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邹忌讽齐王纳谏 同步练习 (学生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同步练习 (学生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6 12:03:3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语文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徐公/何能及/君也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答案】D
【知识点】文言文断句
【解析】A.有误。改为:今/齐地/方千里。B. 有误。改为: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 有误。改为:徐公/何能/及君也。D无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2.下列对文章《 邹忌讽齐王纳谏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
B.文章未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
C.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答案】C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解析】AB.正确。
C.文章不注重形体刻画,而是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3.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翻译:说建议给我听的人,接受下等的奖赏。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翻译:这就叫做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C.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翻译:仔细看他(徐公),自己认为自己比不上徐公美。
D.虽欲言,无可进者。 翻译: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
【答案】A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A: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翻译:令寡人(古时君主自称)听见的,可以获得下等赏赐。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道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的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解答本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翻译的方法谨记“六字诀”:留、换、调、删、补、变。
4.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邹忌修八尺有余 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答案】D
【知识点】古今异义
【解析】A.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或空间的一部分;B.古义:身边侍候的人,近臣;今义:方位词;C.古义:长,这里指身高;今义:修理;D.古今义相同,都是“不如”的意思。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是指 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与现在的词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它常常体现为: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等几个方面。平时我们应注意积累。
二、填空题
5.填空。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末年   将其编订成书,其体例为   。全书共33篇,   策,着重记录了   。
【答案】刘向;国别体;12;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
【知识点】文化典籍;作家作品
【解析】《战国策》又称《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经汉人刘向整理编次后,始名之为《战国策》。《战国策》保存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记载了一些攻守和战之计,钩心斗角之事以及一些权谋谲诈辞令雄辩的游说和议论,反映了那一特定时代的政治斗争。编者是西汉的刘向,体例是国别体,全书共33篇,12策。
故答案为:刘向;国别体;12;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 。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要广泛阅读积累,加强记忆。
6.重点字词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与:   
(2)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   
(3)而复问其妾曰 复:   
(4)旦日,客从外来 旦日: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   
(6)皆以美于徐公 以:   
(7)闻寡人之耳者 闻:   
(8)期年之后 期年:   
【答案】(1)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
(2)赶上,比得上
(3)又
(4)第二天
(5)的确,实在
(6)动词,以为,认为
(7)使……听到
(8)满一年
【知识点】邹忌讽齐王纳谏;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
(2)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及:赶上,比得上
(3)而复问其妾曰: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复:又
(4)旦日,客从外来: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旦日:第二天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诚:的确,实在
(6)皆以美于徐公: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以为,认为
(7)闻寡人之耳者: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闻:使……听到
(8)期年之后:满一年以后。期年:满一年
故答案为:(1)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
(2)赶上,比得上
(3)又
(4)第二天
(5)的确,实在
(6)以为,认为
(7)使……听到
(8)满一年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课文上的重点字词一定要掌握,这是文言词汇的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生字词是额外发展要记住。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三、默写
7.默写。
(1)邹忌修八尺有余,   。
(2)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邹忌从日常家事中反思,总结出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4)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的情况是“   ”,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5)请列举两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
【答案】(1)而形貌昳丽
(2)能谤讥于市朝
(3)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虽欲言,无可进者
(5)门庭若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昳、谤、畏、庭。
故答案为:
(1)而形貌昳丽
(2)能谤讥于市朝
(3)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虽欲言,无可进者
(5)门庭若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
【点评】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四、语言表达
8.在读书节活动中,学校开展社团活动,戏剧社的几个同学将《邹忌讽齐王纳谏》搬上了舞台,请你也来出谋划策,在画线句中的省略号处,为邹忌设计一段内心独白。
旁白:第二天下午,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徐公因事到邹府登门拜访,邹忌闻讯前来接待。
邹忌(远远看到,不敢置信,疾步上前):您就是……徐公?(上下打量着,由衷赞叹)果然是我大齐美男子!徐公驾临敝府,真是蓬荜生辉啊!
徐公(谦恭作揖):不敢不敢,前来叨扰,多谢款待!
