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恩格斯首先是一位革命家。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具有为劳苦工人谋取自由和幸福的思想,并付诸批判虔诚主义和工厂主的斗争。如果说青年马克思是通过启蒙主义的教育,立下从事“为人类谋幸福”高尚职业的远大抱负的话,那么青年恩格斯则是通过对劳苦工人贫困生活境遇的社会调查,树立起“为人类谋取自由和幸福”的崇高理念和抱负。同马克思一样,恩格斯毕生都把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共产主义事业作为使命和担当。
今天,当曾经歃血为盟两肋插刀的朋友之情被解释成朋友是用来被插两肋的,马恩二人的友情,再次告诉你,世界上还有个词叫“兄弟”!列宁说,马恩两人的友谊超过人类历史上关于友谊的一切传说!1895年8月5日,恩格斯溘然长逝。他用自己的一生完美演示了什么是“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文 学 常 识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德语:Friedrich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经济支持。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遗留下的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众望所归地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
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马克思逝世后,他承担整理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第二、三卷)的工作,还肩负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反杜林论》等。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病逝世。
恩格斯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享有与马克思同样的崇高地位。他在同马克思为工人阶级解放事业携手战斗的半个世纪里,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已载入史册。
写 作 背 景
马克思逝世之后,一些资产阶级理论家歪曲了马克思的观点,篡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马克思关于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的观点歪曲为“经济决定一切”,经济是制约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造成当时德国青年极大的思想混乱。有不少人写信向恩格斯请教,大学生瓦尔特·博尔吉乌斯就是其中一位。本篇课文是恩格斯写给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一封回信,信中澄清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
相 关 知 识
科学与文化论著
所谓论著,就是带有研究性的著作。科学与文化论著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论文、著作,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科学论著,主要由分析推理而得,往往具有抽象性;二是自然科学论著,主要通过实验研究而得,往往具有实证性。本单元所选文章属于社会科学论著,在选择性必修下册课本中另设有一个自然科学论著的单元,共同承担课程标准规定的“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任务群的目标任务。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与阶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诉求是阶级冲突的主要着力点。马克思的历史观点交叉了社会学研究与历史研究,从阶级入手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1.识记字音
惰性 撰写 障碍
虔诚 阐述 庸人
轴 解
2.识记字形
疲bèi 沿xí
独cái guàn 输
编zuǎn bàn 演
枯zào 开pì
3.掌握词语
(1)归根到底:
例句: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
(2)多愁善感:
例句:他们都把剑云看作一个多愁善感的书生。现在她才知他竟是如此的慷慨。
(3)奴颜婢膝:
例句:书报检察官蛮横地查封人民报刊,肆意践踏法律和民众意志,妄图使好报刊成为普鲁士政府奴颜婢膝的应声虫。
(4)精疲力竭:
例句:第一个夜班值下来,精疲力竭的郭文萍贴身的衣服全部湿透,脱下的短袖,轻轻一拧,汗水成股地流下。
4.词义辨析
(1)字斟句酌·咬文嚼字
字斟句酌: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慎重。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
相同点:都有斟酌字句的意思。
不同点:“字斟句酌”强调仔细,“咬文嚼字”强调过分。前者含褒义,用来称赞;后者多含贬义,用以嘲讽。
例句:①古今中外的著名诗人,于诗歌创作的过程当中,莫不 ,反复修改,体现了对诗歌艺术的不懈追求。
②学习文件不能只 ,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2)界限·界线
界限:不同事物的分界;尽头处;限度。
界线:两个地区分界的线;不同事物的分界线;某些事物的边缘。
相同点:都有表述“不同事物的分界”的意思。
不同点:“界限”多用于抽象事物,“界线”多用于具体事物。
例句:①人们现在已经明确,新冠病毒是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但是其中具体的传播路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这有助于了解病毒是如何打破物种 ,传给人类的。
②过去由农户单独种植的小块田地,如今打破了地块 ,被改造成了连片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种植耕地。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1.这封信中,恩格斯提出了两点不应当忽视的问题,请概述这两个问题。
答:
2.恩格斯是如何解读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
答:
3.恩格斯是如何解读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
答:
4.本文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概述。
答:
5.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举出两种予以简要分析。
答:
6.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严密、准确,请赏析下列各句的语言特色。
(1)我们把经济条件看作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发展的东西。而种族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因素。不过这里有两点不应当忽视……
答:
(2)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
答:
(3)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答:
(4)请您不要过分推敲上面所说的每一句话,而要把握总的联系;可惜我没有时间能像给报刊写文章那样字斟句酌地向您阐述这一切。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素材这样积累
1.在教材中提炼
恩格斯在给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回信中指出: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
结合刘邦和项羽,谈谈你对“伟大人物”出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
点拨:(1)所谓伟大人物,是指为了完成某种历史任务而出现的、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的杰出者。伟大人物的出现,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在楚汉之争中取得最后胜利的刘邦就是这样一位偶然性与必然性统一的伟大人物。比如,刘邦的出身、起家,及至鸿门宴脱险、夺取关中先入咸阳等,充满了偶然性,稍有差池结果便会大相径庭。但不能把这些偶然因素绝对化、神秘化,偶然性的背后,是必然性在起决定作用。刘邦能最后胜出,是具有必然性的。因为刘邦审时度势、知人善任,实行的方针、政策受到了广大士兵和人民的拥护,特别是得到了当时秦人的拥护,他的胜利是大势所趋,必然性使然。而项羽的失败也是必然的,因在刘邦成功的必然性因素方面,项羽大多相反,最后只能落得众叛亲离的结局。
(2)偶然性表明的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有可能出现、也有可能不出现的趋向。“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从“胜败乃兵家常事”的角度立论,用大胆的假设与推理来揭示历史的发展可以是另外一种情形,“已然的”未必就是“必然的”。从当时形势看,刘邦虽然战胜项羽,但项羽的巨大影响仍在,刘邦并没有取得全局的最后胜利。其实,项羽与刘邦一样都是反抗暴秦的英雄,没有说谁胜就是应该的,是正统的。设若项羽拥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或许会改写历史。
2.在名句中选择
(1)有所作为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3)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4)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
(5)我认为倾向应当是不要特别地说出,而要让它自己从场面和情节中流露出来。
(6)生活越紧张,越能显示人的生命力。
(7)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
(8)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9)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10)维系家庭的纽带并不是家庭的爱,而是隐藏在财产共有关系之后的私人利益。
(11)现代的命运,取决于青年人崇高而奔放的激情。
素材这样运用
例证法
例证法(举例论证)就是举出事例做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摆事实”的方法。这种列举事实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其原理如同逻辑推理的归纳法。“事实胜于雄辩”,利用事实论证最具说服力,所以例证法是运用最为广泛的论证方法。
运用例证法,首先,是所选事例要真实、确凿、典型、新颖。其次,概述事例要简洁,突出事例中与要证明的论点关系密切的方面。最后,要注意揭示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点明事例之所以证明论点的地方。
迁移练笔
请以“磨难”为话题,运用例证法,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
示例:
有时候,磨难恰恰是一种历练,能让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困境中创造出不朽的乐曲,撼人心魄,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打击,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写出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耻辱中挺直腰杆,写成《史记》,汗青溢彩,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羞辱讥讽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成为一代“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黯然退出体坛,却能另辟天地,成功开创新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全国,走向世界,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磨难,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人生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来说,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场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就是另一片蓝天。
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
内容简介
恩格斯以唯物史观阐释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由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炸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恩格斯根据摩尔根对美洲印第安人社会的研究,补充他本人对古代罗马、希腊和日耳曼人社会的研究材料,论述了人类早期原始社会阶段和奴隶社会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后来科学考古的发现也证明了恩格斯的基本论点是正确的。
在本书中,恩格斯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人类史前各阶段文化的特征、早期的婚姻和从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几种家庭形式,指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恩格斯根据大量史料,阐述了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和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揭示了国家的起源、阶级本质及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指出国家和阶级、私有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而且日益与社会异化的特殊公共权力,其作用是协调各阶级的矛盾。国家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阶级的消亡而消亡。本书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国家的重要成果,它科学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阶级的起源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
主要观点
国家绝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确切地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在历史上的大多数国家中,公民的权利是按照财产状况分级规定的,这直接地宣告国家是有产阶级用来防御无产阶级的组织。在按照财产状况划分阶级的雅典和罗马,就已经是这样。在中世纪的封建国家中,也是这样,在那里,政治的权力地位是按照地产来排列的。现代的代议制的国家的选举资格,也是这样。但是,对财产差别的这种政治上的承认,绝不是本质的东西。相反地,它标志着国家发展的低级阶段。国家的最高形式,民主共和国,在我们现代的社会条件下正日益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它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最后决定性斗争只能在其中进行到底的国家形式,——这种民主共和国已经不再正式讲什么财产差别了。在这种国家中,财富是间接地但也是更可靠地运用它的权力的。其形式一方面是直接收买官吏(美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另一方面是政府和交易所结成联盟,而公债越增长,股份公司越是不仅把运输业而且把生产本身集中在自己手中,越是把交易所变成自己的中心,这一联盟就越容易实现。最后,有产阶级是直接通过普选制来统治的。只要被压迫阶级——在我们这里就是无产阶级——还没有成熟到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这个阶级的大多数人就仍将承认现存的社会秩序是唯一可行的秩序,而在政治上成为资本家阶级的尾巴,构成它的极左翼。但是,随着被压迫阶级成熟到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它就作为独立的党派结合起来,选举自己的代表,而不是选举资本家的代表了。因此,普选制是测量工人阶级成熟性的标尺。在现今的国家里,普选制不能而且永远不会提供更多的东西;不过,这也就足够了。在普选制的温度计标示出工人的沸点的那一天,他们以及资本家同样都知道该怎么办了。
所以,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现在我们正在以迅速的步伐走向这样的生产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这些阶级的存在不仅不再必要,而且成了生产的真正障碍。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正如它们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
评断
“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财富的增长是如此巨大,它的形式是如此繁多,它的用途是如此广泛,为了所有者的利益而对它进行的管理又是如此巧妙,以致这种财富对人民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人类的智慧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了。然而,总有一天,人类的理智一定会强健到能够支配财富,一定会规定国家对它所保护的财产的关系,以及所有者的权利的范围。社会的利益绝对地高于个人的利益,必须使这两者处于一种公正而和谐的关系之中。只要进步仍将是未来的规律,像它对于过去那样,那么单纯追求财富就不是人类的最终的命运了。自从文明时代开始以来所经过的时间,只是人类已经经历过的生存时间的一小部分,只是人类将要经历的生存时间的一小部分。社会的瓦解,即将成为以财富为唯一的最终目的的那个历程的终结,因为这一历程包含着自我消灭的因素。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
