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食物链(11)教案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6.1 食物链(11)教案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7 20:3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食物链
食物链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食物链”是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第6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第一节内容,第6章与第5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在学生认知的建构上具有承接关系,学生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统一整体”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2)理解人是食物链的一员。
(3)认识食物链的利用和保护。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能够找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2)通过交流讨论,学会利用和保护食物链。
(3)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确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和植物,获得科学生命观。
(2)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养成生物科学素养。
4、教学重点、难点
找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三、教学过程
【序】
欣赏一组反映“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的美图,引出本课学习的主题——食物链。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通过仔细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领会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
【第一章 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1、找出农田生态系统里的食物链。
2、总结食物链的概念。
食物链是在一定的地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
3、深入分析生物链的内涵并归纳:
①食物链通常是由绿色植物开始的,这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②位于食物链第二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③位于食物链其它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也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④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
★注意:食物链中箭头的方向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4、学以致用。
①寻找各个生态系统里的食物链。
②数出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包含了多少条食物链。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的不断深入,使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悟出食物链的概念和内涵。在探究过程中体会食物网的存在,为下节课做认知准备。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 理解人是食物链的一员】
1、我们每天的食物来自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我们人类也是食物链的一员。请寻找出几条包括了人的食物链。
(小组合作完成。)
2、理解了人也是食物链的一员,同学们有什么认识?
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也处在一个个复杂的食物链中。人类需要从食物链中获得物质和能量才得以生存。既然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链,我们就要学会保护和利用食物链。
(设计意图:寻找各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寻找包括人的食物链——学会利用和保护食物链,环环相扣,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第三章 学会利用和保护食物链】
1、利用食物链。
(1)同学们知道哪些生活中食物链利用的例子,或者有哪些利用食物链的新的想法?
(小组合作完成。)
(2)生态农业——以利用食物链为核心的农业模式。
(设计意图:从各种各样生活中的食物链利用的例子以及学生新的利用食物链的想法到“生态农业”,突出生物学科的实用性,同时为后面的实践活动作铺垫。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规律。)
2、保护食物链。
(1)人类的生活和生存需要有效利用食物链,这是美好的事情,但是事情常常也会发展出不好的一面(展示三幅图片:一件象牙制品、一张野生动物餐馆的广告牌、一件野生动物制成的皮草)。这是某些人眼中“精美的艺术品”、“美味的食物”、“美丽的衣裳”,但是老师一点都不觉得美,你们觉得呢?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肆意地破坏食物链,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最终毁坏我们唯一的赖以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2)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小组讨论给出回答。)
总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邀请学生观看动画短片《the Tale of A Paper Fox》,并翻译最后一句主题句“Paper can be shaped back, Life can NOT.”(纸可以重折,生命不可以重来。)
(3)学以致用
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有所行动。
①为家里设计一个生态农业的方案。
②出一张手抄报,主题是“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或“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小组合作课后完成。)
(设计意图:突出生物学科的环境教育特征,并紧扣时代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促进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结束语】
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个物种都有保障自己生存的权利,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从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类自己。
(设计意图:突出生物学科的生命观教育特征,促进学生科学生命观的形成。)
注:整节课采用类似于文章的序、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束语的创新结构,有助于学生建构完整的生物学科知识体系、养成生物科学素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