旁白:二人相谈甚欢,不觉日暮,徐公起身告辞,邹忌亲往相送。望着徐公洒脱的背影,邹忌陷入了深思……于是,他决定明天上朝拜见齐王。
【答案】徐公之美,远在我邹忌之上,然而妻妾与客都认为我美,是因为他们或偏爱或惧怕或有求于我,所言皆非事实;我犹如此,坐拥天下的大王所受蒙蔽当然更甚。
【知识点】创新题型;邹忌讽齐王纳谏;语言得体
【解析】给到的旁白和徐工的对话,可以明确邹忌本人已经深刻认识到徐工的美举世无双,自己不如他美。而之前自己的妻子、妾、客人都说自己比徐工美,是因为他们的私心啊。我,官员一个都这样被蒙蔽,更何况大王呢。
故答案为:徐公之美,远在我邹忌之上,然而妻妾与客都认为我美,是因为他们或偏爱或惧怕或有求于我,所言皆非事实;我犹如此,坐拥天下的大王所受蒙蔽当然更甚。
【点评】本题考查设计内心独白。其实就是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题目要求,联系上下文揣摩空白处语境。注意说话分寸,语言得体,避免因语言不当产生冲突。
五、名著导读
9.阅读《简·爱》中的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但我至少要选择——我最爱的人。 “简,你愿意嫁给我吗?” “是的,先生。” “一个你得用手牵着他走的可怜的瞎子。” “是的,先生。” “一个比你大二十岁的残疾人,还得由你来伺候。” “是的,先生” “真的吗,简?” “完全当真,先生。”
文中的“先生”是谁?简·爱怎么结识“先生”的?“先生”变成残疾人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先生”是罗切斯特先生。第十二章中,简·爱去送信,途中遇到罗切斯特连人带马滑倒。罗切斯特扭伤了脚,当时简·爱不知道他的身份并且帮助了他。罗彻斯特的疯妻子烧毁了庄园,自己也摔死了,罗彻斯特为救她,烧伤了眼睛导致双目失明。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概述。选段节选自《简 爱》,“先生”是指罗切斯特。简 爱去罗切斯特家当家教结识他。变成残疾人的原因从罗切斯特的疯妻子放火烧毁庄园,“先生”为救人最后离开,却因此造成残疾的内容概述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先生”是罗切斯特先生。第十二章中,简·爱去送信,途中遇到罗切斯特连人带马滑倒。罗切斯特扭伤了脚,当时简·爱不知道他的身份并且帮助了他。罗彻斯特的疯妻子烧毁了庄园,自己也摔死了,罗彻斯特为救她,烧伤了眼睛导致双目失明。
【点评】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概述。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作品的主题,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六、语段阅读
10.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唐太宗善纳魏徵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②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bà业,身边没有几位敢于进jiàn的大臣是不行的。③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因势据时为国君出奇策异计。④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⑤邹忌____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____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⑥在____时期____整理编辑的《战国策》里还记录了很多如邹忌一般的游说之士(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这可称得上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1)根据②句中的拼音写汉字。
bà(  )业    进jiàn(  )
(2)③句中“尔虞我诈”在语段中的含义是   。
(3)在⑤句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4)在⑥句横线上填写正确的文常信息。
(5)“诸侯林立”是   短语,“尔虞我诈”是   短语。(指出短语的结构类型)
(6)请仿照①句补充一则与“纳言”相关的事例。
【答案】(1)霸;谏
(2)彼此猜疑,互相欺骗
(3)不仅;而且
(4)西汉;刘向
(5)主谓;并列
(6)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递进关系;历史记载类(二十四史、地方志、野史等);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名人事迹;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句子仿写
【解析】(1)霸业(bà yè):指称霸诸侯或维持霸权的事业。
进谏(jìn jiàn):对君主、尊长或朋友进言规劝。
(2)尔虞我诈:意思是比喻互相欺骗,互不信任。在该句中形容各位诸侯彼此猜疑,互相欺骗。
(3)句中的“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属递进关系,可填“不仅”“而且”或“不但”“而且”等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4)《战国策》是一部汇编而成的国别体史学名著,由西汉末年的刘向编校、整理成书。
(5)“诸侯林立”是主谓短语,“尔虞我诈”是并列短语。
(6)与“纳言”相关的事例有:刘备听从诸葛亮的三分天下计策,在纷乱中夺得一席之地;齐威王听从邹忌的讽谏,取得了战胜于朝廷的佳绩;唐太宗听从魏征的有利建议,开启了贞观之治的宏大伟业……据此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1)霸;谏
(2)彼此猜疑,互相欺骗
(3)不仅;而且
(4)西汉;刘向
(5)主谓;并列
(6)鲁庄公采纳曹刿的建议,取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点评】(1)本道题考查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的能力。在具体的句子中,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考查要求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字形。
(2)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解答时要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意思,而且词语书写还要准确无误。
(3)本道题考查关联词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此题,要熟悉常见关联词的搭配及常用用法,然后分析句意辨析。
(4)本道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
