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屈原列传》《苏武传》《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44份打包含答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屈原列传》《苏武传》《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44份打包含答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6 12:13:09

文档简介

第9课 屈原列传
司马迁握着那杆沉甸甸的铁笔走来。他那依然矫健的身姿,依然从容的步履,丝毫没有带着对那次人生转折的沧桑与苦痛,那种肉体的折磨和精神的屈辱竟没能在他身上留下一点痕迹?几千年后,一位诗人说:“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而是为某件事卑贱地活着。”
生命被恢宏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深深震撼。是谁留下鸿篇巨作让我们重温历史?是谁写下旷古雄文让我们感受心动?是他们: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隐忍苟活,才有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才有了光照万代的不朽名著《红楼梦》……在这里,辉煌与苦难相伴,伟大与孤独比肩。
他们,以赢弱的生命为我们营造了一座座美轮美奂的辉煌圣殿。在他们那褪色的青衫里裹着的是怎样的隐忍倔强的生命,总是以自己的渺小塑造世界的伟大,以生命的短暂塑造永恒的辉煌!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文 学 常 识
英勇不屈的史官
司马迁(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继承。
纵观中国历史,不惮于死的文人自古有之,然为了理想而忍受尘世摧残的英雄却少有。司马迁是疏星中最耀眼的一颗。他以肉身的残缺修得了精神与著作的双重圆满,他“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凭着一个文人的良心写下一部伟大的书,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包罗历史的傲慢与偏见、光荣和梦想,并从此领跑着中国文化。
写 作 背 景 
(1)(约前340-前278)汉族,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因其“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应对诸侯,后又任三闾大夫,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部)。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怀王宠姬郑袖和大臣靳尚等旧贵族集团的人物,包围了怀王,后怀王又受到秦国使臣张仪的欺骗,与齐绝交,使楚陷于孤立,两次派兵攻秦,结果损兵折将,失去汉中六百里国土。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就在他两次被放逐的前后,写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写了《哀郢》《怀沙》两首诗后,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
屈原的作品,《史记·屈原列传》中提到有《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五篇。《汉书·艺文志》载“屈原赋二十五篇”,但未指出具体篇目,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以《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二十五篇为屈原作品。
《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仅见的长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通篇洋溢着爱国热情和为坚持真理、理想而斗争的精神。《九歌》原为古代乐曲名,屈原用作这一组诗的名称,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是屈原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前九篇是祭神的歌曲,各祭一自然神,并以神名为乐章的篇名。《国殇》所祭是为国捐躯的战士。末篇《礼魂》是祭祀结束时的送神曲。
(2)司马迁谈屈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报任安书》)
站在五月的起点
凝重的历史让人哽咽
悲愤的汨罗江畔
仿佛在诉说一位诗人的满腔忧怨
一曲《离骚》穿越时空两千年
正在愤怒地呐喊
忧国忧民无悔无怨
大义凛然 气冲霄汉
奋力一跃 九州惜叹
为炎黄子孙树立了典范
一个不屈的灵魂血染江畔
感天动地神州惋
绿在博大天地间
清翠的荷叶包起一片
美好的心愿
祖祖辈辈把先贤怀念
碧青的苇叶裹满  
相 关 知 识
纪传体通史
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纲,按时间顺序,连贯地记述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体例。这一史书体例,为西汉司马迁所创并成功应用于《史记》中。
怎样理解“香草美人”及屈原的穿着
(1)香草美人
汉代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原意是屈原的《离骚》据《诗经》采取比兴手法,用不同事物作比喻。以香草比喻忠臣,以美人比喻君主,又以丑恶事物比喻奸佞小人。后以“香草美人”比喻贤德之人。
(2)屈原的穿着
屈原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他的服饰华美而高雅。他在《离骚》中是这样描写自己的穿戴:“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意思是:我的帽子高高正正,我的佩带长而飘逸,我佩戴的服饰,五彩缤纷,琳琅满目,而且还散发出阵阵芳香。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而我特别爱好修饰自己,并形成了习惯。
楚地湘水重巫风、敬鬼神、尚衣饰,形成了独特的楚文化,这身瑰丽奇特的“装束”正是楚国文化的反光镜,诗人精神的保护伞,是屈原人格的标志物,是洁白清忠的心灵外化。所以,积累一定的古代语言,了解彼时彼地的民情风俗,才能穿越语言的迷雾。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一、自学预习
(一)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①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②强志③,明于治乱④,娴⑤于辞令⑥。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⑦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⑧,争宠而心害⑨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⑩之,屈平不与 。因谗 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 其功,曰以为‘非我莫 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 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 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 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 则反 本,故劳苦倦极 ,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楚之同姓                   ②闻    ③志    ④治乱      ⑤娴    ⑥辞令    ⑦任     ⑧同列    ⑨害    ⑩夺     与     谗     伐     莫     疾     邪曲     离     穷     反     极    惨怛     正道直行                  间    盖    淫     怨诽    称    刺     明    治乱    约     微    廉    指     疏    皭然    泥     推     2.翻译下列句子。 (1)明于治乱。 译文:                                     句式特点: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文:                                     句式特点:                                     (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译文:                                     句式特点:                                     3.思考: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答:                                                                 
(二)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
  屈原既绌①,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②亲。惠王患③之,乃令张仪详④去秦,厚币委质⑤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⑥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⑧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⑨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⑩楚。”如楚,又因 厚币用事者 臣靳尚,而设诡辩 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 听郑袖,复释 去张仪。是 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 ,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绌                     ②从                     ③患    ④详     ⑤厚币委质                  ⑥如    ⑦约    ⑧兴     ⑨竟    ⑩如     因     用事者    设诡辩    竟     释     是     顾反     及     2.翻译下列句子。 (1)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译文:                                     句式特点:                                     (2)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 译文:                                     句式特点:                                     3.思考:作者写楚国的命运,作用是什么? 答:                                               
(三)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①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②绝③秦欢④?”怀王卒⑤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⑥留⑦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⑧赵,赵不内⑨。复之⑩秦,竟 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 嫉 之,虽放流 ,眷顾 楚国,系心 怀王,不忘欲反,冀幸 君之一 悟,俗之一改也。其存 君兴国而欲反覆 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 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毋    ②奈何    ③绝     ④欢    ⑤卒    ⑥因     ⑦留    ⑧亡走    ⑨内     ⑩之     竟     既     嫉     放流     眷顾     系心     冀幸     一     存     反覆    致志     以    无    莫     自佐    随属    治     累世    所谓    以     分    削    亡     身    客死    卒     短    迁     2.翻译下列句子。 (1)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译文:                                     句式特点:                             (2)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 译文:                                     句式特点:                                     (3)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译文:                                     句式特点:                                     (4)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译文:                                     句式特点:                                     3.思考: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答:                                                                  
(四)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①发行吟②泽畔,颜色③憔悴,形容④枯槁⑤。渔父⑥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⑦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⑧放。”渔父曰:“夫圣人⑨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⑩。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 其糟 而啜 其醨 ?何故怀瑾握瑜 ,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 沐 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 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 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被    ②行吟    ③颜色     ④形容    ⑤枯槁    ⑥父     ⑦举    ⑧见    ⑨圣人     ⑩推移     扬其波          糟     啜     醨     怀瑾握瑜                        新     沐     振     常    温蠖    怀     以    之徒    辞     祖    从容     太史公曰                        适    吊    彼其材     同死生    去就    爽然自失     2.翻译下列句子。 (1)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译文:                                                                          (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译文:                                                                          (3)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文:                                                                       (4)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译文:                                                                          3.思考:司马迁为什么“读《离骚》……”“悲其志”? 答:                                    
二、巩固自测
1.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
    同    ;    。
(2)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同    ;    。
(3)屈平既绌
    同    ;    。
(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同    ;    。
(5)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同    ;    。
    同    ;    。
(6)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同    ;    。
(7)人穷则反本
    同    ;    。
(8)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同    ;    。
(9)靡不毕见
    同    ;    。
2.一词多义
(1)疾
(2)幸
(3)质
(4)举
3.古今异义
(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古义:                                    
今义:无理狡辩,动词。
4.词类活用
(1)泥而不滓      
(2)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3)明道德之广崇      
(4)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5)蝉蜕于浊秽      
(6)厚币委质事楚      
(7)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8)惠王患之      
5.文言句式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2)秦,虎狼之国      
(3)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6)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6.文学常识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    ,字原。战国时    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著有    《九歌》    《天问》等。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诗人。
7.成语积累
(1)怀瑾握瑜:                                    
(2)博闻强志:                                    
(3)随波逐流:                                    
(4)弹冠振衣:                                    
(5)与世推移: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1.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答:                                    
                                    
                                    
                                    
                                    
2.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答:                                    
                                    
                                    
                                    
                                    
                                    
3.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答:                                    
                                    
                                    
                                    
                                    
                                    