第1课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duò zhuàn ài qián chǎn yōnɡ zhóu zhòu jiě xiè
2.答案:惫 袭 裁 灌 纂 扮 燥 辟
3.答案:(1)归结到根本上。
(2)形容人感情脆弱,容易发愁或感伤。
(3)卑躬屈膝、奉承巴结的样子。
(4)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
4.答案:(1)①字斟句酌 ②咬文嚼字
(2)①界限 ②界线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恩格斯提出的两点不应当忽视的问题如下,①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②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史。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通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
2.答案:(1)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2)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关系和奴役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3)在经济关系中还包括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4)当然还包括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
3.答案:(1)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这并不是说,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而是说,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2)并不像人们有时不加思考地想象的那样是经济状况自动发生作用,而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的、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是在现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4.答案:首先,阐明了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其次,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它们之间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再次,分析了历史发展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阐明了伟大人物在历史上出现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最后,归结到要正确理解历史就必须注重经济史的学习,学会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
5.答案:(1)举例论证。“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这一点可以由下面的事实来证明:每当需要有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恺撒、奥古斯都、克伦威尔等等。”这里使用了举例论证,证明伟大人物的出现是偶然的(尤其是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纯粹是偶然的),但其出现又是必然的,如果把这个人去掉,则会有另外一个人出现来代替他。
(2)比喻论证。“如果您画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是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就越是同后者平行而进。”这里使用了比喻论证,把偶然性比作“曲线”,把必然性比作“曲线的中轴线”,强调曲线始终围绕着中轴线上下摆动,偶然性总是表现着必然性。
6.答案:(1)观点提出鲜明有力,不蔓不枝;“归根到底”言辞准确,语气恳切;“不过”巧妙引起转折,引人思考。
(2)“但是”“并不是”“只有”“才”等关联词语的使用,使表达的意思跌宕起伏,但又缜密严谨,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体现了社会科学论著的语言特色,也显示了恩格斯高超的理论思维水平。
(3)运用比喻,把“经济关系”比作“红线”,贯穿于社会历史的进程中,直观恰当,生动形象。
(4)“请您”“可惜”“向您”等词语的使用,体现了恩格斯对青年朋友的真诚尊重和殷切期望。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站在方法论的高度,直指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决议的某些重大判断,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第二次认识飞跃。恰逢改革开放四十四周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创作五十九周年,有关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争论不绝于耳,理论界甚至因此出现了认识撕裂。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再次发问:人的正确思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文 学 常 识
毛泽东,生平及作品等相关介绍请参见《改造我们的学习》。
写 作 背 景
1963年5月2日,毛泽东在杭州召集部分政治局委员和大区书记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讨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会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要求全国各地把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放在首要位置去研究,并且就有关工作,订出计划,全面部署,抓紧时机,在不误生产、密切结合生产的条件下,分期分批地有步骤地推行,争取在两三年内全部办到,并力求办好。1963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发布前,毛泽东在该文件前面加写了具有前言性质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一大段内容,提出应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强调学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要性,提出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或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相 关 知 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它首先表现为可知论。可知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从而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的基本前提是反映论。反映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独立存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它还表现为实践论。在人类认识史上,实践论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它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强调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辩证法,表现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即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表现在认识过程中,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多次反复、无限深化的过程。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1.识记字音
削
2.词义辨析
(1)反映·反应
反映:①物体的形象反着映射到另一个物体上;②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③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④通常指机体接受或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人的心理(感觉、表象、观念、概念、情绪、愿望、意志等)是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反应:①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②化学反应;③原子核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④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相同点:二者都有“引起相应表现”的意思。
不同点:“反映”指把实质表现出来,或把情况、意见等告知另一方。它除了用作动词之外,还可用作名词。“反应”指受到刺激后相应的活动状态。或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且只能用作名词。
例句:①他把情况向上级部门 。
②他的演说引起了听众不同的 。
(2)往往·常常
往往: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常常:表示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
相同点:二者都有“次数多”“经常发生”的意思。
不同点:“往往”强调某种情况普遍存在,很少例外,是对规律的总结。
“常常”强调次数多,不一定有规律性或推论性。
例句:①休息的时候,他 去公园散步。
②他 帮助别人。
3.词语积累
滔滔不绝:
特别提醒 “滔滔不绝”与“口若悬河”都可用来形容话多,说个没完,但两者的感彩不同:“滔滔不绝”是中性成语,而“口若悬河”是褒义成语,形容说话像瀑布流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1.请根据文章内容,辨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答:
2.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为什么比第一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什么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
答:
3.本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答:
4.文本特色
语言准确生动 说理无懈可击
(1)用词准确贴切,逻辑清晰严密。
所谓准确,从语言本身来看,就是用词贴切,造句合乎语法习惯,说话有层次;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就是概念明确,判断正确,推理具有逻辑性。文章开头写道:“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这里用了两个“只能”,起限制作用,说明“人的正确思想来自社会实践”这一途径是唯一的,论断非常肯定,特别是后一个“只能”,进一步具体说明了人的正确思想来自社会实践的道理。
又如“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这句话中的“正确思想”的含义较广,拥有不同世界观的人,或世界观相同但站的角度不同的人,对“正确思想”这一概念的理解肯定是不同的,这里如果不说清楚,就会给人以模棱两可的感觉。作者在此用了“代表先进阶级”这个定语,使“正确思想”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确,使读者能准确理解、把握作者所要讲的道理。句中的“一旦”对“被群众掌握”起限制作用,强调“正确思想”变成“物质力量”的重要条件。
(2)语言通俗易懂,说理无懈可击。
本文的语言通俗,用词形象,句式灵活多变。如文章开篇用三个设问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这三个句子批判了认识论问题上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论述了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正确认识的来源。语言通俗易懂,巧用设问句,引人深思,催人警醒。又如“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中,“滔滔不绝”“大块”“他觉得是个怪问题”等语言,作者情感的褒贬跃然纸上。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素材这样积累
课内素材
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批评了有些同志“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对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理解”的行为。“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觉得不可理解”的背后,也许是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心理。一个人只有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勇于学习和实践,不骄不躁,学品才靠得住,人品才立得稳。
【适用话题】 “谦逊好学”“敢于承认不足”“勇于实践”等。
课外素材
毛泽东经典语录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素材这样运用
讽刺与幽默,四两拨千斤
毛泽东的文章虽然大都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生成的严肃重要的指示、讲话、决定、社论等,但是并不死板,并不压抑。透过硝烟,我们在毛泽东的文章中随处可见其对敌人辛辣的讽刺和对自己人的幽默。讽刺和幽默都是一种轻松心理的表现,是一种举重若轻的谈话艺术。我可以用十二分的力打倒你,但我不用,我只用一根银针轻刺你的穴道,你就酸痛难忍、哭笑不得、仆身倒地,这是讽刺;我可以长篇大论地阐述一个问题,但我不用,我只用一个笑话就妙解其理,让你在轻松愉快中茅塞顿开,这是幽默。总之,这两种四两拨千斤的讲话艺术,是一位领袖对自己的事业、力量和韬略充满信心的表现。
先看他的讽刺。
针对国民党不敢发动群众抗战的行为,他说:可是国民党先生们啊,这些大好河山,并不是你们的,它是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聚族处于斯的可爱的家乡。你们国民党人把人民手足紧紧捆住,敌人来了,不让人民自己起来保卫,而你们却总是“虚晃一枪,回马便走”,据说这是“磁铁战术”,实际则是永远抛弃主动权,永远不要人民的战术,人民已经看穿你们这个“西洋景”了。
辽沈战役中,敌军大败,他这样为新华社写消息:从十五日至二十五日十一天内,蒋介石三至沈阳,救锦州,救长春,救廖兵团,并且决定了所谓“总退却”,自己住在北平,每天睁起眼睛向东北看着。他看着失锦州,他看着失长春,现在他又看着廖兵团覆灭。总之一条规则,蒋介石到什么地方,就是他的可耻事业的灭亡。
再看他的幽默。
毛泽东一生担军国之重任,不知经历了多少危急关头,面临过多少艰难局面,但是在他的笔下,他常常是对此付之一笑,用幽默轻松化之。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苦难历程,他却乐观地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这样大的理论问题,1956年,毛泽东曾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发表讲话,他说:搞社会主义,不能使羊肉不好吃,也不能使南京板鸭、云南火腿不好吃,不能使物质的花样少了,布匹少了,羊肉不一定照马克思主义做,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羊肉、鸭子应该更好吃,更进步,这才体现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进步,否则我们在羊肉面前就没有威信了。社会主义一定要比资本主义还要好,还要进步。
尖锐的讽刺,见棱见角,说明他眼光不凡,总是能看到要害;轻松的幽默,不慌不忙,体现了他的睿智与宽容。
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满招损,谦受益
谦逊,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仰望灿烂的历史星空,从“满招损,谦受益”,到“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再到“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中华文明留下了诸多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都在强调谦逊的意义,警示人们提防自满。
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认为,锋芒毕露才是真性情,谦以待人则是虚与委蛇的表现。比如,有的人渲染“过分谦虚就是虚伪”,也有说辞指出“讲谦虚就是不求上进”。其实,谦逊与虚伪之间的界限,在于是否真诚;谦虚与上进也并不矛盾,两者并存才能相得益彰。古人云:“诚于中,形于外。”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是很难隐藏的,内心如果真诚,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于言行举止之间。这种由内而外、发自内心的谦逊,自会赢得人们的好感。
谦逊既是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睿智的处世方式。对于正在事业中打基础、求发展的年轻人来说,保持谦逊尤为重要。有些年轻干部做事有激情、有劲头,但缺乏阅历,容易盲目自信。有的还存在高人一等、胜人一筹的想法。事实证明,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基层干部,才是能体恤群众、尊重群众、虚心求教、平等待人的干部。面对人民群众,只有保持谦逊的态度,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建立起工作的威信,履行好相应的职责。
