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溜索 同步练习 (学生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7.溜索 同步练习 (学生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6 10:01: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语文 7.溜索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
B.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C.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D.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答案】A
【知识点】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解析】A.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B.这句话把生命分别比作是树、火、鹰,把尊严分别比作跟、燃烧、飞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几个相同的句式排列在一起,又构成排比。
C.“偷偷溜”把乌云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很显然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李医生的医术高明。。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能力。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呕吐 托腮 目睹 千钧之力 B.迟疑 探视 俯身 拳打脚踢
C.盘恒 铃铛 蓦地 设身处地 D.突兀 洗练 跺脚 义愤填膺
【答案】C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C:盘恒——盘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理解字词含义,不写错别字。
3.下面对《溜索》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当“我”询问时,“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中的“懒懒”表现了首领的心不在焉。
B.“(瘦小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中的“小”字,写出了瘦小汉子在溜索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给“我”带来的视觉感受,富有表现力。
C.文章多次写到鹰,既衬托出环境的奇险,又烘托了马帮汉子的形象。
D.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牛,从侧面展现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同时与“我”的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反衬出首领等人的勇敢无畏。
【答案】A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艺术特色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辨析。“慵懒”表现了首领的镇定从容、胸有成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文章的内容,把握对文章的理解。
4.下面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
B.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C.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D.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
【答案】C
【知识点】句号;冒号;引号;叹号
【解析】A.有误,直接引语句末标点放在引号之内,“不消。”句号应放在引号的里面,A不符合题意;
B.有误,用在“吼一声”后,表示提起下文,应把第一个逗号改为冒号,B不符合题意;
C.正确,符合题意;
D.有误,并列的词语之间用顿号隔开,应把第一个逗号改为顿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特殊标点符号的易错点。特殊标点符号包括问号、冒号、顿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等,答题时要结合设误点进行分析,综合判断。
注意冒号的易错点:1.冒号管辖范围不清。冒号“一管到底”,要管到一句话结束;2.冒号套用。一句话中不能同时出现两个冒号,一般把第一个冒号改为逗号;3.引语中间“某某说”后误用冒号;4.总结上文,没用冒号。句子最后的内容根据文意是对上文的总结,要用冒号。
注意顿号的易错点:1.与同样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同用;2.表示约数的数词间误用顿号;3.并列分句间误用顿号;4.作谓语、补语的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5.两层以上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二、填空题
5.阿城,原名钟阿城,当代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   》《树王》《孩子王》等。
【答案】棋王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重点文学常识的能力。著名作家,需知晓其籍贯、流派、写作风格及代表作等。
故答案为:棋王。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6.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顷刻(   ) 蓦地(   ) 驮队(   )
盘桓(   )
模糊(   ) 脑suǐ(   )
duò(   )脚 zī(   )铢
【答案】qǐnɡ;mò;tuó;huán;mó;髓;跺;锱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顷”不要写出“倾”,“蓦”不要读成“mù”,“桓”不要读成“héng”,“髓、锱”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qǐnɡ;mò;tuó;huán ;mó髓;跺;锱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及给汉字注音。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别等。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
三、语言表达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动物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了,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优秀的作品会给人有益的启示。请你结合文本和生活积累,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
写作提示:①根据文本提炼观点;②不少于100字。
【答案】做事舍本逐末,当然就会不得要领了。正如文中的动物管理员,一味加高笼子的高度,可袋鼠还是照样会跑出笼子,因为没有抓住根本,所以于事无补。有些同学尽管比较努力,但成绩还是不够理想,这时候就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就能提高成绩。欧阳修说过“善治病者,必以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弊之源”,做事要探究根本,否则南辕北辙。可见,凡事要抓住根本,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可见材料中动物管理员加高笼子防止袋鼠逃跑的做法没能解决根本问题。以为是笼子的高度不够,可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们总是忘记关门。因为笼子能否关住袋鼠的关键是门是否关好。关键信息揭了材料内容的核心。所以我们阐述启示时应该围绕:抓住关键;把握问题的根源;做事不要舍本逐末等内容分析。注意语言通顺,观点明确,字数不少于100字。
故答案为: 做事舍本逐末,当然就会不得要领了。正如文中的动物管理员,一味加高笼子的高度,可袋鼠还是照样会跑出笼子,因为没有抓住根本,所以于事无补。有些同学尽管比较努力,但成绩还是不够理想,这时候就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成绩不理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就能提高成绩。欧阳修说过“善治病者,必以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弊之源”,做事要探究根本,否则南辕北辙。可见,凡事要抓住根本,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片段作文就是在练习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之前,就人、事、物的某个断面或局部进行的单项写作训练。片段作文的写作要做到几点要求:①要把内容写具体;②叙事要做到条理清楚;③围绕中心展开段落。
