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鱼我所欲也 同步练习(学生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9.鱼我所欲也 同步练习(学生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6 10:05: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语文 9.鱼我所欲也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第一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设喻论证 分析论证 层进论证 B.举例论证 分析论证 层进论证
C.设喻论证 分析论证 引用论证 D.分析论证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答案】A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鱼我所欲也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文章第一段用鱼和熊掌来设喻得出结论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以此引出本文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是比喻论证、层层深入地分析论证、层进论证。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初中阶段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比喻论证等。举例论证:真实具体,说服力强;道理论证:有权威性,论证有力;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对比论证:正误分明,是非明确。无论哪种论证方法都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议论文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要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考虑分析。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答案】B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鱼我所欲也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本文指出舍生取义的观点,人如果经不住万钟、宫室、妻妾、施恩的诱惑,必然会“失其本心”,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有的人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B 的观点与原文的观点完全相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3.下列句子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A.此之谓失其本心
B.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D.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答案】B
【知识点】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唐雎不辱使命;鱼我所欲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能体现本文主旨的句子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与之。(呼唤他过来一起吃。)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
C.乡为身死而不受。[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D.贤者能勿丧耳。[(只不过)贤者能不丧失它罢了。]
【答案】A
【知识点】鱼我所欲也;文言文翻译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BCD正确,
A有误,本句句意是: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 。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二、填空题
5.《鱼我所欲也》出自   ,作者   ,   时期邹人,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   、   。“四书”:
    、   、     、   。
【答案】《孟子 告子上》;孟子;战国;儒;《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知识点】文化典籍;其他常识;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故答案为:《孟子 告子上》;孟子;战国;儒;《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6.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所 恶      一 箪 食     一 豆 羹    
蹴     苟 得        不 屑    
【答案】wù;dān;gēng;cù;gǒu;xiè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把握。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故答案为:wù;dān;gēng;cù;gǒu;xiè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把握。解有关汉字的考题时,一要注意正确识记和理解常用汉字的音形义,二要注意区分同音字和多音多义字。
三、默写
7.理解型默写。
(1)文中能够表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   ,   。
(2)古代仁人志士在“生”与“义”不能两全时,总会以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   ,   。”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3)孔子认为仁人志士应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也提出了“   ,   。”的主张,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答案】(1)为妻妾之奉为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好积累,要根据题干的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如将“汗青”误写作“汉青”。理解性默写,要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古诗文默写类答题技巧:熟背古诗文;理解古诗文名句意思;注重积累,将易错处分类整理,加强记忆。
四、语言表达
8.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舍生而取义”的观点,那么在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请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答案】【参考例文】
诱惑,是鱼钩上令鱼儿垂涎欲滴的香饵,殊不知其后却躲着心怀叵测的渔夫;诱惑,是陷阱里让动物们食欲大增的美味,谁曾想那旁边却藏着虎视眈眈的猎人。
一个人是否能够在诱惑面前做到无动于衷,其关键在于自身,在于个人素质,在于道德修养。种种诱惑在玛丽 居里面前根本就无孔可入,以至奖章都成了她女儿的玩具。号称中国第一大汉奸的汪精卫,为权势所诱惑,卖国求荣,因而遗臭万年。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只要能够做到非己之物莫取,非正义之利不谋,树立崇高理想,坚守高尚情操,诱惑在我们面前定会偃旗息鼓,失去它的威力。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本题系开放性题。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作为我们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特别是今天的市场经济下,更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观点正确、结合实际、表述流畅即可。
【点评】写好微写作,要明确写作目的。微写作是用简约精炼的语言对某一社会事件、文艺作品等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的写作。评论类微写作一般先引用材料或叙述现象,接着明确论点,然后分析材料,综合运用合理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进一步论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写作对象要表述清晰。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五、名著导读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
席摆在亭子上,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杜少卿也坐桥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来上,斟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捞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选段二
次日辞别出来。他这番盘缠带少了,又多住了几天,在辕门上又被人要了多少喜钱去,叫了一只船回南京,船钱三两银子也欠着。一路又遇了逆风,走了四五天,才走到芜湖。到了芜湖,那船真走不动了,船家要钱买米煮饭。杜少卿叫小厮寻一寻,只剩了五个钱,杜少卿算计要拿衣服去当。心里闷,且到岸上去走走,见是吉祥寺,因在茶桌上坐着,吃了一开茶。又肚里饿了,吃了三个烧饼,倒要六个钱,还走不出茶馆门。只见一个道士在面前走过去,杜少卿不曾认得清。那道士回头一看,忙走近前道:“杜少爷,你怎么在这里?”杜少卿笑道:“原来是来霞兄!你且坐下吃茶。”来霞士道:“少老爷,你为甚么独自在此?”杜少卿道:“你几时来的?”来霞士道:“因这芜湖县张老父台写书子接我来做诗,所以在这里。我就寓在识舟亭,甚有景致,可以望江。少老爷到我下处去坐坐。”杜少卿道:“我也是安庆去看一个朋友,回来从这里过,阻了风。而今和你到尊寓玩玩去。”来霞士会了茶钱,两人同进识舟亭。
9.选段一中“赏景饮酒”本是雅事,作者却反复写杜少卿手拿金杯,这是不是把名士写俗了?为什么?
