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湘教版八下| 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1 
2 
7.4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课标必达 
举例说出河流(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举例说出(长江三角洲)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航拍中国之长三角视频欣赏 
长江三角洲区域在哪里 
1 
1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明析概念 
课本P51-52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区域 
自然区域 
经济区域 
1 
长江三角洲 
区域 
【找图圈图】 
请同学们在课本P57地图中圈出长三角区域涉及的主要省区名称和主要城市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认知范围 
江苏南部 
浙江北部 
上海 
南 京 
杭 州 
上 海 
课本P57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优势 
2 
社会经济 
自然环境 
【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p56-57,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长三角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 
1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辨析优势 
1、位置优越,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河海联运。 
2、地形平坦、气候湿润、河网密布,土壤肥沃 
1、农业发达。“鱼米之乡” 
2、人口城镇密集,劳动力丰富 
3、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4、交通发达 
 长三角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和东部“黄金海岸”的交汇处,联系西部的内河航运和沟通南北及海外的海上运输便利,形成“江海联运”。 
位置优越性 
内河 沟通西部地区 
沿海 联结南北地区 
远洋 加强对外交流 
1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辨析优势 
【拓展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据下图分析长江对长三角区域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促进作用? 
水源|水运|水能|水产养殖|土地|旅游资源 
2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一核两翼”—辨析优势 
江苏南部 
浙江北部 
上海 
北翼 
南翼 
【提取信息】阅读课本P59-62,找出长三角区域“一核”“两翼”各自具有的优势。 
综合性大都市、高水平工业基地、经济和文化中心 
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 
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南京:电子、汽车、化学工业基地,交通枢纽、教育科研基地 
苏州: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高科技产业基地 
杭州:加工制造业发达,“中国丝都”,旅游资源丰富 
宁波:深水良港 
辐射带动 
资源共享 
功能互补 
科技人员 
一有空闲,我就到周边市县的厂家做技术指导,他们称我为“星期天工程师”。 
某市市长 
我市与上海市的经济协作十分紧密,这也大大促进了本地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郊区农民 
上海城市的迅速发展,也使得蔬菜等副食品的消费日增,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 
公司总裁 
我们公司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了,资金来源充裕。 
结合资料,思考上海对长江流域及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为周边市县提供技术指导 
加强与其他城市的经济协作,促进了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 
为近郊农产品提供市场 
上海资金来源充裕,为各公司的股市、证券交易提供充足的资金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大桥的建成,使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缩短了120多千米,大大缓解了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有利于构建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并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合作与交流。 
 杭州湾跨海大桥 
 沪杭高铁的开通,无论是在旅客运送,还是物流运输,都会有提升作用。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沪杭高铁开通后,将与早先开通的沪宁高铁一起,形成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一小时经济圈” 
长三角的内外联系知识框架 
黄 
长江(黄金水道) 
长三角 
核心:上海 
两翼:江苏/浙江 
辐射带动 
资源共享 
功能互补 
金 
海 
岸 
产业/技术/信息 
京津唐地区 
珠三角地区 
如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及其附近区域,据图回答下题。 
1.图中甲河是 (  ) 
A.塔里木河 B.海河 
C.京杭运河 D.珠江 
2.位于图示区域的工业基地是 (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珠三角工业基地 
D.沪宁杭工业基地 
3.长江为长三角区域农耕提供的优势条件有 (  ) 
①灌溉水源 ②肥沃土壤 ③平坦地形 ④充足热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典题必做 
C 
D 
A 
4.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 ) 
A.长江上游地区 B.东临渤海和黄海 C.江海交汇之地 D.鲁南和苏北 
5.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杭州 B.上海 C.苏州 D.南京 
6.实现“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 ) 
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 D.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3 
典题必做 
C 
B 
D 
7.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崎岖 B.河湖稀少 C.城市密集 D.经济不发达 
8.下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网稠密,自古以来水运发达 
B.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 
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农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鱼米之乡” 
D.长江三角洲上的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 
3 
典题必做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