四、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半年之后,朝廷果然遣一员官,捧著诏书,带领许多人,将著彩缎表里,来到秦老门首,见秦老八十多岁,须鬓皓然,手扶拄杖。那官与他施礼,秦老让到草堂坐下;那官问道:“A先生就在这庄上么?而今皇恩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下官特地捧诏而来。”秦老道:“他虽是这里人,只是久已不知去向了。”秦老献过了茶,领那官员走到A家,推开了门,见蟏蛸满室,蓬莴蔽径,知是果然去得久了。那官咨嗟叹息了一回,仍旧捧诏回旨去了。
【乙】
高老先生道:“我们天长、六合是接壤之地,我怎么不知道?诸公莫怪学生说,这少卿是他杜家第一个败类!他家祖上几十代行医,广积阴德,家里也挣了许多田产。到了他家殿元公,发达了去,虽做了几十年官,却不会寻一个钱来家。到他父亲,还有本事中个进士,做一任太守,已经是个呆子了。做官的时候,全不晓得敬重上司,只是一味希图着百姓说好,又逐日讲那些‘敦孝弟,劝农桑’的呆话。这些话是教养题目文章里的词藻,他竟拿着当了真,惹的上司不喜欢,把个官弄掉了。他这儿子就更胡说,混穿混吃,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却不肯相与个正经人。不到十年内,把六七万银子弄的精光。天长县站不住,搬在南京城里,日日携着乃眷,上酒馆吃酒。手里拿着一个铜盏子,就像讨饭的一般。不想他家竟出了这样子弟!学生在家里,往常教子侄们读书,就以他为戒。每人读书的桌子上写一纸条贴着,上面写道:‘不可学天长杜仪’。”
8.【甲】段中提到的A是谁?并简要概述A“久已不知去向”的原由。
9.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结合平时批注的经验从内容及语言艺术两个方面给【乙】文写一段批注。
10.有人说原著中杜少卿是作者吴敬梓的原型写照,也是作者推崇的理想文士。请概述杜少卿与A的共同性格特征,并结合原著分析作者塑造这一类文士的意图。
【答案】8.①A是王冕,②“不知去向”是因为朝廷行行文征聘他去做官,他不愿意,逃往会稽山中。
9.①高先生介绍了杜少卿的家族史,对杜少卿极为鄙视,认为他是败类。②这样写,侧面反衬出杜少卿扶困济贫、不慕名利的高尚品德,讽刺了高老先生一类人贪图名利、趋炎附势、虚伪迂腐的丑陋嘴脸。
10.①共同性格特征:淡泊名利、独善其身、不畏权贵、鄙视科举、恬淡悠然。②作者意图:通过塑造淡泊名利、恪守道德的名儒名士,表明自己鄙视功名富贵的观点,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那些醉心科举的腐儒形成对比,揭示封建科举对读书人的毒害与扭曲。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点评】⑴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结合语言描写和故事的叙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⑵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
⑶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8.本题考查了解名著内容的能力。[甲]是朝廷派人寻找王冕让他做官的事情。此时的王冕因不愿做官逃往会稽山隐居了。
故答案为: ①A是王冕,②“不知去向”是因为朝廷行行文征聘他去做官,他不愿意,逃往会稽山中。
9.本题考查给名著写批注的能力。选文是借高老先生的话侧面描写杜少卿,介绍了杜少卿的家庭出身和性格。据此写批注即可。
故答案为: ①高先生介绍了杜少卿的家族史,对杜少卿极为鄙视,认为他是败类。②这样写,侧面反衬出杜少卿扶困济贫、不慕名利的高尚品德,讽刺了高老先生一类人贪图名利、趋炎附势、虚伪迂腐的丑陋嘴脸。
10.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名著内容的能力。王冕因不愿做官逃往会稽山隐居,杜少卿因不愿做官而装病。两人的共同之处就是鄙弃功名利禄。作者塑造杜少卿这样的人,是在他身上寄寓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借这一形象对当时读书人一味醉心科举、热衷功名的现象进行了讽刺。
故答案为: ①共同性格特征:淡泊名利、独善其身、不畏权贵、鄙视科举、恬淡悠然。②作者意图:通过塑造淡泊名利、恪守道德的名儒名士,表明自己鄙视功名富贵的观点,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那些醉心科举的腐儒形成对比,揭示封建科举对读书人的毒害与扭曲。
五、语段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灌滇西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huán。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fǔ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盘huán(  )  fǔ(  )望   蓦地(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捏紧”“不料”“喧声”“轻易”在文中都是动词。
B.“万丈绝壁”中“绝”的意思是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这个短语在画线句中充当主语。
C.文中“闷闷的雷”“亮亮而来”“涓涓细流”“山低风冷”短语类型相同。
D.“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这是一个并列复句。
(4)第三段从   和   的感官角度,展现了峡谷的险峻。
【答案】(1)桓 ; 俯 ; mò
(2)气灌;气贯
(3)B
(4)视觉;听觉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动词;因果复句;偏正短语
【解析】(1)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以及文段的内容,“盘huán”写作“盘桓”,“fǔ望”写作“俯望”,“蓦地”的“蓦”读作mò。
(2)阅读文段,“准备一睹气灌滇西的那江”一句中的“气灌”书写有误,应写作“气贯”。
(3)A.“喧声”是名词性短语;“轻易”是形容词;
B.正确;
C.“山低风冷”是并列短语,其余是偏正短语;
D.该句是因果复句,而不是并列复句。
故答案为:B。
(4)第三段中的“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是从视觉角度来写怒江水,表现峡谷之高;“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着重写怒江水发出的声音,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峡谷之高。
【点评】 (1)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的积累。做这种题贵在平时的积累,勤于翻阅工具书,不时进行巩固和整理。
(2)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正确书写汉字,要从平时抓起,认真书写,并且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字的表意功能等方面去理解记忆。
(3)本题考查字意、词性、短语类型、复句的判断等等语法现象的掌握能力。语言综合能力,需要考生夯实语法知识点,勤学苦练才能提高语文素养。
(4)本题考查写景角度的判断。判断写景角度,要善于从描写的方位,所调动的感官等角度去分析和把握。
六、综合性学习
视频将选用校园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下面这则新闻作为素材,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我国自主研制的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冲质比最高,易使用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热试车在西安获得圆满成功。
该发动机直径3.5米,装药量150吨,推力达500吨,①采用高压强总体设计、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壳体、高装填整体浇注成型燃烧室、超大尺寸喷管等多项先进技术,发动机综合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试验的成功,打通了我国千吨级推力固体发动机发展的关键技术链路,标志着我国国体运载能力实现大幅提升,对推动未来大型、重型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关于上面的新闻,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推力最大”“领先水平”“圆满成功”短语类型相同。
B.第①句中的标点有误,应把三处“、”全部改为“,”。
C.第3段画波浪线句中的“链路”指的是“链条和路径”的意思,充当画线句子的宾语中心语。
D.文中加点的词语“试验”“提升”“发展”在文中都是动词。
13.《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中的新闻标题大多选用高概括性标题,选用新闻中最有特征的部分,概括新闻事件,简单明了表达媒体立场或受众感受。如“创新中国一分钟”“一等功臣,再获殊荣!”“人民空军战斗力拉满!”等,请为上面的新闻设计一个简洁而又吸睛的微信标题。(不超过10个字)
【答案】12.C
13.中国火箭,重大突破!