10.选段二画线处,原来手拿金杯的杜少卿为什么缺少盘缠要当衣服?他的金杯去哪里了?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11.鲁迅认为《儒林外史》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请从作品中另选人物形象,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其讽刺意义。
【答案】9.没有写俗,这里的金杯是表现杜少卿名士风流的一个重要物品。反复写杜少卿当众拿着金杯,正是为了显现他不吝金钱的个性。不仅没有把他写俗,反而更突出了他卓然不群的风度。
10.因为杜少卿淡泊名利,拒绝出仕,不善营生;又加乐于助人扶危济困,只要听见人向他诉苦,就拿出银子帮助,且不图回报。所以花光了家产,生活捉襟见肘。他要到安庆拒绝李大人的举荐,没有盘缠,当了金杯做盘缠。
11.马二先生是一个始终把举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的人,他一生以举业为追求,到达了迷信的程度。他屡试不第,以选书为生,仍是举业的鼓吹者,最后惨淡收场,还被自己帮助过的匡超人妄加诽谤嘲笑。他被封建教条毒害而迂腐僵化,明明自己走不通的举业之路,还真诚执着地引导别人走。他受科举制度的毒害而不自知的原因是,举业(科举)是做官的唯一途径。这就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弊端,以腐朽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不合理性。马二先生虔诚于科举,最终失败的一生深刻的揭示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对读人的毒害,起到指摘时弊的效果。(人物性格概括准确、能结合具体情节揭示科举制度毒害读书人即可)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作品的综合评价;《儒林外史》
【解析】⑴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⑵本题考查文学名著情节的积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⑶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结合语言描写和故事的叙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9.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杜少卿当众拿着金杯不是显摆,更不是珍爱,而是不以为意,显示了他不吝金钱的个性。这里的金杯是表现杜少卿名士风流的一个重要物品,所以不仅没有把他写俗,反而更突出了他卓然不群的风度。
故答案为: 没有写俗,这里的金杯是表现杜少卿名士风流的一个重要物品。反复写杜少卿当众拿着金杯,正是为了显现他不吝金钱的个性。不仅没有把他写俗,反而更突出了他卓然不群的风度。
10.本题考查名著情节。杜少卿缺少盘缠要当衣服是因为他虽然富有,但不善经营,又乐善好施,只要听见人向他诉苦,就拿出银子帮助,且不图回报,所以花光了家产。根据原著情节,他的金杯已经当了银两,作为去安庆的盘缠。
故答案为: 因为杜少卿淡泊名利,拒绝出仕,不善营生;又加乐于助人扶危济困,只要听见人向他诉苦,就拿出银子帮助,且不图回报。所以花光了家产,生活捉襟见肘。他要到安庆拒绝李大人的举荐,没有盘缠,当了金杯做盘缠。
1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马二先生是一个始终把举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的人,他一生以举业为追求,达到了迷信的程度。他屡试不第,以选书为生,仍是举业的鼓吹者,最后惨淡收场,还被自己帮助过的匡超人妄加诽谤嘲笑。他被封建教条毒害而迂腐僵化,明明自己走不通的举业之路,还真诚执着地引导别人走。他受科举制度的毒害而不自知的原因是,举业(科举)是做官的唯一途径。这就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弊端,以腐朽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不合理性。马二先生虔诚于科举,最终失败的一生深刻的揭示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对读人的毒害,起到指摘时弊的效果。
故答案为: 马二先生是一个始终把举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的人,他一生以举业为追求,到达了迷信的程度。他屡试不第,以选书为生,仍是举业的鼓吹者,最后惨淡收场,还被自己帮助过的匡超人妄加诽谤嘲笑。他被封建教条毒害而迂腐僵化,明明自己走不通的举业之路,还真诚执着地引导别人走。他受科举制度的毒害而不自知的原因是,举业(科举)是做官的唯一途径。这就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弊端,以腐朽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不合理性。马二先生虔诚于科举,最终失败的一生深刻的揭示了科举制度的腐朽和对读人的毒害,起到指摘时弊的效果。(人物性格概括准确、能结合具体情节揭示科举制度毒害读书人即可)
六、语段阅读
小文找到了下面两则新闻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帮小文完成下面的任务。
【材料一】2023年7月16日,新密市伏羲山红石林景区里,回荡着悦耳的笑声。进入暑期,被誉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和“岐黄文化发祥圣地”的新密,迎来了大批游客。他们踏上山水美景与厚重文化交织的旅途,让身心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
【材料二】2023年7月16日晚,在洛阳老城区的洛邑古城,人潮涌动,他们着汉服,绾青丝,点朱丹,邂逅千年前的自己。在洛邑古城,小桥流水,翠竹掩映,随处可见穿着汉服、梳着发髻的游客拍照“打卡”;游客品美食,逛古街,拍美照,尽情享受历史与现代相交织的丰厚文化气息。
12.请你帮小文拟写一个能统领两则材料的标题。(15字左右)
13.小文找到一幅关于河南旅游的标识图,打算将其刊登在校报“身边的美”专版上,但他不是特别了解该图的主要构图元素及其寓意,请帮他简要分析。
14.小文想用一组排比句为活动做总结,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他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意、修辞一致。
美,令人陶醉,令人心旷神怡。只要用心去寻找,美其实无处不在。当你聆听大海,浩瀚涛声会激荡你的胸怀;当你远眺高山,苍翠绿意会启迪你的心智;当你   ,   ……只要你有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大自然在你眼中就会成为绝美的图景。
【答案】12.河南各地景区在暑期迎来大批游客
13.该标识以小篆“河南”二字为创意元素,巧妙地将其变形组成一个抽象的三足两耳的鼎,不仅具有小篆的字形美,更有青铜器图案的纹样美。该图中央隐含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代表着黄河,象征着河南大地受黄河水的滋养,更象征着河南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人文底蕴的深厚。
14.(当你)俯瞰草原;青草的芬芳会熏陶你的灵魂
【知识点】根据语境补写句子;图表信息;新闻概括
