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短诗五首 同步练习 (学生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短诗五首 同步练习 (学生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6 09:56:26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语文 3.短诗五首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月夜》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
B.《风雨吟》一诗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
C.《断章》虽然只有四句,但它却写出了世间人事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关系。
D.《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诗人“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她友情之深挚。
【答案】C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ABD.正确。C项“ 相互独立 ”有误,应为“相互关联”。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中心广场前的旗杆上。
B.学校开展消防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学校领导表示要继续推广汉字听写比赛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双减实施后,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答案】C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
【解析】 A.有误,搭配不当,删去“和掌声”;
B.成分残缺,在“保护”后添加“的意识”;C无误
D.两面对一面,逻辑不对应,应删掉“能否”。
故答案为:C。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及修改病句的能力。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3.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漫漫 寂漠 风雨 霜风
B.舵手 房舍 一束 繁多
C.郊原 谎言 并排 海涛
D.墓畔 长途 等待 卧听
【答案】A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A:寂漠——寂寞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掌握。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在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地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C.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D.《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答案】A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A 卷土重来,原义是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重新猛扑过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含贬义。使用错误。
B 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能得到满足,后来则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了恰当的位置或安排。使用正确
C 息息相通,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使用正确
D 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使用的判断能力。词语运用往往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所以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从词语的色彩、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
二、语言表达
5.按照所给文段的思路,仿照相应的句式,将文段补写完整。
人生中难免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却只是一颗不起眼的星星;也许你想成为大海,    ;   ,却只是一根细弱的小草。这个时候,请不要失去人生的方向。只要珍惜自己,坦然接受自己,你会惊喜地发现平凡的你也有自己美丽的风景。
【答案】却只是一股涓涓的山泉;也许你想成为大树
【知识点】衔接仿写;语言连贯
【解析】第1空,根据前一句: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却只是一颗不起眼的星星 ,这个句式有关联词语“也许”......“却”......,这里已有前半句:也许你想成为大海,转折意味的就应是:却只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第2空,要求填前半句,那就是:也许你想......,根据后半句“却只是一根细细的小草”,那前半句就是也许你想成为大树。
故答案为:
第1空、却只是一股涓涓的山泉
第2空、也许你想成为大树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情景补全对话。我们首先要阅读,把握文段脉络,定位句子关系,特别注意关联词语,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还是总结,还是承上启下,第二,要根据语境合理推导,要注意话题、陈述对象的统一,表述句式的一致,最后检查补写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连贯、简洁。
三、填空题
6.常识识记
(1)沈尹默(1883—1971),原名   ,诗人、   家。“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   》杂志,主要作品有《   》《   》等。
(2)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其诗作《   》传诵一时,因此有“   ”之誉。
(3)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诗人、翻译家。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   和   的代表诗人。
(4)芦荻(1912—1994),诗人。原名   ,生于广东南海。著有诗集《   》《驰驱集》等。
(5)聂鲁达,   (国家)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   》。 1945年获得智利国家文学奖,1971年10月获   文学奖。
【答案】(1)君默;书法;新青年;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
(2)雨巷;雨巷诗人
(3)新月派;现代派
(4)陈培迪;桑野
(5)智利;黄昏;诺贝尔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文学常识需要日常积累,课内知识要求学生掌握。
故答案为:(1)君默、书法、新青年、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
(2)雨巷、雨巷诗人
(3)新月派、现代派
(4)陈培迪桑野
(5)智利、黄昏、诺贝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7.
