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年级地理学科(第十单元 )单元练习极地地区(AB)(原卷+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下年级地理学科(第十单元 )单元练习极地地区(AB)(原卷+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9 21:05:30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 单元练习(5A)
内容:第十单元 极地地区
【考点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北极地区图:H ,J 海峡,E ,①是 经线,②是 经线,
D
南极地区图:D 洲,E 洲,F 洲,J南极半岛,① 站,
②中山站,③昆仑站
1.两极地区的地理特征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 以南 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

置 以南极洲为主体,被 洋、 以北冰洋为主体,被欧洲、亚洲、北美洲三大洲包围海陆位置
洋、 洋三大洋包围
海陆状况 以陆地为主 以 为主
范围 包括 及其周边的海域 包括 大部分极其周围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地球最冷的地区, 、 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气温不及南极地区严寒,降水比南
、 极地区多,风速不及南极地区大 。以苔原气候为主,冬
气候
漂浮的冰川是其独特的景观 季 ,夏季 ,降水少,集中于夏季。
格陵兰岛内陆:冰原气候
“冰雪高原”,“ ”、
称号 “风库“
代表动物
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淡水;矿产资源有 、
(1)固体淡水资源: 。
资源 (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
(2)矿产:煤炭、铁、石油等。
(3)海洋生物
暖季 每年 月到次年 月 每年 — 月
居民 无常住人口 人
简答题:
(1)南极称为“白色荒漠”原因:

(2)南极地区被称为“冰雪高原”的原因

(3)南极地区被称为“风库”,其原因是: 。
2.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对比
(1)简述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加寒冷的原因。

(2)南极地区为什么会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考点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1.科考站:
站——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
中山站——位于南极圈内,有 、 现象。
昆仑站——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
泰山站——第四个科考站。
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 站。
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 方向。
站——我国第一个北极考察站
简答题:
(1)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 2月?

(2)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是什么?
① 。② 。③ 。④ 。
【考点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1.极地环境破坏的原因:
① ②

南极地区制订了《 条约 》 ;北极地区制订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七年级下册 单元练习(5A)
内容:第十单元 极地地区
【考点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图 1 图 2
北极地区图(读图 1):H北极点,J白令海峡,E冰岛,①是 180°经线,②是 0°经线,D格陵兰岛
南极地区图(读图 2):D南美洲,E大洋洲,
F非洲,J南极半岛,①长城站,②中山站,③昆仑站
1.两极地区的地理特征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 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