(5)本道题考查短语的结构类型。短语结构类型分为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述补短语、主谓短语、复指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和“所”字短语等众多种类型。
(6)本道题考查仿写语句。仿写句子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许多方面,也间接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
七、综合性学习
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朗读者》在央视热播,每一期都带给观众们很多的感受和心得,每期的选题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九年级某班组织学生观看了相关视频,并组织了以“离别”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1.央视《朗读者》第三期的主题是“选择”。下面这段话是这期节目开场白的节选。
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请你以“离别”为主题,仿照上面的示例写出一段开场白中的一部分内容。
人生难免离别:   ,   。
12.小明同学准备在活动中朗读一首关于“离别”的小诗,请你帮他完成相关问题。
我们还是走上了离别的路,
离别的心情和脚步同样沉重,
或许,我们无需回眸,
带着喜盼的泪光更令人心痛
悲欢离合本是人生的路。
奋斗的脚步最终要迈向远方,
勇往真前才是真正的人生,
毋回首,今生路,
抛开一切的一切,
风雨无法阻挡的是今生的梦,
纵然,再多的泪水,
也只能默默的,默默的,
带着祝福伴你到天涯。
①请你帮忙给诗中的两个汉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回眸(  ) 毋回首(  )
②请你帮忙选择诗中划横线句,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雨/无法阻挡的是今生的梦
B.风雨无法阻挡的/是今生的梦
C.风雨无法阻挡的是/今生的梦
③请你帮忙选出关于诗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情感语调最恰当一项是(  )。
A.伤感 惆怅 B.不舍 振奋 C.慷慨 激昂
13.下面是小华同学搜集整理的古人送别的习俗,请你根据诗句总结。
①李白的《菩萨蛮》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根据诗句,我们可以得知古人有   的习俗。
②戴叔伦的《送吕少府》诗:“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
根据诗句,我们可以得知古人有   的习俗。
③李白的《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根据诗句,我们可以得知古人有   的习俗。
【答案】11.注意写出两组离别诗句以及作者即可,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的离别。;注意写出两组离别诗句以及作者即可,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的离别。
12.①眸(móu);毋(wú);②B;③B
13.①长亭送别;②折花送别;③唱歌送别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套用式仿写;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礼俗
【解析】(1)考查仿写。仿句要求:在内容上,重视“神似”,使仿句在陈述对象、思想内容、语气语调和情感基调等方面与例句前后连贯、语意衔接;在结构上,重视“形似”,分析例句在句式、修辞方法、句子成分、短语结构、前后过渡等方面的特征,使仿句形神相似。
(2本题考查学生、断句以及情感的理解。要求学生注意平时的识记和积累,注意对语句的理解和体会。
(3)本题考查学生对民俗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文化常识,结合诗句进行理解和作答。
11.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认真看题目要求,明确要写离别的诗句,根据例句格式写出两句离别的诗即可,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的离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的离别。
12.①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注意“毋”不要读成四声。 眸(móu);毋(wú)。
②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等。本句“今生的梦”可看作宾语,系动词“是”应跟随宾语。故答案为B。
③从“离别的心情和脚步同样沉重”可知应读出不舍的感情;从“奋斗的脚步最终要迈向远方,勇往真前才是真正的人生”能看出向往未来的振奋。故答案为B。
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呈现的民俗的理解。①从“长亭更短亭”可判断古人长亭送别的习俗;②从“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可判断古人有折柳送别或者折花送别的风俗;③从“踏歌声”可判断古人唱歌送别的风俗。
八、文言文阅读
比较阅读下列两文,回答问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B】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悚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④饰诈:作假骗人。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徐公何能及君也    
窥镜而自视    
毁言日至    
田野不辟   
15.理解原文内容,填空。
【甲】文中邹忌用   ,以家比国,劝谏齐威王;形象地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乙】文中,齐威王召见了即墨大夫和阿大夫,并分别说了几句话。其中“毁言日至”中“毁言”的意思是诽谤的言论,那么“誉言”的意思是   ;“人民贫馁”的意思是人民贫困饥饿,那么“人民给”的意思是   。
16.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翻译:
理解:邹忌不如徐公美的事实得到了妻、妾、客的同情,所以妻、妾、客都说邹忌比徐公美。
【B】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
翻译:
理解:有人说即墨大夫的坏话,是因为他不攀附权贵,一心一意办实事,才有了政绩,所以得到齐威王的封赐。
17.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
18.阅读甲乙两文,请从齐威王的角度概括出齐国强大的原因。
【答案】14.比得上;照;每天;开辟整治
15.设喻的方式;称赞的言论;人民丰足
16.A。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近臣来谋求内援的缘故!