给加横线的词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国庆节期间,天安门广场上摆放着美丽的花朵,这些花朵将广场装饰   得缤纷多彩。
(2)徐玲能够成为我国第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航母女舵手   ,与她异常刻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3)长路    (màn màn),任重道远,唯有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
(4)“‘两弹’元勋”邓稼先埋名戈壁数十载,常年风餐露宿,忍受着别人难以想象的    (jì mò),最终破解了原子弹的奥秘。
【答案】(1)zhuāng shì
(2)duò shǒu
(3)漫漫
(4)寂寞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汉字的部首与偏旁;同音字字形辨析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装饰”读作“ zhuāng shì ”;“舵手”读作“ duò shǒu ”;“漫”不要误写成“慢”;“寂寞”不要误写成“莫”。
故答案为:⑴ zhuāng shì ⑵ duò shǒu ⑶ 漫漫 ⑷ 寂寞
【点评】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四、名著导读
8.以下是在“遇见经典”专题阅读时摘录的句子,请选择与其对应的名著。
①快乐有三种形式:过着享乐的生活;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  )
②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好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和的对待欢乐和幸福。 (  )
③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活力的时候,坚强是比较简单和容易做到的事,只有生活像铁环那样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坚强才是光荣的业绩。 (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平凡的世界》 C.《苏菲的世界》
9.根据阅读积累,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答案】8.①C ;②B ;③A
9.①诗经;②史记
【知识点】外国文学;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常谈》
【解析】
(1)此题考查对课标规定的名著的阅读情况。在阅读名著时要重点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解答本题依据对名著作品的了解和识记的常识知识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对名著《经典常谈》的阅读情况的掌握。这是新增的一部名著,对于青少年学生了解古代文化非常有帮助,一定要认真仔细阅读。
8.第1句:由思想家和哲学家可知是《苏菲的世界》,因为《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第2句:由艰难和困苦可只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全景式地描绘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这部作品的时间跨度从1975年到1985年,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为依托,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书中展现了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社会冲突等多重主题,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第3句是《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故答案为:
①C ;②B ;③A
9.经史子集,泛指中国古代典籍,是古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即:经、史、子、集,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古人对古籍进行四部分类有着重要的意义。《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文化的基本面貌。故第1填《诗经》,第2填《史记》
故答案为:①诗经;②史记
五、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问题。
长夜màn màn▲,年老的duò▲手佚窗而立,一轮明月装饰了他的窗子。他仿佛又听到海风吟唱,看到“战友”墓泮盛开的山菊花,回到自己曾走过的寂寞长途……
10.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长夜màn màn    duò   手
装饰   吟   唱
11.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改为   
1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
【答案】10.漫漫;舵;shì;yín
11.佚;倚;泮;畔
12.排比
【知识点】形近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排比
【解析】第(1)(2)题考查汉字的音和形。做此类题, 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字音和字形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3)此题考查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用法,并能准确辨析。
10.“ 长夜màn màn ”的“mànmàn ”是“ 漫漫 ”,不能误写成“慢慢”, “duò 手“是这个” 舵 “把握方向的人,不能 误写成”剁“” 装饰“读” shì “” 吟 “读” yín “,不能误读为” yíng“
故答案为:
第1空、漫漫
第2空、舵
第3空、shì
第4空、yín
11. 倚 靠;挨着的意思,不能写成了依,或 佚 ;墓畔:墓旁边,不能写成了“ 泮 ”
故答案为:
第1空、佚
第2空、倚
第3空、泮
第4空、畔
12.根据画波浪线的句子连用了三个” ……到 ……“可以判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六、综合性学习
13.宏远初中九年级(1)班打算举行“漫步诗苑”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1)为了了解同学们对诗词的感兴趣程度,班级进行了一次调查。下面是调查的数据,请你阅读这张表格,归纳出结论。
类型 年级 不够感兴趣 比较感兴趣 很感兴趣
七年级 47.2% 34.7% 18.1%
八年级 42.8% 37.5% 19.7%
九年级 32.7% 43% 24.3%
结论:   
(2)在诗歌朗诵活动中,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开场白。(100字左右)
【答案】(1)多数初中学生对诗词感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诗词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多。
(2)要有称呼,主题明确,语言尽量有文采。
【知识点】图表信息;见解表述;语言生动;语言得体;语言简明
