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地理环境决定论(1)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
(2)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
(3)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1、产生的历史背景
注意
“地理环境决定论”所说的地理环境仅指自然环境,其实质是自然环境决定论。2、核心思想
地理环境
1、决定人类的 和 特征.
2、决定人类的
等。
3、决定人 ,人类 地适应环境。听天由命生理心理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类社会的发展只能被动3、局限性
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反映了当时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代表人物——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zxxk图示法记忆二、人类中心论1、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人类利用和改造 地理环境 的能力不断提高,
3、地理环境决定论受到否定和批判,“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应运而生。 工业文明时期最突出1、产生的历史背景
(2)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
(3)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 的影响2、核心思想( 1)单纯地把 看作人类活
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地理环境人定胜天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
1、人地关系对立
2、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人地中心论思想的结果是:学.科.网zxxk学科网20世纪70年代.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国际上
出现了悲观派与乐观派的大论战。
悲观派:
过分强调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而忽
略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乐观派:
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地理环境对人
类社会的发展影响。
两派的激烈争论,加深了人们对全球环境的认
识.孕育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三、人地伙伴论1、产生的历史背景1、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2、人类开始反思以往行为对地理环境所造成 的严重后果
3、重新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逐步建立人与地理环境的新型伙伴关系。2、核心思想(1)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
(2)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3、意义1、倡导人类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2、合理、适度、有效的改造自然
3、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
4、推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
和可持续发展活动探究:(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要从环境中
索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也要向环境中
排放废弃物.活动探究:(2)观点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观点二:人类中心论
观点三:人地伙伴论活动探究:(3)赞成观点三:人地伙伴论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人类社会早期
工业文明时期
20世纪60年代以来
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低,对自然环境依赖性大。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为提高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人类开始反思并意识到以往经济行为存在的问题。
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的对象,盲目追求征服自然。
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互惠、和谐的伙伴关系
束缚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学科网学.科.网4.下列做法体现了那些人地关系思想1.伏季休渔 2.退耕还湖 3.封山育林 4.涸泽而渔
5.风水与建筑学 6.建防护林 7.人有多胆地有多大产 8.人定胜天 9.围湖造田 10.毁林开荒 11.修建水库 12.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 13.休养生息
14.都江堰工程 15.观风雨雷电而知天地之恩威 测一测: 1、关于农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B、大规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稳定
C、人类利用资源的范围和强度加大,出现了各种环境问题
D、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肤浅C 2、和谐论观点的主要思想是( )
A、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
B、人类通过文化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产生长期的适应
C、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
D、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C 3、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这些都说明了( )
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的国家或地区 ②污染物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C课件22张PPT。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理解重点知识、分析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
2.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 材料一:
一个贫困山村的干部为了带领村民奔小康,想出一个致富的办法:利用当地的草山草坡放养黑山羊,把黑山羊养大后再卖掉。刚开始时,每家只养几只羊。几年后,每家都有了一大群羊,经济收入比以前提高了几十倍。村民手里有了钱,大家都很高兴,由衷地感谢他们的致富带头人。但是由于过度放牧,该村的草场都被破坏了,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材料二:
另一个山村,自然环境与前一个差不多,但该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的特点,大力种植中草药,并引进美国红提子在山脚下种植,中草药和红提子都获得了丰收,村民收入比以前大幅度提高了,而且村里的山仍是青的,水还是绿的。村民们纷纷说,这才是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活动:
上述两种生产致富方式,哪一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哪一种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为什么?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一、理解可持续发展
1、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 ,
又不对 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
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组成:
可持续发展是由 经济、社会、生态 三大
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
一个 复合 系统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zxxk(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条件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不仅重视 经济数量 的增长,更追求 质量 的改善和 效益 的提高
(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 健康 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 平等 、自由 的 社会环境。
(3)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和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2)如果图中经济系统为钢铁生产系统,
将各组词组相应的字母填入图中括号内:
①工业产值、利润
②技术人员
③铁矿石、煤炭
④土地、水、空气
⑤厂长、经理、车间主任
⑥钢材
⑦工业“三废”
⑧生活垃圾公平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二)公平性原则zxxk学.科.网学科网2、持续性原则
(1)制约因素
(2)核心
(3)条件
(4)目标合理——自然资源
保持——人口规模
处理好——发展经
济保护环境
3、共同性原则——从全球利益出发
许多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单靠某一个国家就能得到很好解决的,而是需要国际合作,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获得解决。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臭氧层空洞等。