4.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素材这样积累
1.读文凝思
择生与择死
张曼菱
屈原与司马迁,同是中华民族“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一个慷慨赴死,一个却要忍辱偷生呢?从开始了解他们充满悲壮传奇的一生起,我就在思考着。
一直以来,屈原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为世人传颂。但我认为,这忽略了他同样作为政治家、楚国的三闾大夫的一面。后世的人们认为,楚国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诚,但是,“政治”也是一种理想,屈原的诗人理想,要通过政治来实现。政治家有别于政客,正是由于前者的献身是别无选择的,而后者却是投机的。身为三闾大夫,他不能承受亡国的事实。
诗人的事业,可以不与某个君王联系,但屈原,他把政治的责任置于“诗人”之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国古代的志士们,在求生不能的时候,却很重视死的权利。倘若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屈原,就是将死亡看作一种意志和尊严的使命。因此,他不会等到敌人进攻,失败后将他抓获再受辱而死,所以他头戴巍峨之冠,身披兰草之服,悲吟着,高歌着,徜徉在汨罗江畔,从容赴死。
死的原因不是诗人的,但死的方法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唯美,死得如其所吟。
死可以明志,而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亡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宁肯选择接受宫刑。他放弃了死的尊严,在匍匐于地的群臣之中站立起来,是何等的勇气和豪迈!
司马迁的心是悲愤的,在《报任少卿书》中他发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千古呐喊。他选择生,是为了要死得重于泰山,要让《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史记》是一部民间文本的伟大示范。这不仅因为作者是被放逐之士,更是由于,它的立场不是取媚于某位帝王,他的观点不是沿袭于某朝某代,它是以作者个人的人文立场,正义与善恶观来创作的,是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
“生还是死”莎士比亚的名句,令哈姆雷特成为西方“择生择死”的思索形象,而在中国,司马迁与屈原的统一,构成了一个民族隆起的脊梁!中国人,不仅仅活在自己不到百年的小生命里,还活在前人与后人的交替中,活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因此,中国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上的人生更漫长浩渺!
2.积累名句
司马迁名句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3)《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4)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6)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7)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8)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9)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2)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素材这样运用
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 进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祠内有他的塑像: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好一根骨头啊!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
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沬血饮泣,更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者。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真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厉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佚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谨再拜。
【参考译文】
像牛马一样替人奔走的仆役太史公司马迁再拜致意。
少卿足下:从前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用谨慎的态度在待人接物上,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十分恳切诚挚,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我是不敢这样做的。我虽然平庸无能,但也曾听到过德高才俊的前辈遗留下来的风尚。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又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每有行动便受到指责,想对事情有所增益,结果反而自己遭到损害,因此我独自忧闷而不能向人诉说。俗话说:“为谁去做,教谁来听?”钟子期死了,伯牙便一辈子不再弹琴。这是为什么呢?贤士乐于被了解自己的人所用,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而打扮。像我这样的人,身躯已经亏残,即使才能像随侯珠、和氏璧那样稀有,品行像许由、伯夷那样高尚,终究不能把这些当做光荣,只不过足以被人耻笑而自取污辱。
来信本应及时答复,刚巧我侍从皇上东巡回来,后又为烦琐之事所逼迫,能见面的日子很少,我又匆匆忙忙地没有片刻的闲工夫来详尽地表达心意。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临近十二月,我侍从皇上到雍县去的日期也迫近了,恐怕突然之间您就会有不幸之事发生,因而使我终生不能向您抒发胸中的愤懑,那么与世长辞的灵魂会永远留下无穷的遗憾。请让我向您略约陈述浅陋的意见。隔了很长的日子没有复信给您,希望您不要责怪。
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如何修身,是判断他智慧的凭证;能够自修其身,这是有智慧的凭证。能够怜爱别人,乐于施舍,这是行仁德的开始。取和予是否得当,这是衡量义与不义的标志。看一个人对耻辱采取什么态度,就可以决断他是否勇敢。建立好的名声,这是德行的最高准则。志士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就可以立足于社会,排在君子的行列中了。所以,没有什么灾祸比贪图私利更惨的了。没有什么悲哀比伤创心灵更为可悲了。没有什么行为比使先人受辱这件事更丑恶了,没有什么耻辱比遭受宫刑更严重了。受过宫刑后获得余生的人,社会地位是没法比类的,这并非当今之世如此,这种情况从开始以来已经很久了。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坐一辆车子,孔子感到这对他是一种侮辱,便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商鞅通过姓景的太监而得以谒见秦孝公,贤士赵良为此担忧;太监赵谈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袁丝为之脸色大变。自古以来,人们把与刑余之人相并列当做一种耻辱。就一般才智的人来说,一旦事情关系到宦官,没有不感到伤心丧气的,更何况气节高尚的人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才,但怎么会让一个受过刀锯摧残之刑的人,来推荐天下的豪杰俊才呢?我凭着先父遗留下来的事业,才能够在京城任职,已经二十多年了。我常常这样想:上不能对君王进纳忠言,献出诚实的心意,而有出谋划策的称誉,从而得到皇上的信任;其次,又不能给皇上拾取遗漏,补正阙失,招纳贤才,推举能人,使隐居在岩穴中的贤士不致被埋没;对外,又不能备数于军队之中,参加攻城野战,以建立斩将夺旗的功劳;从最次要的方面来看,又不能积累老资格,在言论方面立功,谋得尊贵的官职,优厚的俸禄,来为宗族和朋友争光。这四个方面没有哪一方面做出成绩,我只能有意地迎合皇上的心意,以保全自己的地位。我没有些微的建树,从这四方面就可以看出来了。以前,我也曾夹杂在下大夫的行列,跟在外朝官员的后面发表一些微不足道的议论。我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申张国家的法度,竭尽自己的思虑,到现在已经身体残废成为打扫污秽的奴隶,处在地位卑贱的人的行列当中,还想昂首扬眉,评论是非,不也是轻视朝廷、使当世的君子们感到羞耻吗?唉!唉!像我这样的人,尚且说什么呢?尚且说什么呢?
而且,事情的前因后果一般人是不容易弄明白的。我在少年的时候就没有卓越不羁的才华,成年以后也没有得到乡里的称誉,幸亏皇上因为我父亲是太史令,使我能够获得奉献微薄才能的机会,出入宫禁之中。我认为头上顶着盆子就不能望天,所以断绝了宾客的往来,忘掉了家室的事务,日夜都在考虑全部献出自己的微不足道的才干和能力,专心供职,以求得皇上的信任和宠幸。但是,事情与愿望违背太大,不是原先所料想的那样。
我和李陵都在朝中为官,向来并没有多少交往,追求和反对的目标也不相同,从不曾在一起举杯饮酒,互相表示友好的感情。但是我观察李陵的为人,确是个守节操的不平常之人:奉事父母讲孝道,同朋友交往守信用,遇到钱财很廉洁,或取或予都合乎礼义,能分别长幼尊卑,谦让有礼,恭敬谦卑自甘人下,总是考虑着奋不顾身来赴国家的急难。他历来积铸的品德,我认为有国士的风度。做人臣的,从出于万死而不顾一生的考虑,奔赴国家的危难,这已经是很少见的了。现在他行事一有不当,而那些只顾保全自己性命和妻室儿女利益的臣子们,便跟着挑拨是非,夸大过错,陷人于祸,我确实从内心感到沉痛。况且李陵带领的兵卒不满五千,深入敌人军事要地,到达单于的王庭,好像在老虎口上垂挂诱饵,向强大的胡兵四面挑战,面对着亿万敌兵,同单于连续作战十多天,杀伤的敌人超过了自己军队的人数,使得敌人连救死扶伤都顾不上。匈奴君长都十分震惊恐怖,于是就征调左、右贤王,出动了所有会开弓放箭的人,举国上下,共同攻打李陵并包围他。李陵转战千里,箭都射完了,进退之路已经断绝,救兵不来,士兵死伤成堆。但是,当李陵振臂一呼,鼓舞士气的时候,兵士没有不奋起的,他们流着眼泪,一个个满脸是血,强忍悲泣,拉开空的弓弦,冒着白光闪闪的刀锋,向北拼死杀敌。当李陵的军队尚未覆没的时候,使者曾给朝廷送来捷报,朝廷的公卿王侯都举杯为皇上庆贺。几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皇上为此而饮食不甜,处理朝政也不高兴。大臣们都很忧虑,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悲伤痛心,实在想尽一点我那款款愚忠。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行动,即使是古代名将恐怕也没能超过的。他虽然身陷重围,兵败投降,但看他的意思,是想寻找机会报效汉朝。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但他摧垮、打败敌军的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示他的本心了。我内心打算向皇上陈述上面的看法,而没有得到适当的机会,恰逢皇上召见,询问我的看法,我就根据这些意见来论述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来宽慰皇上的胸怀,堵塞那些攻击、诬陷的言论。我没有完全说清我的意思,圣明的君主不深入了解,认为我是攻击贰师将军,而为李陵辩解,于是将我交付狱官处罚。我的虔敬和忠诚的心意,始终没有机会陈述和辩白,被判了诬上的罪名,皇上终于同意了法吏的判决。我家境贫寒,微薄的钱财不足以拿来赎罪,朋友们谁也不出面营救,皇帝左右的亲近大臣又不肯替我说一句话。我血肉之躯本非木头和石块,却与执法的官吏在一起,深深地关闭在牢狱之中,我向谁去诉说内心的痛苦呢?这些,正是少卿所亲眼看见的,我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正是这样吗?李陵投降以后,败坏了他的家族的名声,而我接着被置于蚕室,更被天下人所耻笑,可悲啊!可悲!
这些事情是不容易逐一地向俗人解释的。
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献史料、天文历法工作的官员,地位接近于算卦、赞礼的人,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看待自己。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死追求的目的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不能使身体受辱,其次是不能因自己的脸色不合礼仪而受辱,其次是不能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当而受辱,其次是使肢体受扭曲(长跪、被捆绑)而受辱,其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其次是带上木枷、遭受杖刑而受辱,其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其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宫刑了,侮辱到了极点。古书说“刑不上大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士大夫的气节,不可不劝勉鼓励啊(鼓励士大夫在犯罪以后勇于自杀,自杀就坚守了士大夫的气节)。猛虎生活在深山之中,百兽就都震恐,等到它落入陷阱和栅栏之中时,就只得摇着尾巴乞求食物,这是人不断地使用威力和约束而逐渐使它驯服的。所以,士子看见画地为牢而决不进入,面对削木而成的假狱吏也决不能接受他的审讯,把思虑计谋定在自我了断上面。现在我的手脚捆在一起,被木枷锁住、绳索捆绑,皮肉暴露在外,受着棍打和鞭笞,关在牢狱之中。在这种时候,看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牢卒就恐惧喘息。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经过长时间的威逼约束所造成的形势。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再谈什么不受污辱,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厚脸皮了,有什么值得尊贵的呢?况且,像西伯姬昌,是诸侯的领袖,曾被拘禁在羑里;李斯,是丞相,也受尽了五刑;淮阴侯韩信,被封为王,却在陈地被戴上刑具;彭越、张敖被诬告有称帝野心,被捕入狱并定下罪名;绛侯周勃,曾诛杀诸吕,一时间权力大于春秋五霸,也被囚禁在请罪室中;魏其侯窦婴,是一员大将,也穿上了红色的囚衣,手、脚、颈项都套上了刑具;季布以铁圈束颈卖身给朱家当了奴隶;灌夫被拘于居室而受屈辱。这些人的身份都到了王侯将相的地位,声名传扬到邻国,等到犯了罪而法网加身的时候,不能够下决心自杀,处在污秽屈辱的地位。古今都是一样的,哪里能不受辱呢?照这样说来,勇敢或怯懦,乃是形势所造成;坚强或懦弱,也是形势所决定。这是很清楚明白的事了,有什么奇怪的呢?况且人不能早一点在被法律制裁之前就自杀,因此渐渐地衰败,到了挨打受刑的时候,才想到伸张士大夫的名节,这种愿望和现实不是相距太远了吗?古人之所以慎重地对大夫用刑,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人之常情,没有谁不贪生怕死的,都挂念父母,顾虑妻室儿女。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理的人当然不是这样,这里有迫不得已的情况。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互相爱护,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你看我对妻室儿女又怎样呢?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如果仰慕大义,什么地方不可以勉励自己去死节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稍微懂得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活而忍受屈辱呢?再说奴隶婢妾尚且能够下决心自杀,何况像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在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是遗憾我内心的志愿有未达到的,如果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
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那就是:)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慨而写作的。这些人都是(因为)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真实性,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的言论。刚开始草创还没有成书,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受到最残酷的刑罚也没有怨怒之色。我确实想完成这本书,把它(暂时)藏在名山之中,(以后)再传给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再让它广传于天下。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使受再多的侮辱,难道会后悔吗?然而,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
再说,戴罪被侮辱的处境是很不容易安生的,地位卑贱的人,往往被人诽谤和议论。我因为多嘴说了几句话而遭遇这场大祸,更被乡里之人、朋友羞辱和嘲笑,污辱了祖宗,又有什么颜面再到父母的坟墓上去祭扫呢?即使是到百代之后,这污垢和耻辱会更加深重啊!因此在肺腑中肠子里每日多次回转,坐在家中,精神恍恍惚惚,好像丢失了什么;出门则不知道往哪儿走。每当想到这件耻辱的事,冷汗没有不从脊背上冒出来而沾湿衣襟的。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深地在山林岩穴隐居呢?所以只得随俗浮沉,跟着形势上下,以表现我狂放和迷惑不明。如今少卿竟教导我要推贤进士,这难道不是与我自己的愿望相违背的吗?现在我虽然想自我雕饰一番,用美好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这也没有好处,因为世俗之人是不会相信的,只会使我自讨侮辱啊。简单地说,人要到死后的日子,然后是非才能够论定。书信是不能完全表达心意的,因而只是略微陈述我愚执、浅陋的意见罢了。
恭敬地拜两次。
第9课 屈原列传
语言建构与运用
一、
(一)
1.答案:①楚之同姓:屈、景、昭氏都是楚国王族的后代。楚国王族本来姓芈(mǐ),后来分出这三个氏。其中楚武王的儿子瑕(xiá)被封于屈地(相传在今湖北省秭归县东),所以以屈为氏。屈原即是屈瑕的后代。②闻:学识。③志:记。④治乱:复词偏义,义在“治”。治,这里用作名词,指国家安定。 ⑤娴(xián):熟练,熟悉。⑥辞令:应对的言辞。⑦任:信任。⑧同列:官阶职位相同。⑨害:嫉妒。 ⑩夺:强取。 与:同意。 谗:说别人的坏话。 伐:自夸,炫耀。 莫:没有谁。 疾:痛心。 邪曲:邪恶、不公正。 离:同“罹”,遭遇,遭受。 穷:处境窘迫。 反:同“返”,追念,回想。 极:疲困。惨怛(dá):忧伤,悲痛。正道直行(xíng):秉持公心,行为正直。间(jiàn):挑拨离间。盖:表示原因的承接连词,大概是。淫:过度,无节制。怨诽:怨愤,发牢骚。称:与下文的“道”“述”,互文见义,都有“称道”的意思。刺:讽刺。明:阐明。治乱:复词偏义,义在“治”。约:简约。微:含蓄,隐晦。廉:方正,正直。指:同“旨”,主旨,旨趣。疏:远离。皭(jiào)然:洁白干净的样子。皭,清白、洁净。泥:通“涅”,染黑。推:推赞,推许。
2.答案:(1)译文: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
句式特点:即“于治乱明”,介词结构“于治乱”后置。
(2)译文: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句式特点:被动句,“见、被”表被动。
(3)译文: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
句式特点:介词结构后置,“于浊秽”后置。
3.答案:①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②不满国君的昏庸和朝廷的黑暗。“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二)
1.答案:①绌(chù):同“黜”,指被罢免官职。②从(zòng):同“纵”,合纵,联合抗秦。③患:担心,害怕。④详:同“佯”,假装。 ⑤厚币委质:用丰厚的礼物作为见面礼。币,礼物。委,呈献。质,同“贽”,见面礼。⑥如:到,往。⑦约:商定。⑧兴:发动,调动。⑨竟:终于,最终。 ⑩如:到,往。 因:趁机。 用事者:当权者。 设诡辩:说假话。 竟:竟然。 释:放。 是:这。 顾反:回来。 及:赶上。
2.答案:(1)译文: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
句式特点:介词结构“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后置。
(2)译文: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
句式特点:被动句,“疏”意念被动。
3.答案:①这些事发生在“屈平既绌”以后,说明罢黜屈平是错误的。怀王复释张仪、赴秦身死,都与未听屈原的劝谏有关。②怀王是非不分,黑白难辨,昏聩无能,最后导致国家内外交困,自己客死异乡,反衬出屈原一心为国,富有远见卓识。③既呼应前面《离骚》创作自怨生,也为后面的议论抒情及对话作铺垫。
(三)
1.答案:①毋:勿,不。②奈何:为什么。③绝:拒绝。④欢:友好往来。 ⑤卒:最终,终于。⑥因:趁机。⑦留:扣留、拘留。⑧亡走:逃跑。亡,逃跑。⑨内:同“纳”,收留。⑩之:到,往。 竟:终于。 既:副词,很,极。 嫉:恨。 放流:放逐到远处。一说,放浪,指不担任要职。 眷顾:眷念,关心。顾,念。 系心:惦记,挂念。系,悬挂。 冀幸:希望,同义词连用。 一:全盘,彻底。 存:思念。一说,保全。 反覆:回归。致志:表达愿望。志,意愿。以:由,凭,根据。无:无论,不论。莫:没有谁。自佐:帮助自己。随属(zhǔ):连接,同义词连用。治:动词用作形容词,治理得好的,太平的。累(lěi)世:历代,多少世代以来。累,堆迭,积累。世,古代称三十年为一世。所谓:所说的,所认为的。以:由于。分(fèn):本分,职分。削:减少。亡:失去。身:自己。客死:死在异国他乡。卒:竟然。短:诋毁。迁:放逐。