【解析】(1)首先看清题干是班级关于学生对诗词感兴趣的程度的数据统筹,一共有几组数据,我们要考虑有没有比较的意味,看出趋势性的、规律性的动向。据此可得出结论:随着年级的增高,对诗词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少。
(2)题干要求紧扣 诗歌朗诵活动的情景,然后给主持人拟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开场白。多用点热情洋溢的排比句或对称句,还可以引用古诗词。
故答案为:
(1)多数初中学生对诗词感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诗词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多。
(2)同学们,大家好!许多诗句会像阳光一样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为之鼓舞,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漫步古诗天地,展示我们的风采,“古诗词吟诵会”现在开始。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把表格转换成文字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观察表格中的文字和数据,结合表格的标题,即可得出结论。注意,一般不能出现表格中的数据。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开场白来说,首先是称呼,然后要介绍活动的意义,最后宣布活动开始,语言一定要热情,有文采。据此可作答。开场白的拟写要注意三点:要紧扣主题,要有现场感,语言要生动。
七、文言文阅读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岫,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信然不动,似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其上,为睥睨梁概之形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①,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⑨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②垠;边界,尽头。③睥睨(pì nì);即“埤境”,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擢(li):屋的正梁。④堡坞(bǎo 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⑤箭:小竹子。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1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 气 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③益奇而坚   
④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投以小石 以其境过清
B.是固劳而无用 潭西南而望
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当求之于上流
D.是二者,余未信之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18.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   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   的不平之气。
【答案】14.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15.像狗牙那样;凄清;更加;有的人
16.D
17.①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②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下来
18.凄苦孤寂;怀才不遇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小石潭记;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代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②虚词。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③疑问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④对话标志的词语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⑥修辞方法注意断句。
(2)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3)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初中阶段遇到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5)本题考查作者情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描写句、作者评价句、情感句、其他人看法等,综合分析归纳主旨情感即可。
【译文】
【甲】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乙】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14.例句翻译为: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断句注意结合翻译,完整句子结构前后可断句,在“灵”后面断句,在句首词“故”前面断句。
故答案为: 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15.①翻译为: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的牙齿
②翻译为: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清:凄清
③翻译为: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益:更加
④翻译为: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或:有的人
故答案为:像狗牙那样、凄清、更加、有的人
16.A翻译为:丢一块小石子进去。以:用
翻译为: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以:因为
B翻译为: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而:表转折
翻译为: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而:表修饰
C翻译为: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翻译为: 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之:代词,指石兽
D翻译为: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是:这
翻译为: 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是:这
故答案为:D