17.①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②使用排比的方式,增强语势,有力阐明了自己的观点;③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④处处为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
18.统治者要善于纳谏,广开言路,不偏听偏信;赏罚分明。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分析文言文的写作特色;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1)本道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思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确定这个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考查范围往往锁定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方面。
(2)本道题考查文言文重要信息的提取。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3)本道题考查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和赏析。做此类题首先需要学生平时多读文言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运用文言文知识拓展理解的能力;其次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是选择正确的还是选择有误的一项。
(4)本道题考查对文言文的内容理解。技巧有以下:①认真审读题干,寻找相应区域。②理清作者思路,划分文章层次。③根据实情,准确表述。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提炼即可。
14.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及:比得上。
窥镜而自视:照镜子看着自己。窥:照。
毁言日至: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日:每天。
田野不辟:田地荒芜。辟:开辟整治。
故答案为:比得上;照 ;每天;开辟整治
15.【甲】文中邹忌用设喻的方式,以家比国,劝谏齐威王;形象地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乙】文中,齐威王召见了即墨大夫和阿大夫,并分别说了几句话。其中“毁言日至”中“毁言”的意思是诽谤的言论,那么“誉言”的意思是“称赞的言论”;“人民贫馁”的意思是人民贫困饥饿,那么“人民给”的意思是“人民丰足”。
故答案为:设喻的方式;称赞的言论;人民丰足
16.【A】句意为: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邹忌不如徐公美的事实得到了妻、妾、客的同情”理解错误,
故答案为:A
17.邹忌的进谏集中在选文的第一段,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设喻,由己及君(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他能够站在国君的角度看问题,让国君受到启发,欣然接受意见。
故答案为:①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②使用排比的方式,增强语势,有力阐明了自己的观点;③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④处处为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
18.甲文,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告,立即发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对于关心国事、积极进谏者,分不同情况给予奖赏。齐王纳谏之后,齐国果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门庭若市”说明在此以前,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时时而间进”说明最初的进谏已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齐威王已经根据人们的意见,改革了弊政。“虽欲言,无可进者”。乙文齐国“强于天下”是因为齐威王不偏听,重实情,纳谏去蔽,从而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据此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统治者要善于纳谏,广开言路,不偏听偏信;赏罚分明。
九、诗歌鉴赏
19.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蓟(jì)庭,地名。
(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
【答案】(1)一个“暂”字,把作者和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转念又觉即使悲切也无济于事,还不如今天忘却离别的忧伤,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了。
(2)“断蓬”,就是飞蓬,时值深秋,蓬草枯黄断根,遇风飞旋。作者用“断蓬”暗喻:明日一别,就像那飞蓬一样,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再见。表现出诗人对和朋友此时的相遇十分的珍惜,对即将的离别万分的悲伤。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解答时从关键词语的词性、色彩、修辞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要结合诗句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分析。⑴“暂”字是暂且之意,这里的意思是“暂且和朋友一起同饮芬芳的菊香之酒”,结合下句“明朝应作断蓬飞”写出的明日的依依惜别,可见是表现了诗人暂且忘掉离别的忧伤,尽享欢聚的美好的复杂心理。⑵“断蓬”是飞蓬之意,深秋,蓬草枯黄断根,遇风飞旋。这里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漂泊在外的游子比作飞蓬,表现了和友人的依依不舍,对离别的悲伤。
故答案为:⑴ 一个“暂”字,把作者和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转念又觉即使悲切也无济于事,还不如今天忘却离别的忧伤,高高兴兴、开怀同饮菊花美酒这样复杂的情感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了。
⑵ “断蓬”,就是飞蓬,时值深秋,蓬草枯黄断根,遇风飞旋。作者用“断蓬”暗喻:明日一别,就像那飞蓬一样,不知道何时才能够再见。表现出诗人对和朋友此时的相遇十分的珍惜,对即将的离别万分的悲伤。
【点评】⑴品味炼字类题解析方法: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⑵诗歌鉴赏要注意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十、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小题。
阅读习惯决定人生选择
戴建业
①今年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读书,是人们千百年来一直在谈论的话题。
②人有丑俊,书有浅深,东汉思想家王充将当时的书分为三种,作,述,论,而今天书籍的种类更为繁多,有经典著作与流行书籍之别,有专业著作与大众读物之殊,有文字读物与视频读物之异。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和手机的普及,人类有可能真正实现“知识的普惠”,任何层次任何形式的书籍都能轻易得到,地铁里,公交上,休息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低头一族”。
③不过,这种情况让人“亦喜亦忧”——随着知识的日益普及化,知识也日益浅表化和碎片化。知识的浅表化和碎片化让更多的人不必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只要会“搜索”,无知可以显得有知。不学也可以显得博学。
④长此以往,我们既难以认知哲人理论体系的深刻严谨,也难以体验诗人情感的博大崇高,甚至无法感受艺术作品的细腻美妙。因而,认识会越来越肤浅,心灵会越来越荒芜,审美会越来越庸俗。从来不去碰一碰原创性的经典,我们自己怎么可能会有原创性?