【解析】⑴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新闻标题拟写的要求:1、标题所提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一致。2、标题中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
⑵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⑶本题考查补写。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内容上的前后联系,其次要注意语句在结构上的一致性,最后还要注意是否有字数上的限制。
12.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仔细阅读两则新闻可知,河南新密市将山水美景与厚重文化融为一体,洛阳打造历史与现代相交织的旅游景区,吸引游客。故能统领两则材料的标题可拟写为:河南开启文化旅游新模式。
故答案为:河南各地景区在暑期迎来大批游客
13.本题考查图标徽标。一般要求考生介绍内容、解释含义及设计意图或加以赏析。首先通过读题弄清楚徽标产生的背景;其次要观察徽标的构成;然后联系徽标产生的背景来解读其组成部分的含义及设计意图,从而赏析其优美的造型或色彩。
故答案为:该标识以小篆“河南”二字为创意元素,巧妙地将其变形组成一个抽象的三足两耳的鼎,不仅具有小篆的字形美,更有青铜器图案的纹样美。该图中央隐含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代表着黄河,象征着河南大地受黄河水的滋养,更象征着河南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人文底蕴的深厚。
14.本题考查补写句子。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句式特点来写,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
故答案为:(当你)俯瞰草原;青草的芬芳会熏陶你的灵魂
七、综合性学习
15.某学校开展以“网络学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班长小刚同学在微信群里介绍网络学习,下面是其中的一段话,请你帮他修改。
【甲】网络学习是指通过PC和网络,在网上浏览网络资源、在线交流,在线讲堂等方式,【乙】进而获得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网络学习为人们提供了在任何时间、地点、环境下进行学习的选择,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辐射到了更多的人员和地区。【丙】有理由相信,基于网络学习一定会成为主流的现代教育。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个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③【丙】处画线句语序不当,请你修改。
(2)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中学生“网络与分享”统计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的信息。(不得出现数字)
中学生“网络与分享”统计图
(3)在互联网上,入侵网课捣乱的行为被叫做“网课爆破”。入侵者通过强行霸屏、骚扰信息刷屏,乃至辱骂师生等方式干扰教学秩序。据报道,“网课爆破”曾经多次出现在中学生的网课中。请你针对这种现象,写两句评论。
【答案】(1)①顿号改为逗号。
②“进而”改为“从而”。
③“主流的现代教育”改为“现代教育的主流”。
(2)中学生大多热衷于地理故事、幽默笑话、恐怖故事、明星八卦的阅读与分享,而对于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名著等的阅读和分享非常少。
(3)“网课爆破”扰乱学校秩序,致使教学不能正常进行,即使尚未造成严重损失,也已经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网课爆破”的过激行为,更是触犯多项法律条文。应该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图表信息;见解表述;语序不当
【解析】(1)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① 【甲】处“浏览网络资源”和“在线交流”是两个分句,中间应用逗号隔开。②“进而”侧重于继续往前,更进一步,用于后一分句。“从而”侧重于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等,“获得归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是上文甲处“在网上浏览网络资源,在线交流”的一种结果,故“进而”改为“从而”。③丙处语序不当,主干应是“基于网络学习会成为主流”,“现代教育”是用来修饰“主流”,故将“主流的现代教育”改为“现代教育的主流”。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中学生“网络与分享”统计图,恐怖故事与明星八卦共占比35%,而校园生活占比8%,日常生活7%,文化名著8%,占比非常少。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要谈及“网课爆破”的后果及应有的法律处罚。
故答案为:(1)①顿号改为逗号。②“进而”改为“从而”。③“主流的现代教育”改为“现代教育的主流”。
(2) 中学生大多热衷于地理故事、幽默笑话、恐怖故事、明星八卦的阅读与分享,而对于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名著等的阅读和分享非常少。
(3)“网课爆破”扰乱学校秩序,致使教学不能正常进行,即使尚未造成严重损失,也已经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网课爆破”的过激行为,更是触犯多项法律条文。应该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决此类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语言表达类的题目,要做到“准确、简明、连贯、得体”四个方面,同时还应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用类文体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
八、文言文阅读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6.解释加点的词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蹴尔而与之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17.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8.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19.对于如何践行“义”,孟子主张舍生取义、保持本心。墨子的主张是什么?请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加以概括。
子硕问于子墨子曰:“为义孰为大务?”子墨子曰:“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选自《墨子·耕柱》)