17.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可、许、空、皆、自、径、北、逾、下”。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皆:全,都。自:从。径:径直。北:向北。逾:越过,经过。下:向下。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 ①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②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
18.《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小石城山记》先详细描绘了小石城山的形状、布局,突出其酷似石城,赞叹山石树木的疏密仰伏,好像高明者有意设计、布置的,然后自然转入关于“造物主之有无”这一重大哲学命题的议论。这篇散文写景生动形象,抒情自然,说理直接,将自己内心怀才不遇的苦闷寄予在景物描写中,借景抒情,情曲旨远。
故答案为:凄苦孤寂、怀才不遇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文
田 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 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19.全诗洋溢着一种 “   ”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
20.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
【答案】19.“乐”或“乐哉”“忙”
20.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生活杂感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绘。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首先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在翻译句子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
19.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诗句“乐哉今岁事”来理解,全诗洋溢这一种“乐”的气息。
故答案为:“乐”或“乐哉”“忙”。
20.阅读全诗,了解诗歌的意境,在此基础上抓住“儿童眠落叶,鸟雀躁斜阳”关键字词如“眠”“ 落叶”“鸟雀”“斜阳”,从景物及其特点上加以描绘,使用生动的形容词,运用修辞手法,突出画面感。
故答案为: 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
九、现代文阅读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风景
李小云
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②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画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
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那是初中二年级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她认识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去了,正好送一幅雪景画给他。
④那两个人走近了,肩上都背着一个大大的工具包。洗得有些发白的工作服上,有热力公司的徽标。小翠明白,暖气不暖,他们是来处理的。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个子联络着。
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了下去。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个子。矮个子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一会儿又探出头来放工具。终于,矮个子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竟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
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走出了小翠的视线,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地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
⑦“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冲洗供热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妈妈骂骂咧咧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她脑海。
⑧“咚咚咚!”有人敲门。妈妈打开门,小翠侧头看见是高个子和矮个子。他们说明来意,妈妈让他们进了门。后面的场景是小翠看不到的,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
⑨再见到这两个人的时候,还是在那个窗前:一高一矮,面带笑容,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小翠像寻宝人突然发现了神秘的宝藏一样兴奋不已,这不就是泉市好人吗?她立即拿起画笔,在雪白的素描纸上最显眼的位置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至于远远的山峰和错落的楼房,在这幅画中已然就是那星星点点的装饰。画作完结的时候,小翠在右下方郑重地写上标题:温暖的使者。
⑩秋天,小翠作为获奖作者代表,由妈妈陪着出席“泉市好人”画展颁奖仪式。仪式结束后,她们随着人流进入碑林参观,小翠突然发现一幅刻在碑上的版画:轮椅上的女孩在风中静静地作画,她的肩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白鸽。题目:坚强的翅膀。创作说明:她,因车祸截肢,却坚强不屈;她,潜心作画,用美温暖福利院的孩子。她为社会撒下爱的种子,为自己也为他人插上奋飞的翅膀。作者:佳佳。小翠含羞一笑,原来自己在不经意间,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有删改)
(1)文章题目是“风景”,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风景?
(2)第④段中说“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请根据文本,展开合理推测,写出他们“争执”的内容。
(3)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灿烂的阳光”,其作用是什么?
(4)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小翠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
(5)对文中有关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右边是……”,表明小翠在专注地构思画作。
B.“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委婉地表现了被妈妈的责骂声惊醒后小翠的不满。
C.“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表现了妈妈对热力工人工作的不理解。
D.“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与下文的小翠“因车祸截肢”相呼应。
