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6 11:0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张PPT)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标:知道土地改革,理解其对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意义
by 哈啦
1949年9月前
完成土改的地区
旧解放区
新解放区
新中国成立之前: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已经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半多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农村阶级成分的划分标准 地主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靠剥削为生,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地租。
富农 一般占有土地,也有租入土地的,自己参加劳动,但以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剥削的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
中农 多数占有土地,也有租人土地的,主要靠自己劳动,不剥削他人,也不出卖劳动力。
贫农 占有一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一般需要租人土地耕种,或出卖-部分劳动力,受剥削。
雇农 一般全无土地, 完全或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耕地占有状况 占全国农户总数量 占全国耕地比重
地主、富农 不足7% 50%以上
贫农、雇农 57%以上 14%
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什么现实问题?
土地占有比例严重失调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任务一:根据材料和书本13页,分析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原因
一、土地改革的原因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耕地占有状况 占全国农户总数量 占全国耕地比重
地主、富农 不足7% 50%以上
贫农、雇农 57%以上 14%
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什么现实问题?
土地占有比例严重失调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任务一:根据材料和书本13页,分析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原因
坐享其成
劳而无获
地主
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农民
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直接原因)
二、土地改革的经过
(一)概况:
任务二:根据书本13-14页,梳理新中国土地改革相关概况
1950-1952年底(基本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时间:
2.法律依据:
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归私人所有)
3.目的:
材料(P14材料研读):“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二、土地改革的经过
(一)概况:
任务二:根据书本13-14页,梳理新中国土地改革相关概况
4.具体措施:
①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②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地主:剥削者
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消灭了地主阶级
5.特点:
为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这次土地改革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与过去的土改政策有所不同。这样做可以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也有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
材料:相关史事(P14)
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
目的:为了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从而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
二、土地改革的经过
(二)结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包括老解放区在内,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具体表现
1949年9月前完成土改的地区
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地区
西 藏
1953-1958年
底完成土改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土地改革
全国约有3500万人口的民族地区,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用更长的时间,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务。1959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经过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
材料:相关史事(P16)
时间、特点、中心任务、意义
特点
中心任务
意义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任务三:根据书本15页,概括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
——摘自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信
材料三: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任务三:根据书本15页,概括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四:据统计,1952年全国农业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长48.3%,粮食产量增长44.8%,棉花增长193.4%,油料增长168.1%。农业经济的大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建设需要的原料、资金、劳动力,以及工业品销售市场的问题。
④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课堂小结
原因
意义
土地改革
经过
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直接原因)
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④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时间、法律依据、目的、具体措施、特点、结果
新中国成立
巩固政权
措施
政治上:西藏和平解放(1951)
军事上:抗美援朝(1950-1953)
经济上: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
开国大典
(1949.10.1)
单元总结——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标志
提供物质支持
提供稳定的国际环境
①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前提;
②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都巩固了新中国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