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5 23:1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肇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一、选择题(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4分,共40分)
1.广州清汤牛腩面远近闻名,其面条细滑、牛腩肥瘦相间,加以细碎葱花、香菜,更是清香怡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碗牛腩面中所含有机化合物共有的元素有C、H、O、N
B.牛腩中的脂肪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摄入过多易导致肥胖
C.牛肉中的蛋白质在烹饪过程中空间结构会改变,有利于人体消化
D.面条中的淀粉不能被细胞直接吸收,糖尿病人无需控制面条摄入量
2.氮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NRT1.1(硝酸盐转运蛋白)会根据外界环境的硝酸盐浓度,通过位点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在高亲和力和低亲和力之间切换,来完成氮素的吸收,保证了植物细胞对氮素的需求,右图表示硝态氮的转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RT1.1只能特异性运输硝态氮
B.图示中,细胞外的硝态氮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图中P型质子泵只有运输H+的功能
D.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中转运蛋白的构象不会发生变化
3.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也是一种应用于生物学各领域的重要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运用了相互对照,无需空白对照
B.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采用抽样检测法对酵母菌计数并建立数学模型
C.家庭制作果酒时添加适量白糖可提升果酒的酒精度和甜度
D.可以将酵母菌放在清水中让其细胞膜涨破,再用差速离心法获取各种细胞器
4.据央视报道,最近有一群来自江苏大丰的麋鹿在湖北洞庭湖安家落户(两地区麋鹿为同一物种),至此国内的麋鹿三大种群(还有北京南海子的麋鹿)齐聚洞庭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南海子的麋鹿、江苏大丰的麋鹿到达湖北后,通过变异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
B.外来麋鹿种群迁入湖北洞庭湖之前,三大麋鹿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C.判断若干年后湖北洞庭湖麋鹿种群是否进化的依据是统计基因型频率有无改变
D.麋鹿三大种群齐聚洞庭湖,扩大了原住麋鹿种群的基因库,提升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5.农药残留速测卡可以快速、简便地检测蔬菜、水果表面的有机磷农药。速测卡有“红片”、“白片”。原理如下:胆碱酯酶可催化靛酚乙酸酯(红色)水解为乙酸与靛酚(蓝色),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检测时,将一定量的待测蔬菜剪碎,放入瓶中,加入适量纯净水;用滴管吸取适量液体滴加到速测卡“白片”上;一段时间后,将速测卡对折(如图所示),用手捏住,使“红片”与“白片”叠合;根据“白片”的颜色变化判读结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速测卡“红片”部分含有靛酚乙酸酯和胆碱酯酶
B. “白片”呈现的蓝色越深,说明蔬菜表面残留的有机磷农药越少
C.若环境温度较低,“红片”与“白片”叠合后的时间应适当延长
D.每批测定应设滴加等量纯净水到“白片”上的空白对照卡
6.各种细胞器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与维持细胞的渗透压有关
B.中心体和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C.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有关
D.叶绿体、线粒体与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有关
7.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右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情况 90
阻断副交感神经 180
阻断交感神经 70
A.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加快
B.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
C.正常情况下,只有交感神经能检测到兴奋
D.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
8.毛束象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南方等地的害虫,喜食植物嫩梢、幼叶。研究人员对西双版纳植物园的毛束象种群进行了研究,该地只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月~翌年4月)。研究发现毛束象成虫危害主要发生期为4~10月,有2个活动高峰期(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调查毛束象的种群数量时,应选择病害较重的植物进行统计
B.b点对应数量小于a点对应数量,可能是b点时幼叶成熟,食物来源减少所致
C.调查结果说明毛束象种群数量受干旱、气温等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较大
D.为有效防治毛束象,应在5月10日之前控制毛束象的种群密度
9.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长着约占广东植物种数1/3的高等植物,其中包括有“活化石”之称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桫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鼎湖山上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鼎湖山吸引游客旅游观光,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C.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破坏,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D.大量引入观赏物种有利于美化鼎湖山风景区的植被景观,提高物种多样性
10.当植物叶片受到机械损伤或病菌感染后,局部会产生大量H2O2,称为氧化爆发(OXB)。H2O2还能通过植物输导组织运往远端未受损的叶片,激活GST等基因的表达,产生提高植物抗逆、抗病的物质,启动防御途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OXB可能导致受损的细胞迅速死亡,加快病原体扩散
B.细胞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不会产生H2O2,不存在氧化爆发现象
C.H2O2可作为植物细胞的信号分子,参与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GST等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促进植物体各部位细胞迅速凋亡
