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了解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三衢道中》。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三衢道中》。
三、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春天的古诗呢?
学生A:我想到了“春暖花开”。
学生B:我知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老师: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也是描写春天的,它就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你们对曾几有了解吗?
学生C:我不太了解。
老师:没关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曾几。曾几是一位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常常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中的小细节。那么,你们知道“三衢”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D:是不是一个地方的名字?
老师:对!“三衢”就是指三衢山,这首诗就是诗人在三衢山的道路中所作。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感受一下诗人眼中的春天吧。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三衢道中》)
老师:读完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觉?有没有什么问题想要问呢?
学生 E:我想知道诗中的“梅子黄时”是什么时候?
老师:“梅子黄时”一般指的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通常是在初夏的时候。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梅子黄时的晴天,他在小路上行走的情景。
学生 F:那“小溪泛尽却山行”是什么意思呢?
老师: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乘船沿着小溪行驶到了尽头,然后又走山路。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行程和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二)初读古诗,补充学法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这首诗的作者和题目。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初读这首古诗。在阅读古诗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意。有谁能说说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学习古诗呢?
学生A:可以看注释。
老师:对,注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难懂的词语和典故。还有呢?
学生B:还可以查字典。
老师:很好,查字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还有什么方法呢?
学生C:看图片。
老师:没错,图片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诗歌中的景象。那我们就先来看看这首诗的插图,看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老师展示古诗插图)
老师:从这幅插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能不能和古诗中的句子对应起来呢?
学生D:我看到了梅子,对应的是“梅子黄时日日晴”。
学生E:我看到了小溪,还有小船,应该是“小溪泛尽却山行”。
老师:非常好!通过插图,我们对古诗的内容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再仔细读一读古诗,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进一步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老师: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或者句子呢?
学生F:老师,“绿阴不减来时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老师: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等方法来理解这句话。“绿阴”指的是绿树成荫的景象,“不减”表示没有减少。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回来时的路上,绿树成荫的景象和来时一样。
学生G:那“添得黄鹂四五声”又是什么意思呢?
老师:“添得”就是增添的意思,“黄鹂”是一种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树林中又增添了几声黄鹂的叫声。
老师:通过初读古诗和使用这些学法,我们对《三衢道中》有了初步的理解。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的大致内容。
(三)学习古诗,理解诗意: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对《三衢道中》这首诗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深入学习这首诗,理解它的诗意。谁能说说古诗的前两句“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
老师:说得很好!那你们能想象出诗人在这样的天气里乘船和行走的情景吗?
学生B:我能想象出诗人在晴朗的天气里,小船在小溪上缓缓行驶,周围是青山绿水,感觉很惬意。
老师:很棒!那么,古诗的后两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又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C: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老师:理解得很正确。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呢?
学生D:诗人描绘了山路上绿树成荫,还有黄鹂的叫声,让人感觉很幽静。
老师:非常好!那你们觉得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学生E:诗人的心情应该是很愉快的,因为他在美丽的景色中行走,还听到了黄鹂的叫声。
老师:是的,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己的行程,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愉快的心情。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
学生F:有一次我去爬山,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也听到了鸟儿的叫声,感觉很开心。
老师:很好!希望大家都能像诗人一样,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享受生活的乐趣。现在,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三衢道中》)
(四)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衢道中》这首古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学生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三衢山的道路中看到的景色。
老师:对,诗人通过描绘梅子黄时的晴天、小溪尽头的山路、绿树成荫的景象和黄鹂的叫声,展现了三衢山的美景。
老师:那么,这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学生B:我觉得这首诗很优美,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
学生C:我觉得诗人的心情很愉快,他很享受这次行程。
老师:是的,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传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发现和欣赏身边的美好呢?
学生D:我们可以多去户外走走,观察大自然的变化。
学生E:我们也可以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小事情,比如听到一首好听的音乐,看到一幅美丽的画。
老师:非常好!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除了《三衢道中》,还有很多描写自然景色的古诗,谁能举例说一说?
学生F:我知道《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学生G:还有《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老师:很好!这些古诗都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多读一些古诗,感受古人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老师: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三衢道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三衢道中》)
(五)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三衢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