【注释】①实壤:充填泥土。②欣:同“掀”,向上递土。
【答案】16.同“避”躲避;踩踏;同“德”感恩、感激;停止
17.(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8.首先,作者以鱼和熊掌为喻,提出生与义不能两全时要舍生取义的观点。然后,从“所欲”“所恶”两方面阐述道理,指出人人都有本心,只是贤者能不丧失罢了。最后,通过列举“一箪食”和“万钟”的例子告诫人们不要失去本心。
19.要务实,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意思对即可)
【知识点】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针对文中观点谈看法;鱼我所欲也;论证过程;文言文翻译;通假字;常用文言实词;议论文阅读
【解析】(1)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做此类题,可以先翻译句子意思,再来分析词语意思,注意特殊词语的用法,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词语的理解。
(2)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做此类题,要注意运用一些翻译的方法,通常是直译和意译两种方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可以结合句子的部分重点词语去理解整句话的意思。
(3) 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做此类题,要结合原文内容,首先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然后对文章脉络的前后思路进行分析。
(4)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拓展与运用能力。做此类题,要先理解短文的意思,然后按要求进行分析,概括,注意对照本文,与本文主题一致,答案不要求统一,但要语言简明连贯,意思答对即可。
16.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
①句意为: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患:灾难,祸患;“辟”同“避”躲避。
② 句意为:用脚踢着给人饭吃,就算是乞丐也不会吃的。“蹴”:踩踏
③ 句意为: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得:同“德”感激。
④句意为:这种行为不也可以停止了吗,已:停止。
故答案为:同“避”躲避;踩踏;同“德”感恩、感激;停止
17.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辩:同“辨”意为辨别。
何加:有什么益处。
故答案为: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8.本文首先运用设喻,将生与义比作“鱼”和“熊掌”,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接着孟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讲道理,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所欲”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所恶”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然后得出结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最后从正反两面举例论证,举“箪食”和“万钟”的例子告诫人们不要“失其本心”。
19.根据材料大意可知,当子硕向墨子问“行义,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呢?”墨子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回答子硕,而是采取了类比说理的方法,先以筑墙为喻,讲明只要大家各自干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然后阐明观点,行义就是这样,只要大家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团结协作,就能把这项事业干好。可知墨子的主张是“要务实,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九、诗歌鉴赏
过彭泽
解缙
青山围一县,隐隐见人家。
乱石江边出,孤帆带日斜。
翠添官舍柳,香泛驿楼花。
不见陶彭泽①,湓城②起暮鸦。
【注释】①陶彭泽:晋陶渊明曾官彭泽令,故称。②湓城:指九江城。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联写诗人乘船看见的彭泽县城清晨之景,天然清丽。
B.诗中先写县城环境,次写城边水涯景色,再写官舍驿楼之景,层次分明。
C.本诗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景物,由大景渐写小景。
D.尾联流露了诗人追慕陶渊明恨不能一见之情。
21.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颈联中“添”“泛”二字富有表现力,一个“添”字写出官舍之柳绿意更浓,一个“泛”字写出   。
【答案】20.A
21.示例:驿楼之花香气四溢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要熟读并了解诗歌内容,在对诗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比对,选出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诗赏析。解答该题,先理解所给诗句意思,根据题干要求确定赏析部分,明确其表达效果。
20.A.有误。结合“孤帆带日斜”可知,“日斜”点明时间是傍晚,不是清晨。
故答案为:A。
21.婴添官舍柳,香泛驿楼花:官舍的柳树更添了几分婴色,驿楼处花朵香气四溢。“泛”指漫出,指花朵的香气如同水一般溢出驿楼,故“泛”字写出了驿楼花朵的香气蔓延而出、香气动人。
故答案为:示例:驿楼之花香气四溢。
十、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雪下得很大,也很急,街道上空空的,没有几个人。绵软柔滑的积雪,蓬蓬松松地挂在枝梢上,亮白而倦怠的枝条被压低了头。不时刮过一阵寒风,卷起刚刚停歇的落雪,扬洒在空中。这样的天气,不会有什么顾客来当东西,当铺老板早早地关了店门,捅旺火炉,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一边翻看图片,一边哼着京戏。
突然,有人敲门,声音极轻。他抬头,支起耳朵细听,什么声音也没有。他怀疑自己听错了,于是,他又低下头继续翻着手里的图片。敲门声又起,这次声音很重,他很吃惊,自语道,大雪天,有谁会来当东西呢?
他迟疑着打开门。雪地里,瑟缩地站着一个男孩,十二三岁的样子,很瘦,穿得很单薄,头戴一顶破旧的棉帽。厚厚的积雪没了他的双脚,他双手揣在怀里,脸冻得通红,衣服上满是雪。
“孩子,你要当东西吗?”老板问。
一朵朵大大的雪花翻飞着落在男孩的额头上,男孩打了个冷战。“孩子,进店说吧。”
老板说。男孩从雪里拔出腿脚,走进店,站在门口,不敢再向前迈一步。他的两只手仍在怀里揣着。老板摘下男孩的棉帽,将上面的积雪拍打掉,一边把帽子递回给男孩,一边说:“孩子,你究竟来做什么呢?”
“我……我妈病了。”男孩低着头,怯怯地说。
当铺老板很机敏,一下子就听出男孩的意思:“你是来跟我借钱?”