可见,谦逊既体现着道德修养,也是一种可贵的工作品质。对年轻的基层干部来说,要想干出好成绩、博得好口碑,就当摒弃不良心态,脱下“西装”换“农装”,脱下“皮鞋”换“布鞋”,摘下“官帽”戴“草帽”,把腰身弯下去,让身子沉下去。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寻常农家,坐坐百姓的热炕头,听听群众的心里话,以谦逊的态度、谦和的口吻与群众打交道。通过真心实意、情真意切的沟通交流,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与真实愿望,从感情上接近基层、融入群众。只有努力葆有谦逊的品格,才能拥有“海绵吸水”的强大力量,才能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天地中有所作为。(有删改)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xuē xiāo
2.答案:(1)①反映 ②反应
(2)①往往 ②常常
3.答案: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没完没了。多形容话多,说起来没完没了。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 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内部联系
以直接感受性为特点 以抽象性和间接性为特点
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包括感觉、知觉、表象) 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2.答案:要想证明从实践中得来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必须把它再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看它是否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因此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一是因为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证明从第一次飞跃中得到的认识正确与否;二是因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也即认识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
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表现都有一个过程,而人的认识因为受到历史条件和已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即使对已暴露出来的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也不一定能完全把握,因此正确的认识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
3.答案:文章开头提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的问题,结尾部分用“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来呼应。文章开头说,“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结尾用“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来呼应。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的结束语,又是与开头“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相呼应的。第2课 改造我们的学习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够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震撼:一个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是人类崇高的精神境界。那些绽放着生命华彩的壮美篇章能够穿越历史的风云,不断照耀着我们,引领着我们不断去追寻人生的最高境界,明了生命的短暂历史而最终获得永生。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文 学 常 识
毛泽东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他常对人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即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
他把此话当真,此话也果然成真。后来的实际情形,无论是人格气质,还是功业贡献,都是如此。
写 作 背 景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左”倾和右倾的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领导者不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而是从主观臆断出发,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遵义会议后虽然曾对左、右倾的错误进行了纠正,但由于当时处于战争条件下,形势变化快,对这些错误思想的根源一直没来得及进行清算,机会主义和教条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党内还存在着,对党的正确路线的执行有很大干扰。抗日战争爆发后,新党员大量增加,许多人出身于小资产阶级,思想还没有彻底转变,这也对党的思想作风产生了一定的不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纯洁党的作风,清算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影响,提高党的战斗力,党在1941年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对全党和全体干部进行一次深刻的马列主义教育。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做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作为整风的指导文献。《改造我们的学习》主要是针对党内在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在文中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阐述精辟透彻,论证充实有力,不但在当时整风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就是针对今天的理论学习仍有指导意义。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马克思
相 关 知 识
教条主义
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普遍意义上讲,教条主义就是不分析事物的变化、发展,不研究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只是生搬硬套现成的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
社会科学方面教条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主观与客观相脱离,轻视实践,轻视感性认
识,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的书面个别词句当作僵死的教条,生搬硬套,拒绝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式主义地、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而不将上级指示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理,曾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1.识记字音
肤浅 谆谆
逻辑 谬种
有的放矢 华而不实
钦差 竹笋
臆造 滥调
琢 剥
塞 差
2.识记字形
3.词义辨析
(1)收集·搜集
收集:使聚集在一起。
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
相同点:都有“把不在一起的事物集中起来”的意思。
不同点:两者侧重的方面不同。“收集”侧重于“收”,即收拢,对象是现成的事物。“搜集”则侧重于“搜”,即搜寻,对象是需要到处寻找的事物。
例句:① 邮票是他的业余爱好。
②他多年来潜心 文物。
(2)前仆后继·前赴后继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
相同点:都有“后面的紧跟前面的,勇往直前”的意思。
不同点: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前仆后继”侧重表现的是一种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而“前赴后继”没有“倒下牺牲”的意思,它侧重表现的是一种敢于战斗、奋勇向前的英雄气概,强调连续不断。
例句:①无数革命先烈 ,英勇牺牲,他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②在战斗中,我军战士 ,奋勇攀登,抢先占领了制高点。
(3)生吞活剥·不求甚解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不求甚解: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相同点:都有“不透彻”的意思。
不同点:“生吞活剥”强调对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不求甚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例句:①有的学者仓促搜集材料,却没有将上下文看清楚,这真是一种 、断章取义的行为。
②儿童背诵古诗时, 也有益。让儿童在背诵古诗之前完全理解古诗的意思是不可能的,如果非要强加给他们,反而会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
4.词语积累
(1)可歌可泣:
(2)闭塞眼睛捉麻雀:
(3)瞎子摸鱼:
(4)粗枝大叶:
(5)夸夸其谈:
(6)一知半解:
(7)漆黑一团:
(8)等闲视之:
(9)哗众取宠: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1.就全文来看,能否将本文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改造”替换为“改进”或“改善”?
答:
2.本文在论证结构、论证方法上有何特点?请举例简要分析。
答:
3.本文的第二部分已经谈到“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第三部分为什么还要“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请简要分析。
答:
4.在本文的第三部分中,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
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开展学习活动,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过《改造我们的学习》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学习观?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素材这样积累
课内素材
《改造我们的学习》巩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党内外的阵地,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中国共产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现在看来,这些作用和影响,不仅在当时是巨大而重要的,而且在现在乃至将来也是长远而深刻的。
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和笃实力行。我们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是一次次重大而生动的学习和实践。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首要解决的是学习问题,主要指:①一知半解的态度要改造;②脱离实际的态度要改造;③生吞活剥的态度要改造;④夸夸其谈的态度要改造。我们有时候缺乏科学、认真的态度,把学习当作自己装点门面的途径,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以上种种学习态度上的不良表现,在各个时期、在每个人身上,都可能会有所表现,稍不注意,不注意纠正,就会愈演愈烈,最终会影响一个人、一个单位,甚至还会影响一项事业。
【适用话题】 “学习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理论要结合实际”“学习要有科学的态度”等。
课外素材
有关实践的名言集锦
(1)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费尔巴哈
(2)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毛泽东
(3)知识是珍宝,但实践是得到它的钥匙。——托马斯·富勒
(4)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廖沫沙
(5)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列宁
(6)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达·芬奇
素材这样运用
毛泽东:学习一定要学到底
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向全党要求: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自己懂了一点,就以为满足了,不要再学习了,这满足就是我们学习运动的最大顽敌,今天开会后要把它克服下去。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依靠学习不断地发展壮大。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解决“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的本领恐慌症。毛泽东强调: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为此,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要加强学习,建立学习制度。中共中央专门成立了干部教育部,统一领导学习运动。
如何学习?毛泽东强调“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到底”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端正学习态度,学习要靠“挤”和“钻”。工作忙和看不懂都是不好学的借口。当时延安学习运动期间,中央要求各级干部每天必须挤出两小时来学习。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各级干部一星期必须挤两个半天,有计划地读书学习。
其次,在学习内容方面,要尽量“学到底”。毛泽东认为,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天书”。读有字的书要做到“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读无字的书就要在实践中学,特别要在群众实践中学习。
最后,“学到底”还表现在“活到老,学到老”。延安时期,常有领导干部以年纪大为由,认为学习没有希望。毛泽东认为这种想法非常不对,“人到五十五,才是出山虎”,真正的学问是要在“无期大学”里点滴积累起来的。
(有删改)
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如果用这样的方式来理解毛泽东,他的心路或许是——最慷慨激昂的时候,是青年时代激扬文字。最艰难困顿的时候,是引兵井冈山和驰骋赣南。最郁闷痛苦的时候,是在中央苏区受到排挤和打击。最惊心动魄的感受,是万里长征。最高兴的事情,是解放战争和农业合作化运动。最亢奋探索的时候,是在20世纪50年代。最悲患忧虑而又孤独的时候,是“文化大革命”后期。
他常对人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即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他把此话当真,此话也果然成真。后来的实际情形,无论是人格气质,还是功业贡献,都是如此。
“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如果说还是有几分书生意气的豪言壮语的话,那么,《沁园春·长沙》,则以一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告别了过去,为过去的书生意气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刀光剑影中奔突的诗人毛泽东,不只是战场的亲历者,不只是一般的战场指挥者,作为一方的统帅,他常常还是整个战役的导演者、策划者。于是他有了和古代战争诗人不同的感受——“枯木朽株齐努力”,不同的视野——“七百里驱十五日”,不同的气魄——“横扫千军如卷席”,不同的诗趣——“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毛泽东一生拥有着奇情壮志,并在奇情壮志的策励下,一路前行。学生时代,他要“指点江山”!大革命时,他问“谁主沉浮?”创建苏区,他“征腐恶”、缚鲲鹏!漫漫长征,他缚苍龙、裁昆仑!解放战争,他“过大江”“追穷寇”!胜利以后呢?他“送瘟神”“换新天”“驱虎豹”“争朝夕”……
深度阅读
中华农奴翻身求解放蓝图的设计、论证、践行和诗意解读人
——毛泽东微传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湘潭县韶山冲。字润之,笔名子任。父亲毛贻昌是富裕农民,母亲文七妹是普通农村妇女。