置 以南极洲为主体,被太平洋、 以北冰洋为主体,被欧洲、亚洲、北美洲三大洲包围海陆位置
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包围
海陆状况 以陆地为主 以海洋为主
范围 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 包括北冰洋大部分极其周围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地球最冷的地区,严寒、干 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气温不及南极地区严寒,降水比南
燥、烈风 极地区多,风速不及南极地区大 。以苔原气候为主,冬
气候
漂浮的冰川是其独特的景观 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降水少,集中于夏季。
格陵兰岛内陆:冰原气候
“冰雪高原”, “白色荒漠”、
称号 “风库“
代表动物 企鹅 北极熊
自然资源的“大仓库”。 淡水;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
(1)固体淡水资源:冰川。(世
资源 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
(2)矿产:煤炭、铁、石油等。
(3)海洋生物
暖季 每年 11月到次年 3月 每年 6—8月
居民 无常住人口 因纽特人
简答题:
(1)南极称为“白色荒漠”原因:
南极降水十分稀少,气温很低,降水以雪为主,气候干燥和沙漠地区相似。
(2)南极地区被称为“冰雪高原”的原因
南极地区严寒水分蒸发弱,降雪存下来,经过长期积压,形成冰雪高原。
(3)南极地区被称为“风库”,其原因是:纬度高,海拔高。
2.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对比
(1)简述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加寒冷的原因。
南极地区海拔比北极高;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被冰雪覆盖,对太阳辐射吸收少
反射强; 。
(2)南极地区为什么会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南极大陆曾位于温带或热带,有大片的森林,后来经过大陆漂移,漂移到现在的位置,森林死亡,埋藏地下,形
成丰富的煤炭资源。
【考点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图 3 图 4
1.科考站:
长城站——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
中山站——位于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昆仑站——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
泰山站——第四个科考站。
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长城站。
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的东北方向。
黄河站——我国第一个北极考察站
简答题:
(1)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 2月?
2月正值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有极昼现象,便于科考。
(2)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是什么?
①了解全球环境变化。②了解地球发展历史。③考察生物物种。④探测自然资源。
【考点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1.极地环境破坏的原因:①对生物的滥捕滥杀②北极地区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加工活动造成北极地区的环境污
染。
2.保护措施:
南极地区制订了《 南极条约 》 ;北极地区制订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七年级下册单元练习(5B)
内容:第十单元 极地地区
一、选择题
2021年 1月 23日,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发生 7.0级地震! 5.鹿特丹港驶往上海港的商船在新航道上依次经过( B )
震中位于(67.70°S,55.60°W)。中国长城站震感明显。 A.大西洋西部→北冰洋→太平洋东部
读图, 完成 1~2题。 B.大西洋东部→北冰洋→太平洋西部
C.大西洋西部→印度洋→太平洋东部
D.大西洋东部→印度洋→太平洋西部
6.新航道最适宜商船通航的时间段是( C )
A.1—4月 B.11—2月 C.8—10月 D.10—12月
2020 年 8 月 27日,位于格陵兰岛东北部的史帕特冰
川有约 10平方千米的冰体断裂掉落.读北极地区略图,完
成 7~9题。
1.震中位于南极点的( D )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2.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 B )
A.以海洋为主 B.气候寒冷
C.科考规模大 D.环境保护力度小 7.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北极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为此我
随着智慧温室大棚在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建立,科考队 们提倡( B )
员吃 上了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实现了“蔬菜自由”。下 A.使用一次性餐具 B.绿色出行
图示意南极智慧温室大棚。 读图,完成 3~4题。 C.禁止火力发电 D.燃烧秸秆
8.8月 27日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C )
A.昼短夜长 B.昼夜等长 C.昼长夜短 D.极昼
9.北极航道未经过的大洲是( D )
A.欧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2020年 11 月 10 日中国第 37 次南极科考船由上海出
3.在南极建设温室大棚的最佳时期应是北半球的( D ) 发, 于,2021年 5月 6日安全返回。 据此完成 10~11题.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10.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科学考察
C.秋分日前后 D.冬至日前后 站,主要原因是南极地区( B )
4.在南极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C ) A.严寒、烈风、白色荒漠,自然环境恶劣
①台风 ②酷寒 ③暴雨 ④狂风 B.矿产、生物、水资源丰富,且拥有原始的自然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能观察到极昼、极夜、极光等自然现象
随着世界航海和破冰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海上新航 D.不受地震、火山等活动的影响,地壳较稳定
道在海运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下图为鹿特丹港至上海港新 11.2021 年 2月 19日,央视新闻用“警示”一词报道了南
航道示意图。据此完成 5~6题。 极部分地区的雪变成了绿色和红色现象,并称该现象可能
导致极地冰雪消融失控。该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C )
A.南极烈风带来了有颜色的颗粒物
B.夏半年积雪融化变薄露出下面岩石的颜色
C.气候变暖,导致微型藻类在雪中生长繁殖
D.南极考察人员乱扔生活垃圾导致积雪受污染
● 9 ●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双龙”探极,彰显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 材料 南极大陆既是科学考察的宝地,又是现代旅游的胜地
题。 1985年至 2009年间,我国先后在南极大陆建立了长城、
材料一 2019年 10月,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 中山、昆仑和泰山等四个科学考察站。近几年来我国还对
龙 2号”与“雪龙”号相互配合,形成双船作业模式,对 普通游客开通了南极旅游业务。
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相
继在南极地区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2009年 2月,我国
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正式开站。
材料二 南极地区简图
(1)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是进入南极大陆科考
和旅游的门户。乌斯怀亚在全球的七大洲中属于 南美
洲。
(2)在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长城
站,位于西半球的是 长城 站,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
材料三 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严寒、干燥、烈风。1960 西北 。
年 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的极端最低气 (3)南极洲的企鹅在暖季成群集聚在大陆沿海一带生活,几
温。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还没 乎不进入大陆内部。请说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落到地面就被冻成了冰粒。除了严寒之外,南极地区还被 大陆沿岸事物丰富,气温较高
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 55毫米,降水 。
量,最少的地方不足 5毫米。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 (4)荆门的小明同学计划在今年暑假期间去南极旅游。从时
库”,年平均风速 为 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 100米/秒"。 间上看,你觉得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 不合适
(1)由材一可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是 昆仑站 , 此时南极地区南极圈以内会出现极夜,且为寒季。
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考察站是 长城站 。 (或此时南极地区为一年中气温最低时期) 。
(2)南极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有 煤 、铁、石油。 (5)“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 这是一般旅游景区对游
(3)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严寒、 干燥 、 烈风 ; 客的要求。但在南极旅游时却要求游客慎留脚印,带回垃
南极地区被称为“ 白色荒漠 ”和“ 风库 ”。 圾,这样要求的理由是 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4)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企鹅 。 (或避免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受破坏和污染)

