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 八年级上册 语文 11.《最苦与最乐》(2课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 八年级上册 语文 11.《最苦与最乐》(2课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12 15:15:19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最苦与最乐——梁启超一、导入、交流 导入:我记得小时侯,常听爷爷说:“他们小时候,一年要能吃上一餐肉,那算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而如今很多人在很多时候却为减肥而发愁。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感到最苦和最乐的事吗? 交流:把你生活中认为最苦的事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担,把你生活中最乐的事讲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好吗?二、认识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出生地主家庭。 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中举人。他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 ①注音:   契约( ) 揽( ) 悲天悯人( )   ②结合文中注释解释词语:   失意、如释重负、无入而不自得、悲天悯人   ③补充解释词语:   莫若:   达观:   契约: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仁人志士:qìlǎnmǐn不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三、师生探究1、速读全文。(跳读)读完后告诉老师:⑴ 全文有几个自然段? ⑵哪几个自然段写最苦? ⑶哪几个自然段写最乐? ⑷ 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5 )(1—2 ) (3 )
(分--总 )(5)第4.5自然段写什么?2、逐层分析。首先看最苦的部分(即1、2自然段)① 作者认为:贫、失意、老、死
是最苦的事吗?[不是]② 那他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③ a、 为什么说贫困不苦?b 、为什么说失意不苦?c、为什么老、死也不算最苦呢?最 苦 贫 ——知足 失意——安分 老死——达观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良心受责备
没处逃躲分论点1 第一段:分论点的提出 第1自然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设问,排比。贫困老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这是许多人的想法和说法,否定这些答案,读者就要寻找新的答案。这时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就不显得突兀,而是一种水到渠成之妙。 看第二自然段:负责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个人是这样,家庭、社会、国家也是如此。] 人生没有苦痛别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更重的了。从这足见作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 —未了责任作者进一步推出,负责任的种种情况和由此产生的痛苦状态。良心受责备个人家庭、社会、国家、自己承诺未办
欠钱未还
恩惠未报
得罪人未赔礼对人、对事、对自己应尽的责任一日未尽,
一日受苦;
一生未尽,
一生受苦。第二段作为辅论进一步指出负责任的种种情况.和由此产生的痛苦状态最 乐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分论点2)古 语俗 语孔 子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分论点二的提出再来看最乐的部分(即3自然段)① 从第三自然段得知: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乐”?[——尽了责任]②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 [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真可谓 不可言喻。]③ 在此,作者说了一句很有哲理性的话,它就是?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作者认为那些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苦还是乐?(表面上看他们一辈子在感受苦痛,其实…… )“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是乐,不是苦呀!”看第四自然段:找出原句“人应该勇于负责任”,因为责任越大,痛苦越大,快乐越大看第5自然段(1)你认为:“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卸却 ”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除”责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尽责任,丢开不管尽了责任,努力完成了责任,再无负担(2)这段写什么?“人不应该逃避责任。” 因为责任是无法避免的。看第五自然段:当责任向我们走来时,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勇于负责不能逃避责任是逃避不了的尽得大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逃避,反而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实话实说现在生活中的不足改正的方法和措施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答应的事、欠人的钱、
受人的恩惠、得罪人没赔礼负责任之苦与贫困老死之苦引用论证:古语,俗语,名言
比喻论证: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负责任是人生
最大的痛苦(
分论点1)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分论点2)
人生当勇于负责,而
不能逃避责任(结论)1、贫老失意死不是最苦。 2、最大的痛苦是负了未 了的责任。 3、负责任情况及痛苦状态。引用证法:古语、俗语、名言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当勇于负责。不能逃避中心论点举例论证语言的风格语言严密语言流畅语言简洁语言亲切四、小结 在人生的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无人喜欢忧伤,但他们本是一对孪生姐妹,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而呕心沥血;为了那另人心痛的作文而费劲心思。这些表面上看来确实辛苦,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串欢乐的音符。 b、准备好一些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组讨论其字面意义(可查资料),并举例说明(可引用历史人物、生活实例或词语),然后进行小组交流。①积累:a、请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例: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例:
(1)孔子:无入而不自得字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举例:如安贫乐道的颜回、笑口常开的弥勒佛…… (2)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字义:君子一生都有尚未尽完责任的忧虑。
举例: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3)曾子:任重而道远字义:任务繁重,而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举例: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父母终身为子女付出的那份“无私的爱”……  (4)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字义:我每天用下面三件事情来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不尽力的地方?和朋友交往,是不是都守了信用呢 (5)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字义:在天下人都尚未忧虑之前,就先忧虑;
在天下人都觉得快乐之后,才觉快乐。
举例:大禹治水、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   居里夫人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奋斗。” 梁启超说:“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张潮却随笔写下:“人莫乐于闲”。“闲”能读书;游名胜;交益友……  快乐是我们所需求的,亦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  细翻自己人生的扉页,想必有许多事令你痛苦或快乐,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苦与乐的认识。
③学生座谈,发表自己的意见:报道:①央视记者采访对抗“非典”战士钟南山等人时,问他们进入疫区时怕不怕,他们的回答是“怕”,“但还是要进去,因为这是医护人员的责任”。
  ②有一个家庭,一位老人感染了“非典”病毒,但是她和她的家人拒绝接受隔离,导致全家8人死亡,因受接触被隔离的人数高达200多人。你说我说五、思维拓展品尝人生苦与乐讨论:给你一串葡萄,有酸有甜,你是先品甜的还是先尝酸的?提示:难道老师就要你吃这串葡萄?我想这品尝葡萄的过程大概就似于品尝人生吧,面对果子的酸和甜,也就是面对人生的得与失。那么你又会如何选择呢?漫谈人生: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谈谈对人生的看法。   1)是什么,做什么。做什么,像什么。    做一事,专一事。每事勤,事事成。
  2)对自己信心,对别人尽心。    对事情用心,对朋友诚心。    对亲情关心,对生命真心。   
3) 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改变心情。 您虽不能改变容貌,但您可以展现笑容。?    您虽不能逃避现实,但您可以勇敢面对。?   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可以事事尽力。 2.写小作文:
细翻自己人生的扉页,想必有许多事令你痛苦或快乐,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苦与乐的认识。200字左右。
语言严密“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语言当务求严密,以防读者找到漏洞,质疑论点。)语言流畅第一段 排比设问
第二段 排比举例(排比是形成文章流畅气势的重要方法)语言简洁高度概括概括性强:“海阔天空,心安理得”展敛有度:贫、失意、老、死贫病老死引用:孟子的话 (含义丰富)语言亲切多处问答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