为人民,谋幸福。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在起义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和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4年国共合作后当选国民党第一、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曾任国民党中宣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11月,任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7年8月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口号,领导秋收起义,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任军长。开创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
反围剿,历长征。1930年5月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1931年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1933年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30年年底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的多次“围剿”。王明“左”倾排斥毛泽东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中央领导地位。10月到达陕北,结束长征。
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1943年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生产运动,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
驱内虏,建新国。1945年8月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内战,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同周恩来、任弼时转战陕北,指挥西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1947年在以他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1949年4月渡长江以后的作战,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年3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到城市,号召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1959年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1945年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起至1976年逝世为止,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
1960年冬—1965年,在他领导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纠正错误,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笔杆子,开纪元。主要著作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收入《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中。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他被人民尊称“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毛泽东的文化既是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也是宇宙规律、生命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更是前无古人地提升人们综合素质的哲学智慧。毛主席的文学创作凸现于气势磅礴的诗词中、缜密论证的论文中。开实事求是一代文风,展为人民服务的核心风采,抒中华民族自信豪情,是毛主席对中国现代文学无与伦比的贡献。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阅读提示
“为人民服务”是适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思想。这句话原本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的演讲时说的一句话。张思德生前是中央警备团战士,1933年参加革命,任劳任怨。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山中烧炭,炭窑崩塌,因奋力将队友推出窑外,自己被埋而牺牲。毛泽东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再一次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从毛泽东当时所提出的要求来看,应当说,这是对革命军队新四军和八路军的要求,是对广大革命工作者的要求,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履行职业职责的精神动力和衡量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宗旨的高度概括语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被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为座右铭和行动口号加以使用。
原文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思考与研讨
文章主要写了五方面内容:一、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党的宗旨);二、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死的意义);三、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误的精神(是非判断);四、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具体做法);五、用开追悼会的方式使整个人民团结在一起(形成制度)。读完全文,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思想理念的认识。
第2课 改造我们的学习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fū zhūn jí miù shǐ huá qīn sǔn yì làn zhuó zuó bāo bō sè sāi sài chà chā chāi cī
2.答案:辑 缉 楫 揖 谬 缪
3.答案:(1)①收集 ②搜集
(2)①前仆后继 ②前赴后继
(3)①生吞活剥 ②不求甚解
4.答案:(1)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比喻盲目办事,毫无目的。
(3)比喻盲目行事,没有明确的目标。
(4)形容不细致,做事粗心大意。
(5)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6)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7)①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儿光明;②形容没有一点儿希望;③形容一无所知;④形容一无是处。
(8)当作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
(9)用浮夸的言行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不能。“改进”“改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改造”是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改造”的程度重于“改进”“改善”,反映出毛泽东对当时的学风极为不满,对教条主义深恶痛绝,而且这不是个别现象,用“改造”表明程度深,范围广,希望彻底改变学风,否则革命事业就难以前进。
2.答案:论证结构清晰明了。文章在简短的引论部分提出了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主张”;本论部分(文中的一、二、三)阐明了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结论部分(文中的四)是关于改造学风的几项“提议”。
论证方法丰富多样。一是对比论证。正反对比,是非分明,说服力强。对比是一种鉴别事物的有效方法,通过对照,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旗帜鲜明,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本文在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甚至句中都采用了正反对比法。通过对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条理清晰。比如,文章的第三部分运用了典型的对比论证,把主观主义的学习态度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从表现、特点等方面逐一加以对照,揭示了主观主义的危害,论证雄辩有力。另外,文章的第一部分谈取得的成绩是从正面来论证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性,而文章的第二部分谈缺点则是从反面来论证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必要性,这也是一种对比。
二是举例论证。文中常引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如文章本论的第一部分在提出论点之后,作者便用二十年来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学习和发展等概括性的事例作为论据论证论点。本论的第二部分在论证“还有很大的缺点”时,列举了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三个方面的情形,也是用概括性的事例来论证的。在后面接着论证主观主义学风使“理论和实际分离”时,则列举了“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等典型事例,使论证充分有力。
三是引用论证。作者在列举事例的同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有时还引用革命导师的论断来加以论证。如本论的第三部分,为了强调客观实际的重要性,作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在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时,作者则引用了斯大林关于“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的论述,从而增强了论证效果。
3.答案: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对比中强化论证,使之更充分、更深入。文章的第二部分只是谈了党内存在的缺点和相关现象,还没有深入地挖掘这些缺点及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第三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剖析,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并运用对比论证将主观主义的态度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对照,旗帜鲜明,突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
4.答案:为契合政论文语体的要求,本文在选用句式方面表现出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的特点。
①多用表述严密的长句。这一部分长句、短句都有,但与文艺语体相比,长句出现的频率较高,这些长句包括比较复杂的单句和有多个分句的复句,结构都是准确而严密的。复杂的单句如“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主语“这副对子”省略,谓语是“像不像”,“对于……”这三个介词短语做状语,此外,还有一个插入语“你们看”)。复句如“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如果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既不是‘头重脚轻根底浅’,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这两句都是有着多个分句的二重复句,关联词语都用得极为确切)。
②语句灵活。作者根据论述的需要,在句类和句式的选用安排上显得灵活自如、富有变化。例如,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有一副对子……”),交替使用了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语气不断变化,既令人信服又具有感染力。又如,“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几句,句式灵活多变,而变化之中又寓有整齐(安排了两组对偶句)。所有的这些,都完全符合政论文语体的主要特点。
5.答案:观点一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面对跨世纪的宏图和历史赋予的重任,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更要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有的放矢的态度”的迫切性。我们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不是成为一个只拥有一纸文凭,而没有真才实学的学生。
观点二 树立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求知求学必须讲究实证,求索真相,踏踏实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从校园到社会,各种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放眼今天的校园,考试作弊、学风浮躁、作业抄袭等现象十分突出。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教育中倡导严谨的学风,还需要进一步弘扬踏实做事、诚信做人的重要品质。第3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短短六千字,激荡四十年
时间定格在这一刻。
中国上百台印刷机转动,不同的报头之下,出现了同一个标题;校园的阅报栏前挤满年轻的面孔,无数学子闻风而至,阅读同一篇文章;千百人重新铺展稿纸,千百支笔重新抖落尘埃,准备书写同一个主题;被一种沉重的沉默笼罩的中国大地,随着第一声响动,忽然爆发出轰鸣。
这是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回到1978年的历史现场,透视这场思想理论界的大事件,马克思的名言再次成为最好的总结。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文 学 常 识
作者作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署名为“《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主要作者为胡福明。
胡福明,1935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5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学习,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78年5月11日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央党校、光明日报社的同志参与修改),这篇文章获《光明日报》优秀论文特别奖、江苏省1979-1984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胡福明的论著有《苏南乡村企业的崛起》《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苏南现代化》《中国县域经济学》等。
作品简评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论的意义太大了,它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既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个重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又是党的建设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自我教育运动。
——新华网
“会议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对于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1978年12月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写 作 背 景
春雷第一声
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举国欢腾,人心思变,百业待举,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错误方针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
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同志多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同志在党内、政府和军队中的全部领导职务。与此同时,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不少老同志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时期,中央党校也做出规定,研究党的历史要遵守两条原则:一是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同志的有关指示,二是以实践为检验路线是非的标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运而生。
相 关 知 识
社论
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报刊以本社名义发表的有关当前重大问题的评论。它往往就当前国内外发生