11.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将加热杀死的Ⅲ型肺炎球菌(S型菌)的细胞破碎后,依次除去各种杂质,得到纯化的转化因子,并且纯化的转化因子仍然具有类型特异的、可遗传的转化活性。得到具体的实验证据如下:
①转化因子的化学元素分析与计算出来的DNA组成非常接近
②纯化的转化因子在光学、超速离心、扩散和电泳性质上与DNA相似
③转化活性不因去除蛋白质或脂类而损失
④用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处理不影响其转化活性
⑤用RNA酶处理也不影响其转化活性
⑥用DNA酶处理可使其转化活性丧失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思路是将组成S型菌的各种物质分离开来,单独观察某种物质对R型菌的作用
B.证据③表明转化因子与蛋白质或脂质无关
C.实验证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不是RNA和蛋白质
D.该实验运用了减法原理,可得出“Ⅲ型肺炎球菌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是DNA”的结论
12.化感作用主要指植物产生及释放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形成有利或有害作用的现象。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的鱼腥草提取液分别处理玉米和黑豆种子,研究它们之间的化感作用关系,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农作物的化感作用抑制田间杂草生长属于化学防治
B.鱼腥草分泌化感物质促进黑豆种子的萌发
C.a点对应浓度的提取液对玉米和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相同
D.合适比例的鱼腥草和玉米进行套种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
13.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20世纪,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草地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为此我国政府启动了多项保护措施,大幅度的减畜工作是其中一项。下图为三江源地区实施减畜工程前后载畜压力指数(草地现实载畜量与草地理论载畜量的比值)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减畜工程可使草地产草量提高,进而使草地载畜压力指数降低
B.修复三江源地区的退化草场可大力种植各种灌木和乔木,以提高其稳定性
C.实施载畜工程后,草地仍处于超载状态,还需进一步减畜减压
D.现实载畜量高于理论载畜量使草场退化,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14.科学家在研究基因定位时,将人的不能利用次黄嘌呤的突变细胞株(HGPRT)和小鼠不能利用胸腺脱氧核苷的突变细胞株(TK)进行融合,然后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3株能在选择培养基上增殖的稳定的细胞株(如下表)。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细胞株编号 1 2 3
所含人染色体编号 11,14,17,22 7,11,14,17 5,7,17,21
A.可用PEG诱导人和小鼠细胞融合
B.在选择培养基上增殖的细胞株1中最多有4条人的染色体
C.该选择培养基中应该添加次黄嘌呤和胸腺脱氧核苷
D.由表中信息可推测人的TK基因可能位于17号染色体上
15.为研究与植物生长相关的基因及其作用,科学家获得了基因A、B、C失活的多种突变体,电泳分析各植株中蛋白m和蛋白n的表达情况,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基因A可能促进蛋白m和蛋白m的分解
B.基因B和C分别控制蛋白n和m的合成
C.基因C比基因B对植株生长的抑制更强
D.实验中a、e组是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
16.2018年中国科研团队利用一只流产的雌性猕猴胚胎的成纤维细胞经克隆得到一对克隆猴“姐妹花”,它们的诞生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几个关键的技术创新与突破有:①在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前用灭活的病毒短暂处理;②通过反复试验,可以在10秒之内对卵母细胞进行去核操作,在15秒之内将供体细胞注入到去核的卵母细胞里;③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mRNA和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注入重构胚。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灭活的病毒处理供体细胞的目的是促进两细胞融合
B.克隆猴与人类遗传背景更接近,以其为模型研发药物可有效缩短药物研发进程
C.组蛋白去甲基化有利于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重构胚的发育
D.胚胎移植时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目的是降低代孕母猴对克隆猴“姐妹花”的免疫排斥反应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
17.(12分)
某贵州茶区地处高海拔的山区环境,早春低温寡照导致茶树新梢生长迟缓,采摘期延迟。研究人员于茶树新梢开始生长时进行夜间不同光源补光处理(2ld)。设夜间不补光(CK)、LED1(红蓝光质比0.81)补光、LED2(红蓝光质比1.65)补光和LED3(红蓝光质比2.10)补光4种处理,以期明确适宜该茶园使用的LED补光灯,为春茶高品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茶园补光采用红蓝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氨基酸、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能衡量茶叶品质。其中茶多酚影响茶叶的色泽、苦味和涩味,而氨基酸影响茶叶的鲜爽味。通常在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________(填“高”或“低”)且比值________时(填“高”或“低”),绿茶的味感才能保持浓而鲜爽。
表1 不同LED灯补光后对茶树新梢芽叶生长的影响
处理 芽头生长情况 茶叶中相关物质含量
百芽鲜重(g/百个) 发芽密度(个/m2) 多酚(%) 游离氨基酸(%) 酚氨比
CK 20.7 219 22.7 1.8 12.6
LED1 29.0 252 27.9 2.4 11.2
LED2 22.0 271 25.6 1.9 13.2
LED3 21.7 209 24.1 1.8 13.7
(3)实验结果表明,早春低温弱光环境下的茶园用红蓝光质比为________的LED灯进行补光,实现高产优质的效果显著。结合表中数据谈谈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________。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研究________,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
18.(14分)某XY性别决定型昆虫的长和短翅,七彩体色和单体色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将长翅七彩体色性昆虫与短翅单体色雄性昆虫进行杂交,得到F1全为长翅单体色。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
