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5 23:14:58

文档简介

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生 物 学
时间:90分钟 满分:90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40分)
1.自然界的生物多种多样,下列有关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HIV病毒、松树、松鼠都含有DNA、蛋白质,体现了生物的统一性
B.变形虫、放线菌、衣原体、绿藻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体现了生物的统一性
C.真核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为DNA,细胞质遗传物质为RNA,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
D.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都可以找到,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①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②糖类、脂肪、蛋白质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③叶绿素的元素组成为C、H、O、N、Mg
④胆固醇不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还是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⑤淀粉酶、RNA聚合酶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
⑥ATP、染色体中含有的五碳糖相同
⑦ATP、DNA、RNA都含有腺苷,组成元素都有C、H、O、N、P
⑧催化化学反应的酶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A.五项 B.六项 C.七项 D.八项
3.生物科学研究用到诸多科学研究方法或技术,下列与实验目的不符合的是
A.用荧光标记法证明融合的细胞中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B.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细胞器
C.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时,需用放射性标记的非必需氨基酸
D.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4.现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装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甲中细胞未发生变化;②乙中细胞体积增大;③丙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若在水分交换期间细胞与蔗糖溶液没有溶质的交换,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水分交换前,蔗糖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丙>甲>乙
B.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的吸水能力大小关系为丙中细胞>甲中细胞>乙中细胞
C.水分交换平衡时,丙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D.水分交换平衡时,乙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5.如图所示为影响酶促反应的温度、pH和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乙曲线的因素是pH,影响丙曲线的因素是温度
B.甲曲线中,bc段反应速率不变的原因是酶的空间结
构被破坏
C.乙曲线中,e点比f点为化学反应提供的活化能多
D.丙曲线中,g点与i点酶的空间结构都被破坏且不能恢复
6.将长势一致的A、B两种植物分别置于两个大小相同且密闭的透明容器内,给予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每隔5 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CO2浓度不再降低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M点时,A和B两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相等
C.若把A、B两植物放在同一密闭容器内,A植
物先死亡
D.M点时,A和B两植物根细胞产生ATP的场
所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7.下图是某哺乳动物细胞(2n=4)分裂过程中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过程发生于精巢或卵巢中,形成顺序为甲→乙→丙
B.图甲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和4个染色体组
C.图乙细胞所处时期为减数分裂Ⅰ的中期,此时期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
D.图丙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8.果蝇的正常眼和星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群正常眼雄果蝇和一群星眼雌果蝇进行自由交配,繁殖一代后统计F1的表现型和比例,结果为正常眼 :星眼=2 :1。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眼为显性性状,星眼为隐性性状
B.含有正常眼基因的个体显性纯合致死
C.F1雌果蝇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3
D.F1正常眼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星眼个体的比例为1/4
9.某家系甲病(A/a)和乙病(B/b)的系谱图如图1所示。已知两病独立遗传,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已知甲病的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后会形成不同长度的片段,对部分家庭成员进行基因检测测定其是否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结果如图2所示。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60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是显性遗传病,乙病是隐性遗传病
B.根据图2分析,1670kb的条带为甲病的致病基因酶切后的产物
C.若Ⅱ-1与人群中正常女性婚配,所生的女儿同时患两病的概率是1/82
D.若Ⅲ-1的电泳结果只有1403kb和207kb的条带,则可确定其为男性
10.某种花卉的红色花瓣(A)对白色花瓣(a)为显性。将纯种红花植株与纯种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表现出介于红色和白色之间的多种不同花色。研究表明A基因某段序列的胞嘧啶可发生甲基化。甲基化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遗传表现。环境差异会导致甲基化程度不同,甲基化程度越高,A基因的表达水平越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甲基化会影响基因的表达,可能是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
B.该花卉某植株A基因中胞嘧啶的甲基化,可能使该植株花色发生改变
C.环境污染导致该花卉某些细胞内的DNA甲基化水平升高,不会遗传给后代
D.上述实例说明生物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还受环境影响
11.育种工作者将长穗偃麦草(2n=14,用14M表示)3号染色体上的1个抗虫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6n=42,用42E表示)体内以培育抗虫小麦新品种,其育种过程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杂交获得的F1为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
B.过程①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以获得品系甲
C.品系丙的染色体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最多有7条
D.品系戊自交产生的子代中,抗虫植株的比例是3/4
12.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主要药物。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吞食分解血红蛋白,吸收利用氨基酸,血红蛋白分解的其他产物会激活青蒿素,激活的青蒿素能杀死疟原虫。研究表明,疟原虫Kelch13蛋白因基因突变而活性降低时,疟原虫吞食血红蛋白减少,生长变缓。同时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减少,青蒿素无法被充分激活,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期使用青蒿素导致疟原虫Kelch13蛋白基因突变,从而产生耐药性
