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邓稼先课件(25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课 邓稼先课件(25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6 11:42:1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5张PPT)
新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两弹元勋 两弹一星功勋
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准确读写本文生字词“至死不懈、鞠躬尽瘁、选聘、无垠、殷红、铤而走险、妇孺皆知 、当之无愧、马革裹尸、 锋芒毕露”(音形义),识记杨振宁相关文学常识。(名、时、地、作、评)
2.默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能用简洁的语言讲述邓稼先的事迹。
3.勾画课文关键词句或段落,揣摩其含义。学习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邓稼先(1924.6.25—1986.7.29)
中国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贡献:
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是中国核武器理论杰出的奠基者。
杨振宁(1922.10.1— )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 与邓稼先同窗数载,有着50年的友谊。
主要成就:
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
1957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0年
拉姆福德奖
1986年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2022年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邓稼先&杨振宁
他们是同乡、同学
情同手足的好朋友
一个获诺贝尔奖
闻名世界半世纪
一个为国造核弹
隐姓埋名28载
概念 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品格等,一般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及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或说明而成。 分类 按作者分 自传 传记作者叙述自己的生平经历
他传 传记作者叙述他人的生平经历
按体裁分 历史性传记 以记叙史实为主
文学性传记 运用多种文学手法,以史实为依据,不排斥想象性的文艺加工,但不可虚构
特征 真实性、文学性 文体知识----传记
氢弹 懈怠 癌症
署名 交瘁 奠基
开拓 元勋 难堪
孕育 选聘 无垠
夐 黯兮 鲜为人知
日曛 挚友 妇孺皆知
qīng
xiè
ái
shǔ
cuì
xūn
tuò
diàn
kān
yùn
pìn
yín
xiòng
àn xī
xiǎn
xūn
zhì

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鲜为人知:
很少被人知道。
当之无愧:
承当得起,不愧这个称号。
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把握课文基本信息,边读边思考问题: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
1.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2.关注文中的小标题;
概括各部分内容
概述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的历史,点明邓稼先是为民族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突出邓稼先的品质。
写作者为中国人自己制造出原子弹而骄傲。
具体写邓稼先在极端条件下,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事情。
引用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体评价邓稼先。
历史背景
生平简介
人物对比
巨大贡献
艰苦科研
热情赞颂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整体感知
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我不能走”是对邓稼先的语言描写,写出了邓稼先在问题面前,在危险面前,在极端情况下,不畏惧、有担当、敢牺牲的气概。
“只”表明邓稼先在面对突发事故的时候,展现出身先士卒、不怕牺牲、敢于担当的气概。
整体感知
①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②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由数字推算出邓稼先26岁即获得博士学位,并回国工作,可见他年少有为,心系祖国。
由上文“1958年8月奉命研究”计算可知,中国研制出原子弹的时间是6年2个月,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氢弹的时间是2年8个月。而美国是7年3个月,苏联6年3个月,英国4年7个月,法国8年6个月,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的超人智慧和不懈努力。
由这些数字推算,邓稼先在短短9个月的时间里就做了三次手术,但在这期间,他还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整体感知
①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②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③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④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挚爱的挚友。
一组带“最”字语句,既写出了邓稼先谦卑、质朴、无私的卓越人格,也表现了杨振宁对邓稼先的无限崇敬和深挚感情。
精读研讨:第一部分
1.写邓稼先,却为何要从一百年以前的甲午战争写起?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某国强占某地,“租借”XX年。
“掠夺”
任人宰割
危险
精读研讨:第一部分
1.写邓稼先,却为何要从一百年以前的甲午战争写起?
将邓稼先放在历史背景中来写,表现出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2.作者是如何评价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的?
“鲜为人知”
品质:默默奉献、无私奉献
精读研讨:第二部分
1.快速阅读第二部分,筛选主要信息,填写《人物档案卡》。
人物档案卡 姓名:邓稼先 籍贯:安徽省 怀宁县 出生年份:1924年
学历: 大学 1945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 博士 1948年-1950年就读于美国普渡大学 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 职务:研究原子弹制造
工作简历: (何时做了何事) 1.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2.1967年6月17日成功爆炸中国第一颗氢弹 精读研讨:第二部分
2.观察档案卡中的时间和事件,找出其中颇不寻常的地方。
人物档案卡 姓名:邓稼先 籍贯:安徽省 怀宁县 出生年份:1924年
学历: 大学 1945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 博士 1948年-1950年就读于美国普顿大学 工作单位: 中国科学院 职务:研究原子弹制造(1958年)
工作简历: (何时做何事) 1.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2.1967年6月17日成功爆炸中国第一颗氢弹 精读研讨:第三部分
奥本海默 邓稼先
国籍
职务 功劳 知名度
文化背景
性格为人
美国
中国
原子弹设计领导人
本国原子弹工程成功的功臣
美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锋芒毕露
最不要引人目
忠厚平实
真诚坦白
“纯”、朴实
(同)
(同)
(异)
(异)
(异)
(异)
家喻户晓
鲜为人知
对比
1.快速阅读第三部分,筛选主要信息,完成表格。
4.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突出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忠诚之心。
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意在把邓稼先放在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中加以审视,把他的个人经历和国家命运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暗示邓稼先远大的志向、赤诚热烈的爱国热情和为事业奉献一切的牺牲精神,赞颂了邓稼先就是“只手撑天空”的响当当的中国男儿。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课文最后一个部分“永恒的骄傲”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表现了邓稼先什么样的品质?
从四个角度来写邓稼先:
一是从朋友的角度,对邓稼先的品质、精神、贡献进行深情赞颂。
二是从历史的角度,对邓稼先为祖国和民族做出的杰出贡献进行高度评价。
三是从人生观的角度,对邓稼先的生命质量给予了热情的赞颂。
四是从人生选择的角度,突出邓稼先对事业和对祖国、民族的赤诚热爱。
表现了邓稼先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的精神品质,他是我们中华民族“永恒的骄傲”!
邓稼先逝世以后,张爱萍将军在他的追悼会上写的一首挽诗:
“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山河。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