“哦,不,不,我不是。”男孩显得局促不安,“我妈病了,老咳嗽,夜里咳嗽更厉害,医生说,是肺病。家里没钱,我想……我想把这个当给你们。”男孩从紧揣着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抱出一个精致的红盒子,用手抚拭了两下,像是下定决心似的,将它递给了老板。
男孩鞋子上的积雪,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很快化成了雪水,在男孩脚下,一圈一圈,慢慢湮散。
老板接过红盒子,慢慢打开。“啊!这青花瓷瓶你是从哪儿弄来的?”老板盯着男孩。老板娘听说有人来当青花瓷瓶,兴冲冲地从屋里走出来,说:“在哪呢?快让我看看。哇!这么漂亮的流云百福瓶。”老板娘说着将瓷瓶从盒中拿了出来,男孩双脚向前迈进一步,生怕瓷瓶从老板娘手中滑脱,答道:“这是我家的,是我爸爸留下来的。”
老板娘拿着青花瓷瓶,上下左右地翻看,目光在一处处云纹上停留、跳转,忽然皱起了眉头,嘴角一撇,把瓷瓶递给了老板。老板接过来,又翻来覆去仔细看了一会,没吭声,拿着瓷瓶走进柜台,然后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老板娘急了,三步并作两步,挡住老板,双臂护着抽屉,嚷道:“你要做什么?你看仔细了,那瓷瓶……”老板温和地看着老板娘说:“我已经仔细看过了,云纹形若如意,绵延不断,福纹呈飞临之态,寓意进福,没问题。把这瓷瓶放到你的梳妆台上吧。”
说着,老板把瓷瓶递给老板娘,老板娘半信半疑地边看边向屋里走去。
老板笑了,回过头来对男孩说:“孩子,瓷瓶我们留下了。这些钱拿回去给你妈治病。不够的话,你再过来拿。”
男孩看着老板递过来的钱,眼中闪过一丝疑虑。老板说:“哦,我是说,我先付给你一半钱,另一半你下次再来拿。”男孩笑了,说了声谢谢,拿着钱,跑了出去。
外面的雪不知啥时候停了,落日的余晖照在雪面上,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没有感觉到,就消逝了。老板站在当铺门外,探着头,眯着眼,不时在男孩回望时挥手示意,直到那小小的身影远去,消失在转角。
又是一个春天,天气格外好,明媚的阳光照得人暖洋洋的,当铺的生意红红火火。当东西的,赎东西的,出出进进。
一个少妇带着一个男孩远远地走来,走到当铺门口,少妇一下就跪下去了,当铺老板慌忙走出来,看见站在少妇身边的男孩,明白了一切。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男孩典当瓷瓶、老板娘鉴定瓷瓶、老板留下瓷瓶、小孩母亲赎回瓷瓶的情节展开叙述。
B.文章描写小男孩“瑟缩地站着”、“很瘦,穿得很单薄,头戴一顶破旧的棉帽”等动作细节表现了他家境贫困。
C.老板仔细鉴定青花瓷瓶是真品后,决定以高价典当男孩的青花瓷瓶,先付给了他一半的价钱。
D.文章的末尾写“春天”“明媚的阳光照得人暖洋洋”有暗含小男孩和他的母亲渡过难关之意。
23.结合上下文,根据提示品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①男孩从紧揣着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抱出一个精致的红盒子,用手抚拭了两下,像是下定决心似的,将它递给了老板。(提示:从描写方法与作用的角度赏析)
②外面的雪不知啥时候停了,落日的余晖照在雪面上,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没有感觉到,就消逝了。(提示:环境描写有何特点与作用)
2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的当铺老板是一个怎样特点的人?
25.本文缺少一个题目,如果提供“青花瓷瓶”、“风雪典当”、“善心无价”三个题目供选择,你选择哪一个?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22.D
23.①这句话中“紧揣”“抱”“抚拭”等动词是动作描写,细腻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对盒子里物品的珍视,虽然不舍也要当掉瓷瓶给妈妈治病,表现出小男孩的孝顺。
②环境描写与前文环境相呼应,雪停了,落日余晖照在雪面等细节与故事结局相吻合,暗示小男孩得到了老板的帮助,小男孩救母亲愿望得以实现。
24.店铺老板:善良,有同情心,扶危济困,他留下男孩的青花瓷瓶,给男孩救命钱;性情温和,懂得尊重别人的自尊,耐心而沉着,他告诉男孩钱不够还可以再来拿;机敏,善于经营,当铺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25.三个标题分别从文章线索、主要事件、主题思想三个角度拟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选择“青花瓷瓶”。全文的情节都是围绕青花瓷瓶展开的,小男孩珍视爸爸留下来的青花瓷瓶,但为了给妈妈治病,依然选择当掉瓷瓶,体现了小男孩的孝顺。而老板明知青花瓷瓶是假的,依然将花瓶收下,把钱给小男孩去给妈妈治病,体现了老板的善良。以此为题,体现了文章的线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知识点】感受、分析环境描写;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人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小说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应对此类题目,首先就是要熟悉掌握文章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地去分析。 其次,答题一定要结合原文,切忌空洞叙述。
(2)本题考查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字词句的含义包括表层含义(本意)和深层含义(文中的意思、情感、主旨)。应对这样的题型,学生只需找出本义和深层含义即可,难点在于深层含义中的主旨部分。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是特点+事例,即一个人物的特点+一件与此相关的事例。 此类题目切忌简单罗列人物的特点,应该结合文章内容。
(4)本题考查拟写文章的标题,侧重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是人+事,活动+结果。即人物+与此相关的事例。 平时学生应牢记解题的技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提取关键字词,以点带面的去阅读,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对文本的解析能力。
22.A、 小孩母亲没有来赎回瓷瓶;有误。
B、外貌描写;有误。
C、老板发现了瓷瓶有问题,只是没有当众说出来;有误。
D、无误。
故答案为:D
23.①本题考查动作描写,“紧揣”“抱”“抚拭”等动词 准确写出了小男孩对盒子里物品的重视。②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此处的环境描写交代了 不仅仅照应了前文的环境描写,契合此刻人物的内心情感,即小男孩的愿望实现了。故答案为:①这句话中“紧揣”“抱”“抚拭”等动词是动作描写,细腻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对盒子里物品的珍视,虽然不舍也要当掉瓷瓶给妈妈治病,表现出小男孩的孝顺。
②环境描写与前文环境相呼应,雪停了,落日余晖照在雪面等细节与故事结局相吻合,暗示小男孩得到了老板的帮助,小男孩救母亲愿望得以实现。
24.老板发现了瓷瓶的问题,却留下男孩的青花瓷瓶,给男孩救命钱,说明他是一个善良有同情心的人。
老板发现了瓷瓶的问题,却没有当众指出,尊重小男孩的自尊心。故答案为:店铺老板:善良,有同情心,扶危济困,他留下男孩的青花瓷瓶,给男孩救命钱;性情温和,懂得尊重别人的自尊,耐心而沉着,他告诉男孩钱不够还可以再来拿;机敏,善于经营,当铺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25.“青花瓷瓶”是贯穿文章的线索,“风雪典当”概括了文章的事件,“善心无价”正是点明了主题,老板的善心帮助小男孩度过了难关。此类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三个标题分别从文章线索、主要事件、主题思想三个角度拟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选择“青花瓷瓶”。全文的情节都是围绕青花瓷瓶展开的,小男孩珍视爸爸留下来的青花瓷瓶,但为了给妈妈治病,依然选择当掉瓷瓶,体现了小男孩的孝顺。而老板明知青花瓷瓶是假的,依然将花瓶收下,把钱给小男孩去给妈妈治病,体现了老板的善良。以此为题,体现了文章的线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十一、写作题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走山川,看花开花落,一路上遇见最美的春夏秋冬;街头漫步,意外遇见久别好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身处异地,一句乡音问候,让远离家乡的游子如同遇见亲人;诵读诗文名篇,徜徉其间,仿佛遇见先贤哲人与之对话……一次次美好的遇见,让我们领略自然的美丽、感受生活的美好,思考人生的意义。遇见,真是妙不可言!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套作,不可抄袭,文中不可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