的重大事件或问题,或针对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发表意见,表明看法。社论的作者由报社(杂志社)指定的编辑部人员或社会上的专家来写,文章完成后,作者不署具体姓名,一般只署名“本报评论员”或“本报特约记者”。这种文章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政治风向标”。
特约评论员文章
特约评论员文章是报刊约请有关权威人士就某一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发表看法的评论,是评论员文章的特殊形式。论及的内容大都是事关全局和举足轻重的大问题,具有极强的专题性、理论性和政论性,往往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反响。它一般要求多侧面、多角度地展开论述,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严密性。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1.识记字音
舆论 澄清
炮制 无稽之谈
枷锁 禁锢
宰割
2.识记字形
3.词义辨析
(1)持续·陆续
持续:延续不断。
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
相同点:二者都有“进行下去”的意思。
不同点:“持续”是延续不断的意思,后面常接表示时间的短语或句子。
“陆续”表示时断时续,有先有后。
例句:① 两个月的干旱使农民损失严重。
②上课了,同学们 走进教室。
(2)无稽之谈·流言蜚语
无稽之谈:指没有根据、无从查考的说法。
流言蜚语:风传的话;没有根据的话。
相同点:二者都有“没有根据的话”的意思。
不同点:“无稽之谈”侧重于内容的虚假,常用来对某种说法是否正确做出判断。
“流言蜚语”侧重于手段的恶劣,常带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例句:①天上掉馅饼,简直是 。
②敌人比过去更阴险、更狡猾,不但烧杀抢夺,而且散布 。
4.词语积累
(1)拨乱反正:
(2)假说:
(3)五花八门:
(4)自吹自擂:
(5)层出不穷: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1.文章综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加以分析。
答:
2.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试举例说明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答:
3.文章是如何将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
答:
4.有人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已被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无须实践证明。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素材这样积累
课内素材
素材1
1977年,南京大学的教师胡福明遍查资料,完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文,投寄给了《光明日报》编辑部。《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理论部主任马沛文、哲学组组长王强华以及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等人都加入了对稿件的研究和修改中。胡福明本人也到了北京,参与文章的修改。一篇6000余字的文章,前前后后删改数遍,定稿历时数月。
【适用话题】 “严谨”“集体的力量”等。
【写作借鉴】 在求知与治学的道路上,严谨是万万不可缺少的。严谨首先体现在求实上。一个年份准确与否,一个汉字规范与否,一个数字精准与否,一个结论科学与否,都要加以推敲、细究,不能想当然、马虎了事,否则就可能贻害无穷。严谨还体现在求精上。纵观文学史,古往今来,精于修改、一丝不苟者大有人在。古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红楼梦》,今有胡福明多次修改、精益求精创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严谨的人总是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辞辛苦,力求完美,因而能够成就斐然。
素材2
胡福明曾说,一个研究理论的人,不能停止思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后,胡福明成了焦点人物,媒体纷纷对他进行专门报道。胡福明却仍然埋头研究,思考真理标准问题解决之后的问题。后来,胡福明被调到江苏省委工作。虽然行政职务渐高,可他从未停止思考。在省委工作期间,他陆续写了《苏南乡村企业的崛起》《苏南现代化》等著作,持续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进展。如今,耄耋之年的胡福明尽管有些眼力不济,但他还坚持每天“听”两三个小时的电视,了解国内外的时事新闻。他说:“一个理论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思考任何问题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不能动摇。”
【适用话题】 “思考”“不为盛名所累”“与时俱进”等。
【写作借鉴】 在求知的过程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零零碎碎的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如何向理性认识过渡?偶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否有其必然性?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思考。思考得越深,收获就越大。没有思考就没有新发现,就没有理性的升华。在“两个凡是”禁锢中华大地之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犹如刺穿黑暗的一束光,出现在人们面前。如果没有胡福明的思考,也许就没有这束刺穿黑暗的光。思考是行动的种子,思考能助人走向成功,正如王安石所言“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课外素材
有关真理的名言
●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柏拉图
●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拉美特利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李四光
●要坚持真理,不论在哪里也不要动摇。——赫尔岑
●真理是时间的孩子,而不是权威的孩子。——布莱希特
素材这样运用
思想的大门打开不易,思想的共识形成更难。
真理标准讨论在破除思想枷锁的同时,凝练了亿万大众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共识、对改革开放的共识,促成了“人的现代化”与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同程推进。
在蛇口,一块巨型的广告牌被树立了起来,上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几个大字,率先亮出了解放思想的深圳态度。这个口号也随之从蛇口走向全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及性理念。
在北京,十几位全国政协委员在社会各界的反复呼吁下联名提案,建议设立教师节,以表征教师“应当享有的崇高社会地位”。最终,教师节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的形式被确定下来,崇文重教逐渐形成社会大气候。
在央视首届春节联欢晚会上,因为观众的普遍呼唤和热线点播,饱受争议的《乡恋》最终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文艺舞台上唱响。从一首歌开始,多样共融、多态共生的社会文化逐渐形成……
采撷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历史镜头,一个社会变革后的蓬勃朝气昭然可见。由真理标准大讨论肇始,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敢试敢闯的创新思维、开放自信的国民心理、竞争共赢的社会意识、破除积弊的思想魄力。也是由真理标准大讨论锤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化成为中国人的认识基础、精神力量、社会责任。
为有源头活水来。依靠这样的共识,中国在百舸争流的世界格局里实现了后发超越,在万象一新的科技事业中创造出了大国重器,在全球治理革新的进程中贡献出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今天,站在真理标准讨论40年的历史节点再度回首,一个向世界敞开的中国已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大国英姿背后是大国心态,开放格局背后是开放气度,现代化成果背后是现代化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如这句话所深刻提炼的,真理标准讨论,正是一场揭示历史逻辑、推进时代潮流的过程,也是形成对历史逻辑和中国发展坚定信念的过程。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向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对外开放的历史任务,眼前的雄奇景色、耳畔的历史长风,都在发出呼唤: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观念革新中凝聚力量,坚定被实践检验过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让曾经开启改革的巨大力量,再次为全面深化改革赋能。
实践拓路,真理在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改革开放再出发,新的历史已经开启。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5月11日,有删改)
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以实践为“底” 闪耀真理光芒
1978年5月10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发表,随即11日在《光明日报》公开发表,由此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奏响了解放思想的时代先声。
实践与真理二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广大共产党员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且真理是经得起实践反复检验的。
与历史互交汇,实践为真理积淀底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经历近百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紧密结合在一起,转化为各项实践行动。无论是战“疫”还是战“贫”,各条“战线”上的党员干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坚守信仰,用满腔热忱的信念践行熠熠初心和铮铮誓言,在实践中回答了“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思想怎么解放”等重大历史课题,让真理彰显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汲取着强大的前进动力。珍惜光荣历史,赓续红色基因,中国人民饱蘸了敢于战风斗浪的精气神;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决策服务。
与时代同步伐,实践为真理擦亮底色。“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擦亮奋斗底色,是与时代同步伐的“制胜法宝”,实践为真理塑造的鲜明底色是鼓舞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扎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的关键在于永葆时代先进性。“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在实践中历经考验和磨难而无往不胜,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为“与时代同步伐”的目标任务擦亮底色;对党的理论政策、决策部署要做到“真懂、真信、真用”,要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理论贯穿赋予的时代意义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反复检验。
与人民共命运,实践让真理拥有底气。“以百姓心为心”,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人民”是实践认识的主体,也是我们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干事创业的底气。只有深深扎根基层才能牢固根基,只有经受最复杂、最吃力、最辛苦的岗位的磨炼,才能尽快成长、成熟起来。打败“拦路虎”,啃下“硬骨头”,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态度,秉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精神,投身到续写改革新篇章、交付人民合格“答卷”之中。如何练就本领、锤炼修为,看看奋斗者脚上有没有泥水,头上有没有汗水,用奉献指数来计算百姓的幸福指数;时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支撑“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解放思想,勇立潮头;秉持崇高理想,涵养“我将无我”的情怀,追求“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让无限的忠诚、无畏的担当、无私的奉献汇聚成践行人民宗旨的底气。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无论是积淀真理的底蕴、擦亮真理的底色还是拥有真理的底气,都来源于实践。在前进道路上,坚持真理光芒万道,与历史、与时代、与人民交相辉映,辐射寰宇。(选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0年5月9日,有删改)
第3课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yú chéng páo jī jiā gù zǎi
2.答案:辑 缉 偏 褊 诌 谄
3.答案:(1)①持续 ②陆续 (2)①无稽之谈 ②流言蜚语
4.答案:(1)治理混乱的局面,使恢复正常。
(2)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的说明,假设要根据事实提出,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成为理论。
(3)形容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4)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5)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①引用论证。文章大量引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实践论》《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等革命导师的经典论著中的著名论断,有的甚至标上了卷次和页码,以示严谨。这些引用准确、权威,具有毋庸置疑的说服力。
②举例论证。文章以门捷列夫制定元素周期表、哥白尼提出太阳系学说等科学史上的事实以及革命导师的事例来论证论点,选例典型,说服力强。
③对比论证。“四人帮”种种唯心主义谬论的失败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生命力的强大,一反一正,对比鲜明,突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点的正确性。
2.答案:文章在批判“四人帮”的种种歪理邪说时,用“五花八门”形容他们的谬论,用“一个个都像肥皂泡那样很快破灭了”比喻他们理论的失败,用“自吹自擂”描写他们不遗余力地宣传他们的谬论的丑态。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带有强烈的感彩,表达了作者对“四人帮”的唾弃、鄙夷,使文章说理免于枯燥、抽象。
3.答案:文章首先确立了中心论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然后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革命导师树立了光辉榜样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相结合,富有说服力。在立论的过程中,作者又多次和驳论相结合,如反驳“有的同志担心,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削弱理论的意义”等观点,这样使文章的针对性更强,批判更有力。
4.答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被承认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正是千百万群众长期实践证实的结果。此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用来指导人们实践的,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会不断出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指导新的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新的理论,与时俱进。而这些新理论正确与否,只能用实践来检验。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实践,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而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永远地、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补充、丰富或者纠正,才能永远保持活力。第4课 修辞立其诚
“修辞立其诚”是孔子在《周易·文言传》中的一句话,虽然其内涵有多种解说,尚无定论,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简而言之,就是怀真诚之心,发出来自心灵的声音,讲真话。