⑤经典阅读,常常是挑战性阅读。人类流传下来的伟大经典,还有公认的名著,这一类经典著作都是挑战性阅读的读物,一位西方作家曾调侃,所谓“经典著作”就是人人说好,但人人不读的那些书籍。的确,经典很多时候是在人们的书架上“供奉”,并不在人们阅读的案头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或是经典的深度超出了自己的努力范围,初读往往不知所云,如罗素的《数学原理》,弗雷格的《算术基础》,还有可能是自己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或时代相隔十分遥远,今人无法领略书中的美感,如屈原的骚赋、杜甫的诗歌、但丁的《神曲》,这份经典是人类的精神宝库,但大多数人不得其门而入,它们只向那些勤奋坚毅者敞开大门。
⑥经典不是心灵的“可口可乐”,我们可以咕噜咕噜地一饮而尽,它们需要我们不断钻研才能常读常新。倘若真正读懂了这些经典,你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豁然。可惜,有“会当凌绝顶”雄心的人很多,但最后实现“凌绝顶”志向的人极少。弃难图易是人的天性,笔者也是如此;只要能读消遣读物就不读经典,只要能读中文就不想读英文,只要能读现代文学就不想读古代文学,只要看电视就不想读书……可是,人与人拉开差距的关键,大多不是智力的高下,而是毅力与恒心的大小。
⑦客观来说,今天人们已经无法拒绝网络阅读占据大量阅读时间的现实。但在互联网空间,可不可以也飘着一缕书香?其实,已经有很多机构行动起来。这不是,在年轻人手机App里占有重要位置的今日头条与抖音,联合了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光明日报,以及出版过许多经典读物的北京出版集团,中信出版集团、果麦文化等多家文化出版机构,启动了“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都来读书”——都来,来哪里?简而言之,就是来到经典。“都来读书”,就是希望在网络阅读中培植深度阅读的土壤,希望大家在不拒绝网络阅读的同时,也能接触到经典阅读,其实,不同的阅读和思考习惯,短时间内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时间一长就出现天差地别;有的才华自众,有的“泯然众人”.你自己选择了什么样的阅读习惯,你就为自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4月22日)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第⑥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2.请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可确的一项(  )
A.今天的书籍种类,有经典著作与流行著作之别,专业书籍与大众书籍之殊,文字读物与视频读物之异,比东汉思想家王充将当时的书分为作,述,论三种更为繁多。
B.很多人即使没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只要会搜索,就能将无知表现得有知,不学也能显得博学,是因为知识日益普及化时也变得日益浅表化和碎片化。
C.经典很多时候是在人们的书架上“供奉”,并不在人们阅读的案头上,这是因为经典的深度是出了自己的智力范围,读起来往往不知所云。
D.大家能够在不拒绝网络阅读的同时,还接触经典阅读,这就是多家文化机构创办“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的目的。
23.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请谈谈本文对你的启示。
【答案】20.阅读习惯决定人生选择。
21.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把阅读经典比作登山,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能够真正读懂经典,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许多人想要阅读经典,有这样的目标,但是能做到的人却极少,把这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能够坚持读经典的人是少数,论证了要想读懂经典,需要毅力与恒心
22.C
23.阅读经典作品感到困难,也许是作品时代相隔遥远,今人无法领略书中的美感,也有可能是读者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但主要还有个人原因,即不够勤奋,毅力和恒心不足。所以,我们还是不能忽略经典阅读,坚持认真阅读经典,阅读习惯决定人生选择。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针对文中观点谈看法;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中心论点
【解析】(1) 本题考查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找中心论点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品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3)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第①段引出话题“读书”,第②③④段论述了当今人们读书的现象以及危害,第⑤⑥段论述了阅读经典的方法。最后一段深化论点,总结全文。
(4)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题应主要从自身阅读经典的实际情况谈启示。一般可以结合平时阅读经典作品感到困难的经历,分析原因。
20.本题考查中心论点。
结合文章题目“阅读习惯决定人生选择”通读全文可知文章的题目即可作为中心论点。
故答案为: 阅读习惯决定人生选择。
21.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运用及作用的分析。
画线句子引用诗句“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把阅读经典比作登山,并将许多人想要阅读经典,但是能做到的人却极少这两种情况进行对比,由此可见,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阅读经典需要我们不断钻研才能常读常新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故答案为: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把阅读经典比作登山,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能够真正读懂经典,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许多人想要阅读经典,有这样的目标,但是能做到的人却极少,把这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能够坚持读经典的人是少数,论证了要想读懂经典,需要毅力与恒心 。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C.有误,经典很多时候是在人们的书架上“供奉”,并不在人们阅读的案头上不止因为超越了智商的深度,还有其他原因。
故答案为:C。
23.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
一般可以结合平时阅读经典作品感到困难的经历,分析原因,如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经典时代久远,难以理解书中的美感等。对此我们应该坚持认真阅读经典,多一点耐心和毅力,领略经典的美。当然我们还可以分享阅读经典的成功经验,呼吁大家领略经典的美。最后还可以重申最后一段“你自己选择了什么样的阅读习惯,你就为自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以及题目“阅读习惯决定人生选择”。示例:经典书籍是人类精神的宝库,是巨人的肩膀,我们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索新的世界是何其幸运。只要多一点毅力,多一点探索的求知欲,多一点耐心,就可以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经典书籍中汲取知识,为自己创造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故答案为: 阅读经典作品感到困难,也许是作品时代相隔遥远,今人无法领略书中的美感,也有可能是读者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但主要还有个人原因,即不够勤奋,毅力和恒心不足。所以,我们还是不能忽略经典阅读,坚持认真阅读经典,阅读习惯决定人生选择。
十一、写作题
24.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近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⑵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落英缤纷,我读懂了生命的静美;雄鹰翱翔,我读懂了舞台的宽广;愚公移山,我读懂了远大的志向;新冠疫情,我读懂了团结的力量……
请以“那一次,我读懂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角度自选。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④考虑到内容充实,文章不得少于600字。
【答案】
这就是我的承诺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让我把这难得的周未给盼来了。每天沉浸在繁琐的功课上,头脑里装的东西再没有休息这个概念,7个科目轮番上阵,现在一谈到学习,我的头脑就开始发热。一周一次的休息日真可谓来之不易,星期五一放学,我就按捺不佳心中的喜悦,背起书包准备回家,心里美滋滋地想:难得休息一次,一定要好好享受享受。
在回家的路上,周而复始出现在我眼前的景物突然改头换面,一切变得焕然一新。往常,我每次骑者自行车上学都要弄得大汗淋漓。今天可不同了,我一路上自行车,不禁觉得脚底生风,自行车跑得飞快,此时此刻,公路也好像比往常短了许多,几乎是用平时一半的时间,我就回到了家中。
回到家,我向电脑桌一瞟,哈哈,爸爸没有占用电脑,于是,我装着可怜巴巴的样子,一直盯者妈妈,真是“知子莫若母”啊,妈妈一见我的眼光就知道我在想什么,便开始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你呀,整天就围着电脑转,干脆给电脑当儿子算了。”听到妈妈的话,我不禁感到一阵失落:此次“战斗”,如果不磨破嘴皮子,肯定没戏!