2.答案:(1)译文: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
句式特点:介词结构后置,“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后置。
(2)译文: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
句式特点:被动句,无被动词,“放流”意念被动,“被放逐”。
(3)译文: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
句式特点:宾语前置,“自为”“自佐”宾语前置。
(4)译文: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句式特点:被动句,“于”表被动。
3.答案: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四)
1.答案:①被(pī):同“披”。②行吟:边行走边吟唱。③颜色:脸色。④形容:外貌,模样。形,身形。容,面容。⑤枯槁:干枯,这里形容瘦削。⑥父(fǔ):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⑦举:全。⑧见:表被动,被。⑨圣人:这里指聪明通达的人。⑩推移:变化。 扬其波:激起浪(使水流变混浊)。 (bū):吃。 糟:酒糟。 啜(chuò):喝。 醨(lí):薄酒。 怀瑾握瑜:比喻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瑾、瑜,都是美玉。 新:刚刚。 沐:洗头发。 振:抖掉。 常:同“长”。温蠖(huò):尘垢。怀:抱。以:而。之徒:这一班人。辞:文辞,这里指文学。祖:效法,继承。从容:委婉得体。太史公曰:太史公是司马迁的自称。后面的文字是司马迁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论、总结。适:到某地去。吊:凭吊。彼其材:他那样的才能。同死生:将生死同等看待。去就:指离官去职或在朝任职。爽然自失:茫然若有所失。
2.答案:(1)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2)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3)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
(4)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这一类人,都爱好文学,而以善作赋被人称赞。
3.答案:原因:
①是对屈原才能、品格的崇敬。②是对腐败的政治(君昏、臣佞)的控诉(谗人间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此不知人之祸也爽然自失……)。③是对屈原遭遇的同情(可谓穷矣、能无怨乎、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怪其自令若是……)。④是对司马迁自身命运的感慨,司马迁和屈原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借写屈原的身世抒发自己无限感慨。
二、
1.答案:(1)离 罹 遭遇 (2)泥 涅 染黑 (3)绌 黜 罢免官职 (4)濯 浊 污浊 (5)详 佯 假装 质 贽 见面礼 (6)被 披 披散 (7)反 返 返回 (8)指 旨 旨趣 (9)见 现 显现
2.答案:(1)①疾苦,痛苦 ②恨,痛心 ③疾病 ④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⑤锐利
(2)①侥幸 ②幸运 ③封建君王到某处
(3)①同“贽”,见面礼 ②质地 ③询问 ④正,刚刚
(4)①举出,提出 ②推荐,推举 ③尽 ④攻占,占领
3.答案:(1)第二年。 (2)编造骗人的假话。
4.答案:(1)名词作动词,染黑。(2)名词作动词,效法。(3)形容词作动词,阐明。(4)形容词作动词,诋毁,说坏话。(5)名词作状语,像蝉一样。(6)名词作状语,用厚礼。(7)为动用法,为……而伤悲。(8)意动用法,以……为患。
5.答案:(1)(2)判断句 (3)宾语前置句 (4)被动句 (5)定语后置句 (6)状语后置句
6.答案:平 楚国 《离骚》 《九章》 爱国
7.答案:(1)语出《楚辞·九音·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在衣为怀,在手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2)语出本文。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礼记·典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3)语出本文。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4)语出本文。整洁衣冠。
(5)语出《楚辞·渔父》。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兵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为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2.答案: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曰:‘……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3.答案: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答案:两层: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第10课 苏武传
凛凛丰碑
凄雨凄风凄夜寒,泪盈泪落泪阑干。幽深的贝加尔湖铭记着你的正气,巍峨的乌拉尔山见证了你的节操。谁能耐得住十九年的寂寞?忍辱负重,恪守正气;谁能恪守一生的赤心?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谁能忍得住十九年凄苦?渴饮雪,饥吞毡。是你,苏武。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抖一抖衣袖,两袖清风;荡一荡浩然正气,荡气回肠!你已为一座丰碑,铸得一生的悲歌与传奇。
苏武面对“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的诱惑,他心志不乱;面对“绝不饮食”的苦难的磨砺,他十九年如一日地“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是一种坚持, 这更是一种气节!宁折不弯!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文 学 常 识
一代信史
班固 (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班固》宋朝·林同前烈知纯淑,孤踪愧眇蒙。果能笔叙传,不枉赋幽通。
深情叹荣辱 巨笔绘兴衰!
愿将班固笔,书颂勒燕然。
《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之间 229 年的历史。《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写 作 背 景
出使匈奴谱悲歌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希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相 关 知 识
断代史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历史的史书或史书体例。它是相对于“通史”而言的。以朝代或时代为断限,并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作叙述之史书。东汉班固作《汉书》,首创其例。此后大部分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史书都属断代史性质之史书。
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除了《史记》以外,均为断代史。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断代史。
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固全力以赴撰写《汉书》时,有人向朝廷上书告发班固“私修国史”,汉明帝下诏扶风郡收捕,班固被关进京兆监狱,书稿也被官府查抄,班家上下十分紧张。班固的弟弟班超担心班固被郡署考逼,无法表白,便骑上快马赶赴洛阳,打算上书汉明帝,替班固申冤。
汉明帝对这一案件很重视,特旨召见班超核实情况。班超将父兄两代人几十年修史的辛劳以及宣扬“汉德”的意向全部告诉了汉明帝,扶风郡守也将查抄的书稿送至京师。明帝读了书稿,对班固的才华感到惊异,称赞他所写的书稿确是一部奇作,下令立即释放,并召进京都皇家校书部,拜为兰台令史,掌管和校定皇家图书,终有《汉书》流传千古。
我国史书体例
(1)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例:
《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左丘明)
《资治通鉴》(司马光)
(2)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例:
《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刘向)
(3)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例:
《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一、自学预习
(一)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
武,字子卿。少以①父任,兄弟并②为郎③。稍④迁⑤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⑥。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⑦。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⑧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⑨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⑩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 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 常惠等募士斥候 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 遗单于;单于益 骄,非汉所望 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 相与 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 ,私候 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以    ②并    ③郎     ④稍    ⑤迁    ⑥辈     ⑦相当    ⑧丈人行    ⑨嘉     ⑩节                                     厚赂          假吏         斥候     置币     益     望     阴     相与     相知     候    怨     货物                       2.翻译下列句子。 (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译文:                                     句式特点: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译文:                                     句式特点:                                     3.思考:苏武为何入胡? 答:                                    
(二)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①,其一人夜亡②,告③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④。单于使卫律治⑤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⑥,以状⑦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⑧我,见犯⑨乃死,重⑩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 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 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 归营。单于壮 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 张胜。 武益愈 ,单于使使晓 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发    ②亡     ③告    ④生得     ⑤治    ⑥发     ⑦状    ⑧及     ⑨见犯     ⑩重     引     降     受辞     屈节辱命      复息     舆     壮     收系     益愈     晓     会论    因     当    相坐        拟    膏草野       因    畔     斗     2.翻译下列句子。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译文:                                     句式特点:                                     (2)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译文:                                     句式特点:                                     3.思考:试分析卫律的性格特点。 答:                                              
(三)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①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②。天雨③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④乃得归。别⑤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⑥不至,掘野鼠去⑦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⑧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⑨。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⑩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触柱折辕,劾 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 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 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 陵?且陛下春秋高 ,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位列将,爵 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 ,虽蒙斧钺汤镬 ,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幽       ②饮食       ③雨    ④乳       ⑤别    ⑥廪食       ⑦去    ⑧檠       ⑨穷厄    ⑩见       除     劾       祠     系       过     春秋高       成就     爵       效     汤镬       2.翻译下列句子。 (1)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译文:                                                                          (2)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译文:                                                                          (3)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译文:                                                                          3.思考:试分析李陵的形象特点。 答:                                                    
(四)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①听陵言!”武曰:“自分②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③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④自陈道⑤。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⑥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⑦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⑧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⑨,凡⑩随武还者九人。武以 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壹     ②分       ③决      ④具     ⑤陈道       ⑥上林      ⑦让     ⑧谢       ⑨物故      ⑩凡      以      2.翻译下列句子。 (1)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译文:                                                                  (2)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译文:                                                                          (3)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译文:                                                                          3.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答:                                              
二、巩固自测
1.识记字音
(1)马厩      (2)慷慨    
(3)弹劾     (4)啮雪     
(5)更嫁     (6)煴火     
(7)檠弓     (8)羝羊    
(9)辇车     (10)仓廪    
2.通假字
(1)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3)与旃毛并咽之       
(4)空自苦亡人之地       
(5)法令亡常       
(6)武父子亡功德       
(7)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3.一词多义
(1)当
(2)置
(3)治
(4)息
(5)系
4.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                               。
今义:副词,表程度。
(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                               。
今义:业绩。
(3)兄弟亲近
古义:                               。
今义:动词,靠近。
(4)我丈人行也。
古义:                               。
今义:岳父。
(5)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                               。
今义:相当于所以。
(6)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                               。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7)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                              。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8)武等实在
古义:                              。
今义:诚实、老实。
5.虚词意义和用法
(1)为
(2)以
6.词类活用
(1)反欲斗两主         
(2)杖汉节牧羊         
(3)欲因此时降武         
(4)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5)空以身膏草野         
(6)惠等哭,舆归营         
(7)单于壮其节         
(8)单于愈益欲降之         
(9)天雨雪         
(10)何久自苦如此!         
(11)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12)王必欲降武         
(13)羝乳乃得归         
7.文言文翻译
(1)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译文:                                    
                                    