一个真字,看似简单,却万般艰难。真,是文章根本,亦为文章灵魂。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文 学 常 识
当代哲学大师——张岱年
生平:张岱年(1909—2004),曾用名宇同,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副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80年后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成就:张岱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等身,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
代表作品:《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发微》《求真集》《玄林评儒》《文化与哲学》。
写 作 背 景
本文写于1992年,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然而人心浮躁,甚至一些学者、文人也因生活所需,急功近利,言辞浮夸。有感于此,张岱年先生写了《修辞立其诚》一文,呼吁为人、作文都要“立其诚”。
相 关 知 识
《易传》
《易传》是一部古代哲学伦理著作,是诠释《周易》的经典著作。由于《周易》经文深奥简古,春秋时期的学者阅读起来已感到十分吃力,于是,解释《周易》经文的文字开始出现,历史上称为《易传》。《易传》由七篇文章构成。这七篇文章是:《彖传》《象传》《系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其中《彖传》《象传》《系辞传》三篇各分上下,加上另外四篇合成“十翼”。“翼”是“羽翼”的意思,有“辅助”之义。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科学同思想自由是不可分离的。
——张岱年
科学进步与经济发展是不可分离的。
——张岱年
真是认识的价值,善是道德的价值,美是艺术的价值。我认为“真、善、美”三者,可称为“最高价值”。
——张岱年
无理想的人,就没有与环境搏斗之勇气。唯理想能鼓舞人的精神,能坚定人的意志,能使人面对逆境而无所惧。
——张岱年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1.识记字音
曲学阿世 哗众取宠
顺风转舵 载
2.识记字形
3.词义辨析
(1)曲解·误解
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
误解:理解得不正确;不正确的理解。
相同点:二者都有“解释得不正确”的意思。
不同点:“曲解”,多指故意错误解释,以利于自己的某种需要,即明知不是这样,偏要说成这样。
“误解”,一般是因无意的错误理解而造成的误会。
此外,“误解”可以用作名词,而“曲解”只能用作动词。
例句:①不是文件规定不明确,而是你 文件,想要提早退休。
②他没听清我的话, 了我的意思。
(2)违反·违犯
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
违犯:违背和触犯(法律等)。
相同点:二者都有“不符合”的意思。
不同点:“违反”指没有按照法则、规程等去做,造成的后果一般比较轻微,对社会没有较大的危害,处罚的手段也相对较轻。
“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等,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已构成了对社会较大的危害,处罚的手段也相对较重。
例句:① 课堂纪律。
②严惩 党纪国法者。
4.词语积累
(1)经师:
(2)曲学阿世:
(3)顺风转舵: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1.《修辞立其诚》一文多处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试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答:
2.为什么说《修辞立其诚》这篇文章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答:
3.(观点争鸣)古人曾言:“为人要直,为文要曲。”而《修辞立其诚》强调作文、为人都要说真话、讲实话。两者在“为文”的要求方面是否矛盾?你怎么看?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素材这样积累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的美学观点。修辞,建立言辞。诚,思想诚正。意为建立言辞以表现自己的美好品德。《乾卦·文言》:“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认为“进德”与“修辞”相较,应首先“进德修业”。然后才是“修辞立其诚”。“修辞”是为了“立诚”,“立诚”乃是“修辞”好坏的标准。春秋时已将“立德”看得重于“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将“立德”列在“不朽”之首,认为“立言”要受到“立德”的影响。“言”“辞”是传达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的差异,必影响言辞的表现,形成言辞的优劣。
《周易·系辞下》:“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要建立好的言辞,需有好的思想品德。这种将言辞的建立与品德修养联系在一起的观点,成为中国美学史上文品与人品相统一的传统思想。另一方面,又认为言辞对于德业也有重大影响。《系辞上》:“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故“修辞”可达到“立诚”之目的。
素材这样运用
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
石羚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但近来,所谓“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却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跪求”“哭晕”本是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言网语,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众号制作标题的“口头禅”。一款“炫酷”的国产LED电风扇发售,“老外纷纷跪求购买链接”;央行公示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有人却哭晕在厕所”……如果说这样的标题只是夸大其词,那么,某国遭遇金融风暴而“跪求中国伸出援手”等内容则纯属子虚乌有。有网友说:“跪求体”“哭晕体”横空出世,配合“惊天一响”“全球震惊”等词语,感觉假得不能再假了。
部分媒体行文浮夸,背后是“眼球情结”在作祟。修饰文辞,创新表达无可厚非,但裁剪素材、哗众取宠,则少了一份真诚,也容易助推谣言肆虐。当网络流量与广告收益挂钩,“眼球情结”就与“营销心态”结成了同盟,于是,一些新闻信息产品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长此以往,忽视了多方求证、核查事实的基本功,难免出现漏洞;而一旦为了抓眼球不择手段,记录历史、传播价值等媒体责任更无从谈起。
“文变染乎世情”,一个时代的文风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汉初文章质朴畅达、经世致用,折射出开明务实的治世风貌;为扭转晚唐“俪偶章句”的浮靡,古文运动开启了中国散文的又一高峰;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要求文章摆脱空洞抽象,“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全党文风焕然一新。而当下,祛除媒体报道里的浮夸风、标题党,让沾泥土、带露珠的文字喷涌而出,网络环境才会风清气正。
好文风源自好作风,祛除浮夸不单是改文字,也要改思路。一些自媒体写作者乃至媒体从业者不深入生活,闭门敲键,杜撰文章;不掌握情况,标题惊悚,文章空虚。把讲故事当作讲大话,把喜闻乐见等同于耸人听闻,放弃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放弃了守正求真的舆论担当,让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蚕食。
不管在什么时代,持中守正、推陈出新,都是最重要的文风。一方面,媒体人应转换“声道”,掌握互联网语言,强化互联网思维。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创新表达语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中国一分钟》等产品迅速“刷屏”“圈粉”无数,靠的正是对互联网规律的洞悉。另一方面,也不要把制造噱头当成传播规律,盲目跟风。用各种招式吸引受众固然重要,但能真正赢得读者的,是权威的信息、理性的观点、真诚的写作。
曾经,读者反感“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选自人民日报)
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爱 智
张岱年
阅读提示
这篇文章,张岱年先生通过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对比,提出“爱智”是一切哲学的根本性质。真正的哲学家,无论什么流派,莫不真切地爱智。同时作者对“爱智”的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子治学的态度和方法。
原文
爱智即对智慧发生爱慕之情,追求不已,以之为生命,即为之牺牲,亦在所不惜。
爱智,是古希腊文中哲学的本义,然实亦是一切哲学之根本性质。
我们想知道哲学的含义,实莫若吟味“爱智”二字。爱智即对智慧发生爱慕之情,追求不已,以之为生命,即为之牺牲,亦在所不惜。
孔子言“朝闻道,夕死可矣”;苏格拉底自称无知,而不惜为真知而死。这都是爱智之典型。荀子之言“解蔽”,亚里士多德之所谓“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也都是爱智之表现。
真正的哲学家,莫不真切地爱智。哲学派别极多,各家面目迥异,然均不违乎爱智。即如庄子,虽尝以知为凶器,但亦极力求真知。
哲学家因爱智,故决不以有知自炫,而常以无知自警。哲学家不必是世界上知识最丰富之人,而是深切地追求真知之人。哲学家常自疑其知,虚怀而不自满,总不以所得为必是。凡自命为智者,多为诡辩师。
爱智,换言之,即对事物“深察不已”,察而又察,不以已察者为满足,而更审察之。惟其为深察不已,故或欲深入实际,不以表面的知识自满;或欲审勘,衡量一切科学之根本假设,厘清一切科学之根本概念与命题。
深察不已,即察而复察其察,这就产生了知识论,古代哲人对此作了长期探索。
博若德(C.D.Broad)分哲学为二种:玄想哲学与批评哲学。此二种哲学的性质虽不相同,但亦有共同之点,即均有深察不已的表现。玄想哲学欲深入客观实在,其目的在于“究其极以通万殊”,不以表面的部分的知识为满足,而欲考察客观实在于其全体。批评哲学则以为只凭思辨不足以深勘实相,故以深勘实相之事让于实验科学,而自以衡核科学之根本概念为任务。二者固同出爱智一念,而衡核一切科学之根本概念,更表现了深察不已之精神。
哲学是爱智,故只要人类爱智之心不亡,则哲学必然不亡。世界之事物,繁赜至极,总常有具体科学所未及探索的问题,此种问题亦即哲学所取而讨论的。此种问题常有,故哲学常有。
常人如发生真切爱智之心,便会对哲学问题发生兴味。科学家如作进一步的深察而注意根本究竟的问题,便会成为哲学家。
爱智固是一切哲学之根本性质,但哲学家亦常有部分地违此性质者,常变爱智为炫智。在爱情上,常由爱而转为占有;哲学家之爱智亦然,常由爱智转而为占有智,自谓惟彼研究所得为真知,其他一切俱非真知,惟他一人是真知之占有者。更有偏好立异者,以建立独特系统为能事,殚精竭思,惟求自异于众,而不肯承受他人已经发现之真理。实则诚如庄子所说:“以出乎众为心者,岂出乎众哉”?
我国二千年来哲学进步之迟缓,由于各哲学家不能纯以爱智为心者不少。此实今后治哲学者之所当戒。
哲学之进步,系于哲学家爱智之程度。
哲学家们能纯乎爱智,则哲学进;哲学家们不能纯乎爱智,则所言常只是戏论。
(民国二十二年九月二日)
本文来源:《张岱年学术论著自选集》,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第4课 修辞立其诚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ē huá duò zǎi zài
2.答案:损 勋 陨 辩 辫 辨
3.答案:(1)①曲解 ②误解 (2)①违反 ②违犯
4.答案:(1)旧时讲授经书的教师。
(2)指以不正当的学说迎合世人。
(3)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多含贬义)。也说随风转舵。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文章开篇引用《易传·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这句话,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七段引用《管子》书中《心术上》的“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论证认识客观世界要舍弃自己的主观偏见,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第九段引用《汉书·儒林传》中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所说的“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告诫人们不要说假话以讨好于时尚。
引用古言,既充分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使文章内容丰富,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2.答案:文章在强调为人、作文要“真”的同时,直指社会现实:一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造成了人心的扭曲,使得人们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不说真话、不讲实话;二是当今世界上唯心主义比较流行,使得人们忽略了客观真理。文章对这两个方面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因此体现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3.答案:观点一 不矛盾。“为文要曲”中的“曲”侧重指文章的外在形式,如构思、选材、立意、语言等,如情节曲折、谋篇曲折、立意曲折、善用曲笔等;而《修辞立其诚》中强调为人、作文要说真话、讲实话,侧重指文章的内容,强调文章的内容要真实,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曲”的形式有时反而会更有助于表达“真”的内容。
观点二 矛盾。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文章有时候能如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品德修养。一个正直的人,其文会充溢着浩然之气;反之,一个虚伪的人,其文会出现假话连篇的情况。因此,“为文要曲”和强调作文要说真话是相互矛盾的。怜悯是人的天性
这个世界最温柔的对待就是“我理解你”。当我们处理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够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只考虑自己,那我们做事就会更加得体。我们也会交到更多的朋友。有怜悯之心的人更理解别人的苦衷,更能体会世间冷暖,更懂得如何与别人交往。怜悯之心是对自己灵魂的升华,不是对别人的施舍。当然,真正善良的人并不会滥用他的怜悯。随意表达自己的怜悯之心是对别人的冒犯和侮辱。真正懂得怜悯的人,是向内的,自发的,是珍惜自我心中的善,不求回报。
在一个崇尚竞争的社会,狼性文化大行其道,冷血和无情成为了很多人推崇的生存之道。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文 学 常 识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
生平:卢梭(1712—1778),出生于日内瓦,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一生颠沛流离,曾当过学徒、仆役等,因发表《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而闻名。1778年7月2日卢梭在巴黎逝世。
成就:卢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儿》,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的显赫地位。他的代表作《爱弥儿》和柏拉图的《理想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并称为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
代表作品:《爱弥儿》《社会契约论》《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他能把疯狂的性格描绘得美丽端庄,把不规的行为涂上灿烂的色彩,他的言语就像眩眼的日光,使人的眼睛流下同情的泪水。——英国诗人拜伦
作者简评
在面对巨大的困难时,卢梭既没有表现出排山倒海的气魄,也没有表现出惊天动地的力量,但这却正是其非凡之处的真正体现。他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意志力,决不是那种勇不可挡的勇士所具有的力量,而是另外一种特殊的东西。比如,一个正在痉挛发作的人,可能六个人都无法把他制住,但他并不能被认为是强大有力。一个肩负重担,却还能保持稳健的步伐、努力前进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英国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
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德国文学家歌德
写 作 背 景
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该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著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基础上的。
相 关 知 识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次运动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1.识记字音
禀性 嗜血成性
厮拼 摒弃
熏陶
2.词义辨析
(1)效劳·效力
效劳:出力服务。
效力:①效劳;②事物所产生的有利的作用。
相同点:二者都有“出力”的意思。
不同点:“效劳”后面一般不可直接加宾语,多用于“为……效劳”“效劳于……”的句式中,有时候用作谦辞。
“效力”后面可直接加宾语,多用于“在……效力”的句式中。
例句:①有什么事可以为您 吗?