制定了大致方针后,我便开始跟着妈妈死缠烂打,但妈妈就是一直不松口,最后我只能使出我最后一张王牌:向妈妈保证,只在电脑前待一小时。妈妈心一软,便答应了我。我欣喜若狂地奔向电脑......
时间就像我平时喜欢喝的七喜一样,看起来还有很多,但没几口就见底了。一小时即将过去,我不禁开始唉声叹气,于是便用眼睛向妈妈瞟去,只见妈妈正笑眯眯地拿着时钟开始倒计时。我遗憾地望着电脑,心里一直思索:时间快到了,可我正玩得热乎呢,向妈妈求求情吧,可答应了妈妈的呀。我不禁左右为难,终于,我一咬牙,关掉了电脑,“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何况我答应了妈妈,这是我的承诺。
妈妈见我自觉地遵守诺言,不禁眉开眼笑,连连夸道:“这样才乖,如果你每次都像这次这么遵守承诺,难道还愁不能玩电脑?一听妈妈的话,我也美滋滋地笑了。我想,做什么事情都一样,说到就要做到。古人的“千金一诺”,诚不我欺。
那一次,我读懂了父亲
在我生命的航程中,父亲是那浩瀚的大海,而我就是海上的一叶扁舟。尽管终日沉浸在海的怀抱中,可我竟读不懂海的博大、深沉,直到那个夜晚……
那天黄昏,父亲将年近七十的爷爷从山上接下来,说商量把山上的房子修补一下。
爷爷年轻时,家里分得连一片瓦都没有,但家里的成分不好,属于“地主”,所以吃了许多常人都难想象的苦。含辛茹苦地把三个儿女拉扯大,熬到今天不容易。说起这些,父亲那威严的脸上就会出现一丝温柔,冷峻的眼神里竟闪烁者点点泪光。
几年未见,爷爷头上的银丝也越来越多了。 晚饭时,平时严肃的父亲竟变得随和起来,不仅慢条斯理的说话,轻声细语地谈笑,还时不时的给爷爷满上酒,动不动就往爷爷碗里夹菜。把一根根鱼刺小心翼翼的从鱼肉里挑出来,生怕卡住了爷爷,简直就像在照顾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般。“爹,你吃饱啊!饭多得很呢!”爸爸殷勤的说道。那一刻,我分明看见爷爷的眼圈红了......
晚饭后,知道爷爷爱喝茶的父亲特意给爷爷泡上了一杯浓香的茶,靠近爷爷坐着,与之闲谈。那一刻,我看到爷爷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意。
临睡前,父亲亲自打来一盆水,让爷爷洗脸。也爷洗完脸后,父亲又加热水,慢慢的给爷爷搓脚,完全沉浸在给爷爷洗脚的快乐中。爷爷显得有些不自在,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给我洗,你也不怕孩子们笑话。”听了这些话,父亲的手抖了一下,说:“无论我多大,我都是你的儿子呀!〝那一刻,我再一次看到爷爷的眼睛里闪着泪花…...
那一夜,我无法入睡。那一夜的父子情深,那一晚父亲的形象,成为我一生的感动。父亲,在你威严的背后,竟藏着温柔;在你坚韧的背后,竟藏着体贴;在你冷峻的背后,竟藏着深情…...