(2)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文:                                    
                                    
(3)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译文:                                    
                                    
8.文学常识
班固(32年-92年),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历时二十余年完成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史。班固诗、文、赋俱佳,其      是汉代京都大赋中的名篇,      则是最早的文人五言诗。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一、合作探究
1.文中几次写匈奴劝降苏武,劝降方式有何不同?
答:                                    
                                    
                                    
                                    
                                    
2.本文里各种人物对苏武起了对比的作用,请把文中多个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对比,看看对塑造苏武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                                    
                                    
                                    
                                    
                                    
3.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两度要自杀,后来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
答:                                    
                                    
                                    
                                    
4.本文在写作上很善于以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请你结合课文具体谈谈。
答:                                    
                                    
                                    
                                    
5.苏武的形象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我的观点:                                    
                                    
                                    
                                    
二、归纳总结
结构图示
主旨探微
本文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情赞颂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饥寒不倒、私情无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拓展方向
(1)“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操观
面对卫律和李陵等人的劝降,苏武宁死不屈,决不变节投降,这体现了士人对独立人格的追求,是不可折辱的正气与尊严。即使被驱赶到大漠中放羊,他过着饮雪吞毡的生活,始终不改节操,对汉朝忠贞不渝。这是士人坚守的人格精神的生动写照。
节操是封建士人的人格操守,现代人也应继承这种高贵的精神品质,塑造高尚而健全的人格。
(2)爱国与愚忠
爱国是忠贞的一种,但爱国不等于愚忠,愚忠者不辨是非,一味为主人效命,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奴性。苏武对汉朝的爱不是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族气节19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
◎相关链接
(1)理性划清爱国与愚忠的界限,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对祖国、人民充满责任感的人。
(2)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7)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2.在名句中选择
《汉书》十大名句对译
①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汉书·王吉纪》)
译文:百里之内风俗不同,千里之内教化各异。
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译文:水清到极点就没有鱼,人太苛求就没有伙伴。
③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汉书·枚乘传》)
译文:泰山之水下流,积年累月,能够击穿石头,井上木栏因常年汲水,会被绳索磨断。
④欲投鼠而忌器。(《汉书·贾谊传》)
译文:要投掷东西打老鼠却又顾忌损坏器物。
⑤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末形。(《汉书·伍被传》)
译文:聪明的人智虑通达,事情还没有显出征兆,就能预见。
⑥事不当时固争,防患于未然。(《汉书·外戚传》)
译文:遇到事情不能在当时据理力争,在事故或灾害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加以防备。
⑦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汉书·扬雄传》)
译文:不追逐富贵,不担忧贫贱,不故意修炼品性来到世上求取声名。
⑧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汉书·疏广传》)
译文:知足的人不蒙受羞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人不遭遇危险。
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站在潭边羡慕别人捕到了鱼,不如自己回去编织鱼网。
⑩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司马迁传》)
译文: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素材这样运用
(1)莎翁说:“上帝说,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要伤害你;因为我要成就你,所以我要惩罚你。”我相信,老天之所以伤你甚深、罚你太重,就是因为太爱你,要借你创作不朽的经典,成就一个关于坚守的不朽传奇。
我常常想,人不是不可以忍受苦难,当那苦难能变成一笔财富的时候,人有的是耐性,完全有可能战胜苦难;人不是不可以坚守寂寞,当那寂寞能铸造一份辉煌的时候,人有的是坚定,人完全有可能超越寂寞。可怕的是,当苦难只可能只是苦难,寂寞只可能只是寂寞,持久的忍耐与坚守只可能只是深夜里昙花一现的酸涩时,古往今来,普天之下,能有多少人会本真地忍受这份苦难、坚守这份寂寞?
所以,我把坚守的桂冠加冕给你——瀚海青天日里夜里做高贵坚守的汉臣苏武。
(《瀚海青天夜夜心》)
(2)深秋,广袤的北海。朔风怒吼,衰草连天,人迹罕至,冷落荒凉。一位须发斑白的牧者,伴着一群瘦骨嶙峋的羝羊,朝夕生活在这里。他挥舞羊鞭,耳畔仿佛萦绕家乡的歌声;他紧握使节,眼前隐约浮现家乡的父老。十九年了,那根羊鞭已更换过数次,节旄也脱落净尽,然而那颗赤诚的心却永不褪色。曾经他自尽未成,曾经他幽囚于地窖中啃噬冰雪、吞咽旄毛而不死,曾经他睥睨佳肴美酒、高官厚禄。他以铮铮的铁骨诠释了“不辱使命”的深刻含义,令流云为之徘徊,令壮士闻之泪下。于是,当他抬起刻满皱纹的脸庞,怅望南归的大雁,眼里噙满无限的遥望,孤寂的沧桑就定格成了一道悲壮永恒的风景线。
啊,你,苏武,一首气势磅礴的史诗,永远镌刻在苍茫的大地上。千秋不朽!
(《苏武牧羊》)
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妙笔塑忠臣
——《苏武传》赏读
在史传文学里面,人们往往班、马并提,史汉合称。其实,只是《汉书》中的某些部分能够和《史记》相媲美而已, 《苏武传》就是《汉书》中的出色之作。
汉武帝即位之后,对于在北部边陲一再骚扰、侵袭的匈奴族,修改了汉初的一味纳贡、和亲的忍让政策,多次进行武力征讨,给骄横的匈奴施以沉重的打击,迫使他们有所收敛,进而采取两国通好的和平政策。就这样,两国关系得到好转。天汉元年,且鞮侯初立,释放了以前被拘执在匈奴的汉使。汉朝也将匈奴的使者送回匈奴,并且还“厚赂单于,答其善意”,以作为回报。苏武正是执行护送使者并答谢单于的使命到了匈奴。可是由于匈奴内部产生变故,缑王与虞常企图射杀叛将卫律再次归汉,苏武的副手张胜又暗中给虞常财物,使苏武和他的使团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匈奴单于则不惜毁弃刚刚得来的两国通好的局面,不分青红皂白,企图杀尽汉朝使者,过后又以各种方式逼降苏武,完全置两国友好于不顾。苏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维护了尊严,表现出高度的气节。
班固在描绘苏武这个忠君爱国的光辉形象时,调动了许多艺术手段,使苏武的艺术形象跃然纸上。这篇传记,艺术方法有三:
首先,这篇传记的结构体现出作者精于剪裁、善于布局的特点。作者始终围绕着苏武的爱国精神和他的民族气节落笔。苏武的一生经历共有八十余年,但班固只截取他出使羁留匈奴的十九年生活。在这十九年中,又只选取了几个典型场面作浓墨重彩的描绘,如两次自杀、幽禁断食、北海牧羊、李陵劝降等等。这几个场景中,伴随着人物的一次次得到考验,使其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
文中第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就是苏武的两次自杀。苏武得知虞常事发,而张胜又卷入到事情之中,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国家的荣誉。所以想以自杀来维护国家的尊严。虽然被张胜、常惠劝止,但当卫律召武受辞时,再次引佩刀自刺,最终在卫律等人的抢救下才挽救了生命。这充分体现了苏武在民族尊严上的气节,也表现出了他以死殉国的决心。
苏李诀别也是作者用重笔描绘的一个场面。在这个场面上,虽然没有正面描绘苏武,但从李陵的言语中透露出苏武的高风亮节。从李陵的悲慨中,我们知道,背叛祖国的人,他们将永远失去支撑自己的精神力量,一辈子只能生活在追悔之中,与苏武得到的精神上的充实和功名上的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显示了苏武精神追求的高尚和不凡之处。
其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为衬托苏武这个具有坚定的民族气节的人物形象,他的周围有着一批屈节的投降者,如卫律、张胜、李陵等等。他们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态度更衬托出了苏武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
卫律劝降张胜与苏武时,采用了同样的威胁手段:举剑欲击。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而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这层层的对比下,使苏武的形象更加高大。
其三,就是本文对人物语言的逼真叙写。随着环境、情势的不同,人物的语气也发生变化。当他面对自己所憎恨的卫律的劝降,苏武的回答,语气激昂,骂得可以说是酣畅淋漓!“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正是这段铿锵有力的警告,使匈奴不敢轻举妄动。而苏武面对老友李陵的劝降,回答却变得诚恳委婉,简短的言辞中体现出其坚定的决心,李陵因自愧而泣下沾襟。这两段截然不同的回答,鲜明地体现出了苏武和卫、李二人的关系。而同是劝降,卫律的语言粗俗而直露,李陵的劝降却是推心置腹,设身处地。
他层层进逼,从声名存没、家庭安危、人生苦乐到皇帝恩宠,一一给予否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恰好与卫律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苏武传》成功地塑造了苏武这位忠君爱国之士的高大形象,一千多年来,成为无数志士仁人的榜样。《苏武传》的苏李诀别、鸿雁传书等情节,早已成为典故,其影响的广大,在《汉书》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
第10课 苏武传
语言建构与运用
一、
(一)
1.答案:①以:凭借。②并:都。③郎:官名,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④稍:渐渐,逐渐。⑤迁:升职。⑥辈:批。⑦相当:相抵。⑧丈人行:丈人,对长辈的尊称。行,辈。⑨嘉:赞许。 ⑩节:旄(máo)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凭证。 厚赂:赠送丰厚的礼物。 假吏:临时委任的使臣属官。 斥候:侦察兵。 置币:备办财物。 益:渐渐。 望:期望。 阴:暗地里。 相与:一起。 相知:相熟识,有交情。 候:拜访。怨:怨恨,仇恨。货物:财物。
2.答案:(1)译文:年轻时,凭借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
句式特点:被动句,“任”,意念被动。
(2)译文: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
句式特点:定语后置句,“留在汉者”应作“匈奴使”的定语,后置了。
3.答案:①武帝为了答谢匈奴遣返汉使的好意,亦遣返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节,让苏武护送。②让苏武为使节,也有两朝互通交好之意。
(二)
1.答案:①发:发动,动手。②亡:逃跑。③告:告发。④生得:指被活捉。⑤治:审理。⑥发:暴露、泄露。⑦状:情状、情况。⑧及:牵连。⑨见犯:指受到侮辱。 ⑩重:更加。 引:牵扯。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受辞:听取供词。 屈节辱命:污损了节操,辜负了使命。 复息:又能呼吸。 舆:车,这里用作动词,用车载送。 壮:意动用法,认为……豪壮。 收系:逮捕监禁。 益愈:渐渐痊愈。 晓:通知。会论:会,会同。论,判罪。因:趁着,借。当:判处。相坐:相连坐(治罪)。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连坐”或“相坐”。拟:比画。膏草野:滋润荒野,也就是做肥料的意思。膏,滋润。因:通过,经由。畔:同“叛”。斗:使……相斗。
2.答案:(1)译文: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
句式特点:被动句。“见”表被动。
(2)译文: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
句式特点: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于蛮夷”后置。
3.答案: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求荣的小人。他先是“威逼”苏武, 用杀死虞常的行为企图“杀鸡儆猴”结果吓倒了张胜,却吓不倒苏武。接着他又用死亡来威胁苏武投降,谁知苏武毫无畏惧。卫律见“威逼”不行,于是就“利诱”,想用荣华富贵来打动苏武的心,谁知苏武不但不吃这一套,还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通敌叛国的可耻行径。卫律恼着成怒,悻悻离去。
(三)
1.答案:①幽:囚禁。②饮食:用作动词,给……吃的、喝的。③雨:动词,下。④乳:用作动词,生育,指生小羊。 ⑤别:分开、离析。⑥廪食:官府发给的粮食。⑦去(jǔ):通“弆”,收藏。⑧檠(qíng):矫正弓弩的工具,这里用作动词,用檠矫正(弓弩)。⑨穷厄:困顿。 ⑩见:同“现”,显示。 除:宫殿的台阶,一说指门与屏(今所谓照壁)之间的通道。 劾(hé):判决。 祠:祀。 系:囚系,关押。 过:超过。 春秋高:年纪老。 成就:栽培,提拔。 爵:封爵。 效:贡献、献出。 汤镬:煮着滚水的大锅。古代常作刑具。
2.答案:(1)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
(2)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掘野鼠、收草实来吃。
(3)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
3.答案: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投降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不坚定。因此李陵对苏武的劝说不像卫律那样威逼利诱,而是企图以情动人,用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他先是说汉武帝年高而昏庸,苏武的兄弟为国尽忠却枉死,苏武自己也已是妻离子散,而后他又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刚刚投降时的心情和调整过程。李陵企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但苏武却始终如一,不为所动。李陵见状,惭愧不已,更加自责于自己背叛祖国的行为,痛哭而去。
由此可见,李陵从情感上是赞同甚至是崇拜苏武宁死不屈,只可惜,由于他自己意志不坚投降了匈奴已经铸成大错,所以他一直处在这种矛盾、痛苦的状态中。李陵的矛盾、痛苦在苏武归汉之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且饮且歌,且歌且舞,长歌当哭,泪如雨下,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的坚贞让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叛国变节的可耻卑劣,羞愧悲痛之情无以复加。这就是李陵,一个矛盾痛苦的悲剧人物。
(四)
1.答案:①壹:一定。②分(fèn):料想,断定。③决:同“诀”,辞别、告别。④具:完全、详尽。 ⑤陈道:陈述说明。⑥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方圆三百里。⑦让:责备。⑧谢:道歉。⑨物故:死亡。 ⑩凡:总共,全部。 以:在。
2.答案:(1)您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
(2)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见到了汉使,原原本本地述说了几年来在匈奴的情况。
(3)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
3.答案:明确: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二、
1.答案:(1)jiù (2)kǎi (3)hé (4)niè (5)gēng (6)yūn
(7)qíng (8)dī (9)niǎn (10)lǐn
2.答案:(1)“女”通“汝”,你 (2)“畔”通“叛”,背叛 (3)“旃”通“毡”,毛织品 (4)“亡”通“无”,没有 (5)“亡”通“无”,没有 (6)“亡”通“无”,没有 (7)“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3.答案:(1)①抵押 ②应该 ③对着 ④并且 ⑤应该 ⑥判处
(2)①动词,置办、备办、购置 ②动词,安置、投放 ③动词,放,放置 ④动词,丢下、放弃 ⑤动词,建立、设置