【知识点】名词;新闻概括;材料探究;拟定标语、宣传语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必须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
(2)本题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2.A:有误,“推力最大”是主谓短语,“领先水平”“圆满成功”是偏正短语;
B:有误,“采用高压强总体设计”是句子中的一般性停顿,后面用逗号;
C:正确;
D:有误,“试验”“发展”是名词。
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拟写标语。根据材料内容,抓住中心,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来表述,如:中国火箭,重大突破!
七、文言文阅读
14.阅读课外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天石砚铭(并序)
[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觳行①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②,顾无贮水处。先君③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④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⑤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 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⑥,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⑦。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①纱觳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②发墨:指砚台磨墨易浓。③先君:这里指苏洵。④祥:吉祥之兆。⑤主:以……为主,着重于。⑥当涂:地名。⑦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
A.得异石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且为铭曰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C.明年至黄州 越明年,政通人和
D.求砚不复得 求石兽于水中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3)文中“赐”“付”都是指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
①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②甚喜,以付迨、过。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轼在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 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B
(2)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3)“赐”是“赐予”的意思,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与感恩。“付”是“交给”的意思,表现了苏轼把天石砚交给儿子时的郑重与期待。这两个词语都寄寓了苏轼对天石砚的珍爱之情。
(4)相同。天石砚无贮水之处,从形上来说,不免有些遗憾,但它色泽温润,质地细腻,发墨甚多,是天生的好砚,这才是砚之德所在。苏轼以砚喻人之德,极称德之可贵,这和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知识点】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文言文断句;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溜索
【解析】(1)结合平时积累及语境分析,A项,异:奇异。B这两个“为”的意思分别为:动词,刻;替,给。C明年:第二年。D求:寻求,寻找。故选B。
(2)这句话可以根据虚词“也”“而”断句: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3)苏轼小时候游戏时无意中得到一块奇石,经父亲检验是天砚,就把它给了苏轼,作者说是父亲赐给了自己,实际是表达对父亲的尊重与感谢。后来天砚失而复得,苏轼又把它给了自己的儿子,作者用了一个“付”,有托付的意味,看出苏轼对这个砚台非常看重,苏轼把它付给儿子,可见对儿子寄予厚望,另外还期待儿子能保管好这方砚台。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意思是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只要屋主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表现了刘禹锡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而苏轼的这方砚台没有存水的地方,形状也不完整,就如同刘禹锡的陋室, 但它色泽温润,质地细腻,发墨甚多,就如同刘禹锡的德,因此 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相同的。
【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含义推断的方法,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成语对照法等。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方法:①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一步一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②抓住“曰”“云”“言”等表示对话的词语进行断句;③根据虚词进行断句;④根据固定句式进行断句;⑤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进行断句。