(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控制七彩体色和单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
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 C.Y染色体 D.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
(2)F1雄昆虫的基因型是________,F2长翅单体色雄性个体中杂合子占________。
(3)研究者在此昆虫的野生型种群中发现了朱砂眼隐性突变体朱砂眼M(h1、h2)和朱砂眼N(h1、h2),现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朱砂眼M和N是否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选用M和N进行杂交,观察________,若________,则说明两者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________,则说明两者不是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19.(14分)研究人员欲筛选出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主要成分是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聚丙烯纤维)的细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该培养基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四大营养物质是________。
(2)通过相关实验来选择较合适的土壤样品,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最适合作为选择土壤样品的指标是________。
(3)将分离纯化得到的不同菌种分别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鉴别培养基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并加入了能与之结合的显色染色剂。设不同菌种的菌落面积为s,菌落周围透明图的面积为S,选择S/s的比值________的菌落,就是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的目的菌群。
(4)研究人员欲获取上述目的菌相应基因进行后续研究,该过程中用到PCR技术,需要加入4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一般要加入4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而不是脱氧核苷酸的原因是________。
20.(16分)类风型性关节炎(RA)是因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关节受损的一种疾病。TNF-α等细胞因子有甲、乙两大类,与免疫炎症有关。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算的稳态。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________病,TNF-α等细胞因子作为细胞间信号分子可以分为两类,其中甲类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则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属于乙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___。
(2)糖皮质激素(GC)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降低免疫反应,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正常机体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调节GC的分泌。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退”)该这是因为糖皮质激素的(GC)分泌过程存在________机制。因此最好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补充________,以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引起严重后果。
(3)研究表明,动物或人体在长期应激条件下容易引起感染和肿瘤,请结合(2)图的信息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欲验证中药姜黄挺取物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现提供生理盐水配制的姜黄素溶液,生理状态相同的RA病动物模型大鼠若干只,饲养15天的同种饲料。请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
①将生理状态相同的RA病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成两组;
②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给以同样的饲料进行喂养15天;
④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0分)互花米草是一种外来物种,给当地物种带来一定的冲击,威胁海岸湿地生态系统。
(1)互花米草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很强,芦苇是分布于我国滨海湿地的一种本土植物,与互花米草具有相似的生态位,二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研究人员在东海岸10个湿地进行调查,在每块湿地随机等距取样选取3~5个取样点,采集植物和土壤样本,测定相关数据,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互花米草成功入侵的原因是________。
(3)下图为某海岸湿地的部分能量流动图[单位:MJ/(m2 a)]。
由图可知,用于该湿地植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MJ/(m2 a)。A部分的能量是指________。该湿地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1位数字)。
肇庆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答案
一、选择题(1-12题每题2分,13-16题每题4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D D A B B A C C A D B B A D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
17.(1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1分),人工补光采用红蓝光源有利于茶树的光合作用。(1分)
(2)高(1分) 低(1分)
(3)0.81(1分)
LED1处理时,芽头密度和芽头鲜重乘积最大(1分),茶叶产量高;并可显著增加茶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1分),降低酚氨比(1分),茶叶品质好
(4)提高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的最适红蓝光质比(1分),降低酚氨比的最适红蓝光质比(1分);蓝光质对茶叶品质影响的具体机理(合理即可)
18.(14分,每空2分)
(1)自由组合 D
(2)AaX YB 5/6