(3)①动词,审理、办理 ②形容词,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③动词,医治 ④动词,营造、修建 ⑤动词,研究
(4)①名词,气息 ②动词,叹息 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④名词,子女 ⑤动词,停止、休止
(5)①拘禁 ②拴绑 ③接连
4.答案:(1)相抵偿 (2)提拔 (3)亲近的侍臣 (4)老人,长辈 (5)趁这时 (6)妹妹 (7)年纪 (8)确实存在
5.答案:(1)①做 ②替 ③成为 ④是 ⑤表示疑问,译为“呢” ⑥给,替 (2)①表时间,在 ②来 ③凭借 ④把 ⑤用来 ⑥因为 ⑦依靠
6.答案:(1)使动用法,使……争斗 (2)名词做动词,拄着 (3)使动用法,使……投降 (4)名词做状语,向上 (5)使动用法,使……肥沃 (6)名词做动词,用舆抬 (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8)使动用法,使……投降 (9)名词做动词,下 (10)使动用法,使……受苦 (11)名词做动词,祭祀 (12)使动用法,使……投降 (13)名词做动词,生子
7.答案:(1)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作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
(2)苏武拄着汉朝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至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落。
(3)后来汉朝的使节又来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一起去,能够在晚上见到了汉使节,把这些年的情况全部说了出来。
8.答案:断代 《两都赋》 《咏史诗》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一共三次。第一次是卫律对他威逼利诱遭到了他的辱骂。卫律可谓软硬兼施、方法用尽想迫使苏武投降。他先是威逼苏武,用杀鸡儆猴的“剑斩虞常”,结果吓倒了张胜,但吓不倒苏武。接着他“复举剑拟之”,用死亡威胁苏武投降,谁知“武不为动”。卫律见“威逼”不行,于是就“利诱”,说自己“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谁知苏武不但不吃这一套,还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通敌叛国的可耻行径。卫律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第二次是单于想利用恶劣的环境让他投降,他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不屈不挠。匈奴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斗志,把他囚禁于地窖中,使他备受饥寒,接着流放苏武到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牧羊。然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他“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来维持生命,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手握象征国家民族的汉节,在九死一生中维持着一个使者的使命。苏武不可磨灭的爱国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险恶用心,体现出崇高的爱国气节。这时斗争是相对缓和的,直接表现的是苏武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斗争。第三次是李陵以情动人现身说法劝其投降,“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这一次匈奴派出了苏武曾经的故友李陵来劝降。这部分描写不但表现了苏武可贵的气节,同时也刻画了叛将李陵的复杂心态。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恶之心在苏武的崇高境界面前被唤醒了,其内心剖白真实感人。只是此处苏武的斗争对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敌对阵营的故友,双方的心态都比较复杂,而作者的描写也很到位,是这部分最出彩之处。
2.答案:(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贰,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忍不拔,无怨无悔。
3.答案:并不矛盾。苏武在胡地以维护国家民族尊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为准则。我们不难明白,匈奴对苏武等人的劝降实际上是匈奴与汉朝的一次对峙,关乎国家尊严、民族气节。事发时他已经意识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重负国”是因为事先没有发现副使张胜的阴谋而导致祸及国家,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羞辱,所以要自杀以避免受审。后来,在审讯时被卫律威逼利诱,他在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后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动表示坚决不投降的决心,二是要为国家雪耻。匈奴明白了苏武的决心,知道威权、富贵无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毁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变成以后的求生,他要在各种艰难困苦中坚强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与支柱依然是汉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从全文看来,苏武将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虑的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所以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4.答案:苏武留胡十九年,经历坎坷曲折,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作者抓住苏武经历中的关键之处,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使苏武这个人物跃然纸上。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的两次自杀,第一次被“胜、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苏武的语言也具有典型意义。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苏武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但苏武岿然不动。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示“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表现出至死不屈的品德。
5.答案:生活当中,我们也在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诱惑——金钱、高位、玩乐、浮华……如何去面对它们,这关乎心灵的选择。就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有 20 年身处孤独跋涉 26 万公里送信进山的王顺友,有身带伤痛为战友守墓 30 年的八旬老人欧兴田,有 23 年为农村群众送去 1.1万场次电影的残疾放映员马恭志,还有行走崎岖山路 29 年的悬崖小学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是什么让他们抛却了繁华的诱惑,而去与孤独相伴?我想,只因他们心有信念,甘于奉献,这是浮华面前心灵的选择,这是寂寞之中灵魂的坚守。今天的我们,应当把苏武种在内心深处。皓皓明月之下,一个伟岸的形象走来,他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他站在人格品质的高山之巅,他用他那伟大的人格和伟岸的形象,震撼着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我们今天的人,千万不要和苏武离得太远,不要仰视他,要亲近他,把他的精神注入自己的血脉之中,这才是我们学习苏武这篇文章的真谛所在。通过这篇《苏武传》,把这个伟岸的形象移植到你的心灵之中,你也会变得崇高和伟大。第11课 过秦论
《七律·咏贾谊》          
毛泽东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毛泽东《贾谊》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文 学 常 识
贾谊 (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属河南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
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
写 作 背 景
汉文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所谓“盛世”,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统治阶级中“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迫使农民破产流亡,“卖田宅,鬻子孙”。残酷的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
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重性,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了著名的《治安策
》 ,从正面论析时势,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还写了《过秦论》,以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
贾 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
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
古来何啻万公卿。
相 关 知 识
关于“论”
论是一种议论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一、自主预习
(一)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①,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②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③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④连衡⑤而斗⑥诸侯。于是秦人拱手⑦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⑧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⑨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⑩秦,不爱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 天下之士,合从 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 从离 衡,兼 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 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 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 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 其弊,追亡B21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固    ②席     ③八荒    ④外     ⑤连衡    ⑥斗     ⑦拱手    ⑧因     ⑨膏腴    ⑩弱     爱     致     合从     约     离     兼     制     叩关     逡巡     制     亡    北     因利    享国     2.翻译下列句子。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译文: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译文:                                                                          (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译文:                                                                          3.思考:九国的强大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                                                                                         
(二)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
  及至始皇,奋①六世之余烈,振②长策③而御④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⑤而制六合⑥,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⑦。乃使蒙恬北⑧筑长城而守藩篱⑨,却⑩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隳 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 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 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 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 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 之间,而倔起 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奋    ②振    ③策     ④御    ⑤履至尊   ⑥制六合    ⑦下吏                  ⑧北                   ⑨藩篱                  ⑩却     黔首              隳     弱     因     谁何     帝王    殊俗    瓮牖绳枢                   行伍                     倔起    阡陌    揭     赢    铦    及     絜    序    朝     2.翻译下列句子。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译文: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                                                                          (3)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译文:                                                                          3.思考:怎样看待秦亡的原因?作者的看法是否正确? 答:                                                                                                                     
二、巩固自测
1.识记字音
(1)鞭笞     (2)遗镞    
(3)劲弩     (4)藩篱    
(5)度长絜大     (6)比权量力    
(7)万乘之势     (8)朝同列    
(9)一夫作难     (10)蹑足行伍    
2.通假字
(1)合从缔交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3)倔起阡陌之中         
(4)余威振于殊俗         
(5)外连衡而斗诸侯         
(6)赢粮而景从         
(7)始皇既没        
3.一词多义
(1)固
(2)制
(3)度
(4)金
(5)亡
(6)利
4.古今异义
(1)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                              。
今义:山东省。
(2)宽厚而爱人
古义:                              。
今义: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的男女一方。
(3)分裂山河
古义:                              。
今义: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4)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                              。
今义:认为。
(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古义:                              。
今义:爱惜、爱护、喜欢。
(6)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                              。
今义:指一切河流。
(7)流血漂橹
古义:                              。
今义:使船前进的工具。
(8)赢粮而景从
古义:                             。
今义:获胜或获得。
5.虚词意义和用法
(1)则
(2)与
6.词类活用
(1)却匈奴七百余里         
(2)约从离衡         
(3)外连衡而斗诸侯         
(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5)会盟而谋弱秦         
(6)序八州而朝同列         
(7)以弱天下之民         
(8)以愚黔首         
(9)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0)序八州而朝同列         
(11)履至尊而制六合         
(12)追亡逐北         
(13)天下云集响应         
(14)赢粮而景从         
(15)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16)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17)过秦论         
7.文言文翻译
(1)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译文:                                    
                                    