②姚明曾在火箭队 。
(2)设身处地·身临其境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
相同点:二者都有“在某个境遇中”的意思。
不同点:“设身处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身临其境”强调的是亲身到了某个境地。
例句:①你只要 为我想一想,就会明白我的苦衷了。
②如果能够 ,你就会进一步领略庐山的美。
3.词语积累
(1)混为一谈:
(2)明目张胆:
(3)充耳不闻:
(4)感同身受:
特别提醒 使用“感同身受”这个成语要具备“没有亲身经历”这个语境,否则就会造成使用不当。如:
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在这个句子中,“感同身受”的使用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就是“我”就在天安门广场这个地方,使用“感同身受”不合语境。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1.根据文章内容,辨析“自爱心”和“怜悯心”。
答:
2.“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两句话分别强调了什么?
答:
3.《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两篇文章在提出论点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答:
4.(观点争鸣)卢梭认为,“文明与自然、理性与自然本能相比,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素材这样积累
关于怜悯的名句
(1)人类最难忍的是怜悯之情,尤其是在他值得别人怜悯的时候。仇恨是一剂滋补药,它能使人活下去,它唤起复仇的念头;可是,怜悯却能杀死人,它使我们原来虚弱的身体更为衰弱。
——〔法〕巴尔扎克《驴皮记》
(2)怜悯是一笔借款,为小心起见,还是不要滥用的好。
——〔法〕罗曼·罗兰《母与子》
(3)谁对别人如果没有同情心,他自己也不会得到怜悯。
——〔波斯〕萨迪《蔷薇园》
(4)人有了怜悯之心,就会觉得自己已经做了一切切切实实可以做、而且应该做的事情,是的,怜悯之后便心安理得了。
——〔前苏联〕高尔基《马特维·科热米亚金的一生》
(5)同情有点像吗啡,它起初对于痛苦确是最有效的解救和治疗的灵药,但如果不知道使用的分量和停止的界限,它就会变成最可怕的毒物。——〔奥〕茨威格《同情的罪》
(6)过多的同情是错误的。当然,过少的同情更是错误的。在这方面就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样,走极端都是不好的。
——〔英〕罗素《斯多噶主义和心理健康》
(7)在一切美德中,正义是最有助于人类的共同福利的。理智和自爱使我们同情我们的人类更甚于同情我们的邻居;而同情坏人,就是对其他的人极其残忍。
——〔法〕卢梭《爱弥儿》
素材这样运用
叔本华曾说过:怜悯是所有道德之基。在与人相处时,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行为的底线并不是法律,而是道德。
我们不去欺凌弱小,不去落井下石,不去伤害无辜,只是因为我们心中不忍。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心中这份不忍,一个人会变成什么样子?他一定会变成野兽,或者成为魔鬼。
善良不是软弱的代名词,善良是最高尚的情感。如果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善意,只剩下冷冰冰的交易,试问,活在这样的世间还有什么意义?怜悯是我们的天性,只是有时候我们总是忽略它。所有的爱与情感都源于这份怜悯,珍惜心中的柔软,因为它是我们道德的基石。
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卢梭的宽容
一个22岁的年轻人在订婚宴上待客,他的女朋友却牵着另一个年轻小伙儿的手对他说:“对不起,我觉得,我们在一起不会幸福。”正沉浸在幸福中的他呆若木鸡,在亲戚朋友诧异的目光中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整个小镇都知道了他的事,年轻人决定逃离这个让他生活在羞辱中的小镇。他发誓将来一定要风风光光地回到家乡,找回自己丢失的尊严。
果然,30年后,他已经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了。他的著作《忏悔录》《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在欧洲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他的名字——卢梭,享誉欧洲。在回到家乡的第二天,有位老朋友问他:“你还记得艾丽尔吗?”卢梭笑着说:“当然记得,她差一点儿做了我的新娘。”
“当初她带给了你莫大的羞辱,自己也没有好下场,这些年来,一直生活在贫困潦倒之中,靠着亲戚们的救济艰难度日。上帝惩罚了她对你的背叛。”朋友对卢梭说。朋友本以为卢梭听到当初背叛自己的人落个悲惨下场后会感到高兴,然而卢梭却对他说:“我很难过,上帝不应该惩罚她。我这里有一些钱,请你转交给她,不要告诉她是我给的,以免她以为我在羞辱她而拒绝。”
“你真的对艾丽尔没有丝毫的怨恨吗?当初,她可是让你丢尽了脸。”朋友用质疑的语气问。
“如果有怨恨,那也是30年以前的事儿,如果这些年我一直对她怀有怨恨,那我自己岂不是在怨恨中生活了30年,那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就像我提着一袋死老鼠去见你,那一路上闻着臭味的岂不是我?”
纪伯伦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如果执着于过去,就会背负包袱,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即使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其坚强的心志必能带领他走出困境,寻求自我更好的发展。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
怜悯是人的天性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bǐng shì sī bìng táo
2.答案:(1)①效劳 ②效力
(2)①设身处地 ②身临其境
3.答案:(1)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2)形容公开地、无所顾忌地做坏事。
(3)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4)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自爱心是使人关心自己生存的一种情感。在自然社会中,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着各自的利益,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竭力保护着自己的利益和生命。
怜悯心是使人本能地不加害别人,并在同类遭受灾害和痛苦时,会感到天然的憎恶的一种情感。这种怜悯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
卢梭认为,人们心中的这两种情感相互协调,使得人们能够和谐相处。
2.答案:第一句话强调的是,人们怎样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是自爱心的体现,体现的是人们的自私心;第二句话强调的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怜悯心的体现,是人善良的天性。
3.答案:《修辞立其诚》在文章开篇引用《易传》中的“修辞立其诚”,并对此加以阐释,然后又引用《庄子》中的话,对“诚”的含义进行阐释,由此提出中心论点。
《怜悯是人的天性》属于驳论文,作者先比较自然状态中的人和文明社会中的人的不同特点,然后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中心论点。
4.答案:观点一 不赞同。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从自然到文明、自然本能到理性的进步是一种必然。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带来自私、冷漠等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影响并非完全是这种进步造成的,人类可以通过法律等方面的束缚来消除这些影响。
观点二 赞同。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在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都能和谐相处,人们能满足最低的生存需求。正是因为文明的发展,使人们产生了远超于生存需要之外的过分的需求和欲望,人变得理性、冷漠、自私,这无疑是一种蜕变,甚至是堕落。第5课 人应当坚持正义
柏拉图是第一个对正义问题做出系统思考的思想家,在《理想国》一书中,正义的思想始终贯穿其中,理想国是一种正义的国家,正义是柏拉图建立理想国的精神支柱,也是他构建理想城邦的出发点与归宿。
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
文 学 常 识
柏拉图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代表作品:《对话录》《理想国》。
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他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苏格拉底。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在他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正确性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概念”论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也是柏拉图哲学的基石。他的“回忆说”认为认识就是回忆,坚持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他的理念论承继了旧氏族时代的“因袭的观点和思想方式”,带有许多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因素。
罗素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一切思想家中最有影响的人;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对于开启西方文明的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写 作 背 景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判决执行前夕,苏格拉底的朋友格黎东潜入监狱,试图劝说他越狱逃跑。苏格拉底不赞同逃跑,他针对格黎东的建议,提出了“正道”“道义”“道理”“正当”等一系列他所坚守的“正义”理念。
相 关 知 识
苏格拉底式对话
苏格拉底式对话是一种采用对话的方式,以澄清彼此观念和思想的方法。苏格拉底认为通过对话可以使学生澄清自己的理念、想法,使谈论的课题清晰。他尤其认为只要一直更正不完全、不正确的观念,便可使人寻找到真理。这种对话模式,犹如戏剧,拥有无比的张力。对话中穿插轻松、诙谐的语调,屡屡让人陷入推理的自我矛盾中,这样就达到了澄清的效果。
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
作业时间:20分钟
1.识记字音
拳拳服膺 恫吓
2.词义辨析
(1)无可非议·无可厚非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也说未可厚非。
相同点:二者都含有“不可指摘”的意思。
不同点:“无可非议”强调完全正确、完全合理。“无可厚非”强调有不足、有缺点。
例句:①他的发言:关于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 。
②作者的创作动机 ,但客观效果并没有满足读者的期许。
(2)约束·束缚
约束: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
相同点:二者都含有“限制”的意思。
不同点:“约束”是带有强制力的限制,限制人不能超过某个范围,不能做出格的事情。
“束缚”一般不含有强制力,使用的对象既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己。既可以用于具体的事物,也可以用于抽象的事物。
例句:①纪律对我们都有 。
②视野狭窄 了他的发展。
3.词语积累
(1)拳拳服膺:
(2)恫吓:
(3)诚惶诚恐:
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
1.苏格拉底在与格黎东的对话中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答:
2.苏格拉底举了“一个从事体育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的事例,有何作用?
答:
3.从这篇文章来看,苏格拉底提问的方法有哪些特点?