(3)本题考查赏析文言文关键词语内涵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词语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内容与主旨,分析出其深层内涵。
(4)本题考查结合某一内容谈观点的能力。解题时,首要要明确《陋室铭》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然后再结合本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得出观点是否一致的结论。
【参考译文】
我12岁时,在所住的纱毅行寓所空地上。与小朋友玩掘地的游戏。得到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条鱼,外表颜色温润晶莹,呈浅绿色,表里均点缀着细小的银星,击打它,能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试着拿它当砚使,很容易发墨,只可惜没有储水的地方。父亲说:“这是一方天砚啊!具有砚的品质,就是形状不太完整罢了。”于是把这块砚头赐给了我,说:“这是文章发达的祥瑞之兆。”于是,我十分珍惜地使用它,并在上面刻上铭文,说:“一旦接受了上天的赐予,就永不改变初衷。或以品德为高,或要保全形体。如果两者都有,那我取什么呢 仰人鼻息跪人脚下吗 这样的人世间有很多。”
元丰二年(1079)秋七月,我获罪下狱,全家人颠沛流离,书籍也丢失散乱。第二年来到黄州,砚台找不到了,我以为丢失了。元丰七年(1084)七月,乘船到当涂,翻开书箱,忽然又看见了它,心中大喜,于是把它交给儿子苏迨和苏过。装砚的匣子虽然不十分精致,却是先父亲手雕刻的啊,并命匠人按砚的形状做的,不能更换。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闷歌行①
[宋]杨万里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近看两日远三日②,气力穷时会自休。
【注】①本诗为作者乘船行旅之作。②近看:做近期、短时间的估计。远:往时间再长一些估计。
15.请发挥想象,描绘“风力掀天浪打头”的画面。
16.同样是遭遇风雨,杨万里与下面材料中苏轼面对风雨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
链接材料: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答案】15.狂风掀起拍天的巨浪,冲打小船的船头。
16.不同点:杨万里认为面对狂风大浪,不必忧愁,最好淡然一笑,因为终会风平浪静的一天,那时又可以悠然的行舟了。苏轼面对骤雨时是冒雨边吟咏边慢行,他认为无须害怕人生的风雨。
相同点:两人都表现一种坦然与乐观的情怀。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绘。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首先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在翻译句子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
(2)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古诗文要点的分析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15.本题考查诗句画面的描述。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故答案为: 狂风掀起拍天的巨浪,冲打小船的船头。
16.本题考查比较阅读。从“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可以看出杨万里面对狂风大浪时,态度是不忧愁,淡然一笑;从“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可以看出苏轼面对骤雨时态度沉着冷静,勇敢。
故答案为: 不同点:杨万里认为面对狂风大浪,不必忧愁,最好淡然一笑,因为终会风平浪静的一天,那时又可以悠然的行舟了。苏轼面对骤雨时是冒雨边吟咏边慢行,他认为无须害怕人生的风雨。相同点:两人都表现一种坦然与乐观的情怀。
九、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月亮是夜晚的伤口
李良旭
①今天的晚饭,李子涵一点食欲也没有,吃着吃着还流下了眼泪,眼泪吧嗒吧嗒掉进了碗里,李子涵哽咽着将饭和着眼泪一起咽进了肚里。这一切,都没有逃过爸爸的眼睛,爸爸心想,子涵在学习上一定遇到了什么困难,平时吃饭可不是这样的,他有说有笑,还把学校每天的见闻说给他听,父子俩说说笑笑,一餐晚饭就吃完了,然后各干各的事。可是今天的情况可就不一样,空气中似乎有一股____的气息。爸爸仿佛什么也没有看见,____地吃着饭。子涵饭没有吃完就离开了饭桌,进了他的书房。
②子涵坐在书桌前,从书包里拿出了数学考试试卷,他____地将试卷铺展开来,看着上面的考试分数,他的眼泪忍不住又掉了下来,心里又是一阵疼痛。突然,他听到了敲门声,赶紧将试卷收藏起来,打开了房门。
③爸爸站在门口,笑着说,走,出去散一会儿步;回来再看书。子涵站起身,一动没动,他似乎不想去散步。爸爸拉起他的手,有些执拗地说,犹豫什么呢?散一会儿步,耽误不了你多少时间!
④子涵迟疑了一会儿,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终于迈开了步子。爸爸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⑤天已经黑了下来,远处家家户户窗口透露出来的光亮,让夜色多了一丝温暖。爸爸伸出手,搂住了子涵的肩膀,说道,饭后散一会儿步,对身体有好处。子涵____,他的心思还停留在试卷上,他沮丧地想,自己为什么没有考好?
⑥爸爸看出了子涵的心思,他指着天上的月亮说,子涵,你看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在漆黑的夜空中,它就像天上的一道伤口,这道伤口,在夜色中不仅不丑陋;反而是一种美丽,它使人们看清了脚下的路,从而走得更加踏实稳健,如果没有夜晚的月亮,我们出行是多么的不方便,所以说,这夜晚月亮的伤口,是一种美!
⑦爸爸充满诗意的一番话,在子涵的心里掀起一丝微澜,他情不自禁地抬起头看着天上的那轮弯弯的月亮,那弯弯的月亮,真的像爸爸说的那样像一道弯弯的伤口,但这道伤口,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美丽、娇艳。自己不知道看过多少次月亮;月亮的故事,爸爸不知讲过多少种版本了。可今晚被爸爸这么一说,好像第一次看到月亮,看出了新意,看出了美。
⑧爸爸又说道,这夜晚的伤口啊,只是暂时的,等天亮了,这伤口就痊愈了,再也看不到了。有时学习成绩出现波折,其实就像这夜晚月亮的伤口,只是暂时的,不必有太多的纠结和沮丧,找出存在问题的症结,攻坚克难,就一定会迎来明媚的一天!