(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译文: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译文: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文:                                    
                                    
(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文:                                    
                                    
8.文学常识
(1)秦始皇“履至尊而制六合”,他依据的条件是(用原文回答,限22字)                                    
                                    ;
为了统治天下,他采用的主要手段是(用原文回答,限8字)         。
(2)秦始皇向外扩张又巩固边防,打出南北两拳。南拳是           ,其效果为               ;北拳是               ,其效果为            。(用原文回答)
(3)为巩固统治,秦始皇煞费苦心,采取了诸多措施,就是不发展生产,他的措施有(用原文回答):
①统一思想,“以愚黔首”:                                    。
②消除反抗势力“以弱天下之民”:                                    
                                    。
③强化城防:                                    
                                    。
(4)秦始皇的美梦是                                    。
(5)(陈涉)蹑足行伍之间,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    ,      ,赢粮而景从。
(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何也?         。
(7)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的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深刻犀利。鲁迅称为“     ,沾溉后人、其泽甚远”。贾谊的辞赋以     、《鵩鸟赋》为最。政论文以     、《论积贮疏》等文章脍炙人口。后人编纂了他的政论文集     十卷。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一、整体感知
1.读完全文后回答,这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
答:                                    
                                    
                                    
                                    
二、重点突破
2.本文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秦孝公之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
答:                                    
                                    
                                    
                                    
3.朗读第三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秦始皇功业的?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文字来表现秦始皇的功业?
答:                                    
                                    
                                    
                                    
4.面对强秦,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各国诸侯是采用什么办法“弱秦”的? 结果如何? 作者竭力写反秦统一战线的强大有何作用?
答:                                    
                                    
                                    
                                    
三、疑点探究
5.文章题目为“过秦论”,但文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却非常少,只有全文最后一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作品内容?
答:                                    
                                    
                                    
                                    
