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世界的气候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3.4 世界的气候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8-12 19:20:32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我们这里一年到头也很热,却极少下雨.读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识气候的差异世界气候类型主要有多少种?
从气候名称和位置中找找规律,你认为世界气候类型可以分为哪几大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明察秋毫”)0°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气候类型 0°温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0°寒带气候类型 寒带气候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1读图3.28,从纬度位置上寻找世界气候分布的规律:0°世界气候类型 P58温带季风气候亚欧大陆0°世界气候类型 P58温带大陆性气候0°世界气候类型 P58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2读图3.28,从海陆位置上寻找亚欧大陆气候分布的规律: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3青藏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观察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小结) 垂直分布规律:高原山地气候。 纬度位置分布规律:热带4、温带5、寒带1。 海陆位置分布规律(以亚欧大陆为例):
陆东岸2、陆西岸2、内陆1。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 P57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我们这里一年到头也很热,却极少下雨.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我们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找出下列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读图抢答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亚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非洲撒哈拉沙漠亚洲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地中海沿岸欧洲西部亚洲大陆内部亚洲中国秦岭-淮河以北寒带冰原气候北冰洋沿岸思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我们用气温(的高低)和降水(的多少)来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状况 。因此,凡能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就能影响气候。我们只要知道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就知道了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光赤道地区某地南极地区某地A地气候的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地气候的特点:全年严寒少雨(属于寒带气候)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纬度位置不同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南岛的冬季风光 哈尔滨的冬季风光纬度因素塔里木风光 大连的海滨风光 海陆因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形想一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青藏高原海南岛塔里木盆地黑龙江省北京30°N(1)青藏高原纬度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2)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 黑龙江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纬度位置(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海陆位置)40°N气候与人类活动 气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游、体育运动、军事、商业、工农业生产等活动有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阿拉伯长袍中国藏袍阅读材料
水稻种植与气候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气温高,水稻长得快;气温低,水稻长得慢。如果气温在10 ℃以下,水稻就不能正常发芽。热带全年高温,种植水稻一年能收获三次;亚热带冬季气温较低,水稻从春到秋都能生长,一年可以收获两次;到了温带,水稻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水稻生长也需要较多的水。降水多的地方,适宜种植水稻;干旱地区,如果没有充沛的水源供灌溉,就不能种植水稻。南极冰架崩裂? 祸起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导致非洲最高山峰冰雪融化 酸雨 工业化后,燃料之大量使用,燃烧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物、氮氧化物及悬浮固体物,排放至大气环境中,经光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使得雨水之pH值降低,形成酸雨。 酸 雨汽车尾气 煤和石油燃烧后所产生的烟道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被云层吸收,并经过氧化作用形成酸雾,随同雨水下降便成为显酸性的雨水,即酸雨。 酸雨对人类及自然生态的影响 酸雨因pH值小于5.6,造成土壤、岩石中的有毒金属元素溶解,流入河川或湖泊,严重时使得鱼类大量死亡。
水生植物和以河川酸化水质灌溉的农作物,因累积有毒金属,将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的健康。
酸雨会影响农林作物的叶子,同时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因被酸雨溶解,造成矿物质大量流失,植物无法获得充足的养分,将枯萎、死亡。
湖泊酸化后,可能使生态系改变,甚至湖中生物死亡,生态系活动因而无法进行,最后变成死湖。
腐蚀建筑物、公共设施、古迹和金属物质,造成人类经济、财物及文化遗产的损失。
刺激人类眼睛和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教学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
【重点】
1.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难点】
1.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世界真奇妙,有的地方是葱郁茂密的森林,有的地方是广袤粗犷的草原,有的地方是白雪皑皑的冰原,有的地方是浩瀚无垠的沙漠。这些不同的自然景观是这些地方不同气候的真实写照,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呢?我们现在开始学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板书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二)学习新知,拓展探究
一、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
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
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同一纬度带内,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温带地区的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由此可见,世界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上的差异,在世界不同的地区,出现了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特征的气候,使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板书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二、通过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一方面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很大;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1.投影展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比较表,并让学生画到笔记本上
2.多媒体展示课本P58图3.23“世界气候的分布”。教师边鼠标点击,边引导学生观察,并对照课本最后“世界地形图”,在表中填出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1)显示闪动赤道、南、北回归线,让学生指出这是哪一带?(热带)然后依次闪动显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对照、填表。
(2)显示闪动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让学生指出这是哪两带?(北温带和南温带)然后闪动显示温带气候类型,让学生指出温带有哪些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继而引导学生逐个观察、对照、填表。
(3)让学生指出寒带的范围(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然后闪动显示寒带气候,让学生观察、对照、填表。
(4)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青藏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落基山脉、安第斯山。然后闪动显示高原山地气候,使学生知道其主要分布在世界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3.组织学生反馈练习,使学生记住各气候类型的名称,知道各气候类型分布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1)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分别位于北温带亚欧大陆的西岸、内部和东岸,各组说说所在地是什么样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并让学生填在课本P59表中。
(2)还是分成三组学生,把课本P57A、B、C三图每小组分配一幅,根据各自小朋友对当地气候特点中气温和降水的描述,结合学过的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知识,对照世界气候分布图,讨论三位小朋友各自家乡所在的地区是什么气候类型,并指出这种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主要分布。(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地区;B为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C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的东岸)
(3)教师指图,让学集体和个人回答相结合,说出所指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
(4)让学生独立完成热带、温带和寒带各有哪些气候类型,名称填在课本P59表中。
(5)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说说当地是什么气候类型。
(6)组织学生进行说气候类型名称,指该气候类型的分布接力游戏。教师先说一个气候类型的名称,指定一名学生上来在图上指出其分布地区,该生接着说一气候类型名称,并指定下一名学生上来指图……谁说不出名称或指不出分布,中断了游戏,表演个节目。
(三)小结
新安镇第一初级中学简案