⑨爸爸说完,把子涵的肩膀又搂紧了一些,子涵忽然感到身上充满了一种力量,他觉得这力量能把自己的伤口慢慢治愈。想到这里,子涵一扫刚才的沉默,说道,爸爸,您说得真好,让我感到豁然开朗,我找到治愈自己伤口的良方了……
⑩爸爸笑了,子涵发现,爸爸咧开嘴的笑容,就像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很好看……
子涵在学习上开始变得乐观开朗起来,学习上偶尔遇到一些挫折,不再惊慌和沮丧,他会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积极解决。他觉得那些挫折,就像夜晚天上月亮的伤口,一点也不丑陋,反而有一种美和艳,它照亮了自己脚下的路,从而走得更加踏实和稳健……
晚饭后,子涵又走在那条散步的小路上,月光很好,看着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望着望着,他情不自禁地咧开嘴笑了,他觉得自己咧开嘴的笑容,就像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2年7期)
17.依次选择词语填入文中空缺处,恰当的一项是(  )
A.沉重 不动声色 沉闷 沉默不语
B.沉闷 不动声色 沉重 沉默不语
C.沉闷 沉默不语 沉重 不动声色
D.沉重 沉默不语 沉闷 不动声色
18.仔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的情节梳理。
子涵考试失利,爸看在眼里→   →子涵难以释怀,爸苦心开导→   
19.揣摩画线句子所体现的人物心理。
①爸爸咧开嘴的笑容,就像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很好看……
②他情不自禁地咧开嘴笑了,他觉得自己咧开嘴的笑容,就像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
20.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17.B
18.子涵掩藏试卷,爸爸拉子涵散步;子涵走出阴霾,爸爸咧开嘴笑
19.①子涵走出阴霾,爸爸为此而高兴。
②子涵看到了天上的月亮,想到爸爸的开导,乐观开朗。
20.细心深沉:爸爸从李子涵身上发现了异常,但不动声色;爱子情深:子涵学习上遇到了挫折,爸爸拉子涵出去散步,为其排解困扰;有教育智慧,“夜晚月亮的伤口,是一种美”,爸爸充满诗意的一番话,让子涵豁然开朗。
【知识点】梳理、概括文章情节;词语的使用(搭配);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1)本题考查词义的辨析。 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2)本题考查情节梳理和概括。做此类题, 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次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
(3)本题考查人物心理。做此类题,需要反复品读句子,抓住人物的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方面去分析概括。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理解。 做此类题,可以结合典型事件分析人物精神品质,也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来分析人物思想性格。还可以结合对人物的侧面描写来分析人物品质,文章中的评价性语句则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17.“沉闷”是指外部环境的压抑,一般说气氛很沉闷。“沉重”则重在个体的感觉,比如心情沉重,负担沉重。“不动声色”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沉默不言”指一言不发。结合“可是今天的情况可就不一样,空气中似乎有一股的气息。爸爸仿佛什么也没有看见地吃着饭。子涵饭没有吃完就离开了饭桌,进了他的书房”句分析,第一个填的空是说“空气的气息”,所以用“沉闷”。由“爸爸仿佛什么也没有看见”指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所以选择“不动声色”。结合“他将试卷铺展开来,看着上面的考试分数,他的眼泪忍不住又掉了下来,心里又是一阵疼痛”句指的是“他”的心情,所以选择“沉重”。结合“爸爸伸出手,搂住了子涵的肩膀,说道,饭后散一会儿步,对身体有好处”句分析,爸爸邀子涵散步,跟他说饭后散步有好处,“子涵他的心思还停留在试卷上,他沮丧地想,自己为什么没有考好”句中的横线上应该填对应爸爸的问话,但他没有说话,所以选“沉默不语”。
故答案为: B。
18.情节“子涵考试失利,爸看在眼里”之后,结合“突然,他听到了敲门声,赶紧将试卷收藏起来,打开了房门]。爸爸站在门J口,笑着说,走,出去散一会儿步;回来再看书。子涵站起身,一动没动,他似乎不想去散步。爸爸拉起他的手,有些执拗地说,犹豫什么呢 散一-会儿步,耽误不了你多少时间”句分析,可知子涵掩藏试卷,爸爸拉子涵散步。结合“爸爸看出了子涵的心思,他指着天上的月亮说,子涵,你看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在漆黑的夜空中,它就像天上的一道伤口,这道伤口,在夜色中不仅不丑陋;反而是一种美丽,它使人们看清了脚下的路,从而走得更加踏实稳健,如果没有夜晚的月亮,我们出行是多么的不方便,所以说,这夜晚是月亮的伤口,是一种美”“爸爸又说道,这夜晚的伤口啊,只是暂时的,等天亮了,这伤口就痊愈了,再也看不到了。有时学习成绩出现波折,其实就像这夜晚是月亮的伤口,只是暂时的,不必有太多的纠 结和沮丧,找出存在问题的症结,攻坚克难,就一定会迎来明媚的一天”句分析,可知子涵难以释怀,爸苦心开导。结合“子涵忽然感到身上充满了一种力量,他觉得这力量能把自己的伤口慢慢治愈。想到这里,子涵一扫刚才的沉默,说道,爸爸,您说得真好,让我感到豁然开朗,我找到治愈自己伤口的良方了”“爸爸笑了,子涵发现,爸爸咧开嘴的笑容,就像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很好看”句分析,可知,子涵走出阴霾,爸爸裂开嘴笑。故答案为:第1空、子涵掩藏试卷,爸爸拉子涵散步
第2空、子涵走出阴霾,爸爸咧开嘴笑。
19.①句“爸爸咧开嘴的笑容,就像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很好看”把“爸爸裂开嘴的笑容”比喻成“弯弯的月亮”,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爸爸在看到子涵走出阴霾之后的高兴的心理。
②句“情不自禁地咧开嘴笑”是神态描写,“咧开嘴的笑容”比喻成“弯弯的月亮”,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子涵看到天上的月亮,想到爸爸的开导,豁然开朗的心理。
故答案为: ①子涵走出阴霾,爸爸为此而高兴。②子涵看到了天上的月亮,想到爸爸的开导,乐观开朗。