四、美点赏析——铺陈之美
6.朗读第四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为“陈涉起义,天下响应”铺陈的呢? 这样写有何好处?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1)创业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先人经过艰辛的努力,慢慢地打下了基业,“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秦始皇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局面,得力于先祖打下的坚实根基。任何时代的创业都是如此,都是经历过漫长的跋涉、探索甚至倒退而最终达到成功的顶点的。
◎相关链接
①成立之难如登天,覆败之易如燎毛。——李绿园
②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李鸿章
(2)失去了“人和”,最强大的力量也不堪一击。
人和者,人心齐也。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涣散,则万事难成。九国兵多将广,谋士如云,可各怀私心,在秦咄咄逼人的攻势下,终至纵散约败,束手就擒。究其根本,缺乏统一的指挥,统一的领导,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所以,无论国家或集体,都必须上下团结一心,唯有人和,才能产生真正坚不可摧的力量。
◎相关链接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②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淮南子》
③人聚则强,人散则弱。——魏源《默觚·治篇》
④同心合意,庶几有成。——《汉书·匡衡传》
⑤众志成城,众口铄金。——《国语·周语》
(3)治国也需要能臣。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秦孝公能取得改革的胜利是因为他拥有一位奇才——商鞅。商鞅眼界开阔,气魄超人,内政外交,奋招叠出,很快使秦国脱颖而出,进而称霸天下。毫无疑问,商鞅是秦帝国大厦的奠基人,没有商鞅,就没有秦的兴盛,更没有秦始皇的煊赫一时,中国的历史也要重新书写。一人之力关乎百姓安危国家命运,甚至历史的进退,人才之重要可想而知。能臣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国家富强的保证。
◎相关链接
①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孙中山
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③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④人才难得又难知,就要爱惜人才,就要用人不疑。——周扬
⑤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邓小平
(4)施行仁政方能赢得民心。
作为统治者,应该心怀天下,心忧苍生,才能赢得百姓的爱戴和支持。而秦始皇骄奢淫逸,一味地膨胀自我欲望,用残酷的手段对待天下士民,导致失去民心,进而失去了天下。
2.在诗句中比较
七绝·贾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七律·咏贾谊
毛泽东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素材这样运用
运用范例
1.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灭六国,一天下,震胡人,收南疆,建大秦帝国,欲百世千世而为王。然而,天下已定,百废待兴,百姓急需休养生息,始皇却不知改弦更张。对百姓,只知刮,而不知养,他繁刑严诛,他赋敛无度,他沉徭重役,以致民难堪重命,遂揭竿而起,将其灭亡。夺天下靠武力,治天下靠仁义。仁义的核心是爱民、保民、富民,无仁义之人,是谓暴徒;无仁义之君,可谓暴君;无仁义之政,是谓暴政。行仁政者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始皇不知变易,“仁义不施”,于是“攻守之势异也。”这是始皇的教训,也是为政者的借鉴。仁者无敌,过去如此,今天也这样。
2.大秦帝国二世而亡,数风流人物的秦始皇是万万没有预料到的,他的千秋帝王梦轰然倒地。贾谊在《过秦论》中把他归纳为“不施仁义”的结果。秦的发展可谓占天时、地利、人和。周室名存实亡,群龙无首,诸侯残杀,是谓得天时也;秦国占据崤山、函谷关险固的地势,与山东诸国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老百姓获得了安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为秦军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是谓得地利也;君臣固守反映了君臣关系的和睦相处,有商君辅佐孝公,以及后来的张仪、李斯等谋士,为秦出谋划策,是谓人和也。外连衡而斗诸侯,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分解六国。利用利益关系使六国自相残杀,从而蚕食六国。正确的谋略是秦统一天下的重要原因。众多国君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如孝公、惠文、武、昭襄、始皇,他们以取得天下作为目标,奋发图强。秦的灭亡在于用取天下的办法,来守天下。在愚民政策下实行严厉的法制。引起了下层百姓的反对,也引起了山东贵族的强烈不满。人们压抑已久的情绪在大泽乡如火山一样喷发出来,秦帝国如大厦在瞬间倾倒。“仁爱”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国家政权稳固、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没有仁爱,国家就会四分五裂;没有仁爱,国家就难以发展,国民的生活需要就得不到满足;没有仁爱,国家将不是国家。“仁爱”不仅是一个国家本身应该奉行的准则更是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基石。国家之间没有仁爱,便会硝烟四起,战事连连,人们难以安定地生活。因此为了世界和平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要学会仁爱。
3.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出了一个天大的意外。梁怀王骑马摔死了。贾谊感到自己身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深深自责,经常哭泣,心情十分忧郁。一年后,贾谊死去,时年33岁。一颗闪烁政治之光的新星陨落了,一个满腹才华的文学青年逝去了。对于西汉王朝,这是一个莫大的遗憾,后来的汉武帝意识到了;对于漫长的历史,这是一个巨大的缺失,后来的统治者和文学家们也意识到了。刘长卿叹道:“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大诗人李白叹道:“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王安石也叹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吟咏道:“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年青贾谊的魂灵,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归到了故里,长眠在北邙山畔。头顶是辽阔的碧空和悠悠千载的白云,脚下是一望无际的田畴和逝者如斯的黄河。躺在家乡的怀抱,贾谊那颗年轻而驿动的心,是否不再充满郁闷和惆怅?漫步满目凄凄秋草之中,寻觅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的贾谊,我在问自己,问古人,也在问历史。
(《吊贾谊》)
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深度阅读
铺采摛文 气势磅礴
《过秦论》具有诗的语言——精练、鲜活、生动、形象,运用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辞赋常见的铺陈张扬和骈偶句式,使得文章气势磅礴,荡气回肠。
文章开篇就用骈文的四六句式写秦孝公的资本、野心、政策、成效,四层意思仅用81个字。写“资本”,用一个对偶句“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写野心用“窥”,用“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写“成效”用“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一个“拱”字,活脱脱地勾画出秦在崛起之初游刃有余的潇洒而自信的姿态。
写六国在秦的崛起面前深感恐惧而“会盟而谋弱秦”一事,作者不惜大笔挥洒,铺陈排比,极尽张扬之能事,甚至不惜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赞六国人才济济、英雄辈出,不厌其烦地罗列出了战国四君子、九国诸侯、二十多位文臣武将的名姓,以山东六国的强大来烘托秦国的鼎盛。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了一个个叱咤风云的历史英雄人物和一幅幅波澜壮阔、群雄逐鹿的征战场面,不仅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而且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写秦始皇的赫赫功业,作者更是精心遣词造句,语言鲜活生动。“振长策而御宇内”,一个“振”字一个“御”字,把千古一帝的不凡气度勾勒了出来。“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一个“吞”字,淋漓尽致地道出了秦始皇的雄心壮志;一个“履”字,又活画出了他一统天下、龙袍加身的志得意满。作者以整齐的句式叠写一意,使得文字气足神定,一气呵成,读之犹如骏马走坂,流水下坡。同时,作者将多种句式的排比和各类散句组合起来,于整齐中呈现参差,使得文章张弛有致、气韵流转,更加增添了语言的魅力。
延展阅读
异体同构
——《过秦论》与《阿房宫赋》之比较
《过秦论》和《阿房宫赋》,前后时隔千年有余,然而异体同构,流传千古,同为文苑奇葩。
异体
第一,写作手法不同。
《过秦论》是一篇政论,因而重在说理,叙史部分高度概括,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卯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只用“拱手”二字概括。而《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赋,所以重在讽喻,文章极尽描写之能事,如第2段写阿房宫中美人之多,便分别以“明星”“绿云”“渭流”和“烟斜雾横”比喻宫女“开妆镜”“梳晓鬟”“弃脂水”和“焚椒兰”。“论”“赋”异体,手法不同。
第二,立论角度不同。
《过秦论》因要“过”秦,便反复对比:秦先弱后强之比,九国之师与一秦之比,强秦与陈涉之比,九国之师与陈涉之师之比。两两比较,只为激出末句。“故正意一经揭出,格外警悚出奇,可谓极谋篇之能事矣。”(《文章源流》)《阿房宫赋》则以“寓言”式的描写,来表明“秦爱纷奢”“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进而指出秦灭亡的主要原因。
同构
第一,写作目的相同。
西汉初期,经济凋敝,人口减少,贾谊目睹了这一切,便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多次上疏,评论时政,其《过秦论》的目的即是借说秦之过而劝汉文帝“安民”。杜牧更是如此,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明确表明此文是为了以古鉴今,针砭时政。
第二,灭亡原因相同。
贾谊继承并发展了汉初叔孙通、陆贾等人关于秦灭亡原因的观点,简洁地概括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杜牧在文末也说:“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施仁义”和“爱人”皆儒家一脉相承之观点。
第三,全文结构相同。
《过秦论》全文5段,前4段叙史,概括了秦自孝公(公元前361年)崛起,到二世灭亡(公元前207年)的整个兴亡过程,末段议论,归纳出秦灭亡原因。《阿房宫赋》全文4段,前3段描写,详尽地描绘了阿房宫的雄伟壮观、美人珍宝之多和“秦爱纷奢”之状,末段发出感叹,总结秦灭亡的教训。两文都是前叙后论,篇末明旨。
第四,都用铺排渲染。
《过秦论》虽是政论,但贾谊首先是一个汉赋大家,因而多用写赋手法,“铺张扬厉”。如叙秦孝公之雄心“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叙九国之师攻秦“于是六国之士,有甯越……之属为之谋,齐明……之徒通其意,吴起……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始皇“威振四海”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大段铺排形成了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阿房宫赋》更极尽铺排渲染之能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极写楼阁密而奇;“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极写宫女多而美;“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极写秦王生活奢而糜。铺排渲染之中溢出文章之“主意”。
第五,语言整齐峻拔。
《过秦论》多用骈偶,工整雄峻。如首段末句“当是时也,商君佐之”以下“内”“外”对应,一气呵成;第2段首句“蒙故业,因遗策”以下“南取”“西举”“东割”“北收”并举,气吞九州。《阿房宫赋》首句即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钱钟书说它“发唱惊挺,操调险急”(《管锥编》),像“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这样的四字句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此外,两文都使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既形象,又生动,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第11课 过秦论
语言建构与运用
一、
(一)
1.答案:①固:险要的地理位置。②席:像用席子一样,名词作状语。③八荒:原指八方荒远的偏僻地方,此指代“天下”。④外:对国外。 ⑤连衡:也作“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实施各个击破的策略。⑥斗:使动用法,使……争斗。⑦拱手: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⑧因:动词,沿袭。⑨膏腴(gāo yú):指土地肥沃。 ⑩弱:形容词作动词,削弱。 爱:吝惜,吝啬。 致:招致,招纳。 合从:与秦“连横”之策相对,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从,通“纵”。 约:结。 离:使离散。 兼:兼并、统一。 制:统领、统帅。 叩关:攻打函谷关。叩,攻打。 逡巡(qūn xún):有所顾虑而徘徊不敢前进。 制:制裁,制服。亡:逃亡的军队,在此用作名词。北:败逃,这里指败逃的军队。因:趁着,介词。利:有利的形势,用作名词。享国:帝王在位的年数。
2.答案:(1)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
(2)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3)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追赶逃走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
3.答案: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作用: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作了准备。
(二)
1.答案:①奋:振兴。②振:举起。③策:马鞭子。④御:驾驭,统治。 ⑤履至尊:登帝位。⑥制:控制。六合:天地四方。⑦下吏:交付司法官吏审讯。⑧北: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⑨藩篱:比喻边疆上的屏障。藩,篱笆。 ⑩却:使退却。 黔首(qián shǒu):秦朝对百姓的称呼。 隳:毁坏。 弱:削弱,使(天下百姓)衰弱。 因:凭借。 谁何:盘诘查问。 帝王:称帝称王。帝王,名词活用动词。 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地方。 瓮牖绳枢:用瓮做窗户,用草绳系门扇,形容家里贫穷。瓮,用瓮做。牖,窗户。绳,用绳子系。枢,门扇开关的枢轴。 行伍:古代军队编制,以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代指军队。 倔:通“崛”,突起。阡陌(qiān mò):本是田间小道,这里代指民间。揭:举。赢:担负。铦:锋利。及:动词,赶得上,追得上。絜:衡量。序:座次、次序,这里是排列次序的意思。朝:使……来朝拜。
2.答案:(1)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
(2)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3)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
3.答案:从结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主张“施仁义”来统治的。这种思想属于儒家的政治思想的范畴,是对孟子“施仁政”这一思想的发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秦国的逐步强大以至迅速灭亡,有着经济的、政治的多方面原因,不能以“仁义不施”作为唯一的原因。但是,应该看到,秦朝的统治者奉行愚民政策,激化了矛盾,的确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作者“施仁义”的主张是针对汉初的政治而提出来的,在客观上对人民是有利的,所以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二、
1.答案:(1)chī (2)zú (3)jìnɡ (4)fān (5)duó (6)liànɡ
(7)shènɡ (8)cháo (9)nàn (10)hánɡ
2.答案:(1)“从”通“纵”,合纵之策 (2)“弊”通“敝”,困顿 (3)“倔”通“崛”,突起;发动起义 (4)“振”通“震”,震慑 (5)“衡”通“横”,连横之策 (6)“景”通“影”,影子,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7)“没”通“殁”,去世
3.答案:(1)①巩固 ②坚持、坚决 ③顽固 ④固然、本来 ⑤牢固、稳固
(2)①缝制,动词 ②压制,动词 ③制服,动词 ④统率,动词 ⑤规模,名词
(3)①规章、制度 ②风度、常态 ③次、回,量词 ④度过 ⑤量、计算
(4)①铜、铁等金属 ②牢固 ③金属 ④锣 ⑤金子,黄金
(5)①丢失 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死亡 ④逃兵 ⑤逃亡 ⑥通“无”,没有
(6)①锋利 ②有利的形势 ③快 ④利润 ⑤有利 ⑥利益、好处
4.答案:(1)崤山以东 (2)爱惜人民 (3)划分 (4)把……作为 (5)吝惜 (6)黄河 (7)大盾牌 (8)担负
5.答案:(1)①表顺接,就,那么,连词。②表转折,却。连词。③就是。副词。④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⑤表示选择关系。译为“就是”“不是……就是”。⑥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要是……就”。⑦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
(2)①介词,和,跟 ②动词,给,给予 ③动词,结交,亲附 ④连词,和 ⑤动词,赞同
6.答案:(1)使动用法,使……退却。(2)使动用法,使……离散。(3)使动用法,使……争斗。(4)使动用法,使……灭亡。(5)使动用法,使……弱。(6)使动用法,使……朝拜。(7)使动用法,使……弱。(8)使动用法,使……愚蠢。(9)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变小、变弱。(10)名词活用为动词,重新排序。(11)名词活用为动词,登上。(12)动词活用为名词,逃走的人。(13)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14)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15)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向南。(16)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17)名词活用作动词,批评其过失。
7.答案:(1)但是成功和失败却有不同,功绩事业也恰恰相反。
(2)试拿崤山以东的各国与陈涉比长短和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论了。
(3)然而一个人发动起义,帝王基业就毁灭了,皇帝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
(4)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攻取天下守住天下的形势就不同啊。
(5)天下的百姓像云那样集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声而起,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紧紧跟随。
8.答案:(1)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①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②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③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5)而倔起阡陌之中 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6)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西汉鸿文 《吊屈原赋》 《过秦论》 《新书》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第一段到第三段体现“攻之势”,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2.答案:材料是为论点服务的。本文的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这一点,首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已经说明了,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3.答案:作者是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的:①政治上,“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②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③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④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⑤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秦始皇的功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即是秦始皇的暴政,作者详细写他的功业是为表现秦灭亡是由内因导致的观点张本。
4.答案:诸侯各国面对强秦被迫联合共同抗秦:①招纳天下人才,订立合纵同盟;②有贤明和具有政治远见的领导人,聚合九国的力量,一致对秦;③六国阵营,一时人才济济,有众多的谋臣出谋划策;有各方来的策士为各国诸侯沟通意见,有各国的良将统率军队。结果诸侯方面却彻底失败。作者竭力写反秦统一战线的强大是为了衬托秦国的不可战胜。这样,一可为下文陈涉与九国之师的对比埋下伏笔,二可为后文所谓“攻守之势异也”张本,这里说的是“攻”(天下)之势势如破竹,与后文陈涉起义后秦朝的兵败如山倒的“守”势相映成趣,彰显主题。
5.答案:作者按照如下思路安排论证:秦的逐步强大——秦统一中国——为巩固政权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陈涉起义——对陈涉实力的分析——分析秦灭亡的原因。文章对秦之兴、秦之亡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生动的记述,读者把秦的盛世转瞬即逝景况已深深印在脑中,对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已有认识,只是还未明确,最后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
6.答案:五个方面:①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②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③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④武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⑤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作用:(1)从各个不同的方位、角度、方面进行描写,使描绘的对象具有横向性、全面性;(2)增强语势,加强了论证力量,使整个文章如同惊涛飞瀑,一倾而出,不可阻挡;(3)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五代史伶官传序
长鸣的警钟
一个时代过去了,历史的烟尘消散在岁月的风中。曾经的铁与血早已从人们的记忆中悄悄溜走,不留痕迹。但总有目光敏锐的智者,在落满灰尘的如海史书中打捞出沉睡的史料,用深刻的思想从中解读出铁与血的教训,再一次敲响沉寂的警钟,给一个看似强盛实则虚弱的王朝以振聋发聩的警醒!同时,为我们敲响了人生之路上的警钟,阐释了“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不变的真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文 学 常 识
欧阳修 (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大力提倡古文,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以散文的造诣最高。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假如给我一个选择,让我生活在古代的话,我会选择宋代,更是北宋那个有你———欧阳修的时代。真想跨越千年的时光与你对饮,尽管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你不会介意,因为你有宽广的胸怀。你政治上不得意时,被贬为滁州太守。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好一般豁达。你曾号“六一居士”。
写 作 背 景
由于本文是借古讽今之作,所以,本文的写作背景应从“五代”和“北宋”两个角度把握。
五代,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代。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被伶官所惑,伶官得以重权在握。当叛乱四起时,拥有兵权的伶官史彦琼拒不发兵,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伶官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告诫北宋统治阶级要以史为鉴。这是由于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相 关 知 识