B.疟原虫Kelch13蛋白基因突变导致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是不利变异
C.由于疟原虫在红细胞内会吞食分解血红蛋白,所以患疟疾的患者血浆PH可能会降低
D.某一区域所有疟原虫的全部Kelch13蛋白的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构成该疟原虫种群的基因库
13.下图①为肠腔中待消化的物质,②表示①经水解酶催化分解后形成的物质。②进入毛细血管甲,再经血液运输至毛细血管乙,然后进入肝脏组织细胞被利用(Ⅱ和Ⅲ代表细胞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物质②是氨基酸,则①→②过程长期受阻会导致Ⅲ中液体过多
B.Ⅰ和Ⅲ共同构成了小肠上皮细胞的内环境
C.若①是淀粉,则胰高血糖素可促进②进入肝脏的肝细胞内
D.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对钙、磷、钠的吸收
14.痒觉是一种区别于痛觉、触觉、嗅觉、温觉等的感觉。当机体大量出汗招来蚊子叮咬后,机体有关细胞释放组胺引起了被叮咬部位的反应,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现象,同时痒觉信号通过一系列中间神经元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痒觉,并产生抓挠行为。“抓、挠止痒”的神经机制(部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蚊虫叮咬后出现痒觉,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
B.痒觉形成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C.组胺引起被蚊虫叮咬部位出现皮肤红肿的现象属于激素调节
D.若疼痛可以抑制痒觉,则痛觉神经元释放的Glu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
15.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胰岛B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反应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要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性
B.胰岛B细胞内ATP升高导致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而引起Ca2+内流
C.下丘脑通过副交感神经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D.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膜上存在乙酰胆碱、胰高血糖素等物质的受体
16.乙型肝炎病毒(HBV)会引起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下图是HBV入侵机体后,发生的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有细胞1、细胞2、细胞3、细胞4、细胞5、细胞6等
B.当发生二次免疫反应时,总抗体量能快速上升,这与细胞5能够直接识别抗原并快速分裂分化有关
C.HBV进入肝细胞和细胞2分别形成MHCⅠ-抗原复合物和MHCⅡ-抗原复合物是由于它们所含的基因不同
D.某人接种HBV疫苗前感染过HBV,导致疫苗效果降低,原因是感染过HBV的人体内存在相应的记忆细胞
17.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为研究某种矮生南瓜的矮生突变体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分别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及浓度,因变量是茎的伸长量
B.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具有通过体液运输、微量高效等特点
C.由图可知生长素具有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D.由图中可推测此种矮生突变南瓜属于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18.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来探究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4个酵母菌,其中4个被染成蓝色(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
B.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需要轻轻震荡试管几次,否则计数结果将偏大
C.表中第2天酵母菌的数量约为120万个/mL
D.本实验不需要另设对照实验但需要重复实验
19.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A.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前10年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8年
C.第8年时若调查鼠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A相似
D.很多城市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可以改变该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
20.下图是某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为f
C.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h+i
D.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c/a×l00%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8分)夏季晴朗的一天,将某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小室内,置于室外培养,假定玻璃小室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的相同,下图是这一天中小室内氧气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正常情况下,植物叶片的光合产物不会全部运输到其他部位去的原因是__________。(2分)
(2)表示该植株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有__________(填字母);若突然人为提高f点的光照强度,短暂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__________。
(3)在一天内,图中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在__________时左右,超过此时间,有机物积累量会逐渐下降,导致此变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可用于暗反应过程。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证明光反应产生的物质是直接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过程,而不是CO2的固定过程,现有在适宜光照强度下培养的某植株,请以该植株为实验材料写出实验设计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11分)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当显性基因A、B、D同时存在时开紫花,其余情况都开白花。现有纯合紫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种植株为豌豆植株,让纯合紫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7 :37。F2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7 :37,除题中给的信息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有__________(答两点)。(2分)若F2中紫花植株自由交配,需要对F2紫花植株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让F1豌豆植株进行测交,则后代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__________,测交可以测定F1豌豆植株的__________。
(2)若该种植株为雌雄异株且为XY型性别决定,控制紫花和白花的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四种观点:
观点一:三对基因可能有一对仅位于X染色体上,另外两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观点二:三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观点三:三对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
观点四: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