20.结合“这一切,都没有逃过爸爸的眼睛,爸爸心想,子涵在学习上一定遇到了什么困难,平时吃饭可不是这样的,他有说有笑,还把学校每天的见闻说给他听,父子俩说说笑笑,一餐晚饭就吃完了,然后各干各的事。可是今天的情况可就不一样,空气中似乎有一股沉闷的气息。爸爸仿佛什么也没有看见,不动声色地吃着饭”句可知,爸爸细心深沉,从李子涵身上发现了异常,但不动声色。结合“天已经黑了下来,远处家家户户窗口透露出来的光亮,让夜色多了一-丝温暖。爸爸伸出手,搂住了子涵的肩膀,说道,饭后散一-会儿步,对身体有好处”句可知,爸爸爱子情深,子涵学习.上遇到了挫折,爸爸拉子涵出去散步,为其排解烦忧;结合“结合“爸爸看出了子涵的心思,他指着天上的月亮说,子涵,你看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在漆黑的夜空中,它就像天上的一道伤口,这道伤口,在夜色中不仅不丑陋;反而是一种美丽,它使人们看清了脚下的路,从而走得更加踏实稳健,如果没有夜晚的月亮,我们出行是多么的不方便,所以说,这夜晚是月亮的伤口,是一种美”‘“爸爸又说道, 这夜晚的伤口啊,只是暂时的,等天亮了,这伤口就痊愈了,再也看不到了。有时学习成绩出现波折,其实就像这夜晚是月亮的伤口,只是暂时的,不必有太多的纠结和沮丧,找出存在问题的症结,攻坚克难,就一定会迎来明媚的一天”句可知,爸爸有教育智慧。
故答案为:细心深沉:爸爸从李子涵身上发现了异常,但不动声色;爱子情深:子涵学习上遇到了挫折,爸爸拉子涵出去散步,为其排解困扰;有教育智慧,“夜晚月亮的伤口,是一种美”,爸爸充满诗意的一番话,让子涵豁然开朗。
十、写作题
21.请以“你是我生活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题目中的“你”,可以是生活中某个人,可以是一本书或书中某个人物;
②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来写作;
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
你是我生活的阳光
人们常说母爱如大海博大无边,无私长久。而在我心中,同大海相比,母爱则更像阳光。
阳光是温暖的,母爱也是温暖的。小时候,由于摔倒了而哇哇大哭,是母亲,她匆匆赶来,用她那双温暖的手轻轻地把我抱起来,一边小心翼翼地拍打我身上的灰尘一边假装跺着脚狠狠地说:“都是你这只坏老鼠绊倒我的小宝贝,我要踩死你这个大坏蛋。”于是我便止住了源源不断的泪水,哈哈笑着,心中充满了温暖,充满了幸福,妈妈的爱是多么温暖啊!
阳光是明亮的,母爱也是明亮的。上学后,由于和别的同学争吵而闷闷不乐。是母亲,她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温言细语地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同学之间意见不一、发生争执是很正常的事情,你要学会理解、宽容和忍耐。记住,你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找到自己的快乐。” 我心里顿时豁然开朗,心中充满了欢喜,充满了欢乐。妈妈的爱是多么的明亮啊!
阳光是耀眼的,母爱也是耀眼的。我越来越长大了,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越来越多了,我变得暴怒无常起来。是母亲,她默默地看着我,用她的行动告诉我,应该如何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这一切。我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敬佩,充满了感激之情。于是我便感动起来、奋发起来。现在的我,已经成了班级里的一颗耀眼的星星。
母爱如阳光,温暖着我稚小的心灵;母爱如阳光,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母爱如阳光,注入我这棵小树苗无穷的能量,让我焕发着勃勃生机。伟大的母亲啊,我永远爱着您!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关键词——“阳光”,这里的阳光应理解为抽象含义,象征着光明、温暖、力量、方向等。题目中的“你”说明必须采用第二人称的写作方法。通过和“你”面对面的交流,表达出来一种崇敬、感激的情感。既亲切又能使情感自由流淌。“你”可指具体人或物,可指抽象精神品质。可以写一个人,一本书,一种精神力量等。可写“小我”情感,以身边小事切入;还可写“大我”情思,以风流人物下笔;亦可写哲思感悟,以文学艺术着墨。写“小我”采用“欲扬先抑”手法为佳,可写出波澜。写“我”之生活阴影——挫折、误解,别人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犹如“阳光”,让我走出阴影,感受到温暖,看到光明。写“大我”情思和哲理感悟,可采用片段式结构,写成散文,描绘画面,写风流人物(历史人物和当代人物)、尚品之物(松竹梅等)、音乐绘画读书等犹如“阳光”,照亮“我”的前程,助我成长。可采用双线结构,凸显“阳光”。既然把写作对象比喻为“阳光”,就要出现或者突出自然环境中的太阳,不能凭空比喻。要让情感自然生发。内容要强调和侧重 “你”与“我”之间的关联,对我的影响、召唤、激发、引领、关爱、抚慰等。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语文 7.溜索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
B.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C.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了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D.李医生给人看病,药方没开,病就好了三分。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呕吐 托腮 目睹 千钧之力 B.迟疑 探视 俯身 拳打脚踢
C.盘恒 铃铛 蓦地 设身处地 D.突兀 洗练 跺脚 义愤填膺
3.下面对《溜索》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当“我”询问时,“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中的“懒懒”表现了首领的心不在焉。
B.“(瘦小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中的“小”字,写出了瘦小汉子在溜索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给“我”带来的视觉感受,富有表现力。
C.文章多次写到鹰,既衬托出环境的奇险,又烘托了马帮汉子的形象。
D.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牛,从侧面展现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同时与“我”的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反衬出首领等人的勇敢无畏。
4.下面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
B.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C.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D.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