你就像那浩瀚的海洋,朴实而广博。
父亲,也许我只读懂了你的一幅剪影,而你可贵的品质,我终究难以读懂。但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将努力研读你,从你的身上汲取精神的营养。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解析】(1)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关键词——“承诺”,要明确承诺的对象,可以是对朋友、父母、老师的承诺,也可以是对自己的承诺。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承诺守信的经历,写出“有我,有生活,有真情”的文章。可以两个思路,一是选取生活细节,如写自己或者周围人关于承诺的事情;也可以跨越时空,寻找离我们生活、时间较远的写作素材。无论写什么内容,都要注意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从文体上看,适合各类文章的写作,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文体作文。
(2)文题提示中已告诉我们横线上可填的对象非常广泛,可以写人,可以写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成功、失败、忠诚、坚韧、乐观 友善、寂寞、坦然等) 写这篇文章拟题角度易小,如我读懂了
蜘蛛,我读懂了你的眼神,我读懂了水的伟大…
【点评】(1)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2)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写好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补好题以后的写作思路,就和其他作文相差无几了。半命题作文,既有限制性,又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横线处。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情感积淀的侧重点去选取立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语文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徐公/何能及/君也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下列对文章《 邹忌讽齐王纳谏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
B.文章未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
C.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3.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翻译:说建议给我听的人,接受下等的奖赏。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翻译:这就叫做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C.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翻译:仔细看他(徐公),自己认为自己比不上徐公美。
D.虽欲言,无可进者。 翻译: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
4.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邹忌修八尺有余 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二、填空题
5.填空。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末年   将其编订成书,其体例为   。全书共33篇,   策,着重记录了   。
6.重点字词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与:   
(2)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   
(3)而复问其妾曰 复:   
(4)旦日,客从外来 旦日: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   
(6)皆以美于徐公 以:   
(7)闻寡人之耳者 闻:   
(8)期年之后 期年:   
三、默写
7.默写。
(1)邹忌修八尺有余,   。
(2)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邹忌从日常家事中反思,总结出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4)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的情况是“   ”,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5)请列举两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
四、语言表达
8.在读书节活动中,学校开展社团活动,戏剧社的几个同学将《邹忌讽齐王纳谏》搬上了舞台,请你也来出谋划策,在画线句中的省略号处,为邹忌设计一段内心独白。
旁白:第二天下午,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徐公因事到邹府登门拜访,邹忌闻讯前来接待。
邹忌(远远看到,不敢置信,疾步上前):您就是……徐公?(上下打量着,由衷赞叹)果然是我大齐美男子!徐公驾临敝府,真是蓬荜生辉啊!
徐公(谦恭作揖):不敢不敢,前来叨扰,多谢款待!
旁白:二人相谈甚欢,不觉日暮,徐公起身告辞,邹忌亲往相送。望着徐公洒脱的背影,邹忌陷入了深思……于是,他决定明天上朝拜见齐王。
五、名著导读
9.阅读《简·爱》中的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但我至少要选择——我最爱的人。 “简,你愿意嫁给我吗?” “是的,先生。” “一个你得用手牵着他走的可怜的瞎子。” “是的,先生。” “一个比你大二十岁的残疾人,还得由你来伺候。” “是的,先生” “真的吗,简?” “完全当真,先生。”
文中的“先生”是谁?简·爱怎么结识“先生”的?“先生”变成残疾人的原因是什么?
六、语段阅读
10.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唐太宗善纳魏徵良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②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bà业,身边没有几位敢于进jiàn的大臣是不行的。③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因势据时为国君出奇策异计。④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⑤邹忌____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____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⑥在____时期____整理编辑的《战国策》里还记录了很多如邹忌一般的游说之士(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这可称得上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1)根据②句中的拼音写汉字。
bà(  )业    进jiàn(  )
(2)③句中“尔虞我诈”在语段中的含义是   。
(3)在⑤句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4)在⑥句横线上填写正确的文常信息。
(5)“诸侯林立”是   短语,“尔虞我诈”是   短语。(指出短语的结构类型)
(6)请仿照①句补充一则与“纳言”相关的事例。
七、综合性学习
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朗读者》在央视热播,每一期都带给观众们很多的感受和心得,每期的选题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九年级某班组织学生观看了相关视频,并组织了以“离别”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1.央视《朗读者》第三期的主题是“选择”。下面这段话是这期节目开场白的节选。
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请你以“离别”为主题,仿照上面的示例写出一段开场白中的一部分内容。
人生难免离别:   ,   。
12.小明同学准备在活动中朗读一首关于“离别”的小诗,请你帮他完成相关问题。
我们还是走上了离别的路,
离别的心情和脚步同样沉重,
或许,我们无需回眸,
带着喜盼的泪光更令人心痛
悲欢离合本是人生的路。
奋斗的脚步最终要迈向远方,
勇往真前才是真正的人生,
毋回首,今生路,
抛开一切的一切,
