是很矛盾的。这样的心理非常的真实。
十五、主旨探究
我们来探究一下诗歌的主旨。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很清楚了是对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深表同情,对统治者残暴压迫老百姓的行径非常的不满。
读“三吏”“三别”, 你一定要读到沉郁顿挫,读到涕泪满襟,你才真正读懂了杜甫。他悲悯的目光拂过失去亲人的老妇,携过在边疆浴血牺牲的将士,从一个家庭延伸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
十六、总结
1.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唐朝社会生活的一个片段,表达对战争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灾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者残暴压迫老百姓的强烈不满。
2.这首叙事诗,以时间为序,以诗人行踪为线索,脉络清晰。
3.精心构思,极其精炼。
(1)句句叙事写实,寓强烈的感情态度于平实的叙事中,
(2)藏问于答。
(3)善于剪裁。
作者投宿石壕村后,老妇人一家怎样接待他的没有写。这与主要事件无关,与中心无关。老妇人是否被官吏带走,当时也没有交代。直到第一天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我们才知道,可怜的老妇人竟然被人带走了,读来令人不胜唏嘘。好同学们,这首诗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