二、填空题
5.阿城,原名钟阿城,当代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   》《树王》《孩子王》等。
6.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顷刻(   ) 蓦地(   ) 驮队(   )
盘桓(   )
模糊(   ) 脑suǐ(   )
duò(   )脚 zī(   )铢
三、语言表达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动物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了,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优秀的作品会给人有益的启示。请你结合文本和生活积累,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
写作提示:①根据文本提炼观点;②不少于100字。
四、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半年之后,朝廷果然遣一员官,捧著诏书,带领许多人,将著彩缎表里,来到秦老门首,见秦老八十多岁,须鬓皓然,手扶拄杖。那官与他施礼,秦老让到草堂坐下;那官问道:“A先生就在这庄上么?而今皇恩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下官特地捧诏而来。”秦老道:“他虽是这里人,只是久已不知去向了。”秦老献过了茶,领那官员走到A家,推开了门,见蟏蛸满室,蓬莴蔽径,知是果然去得久了。那官咨嗟叹息了一回,仍旧捧诏回旨去了。
【乙】
高老先生道:“我们天长、六合是接壤之地,我怎么不知道?诸公莫怪学生说,这少卿是他杜家第一个败类!他家祖上几十代行医,广积阴德,家里也挣了许多田产。到了他家殿元公,发达了去,虽做了几十年官,却不会寻一个钱来家。到他父亲,还有本事中个进士,做一任太守,已经是个呆子了。做官的时候,全不晓得敬重上司,只是一味希图着百姓说好,又逐日讲那些‘敦孝弟,劝农桑’的呆话。这些话是教养题目文章里的词藻,他竟拿着当了真,惹的上司不喜欢,把个官弄掉了。他这儿子就更胡说,混穿混吃,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却不肯相与个正经人。不到十年内,把六七万银子弄的精光。天长县站不住,搬在南京城里,日日携着乃眷,上酒馆吃酒。手里拿着一个铜盏子,就像讨饭的一般。不想他家竟出了这样子弟!学生在家里,往常教子侄们读书,就以他为戒。每人读书的桌子上写一纸条贴着,上面写道:‘不可学天长杜仪’。”
8.【甲】段中提到的A是谁?并简要概述A“久已不知去向”的原由。
9.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结合平时批注的经验从内容及语言艺术两个方面给【乙】文写一段批注。
10.有人说原著中杜少卿是作者吴敬梓的原型写照,也是作者推崇的理想文士。请概述杜少卿与A的共同性格特征,并结合原著分析作者塑造这一类文士的意图。
五、语段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灌滇西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huán。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fǔ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盘huán(  )  fǔ(  )望   蓦地(  )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捏紧”“不料”“喧声”“轻易”在文中都是动词。
B.“万丈绝壁”中“绝”的意思是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这个短语在画线句中充当主语。
C.文中“闷闷的雷”“亮亮而来”“涓涓细流”“山低风冷”短语类型相同。
D.“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这是一个并列复句。
(4)第三段从   和   的感官角度,展现了峡谷的险峻。
六、综合性学习
视频将选用校园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下面这则新闻作为素材,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我国自主研制的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冲质比最高,易使用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热试车在西安获得圆满成功。
该发动机直径3.5米,装药量150吨,推力达500吨,①采用高压强总体设计、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壳体、高装填整体浇注成型燃烧室、超大尺寸喷管等多项先进技术,发动机综合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试验的成功,打通了我国千吨级推力固体发动机发展的关键技术链路,标志着我国国体运载能力实现大幅提升,对推动未来大型、重型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关于上面的新闻,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推力最大”“领先水平”“圆满成功”短语类型相同。
B.第①句中的标点有误,应把三处“、”全部改为“,”。
C.第3段画波浪线句中的“链路”指的是“链条和路径”的意思,充当画线句子的宾语中心语。
D.文中加点的词语“试验”“提升”“发展”在文中都是动词。
13.《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中的新闻标题大多选用高概括性标题,选用新闻中最有特征的部分,概括新闻事件,简单明了表达媒体立场或受众感受。如“创新中国一分钟”“一等功臣,再获殊荣!”“人民空军战斗力拉满!”等,请为上面的新闻设计一个简洁而又吸睛的微信标题。(不超过10个字)
七、文言文阅读
14.阅读课外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天石砚铭(并序)
[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觳行①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②,顾无贮水处。先君③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④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⑤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 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⑥,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⑦。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①纱觳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②发墨:指砚台磨墨易浓。③先君:这里指苏洵。④祥:吉祥之兆。⑤主:以……为主,着重于。⑥当涂:地名。⑦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