答:
4.苏格拉底提问的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答:
5.苏格拉底坚持真理、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感动;但也有人认为,他应该越狱逃跑,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请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谈谈你的观点。
答: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
素材这样积累
关于正义的名言
(1)正义是社会的秩序。——〔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正义就是平等。——〔古希腊〕柏拉图:《高尔吉亚》
(3)统治者有时也会犯错误。既然如此,法律有时也就会与统治者的利益相背离,而当法律违反较强一方利益时,人们所做的不合于较强一方利益的事则是正义的。——〔古希腊〕柏拉图:《国家篇》
(4)举世之间,正义的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强者的权益。——〔古希腊〕柏拉图:《国家篇》
素材这样运用
作家周国平说:“在为自己的人生确定目标时,第一个目标是优秀,成功最多是第二个目标,不妨把它当做优秀的副产品。”我认为,第二个目标可以是成功,但第一个目标必定是正义。
从战争战术的角度看,阿道夫·希特勒无疑是位绝佳的战争狂人,在狂热追求“人种优劣论”的人们眼中,希特勒无疑是雅利安人的救星。但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位“第三帝国”的元首无疑是个暴君、刽子手。袁某是某大学的高才生,毕业后找工作处处碰壁,可能是他把薪水要的太高了吧,反正没公司要他。于是乎,袁某十分恼怒,编了个木马把拒绝他的那些公司的硬盘蚕食一空,结果判了刑。
在古代,有句歧视妇女的话叫“女子无才便是德”,起因便是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等干预朝政之事,于是古人说比起祸乱朝政,无法无天,女子还是无才比较好。还有曾震惊全国的“复旦大学投毒案”“马加爵将同宿舍同学分尸”等新闻无不印证了这样一条道理——能力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
但在当今社会,许多人认为只要“优秀”,只要“成功”便可。实际上,希特勒、袁某、复旦大学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马加爵等人在东窗事发前无不被人认可为“成功者”,但人若不正义,学历只会成为他犯罪的工具。而又有多少人只顾追求优秀和成功而丢失了善良的本性。
正因为人们对优秀和成功的盲目追求,在当今社会上产生了一系列的副作用,我想说的是,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的成功算不上优秀,正义才是两者的前提。只有正义者,才配得起优秀和成功的名号。
正义者,方能优秀且成功。我坚信这一点。
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卢梭
阅读提示
从少年时期起,卢梭便酷爱自然,这种热忱形成他的旅游癖好,他爬山越岭、登临高峰,沿途的美景尽收眼底,他将感情寄托于大自然,不论是旅途中的美景,还是乡村的田园风光,都令他陶醉着迷,他热爱自然,崇尚自然。他说:“他最伟大的教师,并不是任何一种书籍,而是大自然。”
本文采用大胆的想象,作者用明快的语言描述着用自己的心灵构建的一个从未有人到过的幽静的童话般的世界。
原文
为了到花园里看日出,我比太阳起得更早;如果这是一个晴天,我最殷切的期望是不要有信件或来访扰乱这一天的清宁。我用上午的时间做各种杂事。每件事都是我乐意完成的,因为这都不是非立即处理不可的急事,然后我匆忙用膳,为的是躲避那些不受欢迎的来访者,并且使自己有一个充裕的下午。即使最炎热的日子,在中午一点钟前我就顶着烈日带着芳夏特(卢梭养的一条狗的名字)出发了。由于担心不速之客会使我不能脱身,我加紧了步伐。可是,一旦绕过一个拐角,我觉得自己得救了,就激动而愉快地松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今天下午我是自己的主宰了!”接着,我迈着平静的步伐,到树林中去寻觅一个荒野的角落,一个人迹罕至没有任何奴役和统治印记的荒野的角落,一个我相信在我之前从未有人到过的幽静的角落,那儿不会有令人厌恶的第三者跑来横隔在大自然和我之间。那儿,大自然在我眼前展开一幅永远清新的华丽的图景。金色的燃料木、紫红的欧石南非常繁茂,给我深刻的印象,使我欣悦;我头上树木的宏伟、我四周灌木的纤丽、我脚下花草的惊人的纷繁使我目不暇接,不知道应该观赏还是赞叹:这么多美好的东西竞相吸引我的注意力,使我眼花缭乱,使我在每样东西面前留连,从而助长我懒惰和爱空想的习惯,使我常常想:“不,全身辉煌的所罗门也无法同它们当中任何一个相比。”
我的想像不会让如此美好的土地长久渺无人烟。我按自己的意愿在那儿立即安排了居民,我把舆论、偏见和所有虚假的感情远远驱走,使那些配享受如此佳境的人迁进这大自然的乐园。我将把他们组成一个亲切的社会,而我相信自己并非其中不相称的成员。我按照自己的喜好建造一个黄金的世纪,并用那些我经历过的给我留下甜美记忆的情景和我的心灵还在憧憬的情境充实这美好的生活。我多么神往人类真正的快乐,如此甜美、如此纯洁,但如今已经远离人类的快乐。甚至每当念及此,我的眼泪就夺眶而出!啊!这个时刻,如果有关巴黎、我的世纪、我这个作家的卑微的虚荣心的念头来扰乱我的遐想,我就怀着无比的轻蔑立即将它们赶走,使我能够专心陶醉于这些充溢我心灵的美妙的感情!(然而,在遐想中,我承认,我幻想的虚无有时会突然使我的心灵感到痛苦。甚至即使我所有的梦想变成现实,我也不会感到满足:我还会有新的梦想、新的期望、新的憧憬。我觉得我身上有一种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填满的无法解释的空虚,有一种虽然我无法阐明,但我感到需要的对某种其他快乐的向往。然而,先生,甚至这种向往也是一种快乐,因为我由此充满一种强烈的感情和一种迷人的感伤——而这都是我不愿意舍弃的东西。)
我立即将我的思想从低处升高,转向自然界所有的生命,转向事物普遍的体系,转向主宰一切的不可思议的上帝。此刻我的心灵迷失在大千世界里,我停止思考,我停止冥想,我停止哲学的推理;我怀着快感,感到肩负着宇宙的重压。我陶醉于这些伟大观念的混杂,我喜欢任由我的想像在空间驰骋;我禁锢在生命的疆界内的心灵感到这儿过分狭窄,我在天地间感到窒息,我希望投身到一个无限的世界中去。我相信,如果我能够洞悉大自然所有的奥秘,我也许不会体会这种令人惊异的心醉神迷,而处在一种没有那么甜美的状态里;我的心灵所沉湎的这种出神入化的佳境使我在亢奋激动中有时高声呼唤:“啊,伟大的上帝呀!啊,伟大的上帝呀!”但除此之外,我不能讲出也不能思考任何别的东西。
遗忘,但他们肯定不会把我忘却;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反正他们没有任何办法来搅乱我的安宁。摆脱了纷繁的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种种尘世的情欲,我的灵魂就经常神游于这一氛围之上,提前跟天使们亲切交谈,并希望不久就将进入这一行列。我知道,人们将竭力避免把这样一处甘美的退隐之所交还给我,他们早就不愿让我待在那里。但是他们却阻止不了我每天振想象之翼飞到那里,一连几个小时重尝我住在那里时的喜悦。我还可以做一件更美妙的事,那就是我可以尽情想象。假如我设想我现在就在岛上,我不是同样可以遐想吗?我甚至还可以更进一步,在抽象的单调的遐想的魅力之外,再添上一些可爱的形象,使得这一遐想更为生动活泼。在我心醉神迷时这些形象所代表的究竟是什么,连我的感官也时常是不甚清楚的;现在遐想越深入,它们也就被勾画得越清晰了。跟我当年真在那里时相比,我现在时常是更融洽地生活在这些形象之中,心情也更加舒畅。不幸的是,随着想象力的衰退,这些形象越来越难以映入脑际,而且也不能长时间的停留。唉!正在一个人开始摆脱他的躯壳时,他的视线却被他的躯壳阻挡的最厉害!
第5课 人应当坚持正义
语言建构与运用
1.答案:yīng dònɡ hè
2.答案:(1)①无可非议 ②无可厚非
(2)①约束 ②束缚
3.答案:(1)诚恳地信奉。拳拳,诚恳的样子。服膺,牢牢记在心里、信服。膺,胸。
(2)威吓,吓唬。恫,恐吓。
(3)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客套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
1.答案:核心问题:越狱逃跑的行为是否正当?结论:越狱逃跑的行为是不正当的,苏格拉底宁可被处死,也不能做违背正义的事情。
2.答案:正义和非正义的问题对人们而言是抽象且深奥的,苏格拉底举“一个从事体育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的事例对人们而言是身边的人和事,比较熟悉。“一个从事体育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要听从医生或教练的意见,而非众人的意见。由此及彼,正义和非正义这个问题也应当听从内行人而非外行人的意见。通过这一类比,苏格拉底使自己的观点易于被理解,进而被接受。
3.答案:①偏重于问,而不轻易让对方提出问题;②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则以谦和的态度发问;③所有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对方进入自己的逻辑轨道,最后使对方放弃自己原来的观点。
4.答案:①一种思想只有和其他思想形成一个网络时,它才能完整地存在。因此,应该把所有的主张都当作引发更多思考的联结点,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如,我们在交流时,可以这样提问:“如果你所说的属实,那X和Y不也如此吗?”②所有的思想都需要不断完善。比如,我们可以这样提问:“你能详细说明你所说的观点,让我能更好地理解吗?”③所有的问题都是环环相扣的,思考也是如此。因此,提出问题时,也不要忘了它们会引发的其他问题。比如,“要回答这个复杂的问题,还需要回答哪些与它相关的问题呢?”做一个苏格拉底式的提问者,我们才能卓有成效地提出问题,才能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展开我们对事物的理解的讨论。也可以说,这是做学问所要具备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把这种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法贯串于我们的整个学习和生活中,改变我们交流中的被动地位,化被动为主动。
5.答案:观点一 苏格拉底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感动。因为这个世界上除了生命之外,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追求真理和正义。苏格拉底认为真理和正义被毁所造成的损失比身体被毁所造成的损失要大得多。对于毕生追求真理和正义的苏格拉底而言,越狱逃跑意味着以坏报坏、以不义对不义,这是对真理和正义的破坏。
观点二 苏格拉底应该越狱逃跑。他本来就是无罪的,强加给他的罪名是莫须有的。而且苏格拉底学识渊博,能言善辩,如果越狱成功,他就能够通过自己的学识影响更多的人,使人们接受他的观点,进而改变社会,改变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越狱逃跑才是目光长远之举。