遇见
生命中最美好的,便是遇见。林徽因遇见徐志摩,便拥有了一段康桥之恋。刘备遇见诸葛亮,便在乱世中成为一代君王。老舍先生童年时遇到了宗月大师,便被其领进学习的海洋,成为一代文豪。可见,每一次美好的遇见,总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我,在初二时,也遇到了一位同桌 。他的到来给我平淡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束光芒。   
在学习中,我一直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自从认识他后,他便总是找我问数学题。次数多了我便产生了好奇心,他成绩那么好,为什么总是问我问题呢?于是,在一次课间,我便把我的好奇告诉了他。他听完后,笑道:“问,也是种学习方式嘛,把不会的东西搞懂了。它自然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下次遇见,就会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都有不会的东西,我们难道能没有吗?所以说,问,是很重要的。”我听罢,受益匪浅,便像他一样,常问。果真,我的学习成绩如同雨后的春笋一般,节节升高。   
在品质上,他也算得我一位良师。一次课上,老师叫我们找出试卷。我很快便拿出了。可见他却翻箱倒柜的寻找着,脸上显出着急的神色,嘴里还不时念叨:“到底在哪呢?不会放家了吧。”这时老师来了一句:“没带的人站起来!”看他找不到,便为他出了个主意:“找不到就别找了,你就假装有试卷不就行了吗。”“你怎能这样呢!”我话音刚落,他便说:“这是不诚信的行为,一个人怎能失去诚信呢?”说完,他便站了起来。虽然我被批评了,但我还是无比倾佩他,并决心以后也像他一样,做个诚实的人。   
感谢,在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中遇见了他。遇见了他,我拥有了许多宝贵的东西;见了他,我拥有了一个美好的校园生活;遇见了他,我拥有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本题是全命题作文的考查,要求是记叙文。首先审题,该题需要重点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 遇见” ,这些是在提醒我们写作的方向:一次相遇。可以遇见人、事、景,总之能带给自己积极体验的,让你感受到美好、快乐的。明白了这一层含义,写作就简单很多。题目是“ 遇见 ”,写作主体是“我”,重点在于“遇见”带给我的思想上的积极变化,带给我的积极体验。由此可发现本题的意图在于使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关注成长、懂得感恩,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其次,立意方面,学生可以选择赞美亲情、师生情、友情,家人、老师、朋友都可以是“遇见”的人,当然也可以写遇见的某处风景、某本书,这些立意贴近生活日常,便于选材和写作。第三,选材方面,通过上面的立意分析,可以选择以下材料,演讲、考试失利,心情沮丧,遇见了刚刚下过雨天边的彩虹还有风中含着雨珠的小草,这让我正视困难,不再逃避,变得积极乐观。 第四,结构方面,可以使用最常见的五段式或者六段式,开头结尾先点题,或者在开头设置悬念,最后揭开谜底,引路人是谁。中间的三段或者四段,可以是具体的事情。第五,内容安排方面,建议中间的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一详一略,或者两略一详,详写的部分应加上能突出人物形象的人物描写和。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定好作文中心来选取、组织素材;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语文 9.鱼我所欲也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第一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设喻论证 分析论证 层进论证 B.举例论证 分析论证 层进论证
C.设喻论证 分析论证 引用论证 D.分析论证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3.下列句子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
A.此之谓失其本心
B.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D.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与之。(呼唤他过来一起吃。)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
C.乡为身死而不受。[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D.贤者能勿丧耳。[(只不过)贤者能不丧失它罢了。]
二、填空题
5.《鱼我所欲也》出自   ,作者   ,   时期邹人,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   、   。“四书”:
    、   、     、   。
6.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所 恶      一 箪 食     一 豆 羹    
蹴     苟 得        不 屑    
三、默写
7.理解型默写。
(1)文中能够表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   ,   。
(2)古代仁人志士在“生”与“义”不能两全时,总会以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   ,   。”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3)孔子认为仁人志士应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也提出了“   ,   。”的主张,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四、语言表达
8.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舍生而取义”的观点,那么在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请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五、名著导读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
席摆在亭子上,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杜少卿也坐桥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来上,斟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捞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选段二
次日辞别出来。他这番盘缠带少了,又多住了几天,在辕门上又被人要了多少喜钱去,叫了一只船回南京,船钱三两银子也欠着。一路又遇了逆风,走了四五天,才走到芜湖。到了芜湖,那船真走不动了,船家要钱买米煮饭。杜少卿叫小厮寻一寻,只剩了五个钱,杜少卿算计要拿衣服去当。心里闷,且到岸上去走走,见是吉祥寺,因在茶桌上坐着,吃了一开茶。又肚里饿了,吃了三个烧饼,倒要六个钱,还走不出茶馆门。只见一个道士在面前走过去,杜少卿不曾认得清。那道士回头一看,忙走近前道:“杜少爷,你怎么在这里?”杜少卿笑道:“原来是来霞兄!你且坐下吃茶。”来霞士道:“少老爷,你为甚么独自在此?”杜少卿道:“你几时来的?”来霞士道:“因这芜湖县张老父台写书子接我来做诗,所以在这里。我就寓在识舟亭,甚有景致,可以望江。少老爷到我下处去坐坐。”杜少卿道:“我也是安庆去看一个朋友,回来从这里过,阻了风。而今和你到尊寓玩玩去。”来霞士会了茶钱,两人同进识舟亭。
9.选段一中“赏景饮酒”本是雅事,作者却反复写杜少卿手拿金杯,这是不是把名士写俗了?为什么?