A.得异石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且为铭曰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C.明年至黄州 越明年,政通人和
D.求砚不复得 求石兽于水中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
(3)文中“赐”“付”都是指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
①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②甚喜,以付迨、过。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轼在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 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闷歌行①
[宋]杨万里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近看两日远三日②,气力穷时会自休。
【注】①本诗为作者乘船行旅之作。②近看:做近期、短时间的估计。远:往时间再长一些估计。
15.请发挥想象,描绘“风力掀天浪打头”的画面。
16.同样是遭遇风雨,杨万里与下面材料中苏轼面对风雨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二者有什么共同之处
链接材料: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九、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月亮是夜晚的伤口
李良旭
①今天的晚饭,李子涵一点食欲也没有,吃着吃着还流下了眼泪,眼泪吧嗒吧嗒掉进了碗里,李子涵哽咽着将饭和着眼泪一起咽进了肚里。这一切,都没有逃过爸爸的眼睛,爸爸心想,子涵在学习上一定遇到了什么困难,平时吃饭可不是这样的,他有说有笑,还把学校每天的见闻说给他听,父子俩说说笑笑,一餐晚饭就吃完了,然后各干各的事。可是今天的情况可就不一样,空气中似乎有一股____的气息。爸爸仿佛什么也没有看见,____地吃着饭。子涵饭没有吃完就离开了饭桌,进了他的书房。
②子涵坐在书桌前,从书包里拿出了数学考试试卷,他____地将试卷铺展开来,看着上面的考试分数,他的眼泪忍不住又掉了下来,心里又是一阵疼痛。突然,他听到了敲门声,赶紧将试卷收藏起来,打开了房门。
③爸爸站在门口,笑着说,走,出去散一会儿步;回来再看书。子涵站起身,一动没动,他似乎不想去散步。爸爸拉起他的手,有些执拗地说,犹豫什么呢?散一会儿步,耽误不了你多少时间!
④子涵迟疑了一会儿,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终于迈开了步子。爸爸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⑤天已经黑了下来,远处家家户户窗口透露出来的光亮,让夜色多了一丝温暖。爸爸伸出手,搂住了子涵的肩膀,说道,饭后散一会儿步,对身体有好处。子涵____,他的心思还停留在试卷上,他沮丧地想,自己为什么没有考好?
⑥爸爸看出了子涵的心思,他指着天上的月亮说,子涵,你看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在漆黑的夜空中,它就像天上的一道伤口,这道伤口,在夜色中不仅不丑陋;反而是一种美丽,它使人们看清了脚下的路,从而走得更加踏实稳健,如果没有夜晚的月亮,我们出行是多么的不方便,所以说,这夜晚月亮的伤口,是一种美!
⑦爸爸充满诗意的一番话,在子涵的心里掀起一丝微澜,他情不自禁地抬起头看着天上的那轮弯弯的月亮,那弯弯的月亮,真的像爸爸说的那样像一道弯弯的伤口,但这道伤口,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美丽、娇艳。自己不知道看过多少次月亮;月亮的故事,爸爸不知讲过多少种版本了。可今晚被爸爸这么一说,好像第一次看到月亮,看出了新意,看出了美。
⑧爸爸又说道,这夜晚的伤口啊,只是暂时的,等天亮了,这伤口就痊愈了,再也看不到了。有时学习成绩出现波折,其实就像这夜晚月亮的伤口,只是暂时的,不必有太多的纠结和沮丧,找出存在问题的症结,攻坚克难,就一定会迎来明媚的一天!
⑨爸爸说完,把子涵的肩膀又搂紧了一些,子涵忽然感到身上充满了一种力量,他觉得这力量能把自己的伤口慢慢治愈。想到这里,子涵一扫刚才的沉默,说道,爸爸,您说得真好,让我感到豁然开朗,我找到治愈自己伤口的良方了……
⑩爸爸笑了,子涵发现,爸爸咧开嘴的笑容,就像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很好看……
子涵在学习上开始变得乐观开朗起来,学习上偶尔遇到一些挫折,不再惊慌和沮丧,他会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积极解决。他觉得那些挫折,就像夜晚天上月亮的伤口,一点也不丑陋,反而有一种美和艳,它照亮了自己脚下的路,从而走得更加踏实和稳健……
晚饭后,子涵又走在那条散步的小路上,月光很好,看着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望着望着,他情不自禁地咧开嘴笑了,他觉得自己咧开嘴的笑容,就像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2年7期)
17.依次选择词语填入文中空缺处,恰当的一项是(  )
A.沉重 不动声色 沉闷 沉默不语
B.沉闷 不动声色 沉重 沉默不语
C.沉闷 沉默不语 沉重 不动声色
D.沉重 沉默不语 沉闷 不动声色
18.仔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的情节梳理。
子涵考试失利,爸看在眼里→   →子涵难以释怀,爸苦心开导→   
19.揣摩画线句子所体现的人物心理。
①爸爸咧开嘴的笑容,就像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很好看……
②他情不自禁地咧开嘴笑了,他觉得自己咧开嘴的笑容,就像天上那轮弯弯的月亮
20.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十、写作题
21.请以“你是我生活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题目中的“你”,可以是生活中某个人,可以是一本书或书中某个人物;
②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来写作;
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