(3)F1的眼色性状 全为朱砂眼 全为野生型
19.(12分,每空2分)
(1)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2)土壤样品的种类 一次性口罩的腐烂程度
(3)聚丙烯纤维 大
(4)dNTP能为子链延伸过程提供原料(1分)的同时还能提供能量(1分)
20.(14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自身免疫(1分)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1分) IL-4和IL-10(1分)
(2)减退(1分) (负)反馈调节(1分)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分)
(3)长期应激条件下,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1分),抑制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功能(1分)
(4)②一定量的姜黄素溶液(1分)和等量的生理盐水(1分)
④各组大鼠(或注射前后)血清中甲、乙两类细胞因子的含量
实验结果:实验组的甲类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1分),乙类细胞因子结果与之相反(1分)
或:对照组无明显变化(1分),实验组甲类细胞因子水平降低,乙类细胞因子水平升高(1分)
21.(10分,每空2分)
(1)种间竞争
土壤含水量对二者叶面积均有较大影响(1分),但随土壤盐度的升高,互花米草叶面积变化不大,对芦苇叶面积的影响较大(1分)
(2)80.3 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19.3%
部分答案详解
2.A、由图可知,NRT1.1可以运输硝态氮和H+,不是只能运输硝态氮,A错误;
B、由图可知,硝态氮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协助,消耗H+的电化学势能,方式为主动运输,B正确;
C、图中P型质子泵在运输H+的同时有ATP的水解,推测P型质子泵能催化ATP水解,C错误;
D、转运蛋白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过程中构象会发生变化,以便转运物质,D错误。
5.A、题干分析,靛酚乙酸酯为红色,其为“红片”,速测卡在使用时将“红片”与“白片”对折并捏住,由此可知“白片”部分含有胆碱酯酶,A错误;
B、由于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蔬菜表面残留的有机磷农药越多,“白片”部分含有胆碱酯酶的活性越低,而“红片”中靛酚乙酸酯可被胆碱酯酶催化为乙酸与靛酚(蓝色),因此,有机磷农药越多蓝色会越浅,相反蓝色越深,说明蔬菜表面残留的有机磷农药越少,B正确;
C、若环境温度较低,“白片”含有的胆碱酯酶活性会降低,完成催化反应所需时间会适当延长,C正确;
D、每批测定应设加清水的空白对照卡,排除实验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正确。
7.A、分析题表可知,阻断副交感神经后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抑制作用,即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A错误;
B、阻断副交感神经后心率大幅度提高,阻断交感神经后心率降低的变化相对并不明显,由此推知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B正确;
C、阻断副交感神经,阻断交感神经,心率均有变化,说明正常情况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均处于工作状态,所以均可以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均会兴奋,C错误;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传出神经,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D错误。
14.A、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PEG,又称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诱导,A正确;
B、在选择培养基增殖的细胞株1中,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一个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B错误;
C、结合题干“将人的不能利用次黄嘌呤的突变细胞株(HGPRT-)和小鼠不能利用胸腺脱氧核苷的突变细胞株(TK-)进行融合,然后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得到3株能在选择培养基上增殖的稳定的细胞株”可知该选择培养基上应添加次黄嘌呤和胸腺脱氧核苷以筛选出成功融合的细胞,C正确;
D、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细胞株1、2、3均含有人的17号染色体,结合题干“与小鼠不能利用胸腺脱氧核苷的突变细胞株(TK-)进行融合”可推测人的TK基因可能位于17号染色体上,D正确。
15.A、对比a和b,A突变体含有蛋白m和n,野生型没有两种蛋白,说明基因A可能促进蛋白m和蛋白n的分解,A正确;
B、c组B基因突变,但细胞含有蛋白n,d组C基因突变,但含有蛋白m,e组B、C都突变,蛋白m和蛋白n都不能合成,据此推测,基因B和C分别控制蛋白m和n的合成,B错误;
C、由图可知,c组基因B突变后植物高度比d组基因C突变高,据此推测,基因B比基因C对植株生长的抑制更强,C错误;
D、实验中a组为野生型,作为对照组,b、c、d、e组发生突变,为实验组,D错误。
18.(1)长翅单体色:短翅单体色∶长翅七彩体色∶短翅七彩体色=9∶3∶3∶1,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F2中七彩体色只有雌性中有,说明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2)根据图示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X X 和aaXBYB,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XBX 、AaX YB,F1雄昆虫的基因型是AaX YB。F2长翅单体色雄性个体中纯合子(AAXBYB)=1/3×1/2=1/6,则杂合子有5/6。
(3)若朱砂眼M和N不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它们的等位基因是野生型的基因,故用朱砂眼M与朱砂眼N杂交,观察F1的眼色性状,若F1全为朱砂眼,则说明两者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F1中全为野生型,则说明两者由不同对等位基因控制。
20.(1)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根据题意可知,甲类细胞因子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图中显示健康人的TNF-α和IL-6含量较低,IL-4和IL-10的含量较高,而RA患者刚好相反,说明属于乙类细胞因子的有IL-4和IL-10。
(3)该实验需要验证中药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即用姜黄素处理后,促进免疫炎症反应的甲类细胞因子含量将降低,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的乙类细胞因子含量将升高,所以实验组的甲类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乙类细胞因子结果与之相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