10.选段二画线处,原来手拿金杯的杜少卿为什么缺少盘缠要当衣服?他的金杯去哪里了?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11.鲁迅认为《儒林外史》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请从作品中另选人物形象,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其讽刺意义。
六、语段阅读
小文找到了下面两则新闻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帮小文完成下面的任务。
【材料一】2023年7月16日,新密市伏羲山红石林景区里,回荡着悦耳的笑声。进入暑期,被誉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和“岐黄文化发祥圣地”的新密,迎来了大批游客。他们踏上山水美景与厚重文化交织的旅途,让身心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
【材料二】2023年7月16日晚,在洛阳老城区的洛邑古城,人潮涌动,他们着汉服,绾青丝,点朱丹,邂逅千年前的自己。在洛邑古城,小桥流水,翠竹掩映,随处可见穿着汉服、梳着发髻的游客拍照“打卡”;游客品美食,逛古街,拍美照,尽情享受历史与现代相交织的丰厚文化气息。
12.请你帮小文拟写一个能统领两则材料的标题。(15字左右)
13.小文找到一幅关于河南旅游的标识图,打算将其刊登在校报“身边的美”专版上,但他不是特别了解该图的主要构图元素及其寓意,请帮他简要分析。
14.小文想用一组排比句为活动做总结,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语句帮他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意、修辞一致。
美,令人陶醉,令人心旷神怡。只要用心去寻找,美其实无处不在。当你聆听大海,浩瀚涛声会激荡你的胸怀;当你远眺高山,苍翠绿意会启迪你的心智;当你   ,   ……只要你有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大自然在你眼中就会成为绝美的图景。
七、综合性学习
15.某学校开展以“网络学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班长小刚同学在微信群里介绍网络学习,下面是其中的一段话,请你帮他修改。
【甲】网络学习是指通过PC和网络,在网上浏览网络资源、在线交流,在线讲堂等方式,【乙】进而获得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网络学习为人们提供了在任何时间、地点、环境下进行学习的选择,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辐射到了更多的人员和地区。【丙】有理由相信,基于网络学习一定会成为主流的现代教育。
①【甲】处画线句有一个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③【丙】处画线句语序不当,请你修改。
(2)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中学生“网络与分享”统计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的信息。(不得出现数字)
中学生“网络与分享”统计图
(3)在互联网上,入侵网课捣乱的行为被叫做“网课爆破”。入侵者通过强行霸屏、骚扰信息刷屏,乃至辱骂师生等方式干扰教学秩序。据报道,“网课爆破”曾经多次出现在中学生的网课中。请你针对这种现象,写两句评论。
八、文言文阅读
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6.解释加点的词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蹴尔而与之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17.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8.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19.对于如何践行“义”,孟子主张舍生取义、保持本心。墨子的主张是什么?请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加以概括。
子硕问于子墨子曰:“为义孰为大务?”子墨子曰:“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选自《墨子·耕柱》)
【注释】①实壤:充填泥土。②欣:同“掀”,向上递土。
九、诗歌鉴赏
过彭泽
解缙
青山围一县,隐隐见人家。
乱石江边出,孤帆带日斜。
翠添官舍柳,香泛驿楼花。
不见陶彭泽①,湓城②起暮鸦。
【注释】①陶彭泽:晋陶渊明曾官彭泽令,故称。②湓城:指九江城。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联写诗人乘船看见的彭泽县城清晨之景,天然清丽。
B.诗中先写县城环境,次写城边水涯景色,再写官舍驿楼之景,层次分明。
C.本诗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景物,由大景渐写小景。
D.尾联流露了诗人追慕陶渊明恨不能一见之情。
21.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颈联中“添”“泛”二字富有表现力,一个“添”字写出官舍之柳绿意更浓,一个“泛”字写出   。
十、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雪下得很大,也很急,街道上空空的,没有几个人。绵软柔滑的积雪,蓬蓬松松地挂在枝梢上,亮白而倦怠的枝条被压低了头。不时刮过一阵寒风,卷起刚刚停歇的落雪,扬洒在空中。这样的天气,不会有什么顾客来当东西,当铺老板早早地关了店门,捅旺火炉,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一边翻看图片,一边哼着京戏。
突然,有人敲门,声音极轻。他抬头,支起耳朵细听,什么声音也没有。他怀疑自己听错了,于是,他又低下头继续翻着手里的图片。敲门声又起,这次声音很重,他很吃惊,自语道,大雪天,有谁会来当东西呢?