【答案】(1)①高楼、群峰、小雪组成的自然美景;②高个子和矮个子忍受污臭修理管道,任劳任怨、毫不抱怨的无私奉献精神;③小翠虽因车祸截肢,但依然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④佳佳画作中的小翠在风中静静地作画,肩上栖息着白鸽的情景。
(2)①井里很脏,要不要下到里面去维修;②谁下到井里去维修。
(3)①照应标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下文小翠画“泉市好人”的情节;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写出了高个子和矮个子帮居民冲洗供热管道后高兴的样子,体现了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③凸显了小说的主题,表达了对社会上乐于助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人们的赞美。
(4)①内心善良、热心助人。小翠经常去福利院教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佳佳画画。②心思细腻、心灵手巧。小翠看到暖气维修工不怕吃苦、任劳任怨,于是将他们画进了自己的画作,参加比赛并最终获奖。③坚强乐观、热爱生活。小翠虽然因车祸截肢,但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乐观面对生活。
(5)B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自然环境描写
【解析】(1)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段内容概括,文章第①段写小翠从窗户往外看到的风景,这个风景是由高楼、群峰、小雪组成的自然美景。文章第④⑤⑥段写高个子和矮个子忍受污臭修理管道,后来小翠把他们画进了自己的画作,他们任劳任怨、毫不抱怨的无私奉献精神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文中的小翠因车祸截肢,但她并不灰心丧气,她用自己的画笔描画捕捉生活的美景,她积极乐观地生活态度也是美丽的风景。佳佳把小翠坐在轮椅上静静作画的情景也画成了一幅画,小翠在不经意间,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2)结合语境分析他们争论的内容,因为暖气不暖,他们要下到井里处理故障,从下文“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可以看出井里非常脏,他们在讨论要不要下到里面去维修,谁下到井里去维修。
(3)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显示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品质;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某一故事情节埋下伏笔等。结合下文的情节分析,两个修暖气的工人在帮居民冲洗供热管道后走出来时高兴的神态让小翠联想到他们下井修暖气管道的情景,想到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小翠决定把他们画到自己的画作里,去参加“泉市好人”画展,这样这句话就引出下文小翠画“泉市好人”的情节。结合小说的主旨和语境分析,这句话描写了两个修暖气的工人在帮居民冲洗供热管道后走出来时高兴的神态,而“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的环境描写则烘托了他们高兴愉悦的心情,从而体现了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凸显了小说的主题,表达了对社会上乐于助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人们的赞美。
(4)结合小说的情节及小翠的动作、心理、身体状况等分析小翠的人物形象,从小翠经常去福利院教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佳佳画画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心地善良、热心助人的人;从小翠看到暖气维修工不怕吃苦、任劳任怨,于是将他们画进了自己的画作,参加比赛并最终获奖的情节中可以看出小翠是一个心思细腻、心灵手巧的人;从小翠虽然因车祸截肢,但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乐观面对生活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坚强乐观、热爱生活 。
(5)ACD理解和分析正确。B “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只是因为家里没了暖气,她觉得有点凉,并不是被妈妈的责骂声惊醒后小翠的不满。
故答案为:⑴ ①高楼、群峰、小雪组成的自然美景;②高个子和矮个子忍受污臭修理管道,任劳任怨、毫不抱怨的无私奉献精神;③小翠虽因车祸截肢,但依然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④佳佳画作中的小翠在风中静静地作画,肩上栖息着白鸽的情景。
⑵ ①井里很脏,要不要下到里面去维修;②谁下到井里去维修。
⑶ ①照应标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下文小翠画“泉市好人”的情节;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写出了高个子和矮个子帮居民冲洗供热管道后高兴的样子,体现了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③凸显了小说的主题,表达了对社会上乐于助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人们的赞美。
⑷ ①内心善良、热心助人。小翠经常去福利院教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佳佳画画。②心思细腻、心灵手巧。小翠看到暖气维修工不怕吃苦、任劳任怨,于是将他们画进了自己的画作,参加比赛并最终获奖。③坚强乐观、热爱生活。小翠虽然因车祸截肢,但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乐观面对生活。
⑸ B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及概括能力。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文章时,将关键句子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
⑵本题考查想象能力。答题时要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然后再把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⑶本题考查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文章中环境描写主要有下作用: ①渲染营造气氛;②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③烘托人物心情;④深化作品主题。答题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从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⑷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③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④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⑸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答题原则,认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十、写作题