● 10 ●七年级下册单元练习(5B)
内容:第十单元 极地地区
一、选择题 5.鹿特丹港驶往上海港的商船在新航道上依次经过
2021年 1月 23日,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发生 7.0级地震! A.大西洋西部→北冰洋→太平洋东部
震中位于(67.70°S,55.60°W)。中国长城站震感明显。 B.大西洋东部→北冰洋→太平洋西部
读图, 完成 1~2题。 C.大西洋西部→印度洋→太平洋东部
D.大西洋东部→印度洋→太平洋西部
6.新航道最适宜商船通航的时间段是
A.2—4月 B.4—6月 C.8—10月 D.10—12月
2020 年 8 月 27日,位于格陵兰岛东北部的史帕特冰
川有约 10平方千米的冰体断裂掉落.读北极地区略图,完
成 7~9题。
1.震中位于南极点的( )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2.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
A.以海洋为主 B.气候寒冷
C.科考规模大 D.环境保护力度小 7.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北极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为此我
随着智慧温室大棚在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建立,科考队 们提倡
员吃 上了亲手栽种的新鲜蔬菜,实现了“蔬菜自由”。下 A.使用一次性餐具 B.绿色出行
图示意南极智慧温室大棚。 读图,完成 3~4题。 C.禁止火力发电 D.燃烧秸秆
8.8月 27日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A.昼短夜长 B.昼夜等长 C.昼长夜短 D.极昼
9.北极航道未经过的大洲是
A.欧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2020年 11 月 10 日中国第 37 次南极科考船由上海出
3.在南极建设温室大棚的最佳时期应是北半球的 发, 于,2021年 5月 6日安全返回。 据此完成 10~11题.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10.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科学考察
C.秋分日前后 D.冬至日前后 站,主要原因是南极地区
4.在南极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A.严寒、烈风、白色荒漠,自然环境恶劣
A.台风 B.酷寒 C.暴雨 D.狂风 B.矿产、生物、水资源丰富,且拥有原始的自然环境
随着世界航海和破冰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海上新航 C.能观察到极昼、极夜、极光等自然现象
道在海运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下图为鹿特丹港至上海港新 D.不受地震、火山等活动的影响,地壳较稳定
航道示意图。据此完成 5~6题。 11.2021 年 2月 19日,央视新闻用“警示”一词报道了南
极部分地区的雪变成了绿色和红色现象,并称该现象可能
导致极地冰雪消融失控。该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A.南极烈风带来了有颜色的颗粒物
B.夏半年积雪融化变薄露出下面岩石的颜色
C.气候变暖,导致微型藻类在雪中生长繁殖
D.南极考察人员乱扔生活垃圾导致积雪受污染
● 9 ●
二、非选择题
12.“双龙”探极,彰显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题。 材料 南极大陆既是科学考察的宝地,又是现代旅游的胜地
材料一 2019年 10月,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 1985年至 2009年间,我国先后在南极大陆建立了长城、
龙 2号”与“雪龙”号相互配合,形成双船作业模式,对 中山、昆仑和泰山等四个科学考察站。近几年来我国还对
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相 普通游客开通了南极旅游业务。
继在南极地区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2009年 2月,我国
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正式开站。
材料二 南极地区简图
(1)地球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是进入南极大陆科考
和旅游的门户。乌斯怀亚在全球的七大洲中属于
洲。
(2)在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材料三 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严寒、干燥、烈风。1960 站,位于西半球的是 站,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
年 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的极端最低气 。
温。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还没 (3)南极洲的企鹅在暖季成群集聚在大陆沿海一带生活,几
落到地面就被冻成了冰粒。除了严寒之外,南极地区还被 乎不进入大陆内部。请说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 55毫米,降水
量,最少的地方不足 5毫米。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 。
库”,年平均风速 为 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 100米/秒"。 (4)荆门的小明同学计划在今年暑假期间去南极旅游。从时
(1)由材一可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是 , 间上看,你觉得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
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考察站是 。
(2)南极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有 、铁、 。
石油。 (5)“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 这是一般旅游景区对游
(3)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严寒、 、 ; 客的要求。但在南极旅游时却要求游客慎留脚印,带回垃
南极地区被称为“ ”和“ ”。 圾,这样要求的理由是
(4)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