风雨无法阻挡的是今生的梦,
纵然,再多的泪水,
也只能默默的,默默的,
带着祝福伴你到天涯。
①请你帮忙给诗中的两个汉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回眸(  ) 毋回首(  )
②请你帮忙选择诗中划横线句,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雨/无法阻挡的是今生的梦
B.风雨无法阻挡的/是今生的梦
C.风雨无法阻挡的是/今生的梦
③请你帮忙选出关于诗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情感语调最恰当一项是(  )。
A.伤感 惆怅 B.不舍 振奋 C.慷慨 激昂
13.下面是小华同学搜集整理的古人送别的习俗,请你根据诗句总结。
①李白的《菩萨蛮》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根据诗句,我们可以得知古人有   的习俗。
②戴叔伦的《送吕少府》诗:“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
根据诗句,我们可以得知古人有   的习俗。
③李白的《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根据诗句,我们可以得知古人有   的习俗。
八、文言文阅读
比较阅读下列两文,回答问题。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B】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悚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④饰诈:作假骗人。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徐公何能及君也    
窥镜而自视    
毁言日至    
田野不辟   
15.理解原文内容,填空。
【甲】文中邹忌用   ,以家比国,劝谏齐威王;形象地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乙】文中,齐威王召见了即墨大夫和阿大夫,并分别说了几句话。其中“毁言日至”中“毁言”的意思是诽谤的言论,那么“誉言”的意思是   ;“人民贫馁”的意思是人民贫困饥饿,那么“人民给”的意思是   。
16.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翻译:
理解:邹忌不如徐公美的事实得到了妻、妾、客的同情,所以妻、妾、客都说邹忌比徐公美。
【B】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
翻译:
理解:有人说即墨大夫的坏话,是因为他不攀附权贵,一心一意办实事,才有了政绩,所以得到齐威王的封赐。
17.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
18.阅读甲乙两文,请从齐威王的角度概括出齐国强大的原因。
九、诗歌鉴赏
19.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蓟(jì)庭,地名。
(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
十、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小题。
阅读习惯决定人生选择
戴建业
①今年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读书,是人们千百年来一直在谈论的话题。
②人有丑俊,书有浅深,东汉思想家王充将当时的书分为三种,作,述,论,而今天书籍的种类更为繁多,有经典著作与流行书籍之别,有专业著作与大众读物之殊,有文字读物与视频读物之异。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和手机的普及,人类有可能真正实现“知识的普惠”,任何层次任何形式的书籍都能轻易得到,地铁里,公交上,休息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低头一族”。
③不过,这种情况让人“亦喜亦忧”——随着知识的日益普及化,知识也日益浅表化和碎片化。知识的浅表化和碎片化让更多的人不必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只要会“搜索”,无知可以显得有知。不学也可以显得博学。
④长此以往,我们既难以认知哲人理论体系的深刻严谨,也难以体验诗人情感的博大崇高,甚至无法感受艺术作品的细腻美妙。因而,认识会越来越肤浅,心灵会越来越荒芜,审美会越来越庸俗。从来不去碰一碰原创性的经典,我们自己怎么可能会有原创性?
⑤经典阅读,常常是挑战性阅读。人类流传下来的伟大经典,还有公认的名著,这一类经典著作都是挑战性阅读的读物,一位西方作家曾调侃,所谓“经典著作”就是人人说好,但人人不读的那些书籍。的确,经典很多时候是在人们的书架上“供奉”,并不在人们阅读的案头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或是经典的深度超出了自己的努力范围,初读往往不知所云,如罗素的《数学原理》,弗雷格的《算术基础》,还有可能是自己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或时代相隔十分遥远,今人无法领略书中的美感,如屈原的骚赋、杜甫的诗歌、但丁的《神曲》,这份经典是人类的精神宝库,但大多数人不得其门而入,它们只向那些勤奋坚毅者敞开大门。
⑥经典不是心灵的“可口可乐”,我们可以咕噜咕噜地一饮而尽,它们需要我们不断钻研才能常读常新。倘若真正读懂了这些经典,你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豁然。可惜,有“会当凌绝顶”雄心的人很多,但最后实现“凌绝顶”志向的人极少。弃难图易是人的天性,笔者也是如此;只要能读消遣读物就不读经典,只要能读中文就不想读英文,只要能读现代文学就不想读古代文学,只要看电视就不想读书……可是,人与人拉开差距的关键,大多不是智力的高下,而是毅力与恒心的大小。
⑦客观来说,今天人们已经无法拒绝网络阅读占据大量阅读时间的现实。但在互联网空间,可不可以也飘着一缕书香?其实,已经有很多机构行动起来。这不是,在年轻人手机App里占有重要位置的今日头条与抖音,联合了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光明日报,以及出版过许多经典读物的北京出版集团,中信出版集团、果麦文化等多家文化出版机构,启动了“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都来读书”——都来,来哪里?简而言之,就是来到经典。“都来读书”,就是希望在网络阅读中培植深度阅读的土壤,希望大家在不拒绝网络阅读的同时,也能接触到经典阅读,其实,不同的阅读和思考习惯,短时间内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时间一长就出现天差地别;有的才华自众,有的“泯然众人”.你自己选择了什么样的阅读习惯,你就为自己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4月22日)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第⑥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2.请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可确的一项(  )
A.今天的书籍种类,有经典著作与流行著作之别,专业书籍与大众书籍之殊,文字读物与视频读物之异,比东汉思想家王充将当时的书分为作,述,论三种更为繁多。
B.很多人即使没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只要会搜索,就能将无知表现得有知,不学也能显得博学,是因为知识日益普及化时也变得日益浅表化和碎片化。
C.经典很多时候是在人们的书架上“供奉”,并不在人们阅读的案头上,这是因为经典的深度是出了自己的智力范围,读起来往往不知所云。
D.大家能够在不拒绝网络阅读的同时,还接触经典阅读,这就是多家文化机构创办“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的目的。
23.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请谈谈本文对你的启示。
十一、写作题
24.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近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在初中生活里,你有过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⑵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落英缤纷,我读懂了生命的静美;雄鹰翱翔,我读懂了舞台的宽广;愚公移山,我读懂了远大的志向;新冠疫情,我读懂了团结的力量……
请以“那一次,我读懂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角度自选。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④考虑到内容充实,文章不得少于6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