他迟疑着打开门。雪地里,瑟缩地站着一个男孩,十二三岁的样子,很瘦,穿得很单薄,头戴一顶破旧的棉帽。厚厚的积雪没了他的双脚,他双手揣在怀里,脸冻得通红,衣服上满是雪。
“孩子,你要当东西吗?”老板问。
一朵朵大大的雪花翻飞着落在男孩的额头上,男孩打了个冷战。“孩子,进店说吧。”
老板说。男孩从雪里拔出腿脚,走进店,站在门口,不敢再向前迈一步。他的两只手仍在怀里揣着。老板摘下男孩的棉帽,将上面的积雪拍打掉,一边把帽子递回给男孩,一边说:“孩子,你究竟来做什么呢?”
“我……我妈病了。”男孩低着头,怯怯地说。
当铺老板很机敏,一下子就听出男孩的意思:“你是来跟我借钱?”
“哦,不,不,我不是。”男孩显得局促不安,“我妈病了,老咳嗽,夜里咳嗽更厉害,医生说,是肺病。家里没钱,我想……我想把这个当给你们。”男孩从紧揣着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抱出一个精致的红盒子,用手抚拭了两下,像是下定决心似的,将它递给了老板。
男孩鞋子上的积雪,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很快化成了雪水,在男孩脚下,一圈一圈,慢慢湮散。
老板接过红盒子,慢慢打开。“啊!这青花瓷瓶你是从哪儿弄来的?”老板盯着男孩。老板娘听说有人来当青花瓷瓶,兴冲冲地从屋里走出来,说:“在哪呢?快让我看看。哇!这么漂亮的流云百福瓶。”老板娘说着将瓷瓶从盒中拿了出来,男孩双脚向前迈进一步,生怕瓷瓶从老板娘手中滑脱,答道:“这是我家的,是我爸爸留下来的。”
老板娘拿着青花瓷瓶,上下左右地翻看,目光在一处处云纹上停留、跳转,忽然皱起了眉头,嘴角一撇,把瓷瓶递给了老板。老板接过来,又翻来覆去仔细看了一会,没吭声,拿着瓷瓶走进柜台,然后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老板娘急了,三步并作两步,挡住老板,双臂护着抽屉,嚷道:“你要做什么?你看仔细了,那瓷瓶……”老板温和地看着老板娘说:“我已经仔细看过了,云纹形若如意,绵延不断,福纹呈飞临之态,寓意进福,没问题。把这瓷瓶放到你的梳妆台上吧。”
说着,老板把瓷瓶递给老板娘,老板娘半信半疑地边看边向屋里走去。
老板笑了,回过头来对男孩说:“孩子,瓷瓶我们留下了。这些钱拿回去给你妈治病。不够的话,你再过来拿。”
男孩看着老板递过来的钱,眼中闪过一丝疑虑。老板说:“哦,我是说,我先付给你一半钱,另一半你下次再来拿。”男孩笑了,说了声谢谢,拿着钱,跑了出去。
外面的雪不知啥时候停了,落日的余晖照在雪面上,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没有感觉到,就消逝了。老板站在当铺门外,探着头,眯着眼,不时在男孩回望时挥手示意,直到那小小的身影远去,消失在转角。
又是一个春天,天气格外好,明媚的阳光照得人暖洋洋的,当铺的生意红红火火。当东西的,赎东西的,出出进进。
一个少妇带着一个男孩远远地走来,走到当铺门口,少妇一下就跪下去了,当铺老板慌忙走出来,看见站在少妇身边的男孩,明白了一切。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男孩典当瓷瓶、老板娘鉴定瓷瓶、老板留下瓷瓶、小孩母亲赎回瓷瓶的情节展开叙述。
B.文章描写小男孩“瑟缩地站着”、“很瘦,穿得很单薄,头戴一顶破旧的棉帽”等动作细节表现了他家境贫困。
C.老板仔细鉴定青花瓷瓶是真品后,决定以高价典当男孩的青花瓷瓶,先付给了他一半的价钱。
D.文章的末尾写“春天”“明媚的阳光照得人暖洋洋”有暗含小男孩和他的母亲渡过难关之意。
23.结合上下文,根据提示品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①男孩从紧揣着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抱出一个精致的红盒子,用手抚拭了两下,像是下定决心似的,将它递给了老板。(提示:从描写方法与作用的角度赏析)
②外面的雪不知啥时候停了,落日的余晖照在雪面上,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没有感觉到,就消逝了。(提示:环境描写有何特点与作用)
2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的当铺老板是一个怎样特点的人?
25.本文缺少一个题目,如果提供“青花瓷瓶”、“风雪典当”、“善心无价”三个题目供选择,你选择哪一个?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十一、写作题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走山川,看花开花落,一路上遇见最美的春夏秋冬;街头漫步,意外遇见久别好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身处异地,一句乡音问候,让远离家乡的游子如同遇见亲人;诵读诗文名篇,徜徉其间,仿佛遇见先贤哲人与之对话……一次次美好的遇见,让我们领略自然的美丽、感受生活的美好,思考人生的意义。遇见,真是妙不可言!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套作,不可抄袭,文中不可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