现让纯合紫花雌株与隐性纯合的白花雄株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如何根据F2的结果判断哪一个观点是正确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一正确;(2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二正确;(2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三正确。(2分)
23.(9分)2023年10月以来,随着流感季节的到来,各地进入甲流高发阶段,甲流由甲型H1N1病毒引发。下图1表示甲型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体内抗体、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变化,图2为甲型流感病毒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后人体内抗体浓度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①②依次表示辅助性T细胞、抗体,这说明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产生的机理是__________。(3分)
(2)图2中再次感染甲型流感病毒时,机体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产生抗体既快又多,抗体是由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该细胞是由_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来的。图2结果对我们疫苗接种工作的启示是__________。(2分)
(3)某男子感染了甲型流感病毒,康复一段时间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甲型流感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不考虑病毒变异,仅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2分)
24.(9分)互花米草入侵是南通沿海地区面临的生态威胁之一,芦苇是南通沿海地区的本土植物,由于与互花米草具有相似的生态位,二者之间竞争激烈。对互花米草控制常采用人工刈制、使用除草剂和生物防治等措施。下图表示互花米草参与当地食物链的部分结果。请分析回答:
(1)互花米草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由于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很强,其入侵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
(2)图中未标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包括__________。
(3)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所有生物__________(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若鸟的食物有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1 :1调整为3 :1,传递效率按20%计算,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__________倍。(2分)
(5)互花米草与植食性昆虫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
25.(13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含有大量有机物,极易腐败发酸发臭、滋生有害生物,若收集转运过程中发生泄漏则会污染空气、土壤及水源。科研人员从绿色木霉中获得了纤维素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Ⅲ,并将其导入毕赤酵母中,构建出了基因工程菌(流程如图所示),实现了高效降解厨余垃圾中纤维素的目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图中BamHⅠ、ECoRⅠ、SalⅠ为限制酶
(1)限制酶能够识别__________,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__________断开。为了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应该选择__________(2分)(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DNA,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2分)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包括__________。(2分)
(2)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后,需在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基需用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培养皿用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
(3)毕赤酵母能够表达出纤维素内切葡聚糖酶,转化才算成功,请设计实验检验转化是否成功__________。(3分)漯河市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参考答案
高三生物学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 2 分,共 40 分)
1-5 BBCDD 6-10 CCBDC 11-15 ACADC 16-20 BDBDC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21.(除标注外,每空 1分,共 8分)
(1)叶片的呼吸作用、构建自身结构需要利用一部分有机物(2分)
(2)b、f 减少
(3)16 光照强度
(4)突然降低光照强度,测定叶绿体中 C3和 C5相对含量的变化 (2分)
22.(除标注外每空 1分,共 11 分)
(1)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各种基因型的配子数量相等(各
种基因型的配子存活的几率相等);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中各种基因型的个体
存活的几率相等(答案合理即可,答出 1点给 1分,答出 2点给 2分)
去掉花瓣 1:7 基因型(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2)①若 F2雌性中紫花:白花=9:7,雄性中紫花:白花=9:23(或紫花雌
性:紫花雄性:白花雌性:白花雄性=18:9:14:23)(2分)
②若 F2中雌雄均为紫花 :白花=9:7(2 分)
③若 F2中雌雄均为紫花 :白花=3:1(2 分)
23.(除标注外,每空 1分,共 9分)
(1)辅助性 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 B细胞结合,提供激活 B细胞
的第二信号,(第 1个得分点)同时辅助性 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第 2个得分点)
促进 B细胞增殖分化出浆细胞和记忆 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第 3个得分点)
(每答出 1点给 1分,共 3分)
(2) 浆(细胞) B细胞和记忆 B(细胞) 接种疫苗应分两次(多次)
接种,可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2分)
(3)第一次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人体内产生的甲型流感病毒抗体和记忆细胞的
数量及存活时间有限(2分)
1
{#{QQABZYCAgggIQAIAAAgCAwEICAGQkBGACKoGABAAsAAByRFABAA=}#}
24.(除标注外,每空 1分,共 9分)
(1)生产者 降低
(2)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不能 食物网只涉及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2分)
(4) 1.5 (2 分)
(5)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25.(除标注外,每空 1分,共 13 分)
(1)双链 DNA 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 磷酸二酯键 BamHI、SalI (2
分) 目的基因的两端和质粒上都存在 BamHI、SalI 的酶切位点,且 ECoRI
的酶切位点位于目的基因的内部,使用 ECoRI 切割会破坏目的基因(其他答案合
理也可)(2分) 标记基因、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2分)
(2)湿热灭菌 (或高压蒸汽灭菌) 干热灭菌
(3)将转化毕赤酵母接种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后获得的单菌落即为含有 EGⅢ基因并能够表达的毕赤酵母。(或制备纤维素内切
葡聚糖酶的单克隆抗体,与转化的毕赤酵母培养液混合,检验是否能形成抗原-
抗体复合物。)(3分)
2
{#{QQABZYCAgggIQAIAAAgCAwEICAGQkBGACKoGABAAsAAByR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