22.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天下有一人知已,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已,梅以和靖为知已,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已,石以米带为知已,茶以陆羽为知已,鹏以右军为知已,鼓以称衡为知已……一与之订,千秋不移。 (节选自张潮《幽梦影》,有删改)
张潮在《幽梦影》中列举的“物”以“人”为知己的例子,其实都是“人”以“物”为知己的传奇。想必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一定也有自己的人生知己,请以《我以▲为知己》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⑶不得抄袭。
【答案】范文:
我以古柳为知己
竹楼临溪,古柳荫蔽。自幼时起,那棵古柳就一直站在那里,未曾离开。有多少年少的心事曾被它在黄昏日落听了去,有多少动人的欢欣曾被它铭记在枝丫里,我记不清了,只记得它是伴我走过年少时光的知己。
古柳于我,是子期,是祢衡。儿童时,我也曾躲进那黝黑的树洞,也曾爬上那嶙峋的枝丫。少年时,我也曾傍树临溪轻诵浅吟,也曾听雨观云在树下安憩。我给它讲童话,它便报以一地的翠叶如碧,恍若梦境。我给它念古诗,它便让阳光透过古老的枝丫,仿佛图画。吾之知己,唯古柳矣,解我心意,知我忧喜。
秋风萧瑟的傍晚,那是我记忆里古柳的最后身影。我双目盈着泪坐在它身边,我难以理解人的生死无常,更无法接受奶奶的猝然离世。抱着古柳的枝丫,仿佛那是奶奶哄我入睡时的臂弯;抚着古柳粗糙的树皮,仿佛那是奶奶抚摩我时的手掌。我就这样倚着它,含泪望着天边的余晖。我无声地流着思念的泪水,在古柳的怀抱里安睡,如儿时依偎在奶奶怀里一样。余晖还斜斜地照着,秋风还静静地刮着,我还安稳地睡着。
一觉醒来,古柳的叶子在秋风中上下翻飞狂舞,我身上,那溪上,满是金色的枯叶。我刹那间被这雄奇而静谧的大自然奇景打动了。草木的枯荣是常事,人的生死也是必然。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繁华落尽的沧桑难以诉说,豁然开朗的开阔清明无以言表。老树无言,却用它的方式教诲着我。在一草一木的枯荣之间,在一生一世的转换轮回之间,多少离合在上演。人不过是沧海一粟。
古柳在摇它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种子。人生知己再难觅,古柳读懂我的心。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我以 为知己”是半命题作文。“我”要求学生采用第一人称行文。“知己”是关键词,根据“知己”一词可以将作文的选材范围缩小到好朋友,青春成长路上陪伴自己的动植物、同学、父母、书、玩具等。需要关注的是:在文章主体部分叙述与知己的交往过程。写作时,在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定要先出谁是“我”的知己。通过“知己”一词细分范围后,可以聚焦到陶冶了自己的性情,提升了自己的境界的人或物,围绕这些选材可以降低写作难度。写这种半命题的作文,最好用具体的事例使文章生动具体,切记不要围绕这关键词语空发议论,那样会给人假大空之感。本题适合写记叙、抒情类的文章。注意表达方式的合理运用。
【点评】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能力。半命题作文写作时,首先要审题准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确定写作的内容和范围,不能错误的理解理解题意;其次要立意深刻。为文章确定一个明确,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传播正能量;再者,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选材要精确,明了,运用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这样才能突出真情实感,表述才能明了,精当。写作时,一定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突出表现题目的关键词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语文 3.短诗五首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月夜》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
B.《风雨吟》一诗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
C.《断章》虽然只有四句,但它却写出了世间人事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关系。
D.《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诗人“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她友情之深挚。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中心广场前的旗杆上。
B.学校开展消防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学校领导表示要继续推广汉字听写比赛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双减实施后,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3.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漫漫 寂漠 风雨 霜风
B.舵手 房舍 一束 繁多
C.郊原 谎言 并排 海涛
D.墓畔 长途 等待 卧听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在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地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C.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D.《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二、语言表达
5.按照所给文段的思路,仿照相应的句式,将文段补写完整。
人生中难免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却只是一颗不起眼的星星;也许你想成为大海,    ;   ,却只是一根细弱的小草。这个时候,请不要失去人生的方向。只要珍惜自己,坦然接受自己,你会惊喜地发现平凡的你也有自己美丽的风景。
三、填空题
6.常识识记
(1)沈尹默(1883—1971),原名   ,诗人、   家。“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   》杂志,主要作品有《   》《   》等。
(2)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其诗作《   》传诵一时,因此有“   ”之誉。
(3)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诗人、翻译家。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   和   的代表诗人。
(4)芦荻(1912—1994),诗人。原名   ,生于广东南海。著有诗集《   》《驰驱集》等。
(5)聂鲁达,   (国家)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   》。 1945年获得智利国家文学奖,1971年10月获   文学奖。
7.