在尊重各国主权
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
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
性目标和政策4、阶段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想高级阶段推进的过程,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责任方面,表现明显的差异。强调:
1、发展中国家:贫困和不发达是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这些国家长期处于贫困、人口过度增长、环境持续恶化的恶性循环之中。需要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消除贫困,增强自身的环保能力,只有解决了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2、发达国家是造成目前地球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责任者。有义务率先采取有关环境保护措施,为国际合作做出更多贡献。
三、可持续发展
从概念到行动 ① 只有一个地球(1974年)
②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4年)
③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1999年)
④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01年)
⑤ 地球充满生机(2001年)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内涵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1、公平性原则
2、持续性原则
3、共同性原则
4、阶段性原则总结达标测评近年来我国的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据此完成1—3 题。
1. 这种行为有违于可持续发展的( )
A. 发展的观念?? B. 公平的观念?? C. 环境的观念?D. 权利的观念
2. 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导致气候异常?? B. 石油污染的结果
C. 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 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3. 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 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B. 改革渔具,加密渔网渔眼
C. 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D. 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4 以下主张和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 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B. 发达国家应停止过度消费
C.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人口的零增长
D. 各国在开发本国自然资源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B DAD5.下列思想分别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基本原则?
(1)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
(2)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遭国际环保人士的强烈谴责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学科网学.科.网课件34张PPT。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节zxxkzxxk学.科.网讨论:这几张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学科网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由发达国家提出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有没有必要走持续发展之路。为什么?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正深受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困扰。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也提出“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并制定了
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学.科.网1.人口战略自学思考:
1.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人口问题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贫困人口多人均资源少2.针对我国人口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一方面,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2.资源战略 讨论: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为什么长期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庞大的人口压力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水平低学科网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 中国处于工业化的成长期,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目前有“世界工厂”之称。近20年GDP以近10%的速度递增,经济的高速增长,对农产品、矿产品的需求量迅速上升。 每炼一吨钢,德国、日本等先进的工业国家只需6公斤的水,但在中国却要23到56公斤左右;造纸工业中,中国每生产一吨纸最少要用掉456公斤的水,但在已工业化的国家则只需要不到200公斤。 针对我国长期存在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你认为应怎样解决?庞大的
人口压力经济迅速发展科技
水平低人均
资源少资源需求量大资源利用率低依靠科技
挖掘潜力控制人口,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建立节约型
经济体系资源问题解决措施3.环境战略讨论: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我国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举例说明表现: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大气严重污染” 的前十个城市里,中国占其8 :贵阳、重庆、太原、兰州、北京、广州等。 上海市每天产生出7300吨粪便和500多万吨污水一起排入黄浦江,每天又从江里抽出市民饮用的自来水。1988年初使几十万人遭殃的甲肝大流行,是水污染的结果。 我国沙尘暴频起和荒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20世纪50至6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70至8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2100平方千米;9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以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尤以西北地区为甚。 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该做些什么?我是中国人!
持续发展靠我们!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机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之一。
1、计算式如下:
66.67×6750×10%×0.9+66.67×5250×5%×1.2=40502+21001
= 61503(元)
2、水泥厂的粉尘不但污染了大气,而且污染了土壤。水泥厂的生产除了导致粮食减产外,还可能给当地农民生活健康带来不利影响。P42活动点拨:阅读课文思考:怎样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战略?4.稳定战略 柳林村的做法只考虑到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破坏了土地资源,对后代的生存发展构成了威胁,是不可取的; 梨树村的做法既开发了矿产资源,又保护了耕地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可取的。P43活动点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把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高到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
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前提下
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依靠科技充分挖掘潜力,并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世界面积 、 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深受 等全球性问题的困扰行动纲领: 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国情人口战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
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稳定战略发展战略资源战略环境战略第三人口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行动! 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该做些什么?我是中国人!
持续发展靠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