序,是文体的一种,有书序和赠序之分。序也称叙、引、导言、前言之类,主要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序文可放在诗文的前面,也可放在书的后面(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序有作者自己写的,也有请别人写的。前者如《〈呐喊〉自序》,后者如邹海滨请孙中山写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赠序是临别赠言,内容多推重、勉励之辞,和序的原意不尽相同。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既不同于一般的序言,也不同于赠序,它和《六国论》一样都属于史论,通过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道理,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
相 关 知 识
欧阳修名句
①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②羌管不须吹别怨。无肠更为新声断。
③去年绿鬓今年白,不觉衰容。
④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⑤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⑦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⑧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
关于忧患的名句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②人生识字忧患始。——苏东坡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的《泊秦淮》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一、自学预习
(一)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①哉!原②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④尔三矢,尔其⑤无忘乃⑥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⑦。其后用兵,则遣从事⑧以一少牢⑨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人事    ②原    ③矢     ④与    ⑤其    ⑥乃     ⑦庙    ⑧从事    ⑨少牢     2.翻译下列句子。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译文: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译文:                                     (3)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译文:                                     3.思考:第一段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答:                                     4.找出第二段有关箭的动词,这样写有何用意?得天下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又是为了什么? 答:                                           
(二)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
  方其系①燕父子以组②,函③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④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⑤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⑥本⑦其成败之迹⑧,而皆自于人欤?《书》⑨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⑩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 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系        ②组        ③函         ④仇雠        ⑤岂        ⑥抑         ⑦本        ⑧迹        ⑨《书》         ⑩逸豫         举         忽微         溺          也哉         2.翻译下列句子。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译文: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文:                                                                          3.思考:第三段分别写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在得天下的过程中,写了哪几件事? 答:                                                                          4.912年庄宗“系燕父子以组”,一仇已报;923年“函梁君臣之首”,再加916年打败耶律阿保机,三仇已报,建立后唐,当了皇帝,君临天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可以说是盛极一时,那么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表现盛的气势? 答:                                                                          5.庄宗926年身死国灭,仅仅三年国家就灭亡了,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庄宗亡国的? 答:                                                                          6.欧阳修得出了哪些历史教训,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答:                                                                                 
二、巩固自测
1.识记字音
(1)仇雠     (2)伶官    
(3)仓皇     (4)勖    
(5)遗恨     (6)沾襟    
(7)俳优    
2.一词多义
〈1〉实词
(1)盛
(2)困
(3)告
(4)微
〈2〉虚词

3.古今异义
(1)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古义:                                    
今义:                                    
(2)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                                    
今义: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                                    
今义: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古义:                                    
今义:                                    
(5)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古义:                                    
今义:                                    
4.词类活用
(1)负而前驱        
(2)而告以成功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乱者四应        
(5)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6)仓皇东出        
(7)一夫夜呼        
5.文言句式
(1)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2)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5)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中的“天命”“人事”的意思各指什么?这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答:                                    
                                    
                                    
                                    
2.参照李存勖的人生履历表,思考:李存勖灭敌建国用了十五年时间,而由盛到衰只用了三年,这一盛一衰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李存勖履历表
年代 年龄 事件
公元908年 23岁 接受三矢,继承父志
公元912年 27岁 系燕父子以组
公元923年 38岁 “函梁君臣之首”“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公元926年 41岁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答:                                    
                                    
                                    
                                    
3.简要分析本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答:                                    
                                    
                                    
                                    
4.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素材这样积累
满招损 谦受益
——读《五代史伶官传序》有感
一声“呜呼”,感叹于眨眼间的兴衰;曲终人散,结束了后唐王朝的家国梦;忧劳兴国,敲响繁华盛世的警钟;《五代史伶官传序》,谱写下那句至理名言——满招损,谦受益。
遥想李存勖当年,是何等的雄姿英发,自从在24岁袭得晋王之位先后攻燕国,破幽州,灭梁国。甚至于,“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是何等的壮阔,甚至于,“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但是,他没有继续忧劳,反而自满得意。于是骄奢不检宠爱伶人,导致最后被数十伶人围困,中流矢而亡,可见死得是多么的凄惨。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我们尽了全力去做了,我们就成功了。另外,对于任何事物都不能过于沉迷,因为那样会使我们变得困惑,愚钝。
忧劳不一定可以兴国,但逸豫一定可以亡身,所以,切记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过于放纵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满招损,谦得益。
走过历史的长廊,多少英雄因为过早的骄傲,最后虽剑在鞘却不能快一步拔出,孤军深入,却已遭四面埋伏,八面围攻;多少学士功成名就后弃书如草芥,官场奔波,戏场流连,再也不能言百姓之疾苦,从此遭天下人唾骂。
日升日落,溪水总是潺潺地流着,不论从山间跌入山谷,还是从石缝挤向石礁,它始终和着前进的步伐;而自满,就正是当溪水不再流动时,那一切静止不动的景象,如同一湾死水,臭臭的,满满的,了无生趣。
当追求的脚步骤然停止,人生便会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就像流水一样,停止不前,终会失去原来的色彩。溪水应该有无穷的动力,而人生的意义就是永不放弃!
《五代史伶官传序》里的庄宗李存勖沉迷伶人飘飘欲仙的乐曲里,他始终未料到亡国之音来得那么突然。如果说自满是人生旅途中的陷阱,是表面平静如镜,深处动荡不定的漩涡;那么谦虚则是通向希望城堡的捷径,是祸害来临时拯救自身的避风港湾。
居里夫人在艰难的科学道路上,从未停下脚步去静静品尝丰收的硕果。当她发现了第一克镭时,巨大的成就已使她闻名于世,她将获得很多很多,名利钱财或许将滚滚而来。可她依然没有走出实验室,依旧注视着分离镭的仪器,注视着那永不停歇的时钟。直到死神来临,她默默地倒下了。她用毕生精力发现了三克镭,燃烧了自己,温暖了人们。
满招损,谦受益。让我们都记住这一至理名言吧。读《五代史伶官传序》,用一颗清醒的心来面对一切,这或许就是《五代史伶官传序》给我们最大的收益吧。
谈“玩物丧志”
——读《五代史伶官传序》有感
浙江杭州市高级中学 金哲凡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欧阳修的一篇政论小文,讲的是后唐主李存勖,初登基时为报父仇,励精图治,终于手刃敌酋。一时间威风八面,不可一世,“举天下之豪杰,未有与之抗者”。可这位大英雄却耽于逸豫,宠信伶人,最后只落得个国破家亡、死于非命的下场。
悲哉,李存勖,九泉之下如遇夫差先生,当相对一哭矣!此二君皆玩物丧志者之典范也。一个玩伶人,一个玩美人,只玩得废寝忘食,“走火入魔”,把雄才大略、冲天之志都玩到了九霄云外,最后只玩出个国破身亡的结局。历代君王中玩物丧志者数不胜数,而普通人里玩物丧志者也比比皆是。玩赌博的丧家财,丧人格;沉湎于脂粉的丧豪气,丧志向;就是小孩子,也有贪玩把功课丢了的。可见“玩物”可以使人沉迷,沉迷而后“忘志”,“忘”得久了,即便要找怕也难了,实所谓“玩物丧志”。
可见,“丧志”多因“玩物”。那么,“玩物”是否就一定“丧志”呢?爱因斯坦曾说过:“拉琴于我思考大有裨益。”这哪里是“玩物丧志”?“玩物得志”差不多!怪哉,同为“玩物”,结果怎么大不相同呢?
这得从“志”说起。这个“志”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某种目标,二是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如李存勖、夫差之辈,在达到了某种目标之后,在外物的引诱下,就放弃了正确的人生态度,也没有树起新的目标,因此“丧志”。而爱因斯坦则相反,他坚持正确的人生态度,并靠着他不断建立起新的奋斗目标,虽玩物,不丧志。可见,玩物只是外因,关键在于“志”是否坚定纯洁。志向坚定纯洁,则玩物可以有助奋进;志向不坚定,则难免落得玩物丧志的下场。古今成败之事,都不违反这个规律。所以,我们批判“玩物丧志”,不仅是要约束“玩物”,更重要的是要坚定志向。有了坚定的志向,则无往而不胜,一点小小的“玩物”又能奈我何呢?一句话,坚定志向,就不怕“玩物丧志”。
五代史伶官传序
语言建构与运用
一、
(一)
1.答案:①人事:人的作为。②原:推其根本。③矢:箭。④与:赐给。⑤其:副词,表示祈使语气。⑥乃:你的。⑦庙:指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所。此处专指李克用的祠,同下文的“太庙”。⑧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⑨少牢:用一猪一羊祭祀。
2.答案:(1)国家的兴盛与衰败的道理,虽说是天意,难道不是人为的缘故吗?
(2)探究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3)赐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心愿。
3.答案: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还是在于人的所作所为)。
4.答案:明确:受、藏、请、盛、负、纳,从这些动词可以看出庄宗对父亲遗命的态度是:恭恭敬敬。说明得天下之不易和付出的艰辛。
(二)
1.答案:①系:缚。②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③函:匣子。此处用作动词,用匣子装。④仇雠(chóu):仇人。雠,与“仇”同义。⑤岂:难道。⑥抑: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或者”“还是”。⑦本:考察,探究。⑧迹:事迹,道理。⑨《书》:《尚书》。 ⑩逸(yì)豫:安乐。指李存勖喜好音律,宠用伶人,以至自傅粉墨,与伶人共戏于庭。 举:全,整个。 忽微:极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溺:沉湎、无节制。 也哉:语气词连用,表示反诘语气。
2.答案:(1)忧思劳苦可以使国家兴旺,贪图安乐会导致自身灭亡,这是客观的规律。
(2)祸患常常在微小的事上积累而成,而智勇的人却往往被他溺爱的人或物所困扰,难道仅仅是宠信伶人(才如此)吗?
3.答案:①系燕父子以组;②函梁君臣之首。
4.答案: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5.答案: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6.答案:教训: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启示:略。
二、
1.答案:(1)chóu (2)líng (3)huáng (4)xù (5)yí (6)jīn (7)pái
2.〈1〉答案:(1)①兴盛 ②装 ③旺盛 ④强盛
(2)①围困 ②困扰
(3)①告诉 ②祭告 ③禀告
(4)①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②悄悄地 ③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④如果没有
〈2〉答案:①副词,一定。 ②语气词,表程度,多么。 ③代词,他。 ④大概,表揣测语气。
3.答案:(1)古义:相当于“以至于”。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2)古义: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a.人情事理;b.人员的升调任免等事宜。
(3)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今义:a.做;投身到(事业)中去;b.按某种办法处理。
(4)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古义: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今义:a.获得预期的结果,跟“失败”相对;b.指事情的结果令人满意。
4.答案:(1)名词用作状语,在前面。 (2)动词用作名词,成功的消息。 (3)使动用法,使……兴;使……亡。 (4)形容词用作动词,作乱。 (5)形容词用作名词,才智勇气。 (6)名词作状语,向东。 (7)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5.答案:(1)判断句 (2)状语后置句 (3)状语后置句 (4)状语后置句 (5)被动句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天命”指古人把天当作神,称天神的旨意为天命。古人常把王朝的盛衰归之于天命。“人事”指与“天命”相对,政治上的得失。这里作者没有否定天命,但更强调人的主观作用。此乃全文的论点,起统领全文的作用。
2.答案: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存勖从公元908年接受三矢,继承父志,到公元923年灭梁建立后唐,共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对这十五年的记叙,欧阳修紧紧扣住“晋王三矢”的故事,写了受矢、请矢、还矢,勾画出了庄宗的忧劳。言语中充满对庄宗的盛赞,赞他牢记父志,敬对三矢;赞他胸怀大志,年轻有为。作者不禁感叹“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但就是这样一位英雄,只经过短短三年的时间竟然落得了“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最后被宠幸的伶人射杀的结局,作者此时又不禁发出了“何其衰也”的感叹。面对盛衰的变化人们不禁要探究其因,而作者在开篇就明确地表明了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强调了决定盛衰的关键是“人事”。
3.答案:论点:“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或“盛衰成败,由于人事。”(开宗明义)
论据: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实;《尚书》中的一句话“满招损,谦得益。”
论证方法:正反对比、引证法。文章以成功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失天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进行对比。
4.答案:本文采用对比论证,使阐述的道理更确凿可信,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论述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情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不仅突出了中心论点,使阐述的道理更加深刻透彻,而且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更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