给加横线的词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国庆节期间,天安门广场上摆放着美丽的花朵,这些花朵将广场装饰   得缤纷多彩。
(2)徐玲能够成为我国第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航母女舵手   ,与她异常刻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3)长路    (màn màn),任重道远,唯有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
(4)“‘两弹’元勋”邓稼先埋名戈壁数十载,常年风餐露宿,忍受着别人难以想象的    (jì mò),最终破解了原子弹的奥秘。
四、名著导读
8.以下是在“遇见经典”专题阅读时摘录的句子,请选择与其对应的名著。
①快乐有三种形式:过着享乐的生活;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  )
②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好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和的对待欢乐和幸福。 (  )
③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活力的时候,坚强是比较简单和容易做到的事,只有生活像铁环那样把你紧紧箍住的时候,坚强才是光荣的业绩。 (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平凡的世界》 C.《苏菲的世界》
9.根据阅读积累,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五、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问题。
长夜màn màn▲,年老的duò▲手佚窗而立,一轮明月装饰了他的窗子。他仿佛又听到海风吟唱,看到“战友”墓泮盛开的山菊花,回到自己曾走过的寂寞长途……
10.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长夜màn màn    duò   手
装饰   吟   唱
11.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改为   
1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
六、综合性学习
13.宏远初中九年级(1)班打算举行“漫步诗苑”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1)为了了解同学们对诗词的感兴趣程度,班级进行了一次调查。下面是调查的数据,请你阅读这张表格,归纳出结论。
类型 年级 不够感兴趣 比较感兴趣 很感兴趣
七年级 47.2% 34.7% 18.1%
八年级 42.8% 37.5% 19.7%
九年级 32.7% 43% 24.3%
结论:   
(2)在诗歌朗诵活动中,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开场白。(100字左右)
七、文言文阅读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岫,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信然不动,似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其上,为睥睨梁概之形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①,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⑨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②垠;边界,尽头。③睥睨(pì nì);即“埤境”,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擢(li):屋的正梁。④堡坞(bǎo 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⑤箭:小竹子。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1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 气 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③益奇而坚   
④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投以小石 以其境过清
B.是固劳而无用 潭西南而望
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当求之于上流
D.是二者,余未信之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18.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   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   的不平之气。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文
田 舍①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②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③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④稻云黄。
【注释】①田舍:农家。 ②筑圃:修筑打谷场。③菁:水草。④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19.全诗洋溢着一种 “   ”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
20.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
九、现代文阅读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风景
李小云
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②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画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
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那是初中二年级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她认识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去了,正好送一幅雪景画给他。
④那两个人走近了,肩上都背着一个大大的工具包。洗得有些发白的工作服上,有热力公司的徽标。小翠明白,暖气不暖,他们是来处理的。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个子联络着。
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了下去。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个子。矮个子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一会儿又探出头来放工具。终于,矮个子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竟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
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走出了小翠的视线,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地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
⑦“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冲洗供热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妈妈骂骂咧咧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她脑海。
⑧“咚咚咚!”有人敲门。妈妈打开门,小翠侧头看见是高个子和矮个子。他们说明来意,妈妈让他们进了门。后面的场景是小翠看不到的,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
⑨再见到这两个人的时候,还是在那个窗前:一高一矮,面带笑容,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小翠像寻宝人突然发现了神秘的宝藏一样兴奋不已,这不就是泉市好人吗?她立即拿起画笔,在雪白的素描纸上最显眼的位置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至于远远的山峰和错落的楼房,在这幅画中已然就是那星星点点的装饰。画作完结的时候,小翠在右下方郑重地写上标题:温暖的使者。
⑩秋天,小翠作为获奖作者代表,由妈妈陪着出席“泉市好人”画展颁奖仪式。仪式结束后,她们随着人流进入碑林参观,小翠突然发现一幅刻在碑上的版画:轮椅上的女孩在风中静静地作画,她的肩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白鸽。题目:坚强的翅膀。创作说明:她,因车祸截肢,却坚强不屈;她,潜心作画,用美温暖福利院的孩子。她为社会撒下爱的种子,为自己也为他人插上奋飞的翅膀。作者:佳佳。小翠含羞一笑,原来自己在不经意间,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有删改)
(1)文章题目是“风景”,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风景?
(2)第④段中说“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请根据文本,展开合理推测,写出他们“争执”的内容。
(3)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灿烂的阳光”,其作用是什么?
(4)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小翠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
(5)对文中有关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右边是……”,表明小翠在专注地构思画作。
B.“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委婉地表现了被妈妈的责骂声惊醒后小翠的不满。
C.“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表现了妈妈对热力工人工作的不理解。
D.“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与下文的小翠“因车祸截肢”相呼应。
十、写作题
22.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天下有一人知已,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已,梅以和靖为知已,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已,石以米带为知已,茶以陆羽为知已,鹏以右军为知已,鼓以称衡为知已……一与之订,千秋不移。 (节选自张潮《幽梦影》,有删改)
张潮在《幽梦影》中列举的“物”以“人”为知己的例子,其实都是“人”以“物”为知己的传奇。想必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一定也有自己的人生知己,请以《我以▲为知己》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⑶不得抄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