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白天与黑夜》知识点+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知识点
1..随着太阳东升西落,我们迎来一个个白天和夜晚,看到周而复始的昼夜交替现象。
2. 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被太阳光照亮的地方就产生白天,背着太阳光的一面便产生了晚上,从而产生了昼夜。21cnjy.com
3. 在昼夜交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有规律的变化?
答:a.早上的气温较低,影子较长。
b.中午的气温较高,影子较短。
c.夜空中月亮的位置会不断变化。
4.地球是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除了围绕太阳运转,地球还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5. 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答: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一侧会被太阳照亮,这里就是白天背对太阳的一侧没有光照,这里就是黑夜。
随着地球不断自转,地球上的人们就会看到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周而复始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昼夜交替。
6.我们生活的地方,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但是地球上有些地方存在极昼和极夜现象
7. 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其附近,白天和黑夜常常超过24小时,白天超过24小时的现象叫做极昼,黑夜超过24小时的现象叫做极夜。21·cn·jy·com
8. 极昼和极夜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答:极昼与极夜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在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公转时,还绕着自身的倾斜地轴
旋转而造成的。
地球在自转时,地轴与其垂线形成一个约23.5°的倾斜角,因而地球在公转时便出现有6个月时间两极之中总有一极朝着太阳,全是白天;另一个极背向太阳,全是黑夜。南、北极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是其他大洲所没有的。www.2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昼夜与四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昼夜变化由地球自转引起的,四季更替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B.昼夜变化由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更替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C.昼夜变化与四季更替都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
D.昼夜变化与四季更替都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2.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 )。
A.气候变化 B.温度变化 C.四季变换 D.昼夜交替
3.实验中,如果将地球仪的地轴垂直于桌面摆放而不倾斜,那么在模拟地球运动时,下列现象会发生的是( )。
A.昼夜交替
B.四季交替
C.北半球同个位置同一时间杆影长度变化
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
A.一天 B.一周 C.一个月 D.一年
5.结合太阳和地球的相关知识,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 )。
A.太阳不动,地球围绕着太阳转 B.地球不动,太阳围绕着地球转
C.地球围绕着太阳转的同时自转 D.太阳围绕着地球转,地球自转
二、填空题
6.昼夜交替出现是因为( )。
7.地球的自转是围绕 、按照 的方向进行的。
8.地球背对太阳的一侧没有光照,这里是 。
9.地球是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除了围绕( )运转,地球还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
三、判断题
10.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上才会发生周而复始的昼夜交替现象。( )
11.地球的自转轴通过地心连接地球的南北极。( )
12.随着太阳东升西落,我们迎来一个个白天和夜晚,看到了周而复始的昼夜交替现象。( )
13.在昼夜交替的过程中,夜空中月亮的位置会不断变化。( )
14.白天和黑夜一样长。( )
四、简答题
15.请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五、实验题
16.
(1)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乒乓球代表( ),手电筒代表( )。
A.月球 B.太阳 C.地球
(2)图中,A处代表的是一天中的( )(填“白天”或“黑夜”),B处代表的是一天中的( )(填“白天”或“黑夜”)。
(3)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当手电筒静止,( )时,乒乓球上就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六、综合题
小明在探索昼夜更替现象时提出了以下四种假设:
17.根据课堂模拟实验结果,完成表格。能产生昼夜更替的在假设后填“能”,不能产生昼夜更替的填“不能”。
我的假设 示意图 能否产生昼夜更替(填“能”或“不能”)
假设一 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 ( )
假设二 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转 ( )
假设三 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 )
假设四 太阳不动,地球围绕太阳转同时自转 ( )
18.以上假设符合托勒密的地心说的是( )。
A.假设一 B.假设二 C.假设三
参考答案:
1.A
2.D
3.A
4.A
5.C
6.地球自转
7. 地轴 自西向东
8.黑夜
9. 太阳 24小时
10.×
11.√
12.√
13.√
14.×
15.随着地球不断自转,地球上的人们就会看到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周而复始的现象。这种现象叫作昼夜交替。
16. C B 白天 黑夜 乒乓球不停自转
17. 不能 能 能 能 18.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