班级: 七年级 姓名: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拓展探究
一、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
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二、通过阅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一方面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很大;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1.投影展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比较表,并让学生画到笔记本上
2.多媒体展示课本P58图3.23“世界气候的分布”。
3.组织学生反馈练习,使学生记住各气候类型的名称,知道各气候类型分布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三)小结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气候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学反思:

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教学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
【重点】
1.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难点】
1.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1.在热带、温带、寒带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
2.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是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出现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而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又形成了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因此,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二)学习新知,拓展探究
板书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对于本段教学内容,要围绕课本P59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读图、讨论、运用旧知,分析归纳,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投影展示课本P60图3.24“两地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教师先指图说明其是“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组合,图的下端表示一年的12个月,图的左侧是气温刻度,右侧是年降水量刻度。阅读时以“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的方法和要领进行分析判读。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讨论分析一地的气温是什么特点?降水是什么特点?组合成什么样的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属于何种气候类型?并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2.各组的代表发言交流、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甲图。使学生认识和体会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A地的气温各月均在20℃以上,降水各月都很多,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因而该地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该地位于赤道地区,纬度位置低,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甲图
3.把教室比成是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学生分成三部分,两边的学生分别位于大陆的东岸和西岸,中间的学生位于大陆内部。各组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分别讨论本组形成了哪些气候类型?并结合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特点,说说各气候类型的特征。
4.各组代表发言、大家评判补充、教师评价点拨,并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乙图。使学生认识和体会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由于地处同纬度的温带地区,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海高陆低。但是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东西两岸地区距海洋近而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就少,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
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沿海的大陆东岸,形成的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以及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一年之中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冬季在0℃以上,年降水量要比温带季风多。
乙图
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地区沿海的大陆西岸,形成的是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前者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后者的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位于温带的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形成的是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5.让学生观察课本P60图3.25,指出A坡属于(迎风坡),B坡属于(背风坡),降水多的是哪个坡?(A坡)。教师画黑板简图或投影展示丙图,加深学生认识和体会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丙图
6.组织学生先独立完成课本P10活动4,然后让3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和做题思路,大家评判补充。
(1)青藏高原纬度较高,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纬度位置: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而黑龙江省北部,纬度较高,气温低)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较湿润。(海陆位置:二者虽同处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但新疆塔里木盆地位于大陆内部,距海较远,降水少;而北京位于大陆东岸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板书 三、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这里的教学,通过从学生的自身体验出发,实例讨论分析,让学生认识体会不同地域,由于气候条件不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不一样。
1.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列举一年内的不同季节,人们在衣、食、住、行以及农业生产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相互交流、补充,教师引导评价。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1活动1,分成学习小组,谈谈这是气候对人类活动哪方面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等,互相交流感想。并推选一个代表概括大家的发言,在全班进行交流,如果能选用当地的实例或让学生结合自己家里的变化等,学生的感受会更深。通过讨论交流,教师的引导点拨,使学生认识气候对人类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受气候的限制越来越小。
3.让学生阅读课本P61“水稻种植与气候”。结合自己对当地气候条件的了解,结合水稻的生长习性,看看当地适合不适合种植水稻,使学生认识气候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4.用两个学生扮演小强和小明进行对话,让学生进行讨论,看看他俩的愿望能不能实现,为什么?通过讨论交流,教师评价点拨,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不能简单地把甲地区的树、农作物移到乙地区,不能凭主观愿望做事,人类的活动必须要符合自然规律。
5.组织学生阅读活动3,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并结合当地发生过什么样的自然灾害,造成哪些损失或危害,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根据双方辩论的情况,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的。否则只是自然现象,成不了灾害。沙漠地区,荒无人烟,长时间不下雨,对人类来说造不成危害,所以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就不同了,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又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一个月不下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就要受到影响,造成损失。同理,就是同样等级的灾害,在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区造成的损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大得多。
通过对实例的辩论、分析,使学生自己去体会气候异常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培养学生的灾害意识。
6.投影展示漫画欣赏:“地球出汗了”。地球为什么出汗了?
让学生阅读课本P62“气候变暖”。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讨论:地球为什么出汗了?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怎么做。
让学生自由发挥,不要作过多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所以,人类应该理性地控制对气候有负面影响的活动。
(三)小结
新安镇第一初级中学简案
班级: 七年级 姓名: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拓展探究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投影展示课本P60图3.24“两地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
2.各组的代表发言交流,使学生认识和体会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三、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列举一年内的不同季节,人们在衣、食、住、行以及农业生产方面有什么不同。学生相互交流、补充,教师引导评价。
2.气候对人类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受气候的限制越来越小。
(三)小结
板书设计:
世界的气候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三、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